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意见

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府发号)精神,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加快草食畜禽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草食畜禽以食草为主,不与人争粮争地,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投资回报率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草食畜禽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食用消费的热点,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广阔。我市草山、草坡比较多,自然气候条件优越,牧草、青饲料、秸秆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草食畜禽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此,因地制宜适时发展草食畜禽生产,对于加快我市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我市草食畜禽生产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一是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大力发展草食畜禽生产可以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生态资源、人力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草食畜禽生产有利于调整我市种植业结构,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共同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三是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草食畜禽生产经济效益高,将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重要渠道。此外,发展草食畜禽生产还可提高冬闲田的利用率与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草食畜禽生产的重要意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我市草食畜禽生产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示范引导、适当扶持的方针,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为中心,以发展牛、羊、鹅等草食动物为重点,以品种改良和牧草种植为切入点,以推广小区养殖等先进养殖模式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通过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扶持,培育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和优势产区,提升畜牧业产业素质,实现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发展目标

到2013年,全市草食畜禽生产肉类总产量达到10000吨,占畜牧业总肉类的11%,比2009年增长7个百分点;草食畜禽产值3.6亿元,比2009年增长2.5倍,占畜牧业产值的20%;农民年人均增收255元。其中出栏牛羊各5万头、草食家禽50万羽、兔50万只、牛奶600吨。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草食畜禽繁殖场、大型养殖场以及草食畜禽养殖专业村、专业户。各地要在全市总体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本地的发展目标,搞好规划布局。浮梁县要充分利用地域广、生态资源好、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按“八人一头牛羊”要求,加快草食畜禽“一村一品”生产和布局。昌江区要充分发挥畜牧业基础好的优势,继续扶助壮大昌江区丽阳牛业合作社和金帛源良种獭兔繁殖场,切实提高全区草食畜禽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乐平市要充分发挥乐平市乐佳牧业在发展草食畜禽生产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草食畜禽生产深加工和畜禽繁殖基地。

四、政策措施

(一)落实扶持政策。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为我市草食畜禽生产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一是落实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4号)和市政府《关于促进我市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府字号)要求,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加强信贷支持。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草食畜禽生产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支持农民实行信贷联保,拓宽小额信贷的覆盖面,适当提高贷款授信额,扩大小额贷款规模。

(二)推广实用先进技术。一是推广优良品种和杂交优势利用技术。主推利木赞(夏洛来)×西门答尔×本地黄牛为主的三元杂交肉牛改良组合,保护利用可繁二元杂母牛群,建立千家万户繁殖、规模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育肥的肉牛生产模式;主推荷斯坦专用奶牛品种,利用优秀种公牛改良现有的奶牛,提高产奶水平,兼顾发挥西×本二元杂交母牛的奶用性能,进行三元杂交提高母牛养殖效益;引进江南黄羊、波尔山羊品种,改良地方山羊品种;引进川白鹅、江山白鹅优良品种及优质兔品种;大力推广胚胎移植改良品种新技术。二是推广优质高产牧草种植和秸秆氨化养牛技术。主推黑麦草、菊苣草、矮杆橡草和墨西哥玉米等优良牧草品种,推广秸秆氨化养牛技术。三是推广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落实全国奶牛结核病、鲁氏病扑灭规划,组织实施灭疫工程;做好牛血吸虫病的普查防治工作;加强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健全监测网络;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驱虫计划和严格的消毒制度。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科学养殖能力,提高养殖效益。

(三)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销售等问题。鼓励和支持草食畜禽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延伸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要大力扶持和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管理及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农民利益。要加强全市畜牧产品供求信息交流平台和交易网络的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通过利益连接方式建立稳定的饲草供求关系和养殖业产品回收网络。

(四)完善疫病防控体系。一是落实疫病防控责任。进一步落实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的动物防疫责任制,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动物免疫工作。二是保障疫苗经费。由市财政解决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的经费,县级财政解决动物常规疫病免疫疫苗的购置经费,乡镇政府应认真组织免疫工作,确保草食畜禽健康发展。三是完善基层防控体系。要按《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府发号)要求,加快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强化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稳定畜牧兽医队伍。同时,根据工作要求,加强技术力量,保障工作经费,实行人员、业务、经费由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健全村级防疫队伍,按大村2名、小村1名配备,在中央下拨的每人每年1000元补助基础上,乡、村二级再安排1000元,作为取消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收费后的村级防疫人员的补贴工资。四是加强疫情监测和应急能力。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逐步实行动物疫病防控区域化管理。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提高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加强兽药质量和兽药残留监控,强化动物卫生执法监督。

(五)加大投入。要综合利用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用于加大对草食畜禽新品种引进、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以及新技术推广的投入,并制定相关以奖代补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各级政府要调整和优化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适当集中财力,增加投入,对草食畜禽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扶持;对直接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草食畜禽生产的扶贫龙头企业,其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要优先列入年度扶贫贴息项目计划;对发展草食畜禽养殖的特困农户,可通过赊销、低价提供种畜等方式给予适当的优惠和补助;要积极拓宽信贷渠道,尤其对贫困村规模草食畜禽生产的农户要优先安排小额扶贫贷款。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加快促进草食畜禽生产发展。

五、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加快发展草食畜禽生产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我市加快发展草食畜禽生产的优势和政策措施,推广和总结草食畜禽生产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实用技术,积极引导和认真组织农民开展草食畜禽生产;要认真研究和编制草食畜禽生产发展规划,制定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强检查和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市政府将根据各地发展草食畜禽发展目标,每年对各县(市、区)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完成任务好的予以通报表彰,对完成任务差的予以通报批评。各地也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加快推进我市草食畜禽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