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经济工作安排意见

农村经济工作安排意见

年是我旗农村经济“效益提升年”,全旗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旗委十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旗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突出一个根本,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五项重点,抓好十个产业,推进八项工作,巩固成果,完善设施,提高效益,确保达到预期目标,推动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突出一个根本

突出生态建设这个根本,加快生态修复步伐,努力建设生态奈曼。

二、围绕一个目标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个目标,确保农民人均增收800元以上,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三、把握五项重点

(一)建设100万亩玉米高产攻关带。实施玉米高产攻关工程,采取良田、良种、良肥、良法及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沿国道111线建设100万亩玉米高产攻关带,单产达到吨粮标准,带动全旗粮食产量达到25亿斤以上。

(二)建设100万亩高效作物种植基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新发展万寿菊、红干椒、药材等高效作物10万亩以上,总面积突破100万亩,其中亩收入超2000元高效作物达到60万亩以上。

(三)提升模式化养殖水平。大力发展黄牛和肉羊产业,突出抓好养鸡产业。继续推行小区养殖,已经建成的要必保养殖户全部入驻;尚未建完的7月底前务必建完,10月底前养殖户全部入驻。今年新建养殖小区20处以上。抓好养殖专业村建设,新发展农区养牛专业村4个、育肥牛专业村1个、养牛示范村2个。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新培育养殖大户50户以上。牧业年度家畜存栏达到210万头(只、口),禽类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

(四)巩固设施农业发展成果。加强新棚建设,搞好闲棚利用,优化蔬菜品种。已经启动建设的要尽快投入生产,已经投入生产的要提高经济效益,尚未利用的务必在6月底前组织修复并投入生产。年内力争新增2.2万亩,所有温室和大棚都要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五)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利用。新建的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农田节水灌溉等工程设施,要保证建、管、用一步到位,一次达到项目要求。已经建完的,尤其是2007年以来建完的,要按项目要求重新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发挥工程应有效益。

四、抓好十个产业

(一)蔬菜产业。重点是扩大裸地蔬菜种植规模,提高设施蔬菜种植档次,种植面积力争达到8万亩,其中裸地种植3万亩、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种植5万亩。以大沁他拉、八仙筒、新镇、治安、东明和白音他拉6个苏木镇为重点,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新增生产能力800万袋,总数力争达到1100万袋。

(二)沙地西瓜产业。重点是严格执行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价格、商标使用、销售地点、利润提成“六统一”的要求,稳定种植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建设专业市场,整治经营秩序,规范合作社经营行为,突出解决好品种单一、品质下降、经营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积极探索西瓜保鲜技术,引导瓜农搞好错季生产,努力实现早中晚西瓜适时上市。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

(三)稻谷产业。重点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打造绿色稻谷产业基地,生产绿色有机食品,提高水稻和谷子加工转化能力。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水稻5万亩、谷子20万亩。

(四)葵花产业。重点是进一步寻求龙头企业的支持,发挥产业协会作用,引进推广适合本地区的新品种、新技术,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品品质。种植面积力争达到20万亩。

(五)万寿菊产业。重点是依托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八仙筒、东明、治安、明仁和六号农场为主,落实优惠政策,扩大种植规模,扶持龙头企业,搞好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

(六)养鸡产业。重点是挂靠周边地区加工企业,推动黄花塔拉1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开工建设。继续以青龙山、沙日浩来、新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平养肉鸡;以白音他拉苏木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大力发展笼养蛋鸡和沙地散逛鸡。肉鸡饲养量力争突破800万只,蛋鸡饲养量力争突破200万只。

(七)蒙古野果产业。重点是加强种植基地管理,完成历年不合格地块补植补造,扩大栽植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年内新增2万亩,其中果树1万亩、大扁杏1万亩,总面积发展到12万亩(果树6万亩、两杏6万亩),全力打造蒙古野果基地。

(八)红干椒产业。重点是以八仙筒镇为核心,辐射带动明仁、东明、治安、固日班花以及有种植条件的南部山区,加大推广力度,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加工企业,促进转化增值。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九)薯类产业。重点是扩大种植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改进加工工艺,开发粉条系列产品,拓展外埠市场,千方百计破解制约薯类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粉条、粉丝生产能力达到100万斤。

