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优化协调发展计划

民政局优化协调发展计划

(一)力求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有新的突破

环境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力求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有新的突破。

一是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不断解放思想,跟上时展的要求。要破除"小进则满、自比自足"的思想,树立"追赶跨越、快中求好"的观念;破除"因循守旧、消极畏难"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敢为有为"的观念,以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来增创发展新优势,开创新的业绩。二是提高效能。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要准确把握中央各项政策的内涵,理解好、利用好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有利我区发展的政策法规,认真督查我区出台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维护信用秩序,展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责任政府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亲商、重商、安商、富商"意识,把为企业服务作为推进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企业、投资者和群众申办的各种事宜,做到马上办、主动办、透明办,更好地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三是创新制度。要把制度创新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根本举措,适时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实施意见,探索对区直机关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项目试行集中受理"一门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建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全面落实今年1月起实施的《*区涉企行政执法管理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四是完善设施。要充分发挥我区工业用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用地规划和园区建设,促进生产力向园区有序集中。要积极促进华能电厂二期、松山电厂二期工程和港口建设,加快220KV珠浦大型输变电站配套,继续完善配套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路道设施建设,重点启动濠洲路建设和完善磊广公路拓宽工程,继续推进村村通水泥路,加强区内主干道设施配套。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机制,优化城市投资环境。

(二)力求在招商引资上有新的突破

招商引资是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的观念,把招商引资成效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主要标准,力求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落实招商引资责任。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明确领导责任,从项目洽谈、签约、建设、投产落实专人跟踪服务,实行领导挂钩,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努力提高引进项目的成功率。要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在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和岗位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各街道、居委都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出击,力争今年每个居委和街道都能引进项目,全区要争取有20个以上较大规模项目建设或投产。要推行督查机制,每季度通报各地、各部门招商引资情况,互相推动。

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法。要加大投资环境的宣传推介力度,认真研究招商引资的宣传策略和主攻方向,重点宣传*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海纳百川的人文优势、优惠实惠的政策优势,形成招商引资热潮。要打破传统招商引资思想的束缚,调整充实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和专业队伍,实施对招商引资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鼓励各级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广开招商渠道,实现有效招商。要抓住路桥年费制改革的契机,积极承接外地产业转移,主动配合上级大型项目选址布点工作。适时举办招商引资推介活动,积极参与各级举办的经贸招商会议。

三是提高招商引资效益。要加强项目的洽谈和跟踪落实,扩大"9?19"招商引资成果,促投产的早见效益,动工的早日投产,签约的抓紧落实,推介的跟进洽谈。重点要抓好感光材料、不锈钢、精细化工、涤纶、电子、食品等项目的落实,壮大规模,增强后劲,提高效益。同时,要坚持全方位扩大开放,提高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力求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上有新的突破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产业是基础。要大力实施工业牵动发展战略,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突出大办工业。大办工业是*经济振兴的根本所在。要打牢大办工业的思想基础,根据*工业发展布局,准确把握*发展石化、电力、船舶制造等现代临港工业的方向和重点,研究制订关于深入实施工业牵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建立决策和咨询体系,把加强对工业项目的领导贯穿始终。要千方百计增强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突出解决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问题,把规模以上企业和税收型、科技型、就业型企业作为重点来抓,引导企业创品牌、创名牌,不断鼓励和促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要针对*工业现状,围绕因地制宜改造传统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上大项目,壮大工业总量,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十分珍惜我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推动民营经济参与资产盘活和企业重组。要着力壮大生物制药、保健食品、塑料工艺、新兴建材等主导行业,帮助企业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每年确定一至两个重点发展的行业,提高产业档次和水平。今年要重点抓好塑料工艺行业的发展壮大,下大力气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加快发展产业关联度高、辐射作用强、能带动一方经济的大型工业企业,提高*工业整体素质。

二是强化建筑优势。要充分发挥建筑企业资质、品牌、实力等优势,加强行业体制创新,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实现产业做强做优。要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积极向外特别是重点投资发展区域拓展空间,开辟建安生产、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新市场,提升"达濠建筑"综合优势。

三是巩固扩大农渔业基础。要树立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调整优化农渔业经济结构,大力培育蔬菜、水产、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和粮食、蔬菜、林果、药材、奶牛、三鸟、对虾、贝类等八大特色产品,努力提高农业市场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要重点抓好农渔业基础建设,继续做好达濠渔港申报国家一级渔港工作,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无公害建设,提高农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大力培育第三产业,积极推介*特色的土特产品,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业,加快商贸业的发展。

(四)力求在资金投入上有新的突破

投资不足是多年来困扰*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要坚持多条腿走路,挖掘潜力、凸现亮点,加大经济产业、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通过投资拉动,实现经济搞活,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资金投入是推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善于理解、把握、贯彻好中央出台的政策,努力争取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在内的多种专项资金,增加政府投入的资金渠道。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对东西两翼实行政策倾斜,逐年加大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以及*把我区列入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有利契机,争取省、市资金支持。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布点落户,获取大量资金投入实现投资拉动。

二是争取金融投入。银行资金是地方建设最主要的补充力量。要抓住国家开发银行授予我市80亿元信用额度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把达濠中心小学、濠洲路等建设项目并入融资笼子,争取资金尽快到位,促使项目尽快上马。要切实发挥牵头和协调作用,密切银企关系,认真挑选一批有信用、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向银信部门推荐,为银企良性合作构建广阔平台,扩大信贷规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引导社会投入。社会资金投入是提高投入总量的关键措施。要发挥我区民资民力、侨资侨力雄厚的优势,多形式开展海内外乡亲联谊活动,吸引民间资金,特别要针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的市场潜力和空间,积极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引导个人把闲散资金投资办实业。要充分把握*发展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提高外来投资的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履约率,提高整体投入的水平。

