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发展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

期间,全区农业按照“一带三区”(渭河沿岸蔬菜果瓜经济带、渭北以奶畜为主的畜牧产业区、景区以石榴为主的观光农业区和山塬林果生态农业区)的总体规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狠抓重点项目实施,迈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期间,我区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年,全区粮食总产首次突破40万吨大关,创历史新高;奶牛存栏由年的4.13万头增长到8.2万头,位居全省第二,奶类总产由年的15万吨增长到25.5万吨,位居全省第一;新增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64个,总数达101个;畜牧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年末,全区肉类总产达3.55万吨,蛋类总产达2.83万吨;蔬菜总产持续增加,质量安全大幅提升,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15.6万亩,总产达到36.7万吨,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设施蔬菜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新增设施农业5600亩;新植以石榴为主的杂果3.2万亩,累计面积达到14.6万亩。全区农业总产值由年的19.16亿元增加到年的35.61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3172元增加到年的6721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期间,全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巩固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银桥”国家级龙头企业一家,“伊利”、“邦淇”等省级龙头企业5家,“新天地草业”、“阳光牧业”等市级龙头企业6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家,带动农户3万余户,增收1.5亿元以上。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农业特色产业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普遍建立起具有一定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粮食、奶畜、杂果、蔬菜、秸秆”加工5条龙形产业链。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加强,年以来,全区新注册农产品商标60多个,“秦俑”奶粉、“银桥”牛奶双双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临研”牌石榴、“林彤”牌石榴于年、年分别荣获第七届、第八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培育“西优”、“董白”等市级名牌6个,“林彤”、“金鹏”等市级著名商标8个,“临绿”牌石榴获杨凌农高会“后稷奖”,“石榴”、“火晶柿子”双双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期间,我区以完善设施、优化队伍为重点不断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建成检测网点12个,培训检测人员20余人,为区内农产品消费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投资200余万元,完成285个村农业信息站建设,实现全覆盖,为农业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推介提供平台;投资320万元,完成农村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解决基层站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为奶畜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设施,优化人员,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撑。

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实施工程造林,打造“绿色”,是我区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具体行动。期间,总共投资12314万元,新增造林面积9.3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增长4.88%,达到21.8%。计划投资4.6亿元实施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年末已完成投资9500万元,造林1.2万亩。同时,以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日元贷款植树造林以及大绿工程等重点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工程造林管护水平。农村新能源建设全面启动,期间,全区投资1713万元,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5822口,养殖场建成中型沼气池16口,年可产沼气210-240万立方米,年可节约煤炭500多万公斤,节约肥料投资180多万元、农药投资30多万元,极大的促进了农村节能减排,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还大力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