(十)花生产业。重点是以明仁苏木为核心,辐射带动有种植条件的山、沙两区花生产业发展,引进新品种,扩大订单种植规模。同时,挂靠并引进花生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就地转化增值。种植面积力争达到5万亩。

五、推进八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效益型生态建设。实施收缩转移战略,落实生态建设责任制,围绕生态和经济效益,突出建设和管护两大重点,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其中灌木林8万亩、经济林2万亩、用材林3万亩、文冠果2万亩、樟子松3万亩。封山(沙)育林20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25万亩。绿化村屯26个。启动实施内蒙古东部林木种苗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编制完成全旗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启动建设中国作家生态林。继续落实科学的禁牧政策,建设教来河两岸沙带封禁保护区25万亩,固日班花、黄花塔拉围封禁牧区30万亩,通赤高速公路两侧治理5万亩,教来河、老哈河、牤牛河主河道治理3万亩,实行常年禁牧,彻底封住禁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制定怪柳保护办法,综合整治乱垦、乱耕、乱牧、乱采、盗猎及非法破坏森林草原行为。面对气候变化及杨树大面积死亡等形势,积极探索以兴隆沼为核心的科尔沁沙地治理新模式。

(二)全面推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完善水源建设规划。尤其是南部山区,要逐村搞好建设计划,为更多地争取水源建设项目创造条件。按照节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原则,坚持不懈地搞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山区突出抓好水源工程,通过修建小水库、小塘坝、蓄水池和截潜流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留住天上水、截蓄地表水、用好地下水,解决水源严重不足问题。启动博等沟和希勃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牤牛河水库截浮流工程。平原区和沙区突出抓好节水灌溉工程。实施2万亩东明镇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5000亩义隆永、东明和治安镇玉米、西瓜膜下滴灌节水示范工程,认真做好牧区节水示范、设施农业供水等项目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认真抓好水利普查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阶段普查任务。加强养殖业基础建设,新增饲草料基地4万亩,建设棚舍1.5万平方米、永久性窖池1万立方米,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200台。

(三)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继续按照“巩固扩大成型的、规划发展有基础的、拓展提升有影响力的”思路,抓好十个重点产业,力争实现有商标、有龙头、有市场。对于全旗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要搞好产品产地认证,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尤其是西瓜、小米、粉条、林果等产品品质要重点保证,确保农产品安全。要特别注重我旗特色农畜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改进方式办好“第三届西瓜节”和蒙古野果、设施鲜桃、奈曼小米、奈曼大嗑推介会,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围绕优势产业,引进、扶强、做大一批龙头企业,搞好产销衔接,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带动能力。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壮大农村营销专业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完善农合组织发展激励机制,加强考评、规范运营,切实发挥作用。巩固和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加快东明西瓜、沙日浩来果菜批发市场建设步伐,使之尽快投入运营。

(四)有序推进劳动力转移。坚持“旗外打造就业品牌,旗内挖掘就业潜力”的双向转移途径,抓住旗内用工需求不断增加的机遇,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就业,确保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切实加大旗内就业信息的宣传力度,优先保障旗内各类企业和农业生产用工需求。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明确培训重点,满足不同岗位的用工需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进入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等领域。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次以上,技能培训6000人以上。

(五)扎实推进农业实用技术普及。认真开展“全区农业服务体系示范县建设”,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加强苏木镇农科站建设,实施定编、定员、定岗和机构上划。成立设施农业和果树服务中心,充实西瓜办力量,切实发挥服务职能。健全科技人员使用、培养和引进激励约束机制,重点充实当前急需的设施农业、果树栽培、舍饲养殖等科技人员,保障农业生产人才需求。抓好设施农业物联应用系统项目示范工作。搞好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建设标准化示范镇、村、户和试验示范小区(场),南部山区重点抓好薯类、谷子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北部平原区和沙区重点抓好玉米、西瓜、葵花、经济林、红干椒等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不断优化畜禽养殖品种,引进效益高、前景好、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益。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尤其要千方百计破解舍饲养殖技术“瓶颈”,着重提高广大群众对种养业实用技术的应用能力。探索推行工厂化育秧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50万亩。玉米螟综合防治面积力争达到100%。加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高度关注气象事业,加强“两个体系”(服务体系、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按要求搞好“两库一室一平台”(弹药库、高炮库,工作室,作业平台)防雹设施建设,增强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落实好国家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引进标准高、质量好的播种及收获机械,侧重推行玉米、谷子全程机械化作业,重点抓好1个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村,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机作业管理,提高农机服务队、农机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农机生产安全。依法推进土地流转,适当发展规模经营,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创造条件。