(五)力求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有新的突破

提高经济综合效益是经济工作的核心。要认真研究经济运行的规律,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把有效增加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全面提高经济综合效益。

一是狠抓收入,做大蛋糕。大力开展促产培财工作,培植增长稳定、支持力强的支柱财源和骨干财源,千方百计拓宽财基。要加强对税收主体的征管服务工作,涵养税源,严格征管,重点加强骨干工业企业、龙头建筑企业等主体税源的培育和服务,实现税源长效滚动发展。要及时掌握和研究税收环境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得力措施,确保财政资金有效聚集,形成持续、快速、稳固的财税增长机制。

二是推进改革,增强活力。要坚定不移地把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向纵深推进。研究制订更有利于调动各级发展经济和创收积极性的财政体制,加大对街道财力分配倾斜力度,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大财政统筹力度,确保财政可用资金。要认真跟踪和研究省、市关于县(市、区)的财政体制,积极争取利益倾斜和资金支持。

三是依法理财,规范管理。要强化过紧日子的观念,严格把好财政支出关口,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要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把有限的资金优先应用到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上。要抓紧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并认真组织试点。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监督,特别要加强人大、审计、监察和社会对各种专项经费的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高效性。

四、凝心聚力建设和谐*

建设和谐*,是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和经济强区的重大战略举措,顺应民心,合乎民意。必须坚持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是建设和谐*的政治保障。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有机统一起来,有序、有效、有为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要按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核心作用,统揽而不包揽,协调而不代替,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行使职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合作、和谐统一的局面。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切实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推动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拓宽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管理、监督的范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要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并在政府网站开设"参政大厅",畅通群众参政议政渠道,不断提高民主制度化程度。

(二)大力推进依法治区步伐

依法治区是建设和谐*的根本途径。要逐步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活动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提高群众法律素养。从严治政,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逐步实现政府机构组织和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体系,促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要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理顺社区居委"两委"关系,健全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实现依法管理各项事务。要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搞好"双拥"创建工作。要加强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依法治理的范畴,进一步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计生综合治理达到省二类地区管理标准。加大殡葬改革依法管理、动态管理力度,促进殡改工作依法规范。

(三)大力推进文化大区建设

加强文化大区建设,是建设和谐*的重要精神基础。要全面落实文化大区建设纲要,促进文化与经济及时代精神的紧密融合。一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保护和利用文物古迹,扎实推进新方志修编工作,加强文化阵地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双泉公园,规划建设绿化公园、万人墓纪念公园和文化广场等群众休憩活动场所,力争两年内区图书馆通过市达标验收。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加快完成全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新建珠浦中学,重建达濠中心小学,争取至今年全区完成新建校舍8.65万平方米,基本解决学位紧缺问题,实现规模办学。积极创建等级学校,争取达濠华侨中学、民生学校在两年内成为省一级学校,每年要有一至两所学校进入市、区一级学校行列。要重视幼儿教育。要大力创新教育体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加快解决"入学难"问题。三是大力发展卫生事业。要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落实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构建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四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大力推动企业提高技术档次,扩大省级市级民科企业队伍。五是重视人才工作。要切实做好人才规划,建立和完善全区人才库,加强人才队伍管理。选拔第二批区管优秀拔尖人才,落实好相关待遇,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四)大力推进群众利益保障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是党执政的根本宗旨,也是建设和谐*的根本要求。要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认真贯彻党的富民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确保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要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强化各级领导工作责任,落实支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为困难群众提供特殊的就业援助,实现充分就业。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筑牢固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络,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同时,积极发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大力发展各项公益事业,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今年,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抓紧确定再为群众办若干件好事实事,落实领导、落实责任、落实经费,确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大力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建设和谐*的基本前提。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各级党政领导保一方平安的领导责任和工作机制,构筑群防群治网络,建立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森防工作,建立健全防范监控机制,严防发生重大事故。

五、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做好今年的工作,关键在党。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和经济强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把全区党员和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和四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上来。各级党组织要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市委部署,从今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的时间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年12月开始在党员中开展为期三年的"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以这两项活动作为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抓手和具体内容,让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各级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各级领导班子肩负着领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重任。要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扩大民主为重点,不断改进干部的选拔任用方法,进一步加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的贯彻执行力度,健全完善干部任免的一系列公开、公平、公正制度,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群众对选拔任用干部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及时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尤其要选准配强一把手,增强领导班子的公信力。认真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工作,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要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积极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加大区直和街道领导干部的交流以及中层干部的轮岗力度,为年轻干部多岗锻炼创造条件。结合推进机构改革,继续推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任期制和领导职务聘任制。认真研究制定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标准、程序等具体操作方法,出台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的实施意见,力争在解决干部"能下"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干部的"能上"疏通渠道,增强各级执政为民的能力。

(三)加强固本强基工作,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重点抓好今年任期届满或超期未换届的16个社区党支部换届工作,精心落实好省委组织的"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切实把这项活动与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与排查、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结合起来,确保农村大局稳定。要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建覆盖面,创新党组织的管理体制和活动形式,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要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增加党的新鲜血液,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高党员拒腐防变能力。反腐倡廉是党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要工作。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着重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要按照"五个力戒"的要求,立足教育,重在防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把反腐倡廉工作关口前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工作机制。要继续推进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财经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特别要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察,加强居委财务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堵塞产生腐败现象的漏洞。要及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