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书记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会议讲话

书记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会议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县委、政府专题研究和部署我县教育工作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书记就我县的教育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县委、政府研究的精神,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查找差距,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年以来,全县共投资1627.22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排危项目39个,排除危房14695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校舍21482平方米;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南涧一中教学楼1982平方米、学生宿舍楼1787平方米和民中学生食堂300平方米;投资2*万元新建了职中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投资20万元完成了县教育信息平台建设;投资67万元完成了两所高中学校的信息技术会考设备装备和20个现代远程教育光盘播放点建设;投资423万元的农村中小学现代信息教育工程正在建设;概算投资2000万元的民中搬迁扩建一期工程正在建设,已完成投资300万元。二是“两基”成果得到巩固,“两基”质量不断提高。20*年以来全县共偿还“普九”工程欠款1230.73万元,2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达到99.6%、91.1%和99.4%。三是高中教育发展加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对我县高中教育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和部署,一中、民中已过渡为高级中学。高中招生规模逐步扩大,20*年普高招生20个班*00人,比上年增招4个班160人,纵向比高考上线人数不断增加,上线率不断提高,20*年,高考上线人数达5*人,比去年增加了158人,上线率达到63.11%,比去年提高了3.83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取得进展,职高招生9个班371人,办学规模从20*年46个班2387人增加到20*年67个班3392人,县职业中学达到了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的办学水平;四是民办教育开始起步。全县有民办幼儿园20所,改变了我县教育一元化结构。五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确立,撤消了乡镇教办,成立了乡镇中心校,实施了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六是学校育人环境得到改善,全县现有省二级二等高中1所,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1所,省级示范小学1所,省级示范性成技校3所,省级文明学校3所,州级育人环境优级学校17所,县级育人环境良级学校33所。七是助学力度加大。20*年以来,全县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共免除课本费、杂费149.39万元,24365名中小学生获得免费课本,11169名中小学生获得免除杂费救助;获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169.1万元,13970名中小学生获得救助;20*年以来,全县共筹措教育专项扶持资金177.7万元,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130人;各种渠道引进助学资金21.494万元,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17*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山区面积大,校点分散,小学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高中教育滞后,不能满足广大群众迫切期望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高中教育有效需求不足,发展民办高中困难。二是教育投入仍然不足。虽然我县教育经费的增长比例、教育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逐年都在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全县“普九”欠款1565万元,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危房需要改造,高中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职业教育还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需求,缺乏应有的活力。四是教育管理体制不顺,教师数量总体不足,特别是高中教师缺口较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数量偏少,横向比教育教学质量差距较大,教师、学生外流现象突出,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学校“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机制没有根本上改变。六是教育外部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深化教育改革

1.认真实施非义务教育学校(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一中和民中实行“校长聘任制、负责制、年薪制、目标责任制”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人员编制及经费总额年度包干制”;职中、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县级机关幼儿园实行“校长(法定代表人)聘任制、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人员编制及经费总额年度包干制”。一是校长(法定代表人)全权负责学校(单位)人、财、物的管理,自主决定教职工和中层管理干部聘用(聘任)、教职工工资及福利、教育教学措施、学校(单位)经费开支等管理工作。二是一中、民中实行校长年薪制,基本年薪为6万元,不纳入学校经费包干,由县财政核拨到教育局,由教育局考核发放,校长不参加学校分配。三是教育局根据与校长(法定代表人)签订的年度管理目标责任书,学年末对校长(法定代表人)进行考核和奖惩,并根据州县关于进一步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规定,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高考奖惩办法,对我县的高考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奖惩。四是校长(法定代表人)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按有关规定聘用和管理教职工,妥善处理解聘、辞聘、辞退、待聘和待岗等有关事项。五是每学年由教育、人事、机构编制部门,按有关政策核定人员编制,一年内包干使用,增人不增编,减人不减编;由机构编制、财政、教育部门按规定核定经费总额,一年内包干使用,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

