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的教学层次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的教学层次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整体性视域下把握学科基本概念是高中一线教学的难点和学生学习的堵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的教学实践在基础层次应把握学科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在进阶层次要运用学科思维逻辑演绎与论证;在外化层次需基于真实情境任务进行迁移应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效率与公平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是构成学科主干骨架的、反映学科本质特征的概念。作为学科内容的核心,学科基本概念具有统领性、迁移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在高考政治测评体系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是学科内容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学科思维方法的基本运用,是考查的关键内容[1]。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知识点具体且繁多,内容庞杂,囿于教学课时的有限性,教学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学科思维方法视角深度有效把握学科基本概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新授课的学习中,接受到的是零散碎片化的学科概念知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念处于较为肤浅的认识水平,这与考试评价需对学科基本概念系统、综合、准确分析理解与运用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2]。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效率与公平”这一基本学科概念为例,对整体性视角下把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的三个基本层次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一、基础层次:把握学科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

学科基本概念在学科整体内容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把握学科基本概念首先要从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入手,引导学生明确其“是什么”,这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教学最基础最前端的工作。1.明晰学科基本概念的核心内涵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的核心内涵直接反映学科本质要求,在把握学科基本概念中处于最基础的层级要求。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中,“效率与公平”这一概念作为学科基本概念之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效把握。《经济与社会》教材中明确指出,所谓效率,就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而公平则主要“强调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3]。教材上的概念界定较为简单,仅从经济学层面进行解释,而从整体性视角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科视角对其本质进行更为精准的把握。从核心内涵上讲,“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故而,“效率”与“公平”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基本学科内容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哲学与文化全过程的基本概念。“效率”是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等条件下,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以满足设定的愿望和需要的评价方式,它强调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包括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保障各市场主体起点、过程和结果都能发挥最大效用。“公平”意指大家平等存在,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它注重按照一定法律、道德、政策等社会标准以及正当的秩序合理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从内核上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就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而言,效率与公平统一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中,共同指向资源有效利用,最大程度地促进发展更平衡、更充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厘清学科基本概念的外延表现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要从整体性视角进行有效把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厘清其外延,从学科内容体系把握其外在的表现。就“效率”与“公平”而言,正如前文所述,从学科核心层面厘清其基本内涵后,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等学科内容视角把握其基本的外延表现。

(1)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层面看,效率与公平体

现在对社会主义本质探索的全过程。高中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上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绽放生机与活力,凸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贯穿这一过程的是我们对于共同富裕的永恒追求,即“公平”的追求。同时,探索过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2)从经济与社会层面看,效率与公平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下资源配置全过程

实际上,就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的把握而言,经济领域的效率和公平是其他领域效率与公平的基础和关键所在。经济与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促进经济制度、经济过程、竞争结果的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过程,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3)从政治与法治层面看,效率与公平体现在国

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过程。在政治与法治层面,效率与公平是政治价值的生产与分配,包括中国特色主义政治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坚持党的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层面,表现为国家结构的高效协同、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保障等,着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凸显人民政权为人民政治追求,是权利和义务相对等,体现在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4)从哲学与文化层面看,效率与公平体现在社会伦理价值观及哲学命题探讨的全过程

在文化领域,效率与公平表现在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及文化价值观念的供给中,文化领域呈现形式丰富多样,其强调的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能够满足人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及对文化市场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而从哲学领域看,则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领域的价值探讨,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生价值等视角呈现出人类哲学对公平正义、人类进步发展的探索和追求,最终指向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此可知,对效率与公平这一学科基本概念的外延表现应从高中思想政治具体教学内容中加以把握,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运动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其知识层级,从不同维度把握其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具体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把握学科基本概念时可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工具。通过思维导图工具可引导学生在有效把握核心内涵要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模块内容把握其外延,以清晰、可视化、结构化的思维图示呈现学科基本概念。

二、进阶层次:运用学科思维逻辑演绎与论证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和学科语言是紧密结合的。其中,学科思维是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思维框架、运用学科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及学科价值观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要求所在[4]。而学科基本概念承载着学科思维方法的基本运用,这就要求对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能仅停留于基础层面的掌握学科内涵和外延,更要引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进行逻辑演绎与论证,即掌握学科基本概念“为什么”“怎么样”的基本思维逻辑推演。具体可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演绎与论证三个层面进行有效把握。

1.历史逻辑思维的演绎与论证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本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运用学科思维逻辑对之演绎和论证需从历史逻辑维度进行把握。例如,就“效率与公平”而言,在《经济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中,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认识和把握,从效率与公平层面进行深度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逻辑思维来辩证地演绎与论证这一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从当时国情实际出发,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国家发展制度层面的“绝对公平”,全面推行“计划经济”,这一追求公平的措施在当时的具体情形下损害了效率。经过历史性的探索及实践,我国从改革开放到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分配制度调整到现如今细化到各个领域对效率和公平的界定,厘清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历史中看待,一以贯之的是历史思维逻辑对效率与公平的探索与追求。由此可知,从历史逻辑思维把握学科基本概念强调的是对历史演进、历史规律的把握,需要从共性与个性的视角去把握,形成学科的历史逻辑思维范式。