(六)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牢固树立“大扶贫”观念,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加强项目争取工作,争取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村5个以上。加大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财政资金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项目争取力度,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增强致富能力。全年争取各类扶贫资金2000万元以上,扶持5000户2万人稳定脱贫。

(七)持续推进民生改善。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四项工程:一是农村安居工程。采取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农民自主的方式,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启动第七期移民扩镇项目,建设大沁他拉生态移民项目,稳步实施生态脆弱区零散户搬迁转移,完成国有林场629户危房改造及新增项目。二是村屯环境整治工程。按照全旗村屯整治方案要求,继续开展村屯整治大会战,力争全面达标。各苏木镇(场)要成立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责任,健全完善村屯管理办法,建立村屯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常年保持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道路平坦畅通的良好面貌。三是饮水安全工程。着眼于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加大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新建饮水安全工程24处,解决1.1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四是“一池三改”工程。切实搞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工程,积极引导广大农村群众使用清洁能源,新增沼气用户2500户以上。

(八)全面推进涉农管理。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突出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强化涉农机关队伍管理。加强对农口部门和二级单位的管理,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整顿作风,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照章办事,提高效率。二是强化涉农项目管理。各类涉农项目都要按照政策规定和法规要求组织实施,做到健全组织,落实责任,跟踪督查,保证质量。特别是对项目设计、建设、用材的招标和工程质量监督都要严格管理,合法合规。三是强化专项资金管理。继续对涉农资金实行跟踪检查和年度审计,加强指导和监督,切实保障各类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四是强化种养业小区管理。进一步完善小区管理办法,逐个小区核查验收,建章立制,搞好入驻把关,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实现正常生产、规范运营。五是强化基础设施管理。严肃整治农业基础工程建设市场,保证建设质量。健全和完善农田水利及农村供水等基础设施管理机制,加强对各类设施的保护和维修,确保发挥作用。尤其要保护好网围栏、变压器等农用设施,严厉打击偷盗、故意损毁、恶意霸占等违法行为。加大农牧业综合执法力度,开展违规占地清理活动,清除耕地内坟墓、废弃的井房和线杆等附着物,提高耕地利用率。六是强化农村财经管理。切实发挥苏木镇经管站职能,加强农村财务和承包合同管理,严格执行村级财务报账制,做到日清月结;对于农村承包合同,务必做到新签订合同把关到位,不规范合同完善到位,合法合同履行到位。

六、转变农村工作作风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苏木镇一把手要经常性的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贴近群众,把工作落实到位。针对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继续发挥10个产业专项推进工作组职责,落实计划,指导生产,解决困难。各苏木镇对重点工作都要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一把手分工负责,重点产业和项目要有专人或专门队伍推进。农口各部门要落实工作职责,强化业务指导。加强干部群众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掌握政策、坚定信心、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增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保障资金投入。旗财政继续安排资金3000万元,用于设施农业、养殖小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使用,重点倾斜。各部门要积极捕捉上级政策信息,下力量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联系,扩大信贷支农投入。进一步拓宽筹融资渠道,激活民间资本支持农业发展。

(三)推动工作创新。面对当前资金短缺、任务繁重、发展压力大等不利形势,各部门及各苏木镇(场)要转变发展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工作,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驾驭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创新工作机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不断完善推动农村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经济建设,形成全方位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四)严格落实政策。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全面完成505万亩集体林改革任务,并做好总结表彰。对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确保各项措施全部到位,为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打好基础。及时兑现粮食直补、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农业保险、畜牧业补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惠农政策,保障资金发放和项目实施及时到位,确保农民政策性收入持续增加。

(五)加强宣传示范。继续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效果好、说服力强的农牧业典型,通过对外宣传、现场观摩等形式扩大示范带动效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借助先进地区经验促动我旗相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驻外招商队伍的作用,加大农产品宣传和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农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

(六)加强督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