2.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一要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用人标准,改革教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通过择优选任、民主推荐和公开竞聘等形式,选拔学校领导,逐步推行乡镇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校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制度。二要进一步完善用人制度改革,完善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学校要根据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继续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革学校的职称评聘制度,实行评聘分离,根据工作实绩,可以高职低聘,也可以低职高聘,从而形成竞争择优的用人新机制。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县教师交流服务中心,通过教师交流服务中心对落聘人员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指导落聘教职工到缺编学校、农村学校应聘,促进教职工合理、有序流动,逐步建立起教职工人事制度,落聘、待聘教职工档案进入教师交流中心,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三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学校实行“核编不定员,定岗不定人,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年度工资总额包干制。教育局和各学校要认真制订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分配制度方面要有实质性进展,要按照“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实行教师报酬绩效分配制,合理拉开教职工工资差距,拉开教学一线人员与非教学一线人员工资差距,拉开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工资差距,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校长实行聘任制、负责制、年薪制和目标责任制,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报酬实行档案工资加绩效工资的年薪制,充分调动校长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提高教师热爱家乡、振兴家乡教育的责任意识,对优秀教师生活上多关心,精神上多鼓励,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优秀教师外流。

3.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统筹全县教育发展,从经费保障、业务管理等方面不断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部门要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加强对校长的目标责任管理,指导中小学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并不等于削弱乡镇和村组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乡镇政府要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质量的意见》要求,把教育作为本乡镇最重要的社会事业来发展,认真落实各项职责,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偿还“普九”欠账。村组要按照“一事一议”制度,广泛发动群众以投工投劳等形式支持学校建设。

4.深化教育投入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事求是地核定并按时拨付义务教育学校的公用经费,确保中小学正常运转;积极争取上级的项目支持,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实施排危工程,确保中小学校安全。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可拍卖或出租一批撤并后的校产,弥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不足。要根据当时县乡镇政府的责任划分和“谁欠款,谁偿还”的原则,制定切实的还款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还债资金,力争用3—5年的时间还清“普九”欠债。

5.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修订完善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素质教育评估方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改革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对校长、学校要制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制定考核办法,建立业务考核档案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的考评机制,加强对校长学期学年的绩效考核,强化对校长的经常性管理,坚决克服“三年一聘,一聘三年,旱涝保收”的现象发生。对成绩突出的要重奖和重用,对工作无起色的要坚决予以解聘。对教师也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不称职的要解聘。

6.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校务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一要建立健全学校校务委员会议事规则、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等规章制度,校务委员会要参与讨论决定教师聘任、工资分配方案、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教职工代表大会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学校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在学校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党支部、教代会、工会、团委、妇代小组与学校行政的关系,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监督的作用。

7.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教育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抓好统筹规划,加强对民办学校的业务指导、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思路,以发展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同时,教育改革中,要注意处理好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和继承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要注意处理好评估评价、考核检查与奖罚适度的关系,教育局和各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奖罚机制,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发展的目的。

(二)大力发展高中教育

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口,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教育成了教育发展的瓶颈,国家和省州相继作出了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的决定,州政府下达指令性计划,要求我县高中毛入学率20*年达到50%,20*年达到70%,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成了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一要按照县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挖掘一中、民中潜力,扩大高中办学规模。20*年,南涧一中要达到36个班、在校学生1800人的办学规模;民中达到20个班、在校学生*00人的办学规模。到20*年,南涧一中要达到一级高中办学水平,民中要达到二级高中办学水平。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是影响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高中教育的投入,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全力加快高中标准化建设进程,20*年要完成民中搬迁扩建一期工程。三要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局和高中学校要认真总结今年的高考工作,向改革要质量,向管理要成绩,进一步落实措施,提高高考升学率。20*年高考不仅要在上线人数上有新突破,而且要在高分段上有所突破。要有效遏制优秀初中毕业生、高中在校生外流现象,努力走出高考高分人数较少的低谷。四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从专业设置、办学形式、就业途径等方面着手,与企业联手进行“订单培训”、“定点培训”,搞好劳务输出,提高职业高中办学水平,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到20*年,县职中要达到18个班、在校学生900人的办学规模,争取晋升为部级示范职业高中。

