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思想史上的和谐社会观

思想史上的和谐社会观

构建和谐社会是古代志士仁人的崇高社会理想,是鼓舞人们为之奋进、为之探索追求的宝贵精神力量。他们所构建的和谐图景至今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和谐者,和睦协调也。在儒家看来,和谐社会应当是由家庭发端的,由家庭和谐推广发展为社会和谐。在儒家看来,家国一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为家庭和谐奠立基本的环境条件。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将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精辟论断,他将家庭和谐推广为社会、国家、文明之间的和谐共长、相辅相成。为形成和谐社会,孔子提出四种办法和途径。一是全社会倡行忠恕之道;二是倡行中庸之道,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推崇一个“和”字:“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社会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三是任人唯贤,“选贤与能”;四是加强教育,有教无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一个和谐、有秩序的安定社会环境。

孔子关于社会和谐的主张被儒家和历代仁人志士继承并发扬光大。在中国古代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曾设计过和谐社会的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儒家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这个载于《礼记•礼运》篇的和谐社会图画中,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形成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构建了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阴谋和奸诈,没有战争和流血的理想社会。这一和谐社会理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孟子在此基础上勾画出一幅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蓝图,设计出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图景。

与《礼记》的“大同”社会理想相似,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设计出一个令广大农民心驰神往的和谐社会蓝图:“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但是,这个美丽的空想并没有实现。

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写了《大同书》,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诸子百家中其他各家,也曾设计过类似的和谐社会图景。比如主张“兼相爱”的墨子设计了一个“爱无差等”的和谐社会理想。老子设计出一个“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蓝图。庄子设计了一个“同心”、“同德”,平等自由的和谐社会蓝图。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是当时的经济政治基础,在“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社会基础上,种种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主张只能是空想。构建和谐社会只能停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在阶级社会里只有社会的不和谐,只是不同时期不和谐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在这个问题上,宋元之际的思想家邓牧有较清醒的认识,他也曾描述出“至德之世”的和谐社会蓝图,但是他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和谐社会短时间内实现不了,“三千年后”才有望出现。

人们社会理想的实现只能植根于现实的经济、政治的根基之上,否则就只能是空想、乌托邦。当然,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仍不失为鼓舞人们为之不懈奋斗、孜孜追求的精神动力。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人们实现美好和谐社会的理想既具备了经济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人文条件。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写进党的正式文件,与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