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适应研究

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适应研究

[摘要]以促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而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本文就近年来CNKI收录的国内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论文成果进行深入梳理,探讨该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主题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深化该研究的路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

JohnW.Berry等学者认为,跨文化适应(Cross-culturalAdaptation)主要指个体或群体在重新安排和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变化结果。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日益深入和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形式多样的跨国高等教育模式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在出国学习前后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本文回顾和评价了近年来中国知网收录的国内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论文成果,提出深化该主题研究的一些新思考,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学界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趋势

笔者以“中外合作办学”和“学生跨文化适应”为主题,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类文献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从2011年至2021年,共有19篇相关的硕博论文及一般期刊论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为:1篇、0篇、1篇、2篇、1篇、3篇、2篇、4篇、3篇,1篇,1篇,年均不足2篇。之所以近年来学界开始对该问题加以关注,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外合作办学在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后,其成效日益凸显,影响不断扩大;二是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亟待解决,避免影响项目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主题

对搜索到的论文成果进行分类,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这19篇论文分为四个主题:第一,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及培训模式构建。该类论文共有4篇,占21%。谭瑜(2014)从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出发,张雪卉(2017)、陈瑶(2021)则是从心理层面出发,都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或者构建相关培训模型。罗志雄、梁慧、张志新(2019)依据福建农林大学和加拿大某高校的合作办学情况,从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学术适应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相关培养策略。第二,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该类论文共有7篇,占36%。谭瑜、陶瑞(2014)对来自国内5所大学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的189名本科生和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影响跨文化适应状况的因素有学历、留学时长、国内阶段教学满意度。张雪卉(2016)和林欣达(2018)认为内部的心理因素和外部的社会因素,杜佳明(2018)认为留学时长、社会支持、国内阶段教学与培训满意度和心理适应,衡家栋、李晓晓、尉静茹(2018)认为个人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时间因素,李柏(2019)等认为日常管理、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是影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高怿能(2010)等则是从留学时长和家庭背景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对项目留学生进行调查,最后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构建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家校体系”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第三,跨文化适应调查及相关理论研究类论文。该类论文共有6篇,占比32%。倪潇(2011)采用个案研究,仅仅分析项目学生在国内阶段实施的专业课程文化特征,发现其文化适应问题,提出相关对策。谭瑜(2013)根据相关调查,建构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理论框架。然而该培训模式尚未经实践检验,且具体实践操作细节和具体方法的选择还需开展进一步的测试。周扬、付娆、许文娟(2016)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研究对象跨文化适应性的因素,从心理方面和学业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但是忽略了社会文化方面。荆孝民(2016)关注了西北地区一所普通高中的国际化教育实践,重点对国际化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措施。尽管该研究的样本涉及教师、在校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学生,但缺乏深入访谈,且只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未检验其信度与效度。张志新、罗志雄、庄佩芬(2018)从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概念入手,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出国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影响因素,然后从学术指导、社会文化指导、心理指导三个模块出发,设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国内阶段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方案。但是该研究未涉及国外阶段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方案。陈慧玲(2019)从学习、生活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层面出发,以三明学院为例,认为应从提高生源质量、强化语言培训、提前了解国外教学环境、创新跨文化适应教育培训体系和增加项目学生跨文化活动体验度等五个方面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第四,跨文化适应训练与英语教学、跨文化适应与学生教育管理。这类论文2篇,分别占比11%。刘芳(2015)认为国内外跨文化适应训练研究给我国英语教学带了新思考。吴志先、杜仕菊(2017)认为应根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培养存在的差异性,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上可见,目前国内学界对该主题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学界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角度以及运用不同方法对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对部分国别和不同项目学习者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进行的调查研究,为发展和丰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理论创造了重要前提;三是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发展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提高跨文化适应教学效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对我国近几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的思考

(一)存在的不足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此主题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研究主题单一、重复。现有研究多停留于能力培养、影响因素、训练模式的研究,然而这只是跨文化适应理论中的一部分。其次,实证研究少且多停留在数理实证研究,缺少案例实证的横向和纵向研究。再次,研究样本不够丰富。在样本来源方面,多数学者的样本来自某高校的某个合作办学项目,多集中在中国留学生,而合作院校的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项目中方的管理者、家长、普通学生涉及不多或尚未涉及。最后,部分研究中提出的解决策略较为宏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微观研究不足。

(二)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的新思路

第一,不断拓宽研究主题的范围。众所周知,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的学生,有的是集体留学,也有单人行为出国留学。这两类学生在出国前的相关文化培训,留学中的日常管理和心理、文化等适应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目前,学界尚未对此进行研究。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识也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现有研究主要关注项目学生在国内阶段的情况,而对其在国外的适应情况,如学习方面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出现的文化适应问题以及在国外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研究。此外,现有研究也基本未涉及项目留学生对参与该项目整体的满意度的调查、留学生在外方高校的人际交往、留学留学后的职业规划等。今后还可以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和课程设置等为切入点开展研究。第二,加强实证研究。在CNKI搜索的相关19篇论文中,使用理论研究方法的论文是11篇,占58%,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为8篇,占42%。使用理论研究方法的论文的主题主要是相关理论的探讨、陈述研究者的相关观点、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或培训模式的描述等,研究焦点较丰富,但是方法较单一。采用实证研究法的论文则主要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在4篇硕博论文中,研究者都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在论文的前半部分采用文献查阅法,问卷部分采用目的性抽样、滚雪球式抽样。两种抽样方法抽到的样本可能会产生偏误,不能确保代表性。除使用问卷调查法外,部分研究还使用了访谈法。在访谈法中,大部分调查采用的都是开放式的个别访谈,而封闭式和团体访谈相对较少。在今后,兼顾理论研究的同时,实证研究应该成为今后该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第三,丰富研究样本。在8篇实证研究类论文中,不难发现,作者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主要赴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院校。根据相关理论,中国这些国家的文化距离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前往这些国家的合作院校留学的学生更具有代表性。然而,我们也看到,目前的研究尚无涉及参加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缅甸、越南等合作方院校的留学生样本。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逐步实现,我国部分高校将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优质高校签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者设立相关机构。因此,研究样本的来源越多样、数量越大,越能更全面、客观地展反映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基本情况,从而深入推进该研究。

三、结语

通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学者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些不足:现有研究仍然比较薄弱,存在主题单一、重复、偏重理论研究、忽略实证研究以及研究样本不够丰富等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拓宽研究主题,还要注意研究方法和提高研究样本的丰富性。

作者:马娜娜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