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三农问题为何成为焦点?

“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城镇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

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减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政府措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以上几项措施虽被认为有益于解决三农问题,但却仍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它不仅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可以说,它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神来之笔,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新农村建设意义何在?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制定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了农业和农村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农村实际,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它不是一般性的口号要求,而是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举措。

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总的来看,农村面貌依然落后。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

1978年到200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粮食产量由6095亿斤增加到9680亿斤;

肉类产量由856万吨增加到7700万吨;

农业增加值由1018亿元增加到22718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255元;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5.5%;

农村贫困人口由2.49亿人减少到2365万人。

古人说:“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安全、粮食的安全至关重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只有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建设新农村,是处理好城乡工农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但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增收放缓,城乡收入差距又明显扩大。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如果农业发展慢、农村不景气,那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兴盛、城市的繁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的整体实力有了显著增强,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互促互动、和谐发展。

建设新农村,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当前,我国内需不旺,产能过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需求不足。为什么不足?关键就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收入不高,手中没有钱。目前约占总人口2/3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还不到整体的1/3。若能让这一庞大群体的钱袋子鼓起来,有了足够的购买力,中国农村市场才能真正打开,扩大内需才有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通过新农村建设,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我国经济发展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正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清醒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吹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嘹亮号角。

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着我们党几代领导人为发展农业、造福农民付出的心血和智慧。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二五”和“三五”计划时,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农村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些中央文件也有过相同或类似的提法。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历史上多次提过的话题,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课题。

200年9月,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那么,今天我们党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到底有什么新意呢?

第一,背景“新”。以往强调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工业化开始或者初期,更多的还是要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现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力也有了持续发展,农村的经营体制也不断完善。这些,就使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

第二,思路“新”。现在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指导方针更加明确。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在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目标、发展内涵、发展动力的理解和把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五个统筹”,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走出一条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道路。

第三,目标“新”。建设新农村,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农村的具体反映,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

第四,方式“新”。这次提出新农村建设,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同时,为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干部的培训和教育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强调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连续稳定的支农政策和制度,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可见,这次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方式更加科学有力。

可以说,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今天的新农村建设,贯穿了科学发展的思想,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新内容,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反映了农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否等于“新村庄建设”?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各地纷纷付诸行动。但有些地方在具体实践中,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了“村容村貌”的整饰上。有的脱离自身实际,或者修华而不实的广场,或者盖“农民式别墅”,或者搞和城市一样的“精品小区”,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工作。凡此种种,反映出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上还存在误区。

应该说,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当然,“新村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但村容村貌建设能搞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重点放在整治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要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谨防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谨防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新农村如何“建设”?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都十分明确,关键在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正确地理解建设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十一五”规划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把具体规划制定好,把分阶段实施方案安排好。要通过全面推进农村改革,逐步建立起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发展机制、工作机制和参与机制。特别是已经出台的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逐步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连续、稳定的支农政策和制度。

新型农民的有关要求

“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

“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

“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统筹安排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首先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既要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也要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农村外部的增收渠道。二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办好“水、路、电、气”四件大事,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亿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切实防止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正如许多农民兄弟自己说的那样,“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尽早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着重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班子建设,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落后是历史形成的,而且全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状况差别很大,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紧迫感,但不可急于求成,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努力,使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地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