2.理论逻辑思维的演绎与论证

理论逻辑体现学科的本质理论要求,把握学科基本概念的演绎与论证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学科的理论逻辑加以论述,以真正把握学科本质要义。就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理论逻辑而言,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模块的具体理论脉络。例如,从经济学“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理论逻辑把握“效率与公平”这一层面看,贯穿始终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我国公民获得个人收入有哪些分配方式”“同样是劳动所得,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有何区别”“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变革经历了哪些阶段,为什么”等问题,进而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及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革背后的经济学理论。由此,学生对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效率与公平”能够从客观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及施行的具体意义等方面坚定制度自信和政策认同,也就从思想政治学科理论逻辑层面提升了思维品质,实现了学科基本概念学习的进阶。

3.实践逻辑思维的演绎与论证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学科基本概念伴随实践而产生,不仅符合现实生活需要,而且符合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基本概念的运用也是能够解决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的,因而对学科基本概念的掌握需要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逻辑来进行演绎与论证。例如,就“效率与公平”来理解我国当前对于平台经济经济资本反垄断问题,从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看其兴起,突出价值规律下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提高效率,但也呈现出发展中的问题,平台的垄断阻碍市场竞争、出现市场失灵等现象,因而强调国家必须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在效率与公平的良性互动中发展前进。由此可知,对之进行演绎与论证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逻辑,导向学科基本概念的外化应用,这也就是对学科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的第三个层级。

三、外化层次:基于真实情境任务的迁移应用

过去,教师在讲授学科基本概念的时候往往会进行字斟句酌的演绎,让学生记忆概念是什么,但这种做法与当前的高考测评与教学实践导向相背离。根据政策文件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要求,学生学习基本概念最终要学会用它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能够学会举一反三与迁移应用,从学习学科基本概念到应用学科基本概念,这也就是理解和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的最终价值所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迁移应用。例如,“效率与公平”这一学科基本概念,从经济学层面理解聚焦到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时政热点,教师创设了以下情境并提出相应的任务来开展议学活动。情境一:短片《共同富裕“浙”样干》情境二:得益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结构,浙江省犹如一个缩小版的中国,孕育了多样化的城乡类型。浙江省富裕程度较高、均衡性较好、改革创新意识较浓,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更为关键的是,浙江省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项,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优化支撑共同富裕的经济结构,完善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的体制机制,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有效路径,是浙江省需要探索突破的现实课题;如何处理稳定扩大就业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如何有效解决用地不足、资源约束等矛盾,如何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浙江发展待解的难题。唯有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出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浙江才能在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的进程中,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分梯次推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贡献[5]。议学活动:任务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为什么要支持浙江省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任务2.浙江省应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在议学情境下完成任务,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相关问题,从而真正在迁移应用解决问题中理解经济学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1.情境具有真实性

情境作为学习学科基本概念的载体,主要由数据、事实和案例构成,情境并非教师“编制”而成的,而是经过序列化、结构化的创设,必须是生活实践中的真实情境。由上述案例可见,教师创设的情境聚焦了国家的政策,以国家支持浙江省在高质量发展中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情境阐释了浙江省的现状及建设的愿景,因此情境是典型的,情境能够对标“效率与公平”的基本概念内容把握,且能够引领学生对之进行深度思考。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情境的呈现方式也可以多样多元,选用短片、文字材料、图片等方式呈现,增强吸引力,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学科基本概念。

2.任务具有适切性

在引导学生对学科基本概念进行迁移应用的时候,必须布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会理解和应用。上述案例中,对浙江省这一问题,从“为什么”的论证型任务和“怎么办”的决策性任务驱动学生去探究国家这项举措的意义价值,让学生在特定场景和任务的思辨中实现从认知到认同,学会用效率与公平的内容来分析问题。

3.探究具有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学科基本概念的主体,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推进学科基本概念情境任务的迁移应用中,必须有效处理二者关系,既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来精准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又要充分引导与指导,让学生在亲历探究中充分参与,深度认同,真正理解并学会运用,以真正提升基本概念学习的实效性。

4.应用具有迁移性

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学习学科基本概念并非解决了一个问题就结束,而是要引导学生习得相应的学科思维范式,让学生在其他真实情境和任务中能够举一反三,让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能够从“效率与公平”等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出发去分析各类社会现象,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习得促进自身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的要求[6]。总而言之,学科基本概念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迁移应用重在“应用”,体现时代性与实效性,让学科基本概念实现外化,引导学生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紧密结合。基本概念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整体性视域下开展基本概念的教学实践,应注意从基础到进阶,再到外化的教学层次,让学生从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到运用学科思维逻辑演绎与论证,再到基于真实情境任务的迁移应用的逐步深入中形成整体性思维逻辑,提升学习效率,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作者:向小琴 莫安民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