(三)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

按照省州2015年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要求,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一要加大依法治教力度,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切实抓好控辍工作和适龄儿童入学工作,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中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青壮年非文盲率控制在99%以上,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二要坚持“以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集中办学为方向,宜并则并,需增则增”的原则,依据全县学龄人口预测情况,不断完善学校布点调整方案,压缩学校总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创建示范学校。要将目前365个教学点调减到200多个,使全县小学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三要加快排危步伐,目前全县仍有近2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危房需要排除,有*0多所小学的设备需要改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排危工程专项资金,层层落实责任,充分用好危房改造资金,确保实现州提出的20*年全面排除危房的目标;对新建和改建校舍要联系实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四要加强信息建设,按州要求,20*年要实现全县初级中学和南涧镇、宝华镇、公郎镇、小湾东镇中心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2015年全县乡镇中心小学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五要加大对贫困生、学困生的帮扶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资助贫困学生的帮扶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力争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贫困学生都能得到“两免一补”救助;继续执行小学寄宿制学生和民族初中、贫困学生的困难补助政策,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帮扶救助贫困学生活动;继续抓好对口支援工作,县城中小学要对口支援一所山区中小学薄弱学校。加大对“学困生”的帮扶力度,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歧视、多鼓励、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畏难情绪。六要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学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改革,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课改工作,切实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确保课改工作顺利进行。教育局要按照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新观念、新技术、新教材、新教师”的要求,统筹安排,超前谋划,全面推进教研教改,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全面启用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标准”。各学校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以及新的课程标准,认真实施,争取一年内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七要加强育人环境建设,坚持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做到全员、全程、全面育人。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要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立校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要实行任期目标制度、末位淘汰制度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促进教育内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二要全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好每个学生的长处与潜能。教育局要建立一套面向全县的教育教学考核长效评价机制,每学年对每个学校、每个教师的教育水平、教学质量、教研教改情况等都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制定整改措施,全面促进全县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支撑,坚持以教师为本,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强化师德教育,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弘扬奉献精神,为我县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二是要按照“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有符合任职资格的知识结构,要有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在教研教育上下功夫”的要求,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鼓励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业务进修,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三是要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研方式,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有计划地按需选招,从而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抓好教育的强大合力

(一)提高认识

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事关国运兴衰和民族振兴,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今世界综合实力的竞争更加集中地体现在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上,只有把教育事业办好,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劳动者和优秀拔尖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各乡镇各部门要站在实践“*”重要思想的高度,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出人才就是出政绩”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既要统筹兼顾,又要优先发展,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切实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步伐。

(二)加强领导

要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县属学校和乡镇学校制度,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指导。县乡镇政府要自觉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实行县乡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有效的督查指导机制和督导评估制度,进一步强化考核手段,把教育实绩列为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目标考核。

(三)明确职责

发展教育事业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县乡镇政府要从“科教兴县”的战略高度,重视教育,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发展的重要位置,做到教育经费优先拨付、学校用地优先规划、人员编制优先考虑、教师工资优先保障。要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中小学公用经费按规定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按月核发。各乡镇政府要认真实施本乡镇中小学改革与发展规划,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维护好学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秩序,要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大力支持教育发展。教育部门要抓好全县中小学的规划、布局调整和管理工作,实施好教育建设工程,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规,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将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给予支持;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要坚持预算独立、支付优先的原则,确保教育经费的足额支出,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公安、文化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周边环境和文化市场管理,重点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治理力度,不断强化学校门卫和内保工作,努力维护学校安全,为学校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农业、科技、劳动、人事、编制等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继续大力支持教育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报道力度,大力宣传抓教育促发展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有利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都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中小学校密切协作,多种形式支持教育发展,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救助贫困学生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转变作风

各乡镇、各部门领导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为教育工作多办实事好事,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主要精力用在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上,真正做到想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帮教育之所需。

同志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县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