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日语口笔译项目的课程革新研究

日语口笔译项目的课程革新研究

一、日语口笔译课程引入项目课程的必要性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因此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归属于高等院校的高职院校,学习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理念,结合国内校内教学的实际情况,引入“项目课程”这个新理念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一)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教育部也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新九条”,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新九条”之第四条“关于课程建设与改革”,要求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马树超和范唯在《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必须重视融入五个要素: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和实践要素。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把这个五个要素都尽量融入到校园建设、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中去。项目课程就包含了“面向生产第一线”“、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企业要素”等思想,这为日语口笔译课程改革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二)课程性质和现实需要

日语口笔译课程是部分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与实际工作岗位和生产管理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的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都有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即要先学习综合日语、日语口语和日语听力。相对于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接下去的课程必须更有趣味性、独特性、新颖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项目课程一般都是从“引入型”项目(任务)开始,这是一项注重趣味的、相对简单完整的工作。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学习型”(多个)项目(任务),课程的最后部分是“总结型”项目和任务,教师还会设计多个“逐步成长”的项目任务进行教学。按照这个教学步骤实施的“项目课程”引入到高职日语口笔译课程又是一个现实必然的选择。

二、日语口笔译课程践行项目课程改革的策略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然后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最后进入工作岗位,通过实际锻炼形成职业能力。高职日语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在公司贸易部、业务部、技术科等部门参与到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高技能的职业人,这决定了高职日语口笔译课程的定位就是通过实际具体的口译、笔译任务提高学生中日文互译水平、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上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所以要在日语口笔译课程的实践中不断深化项目课程改革,构建具有“真情实岗”的“项目化”日语口笔译课程。

(一)设计公司背景的横纵项目和真实情境

在日语口笔译的课程实践中,横向可以按照“三段式”,即引入、重点学习、总结的三种类型的项目,例如以某公司日语翻译收到一个接待任务为引入,重点学习的项目就是接待的过程(包括接机、参观、谈判、送机),总结项目可以设为一个笔译竞赛。纵向设计上可以有课内和课外两个模块,课内一个主项目,若干个子项目,主项目是以学生为某公司日语翻译为岗位,实际完成某项订单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主体,任课教师参与指导。课外项目要与课内项目相关互补,由学生分组完成,外教参与指导。在具体完成某个项目的过程中,要设计一些情境来给学生下任务,如正常情境、意外情境、出错情境、突发情境等,通过不同情境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凸显日语翻译岗位的工作过程与中日文化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在实际的有限时间的课堂上,设计与工作岗位一样的实际项目让学生独立或者集体去完成,组长组员担任不同的岗位角色,负责不同的任务,甚至是任课教师一起参与的实际项目,课后设置实际的项目让学生去完成。可以把这个项目完成的情况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这样既保证了课堂项目的丰富和有意义,也鼓励和督促学生努力去完成课外的项目。项目课程强调“能力本位”,因此日语口笔译课程项目操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训练学生作为日语翻译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要促进日语知识理论学习,例如中日文化差异对比、日本风俗习惯都可以贯彻到口译和笔译每个项目的实际操作中。

(三)督促课内外项目的实施和成果展示

在日语口笔译课程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发挥一个“幕后操作”的作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布置的项目以及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督促学生去完成,这个督促可以采用很多的方式,如课堂独立发表、小组展示、提交文字稿、提交视频等。这样有教、有练、有合作、有展示的课程对于学生才更具有实用性、趣味性、挑战性和可行性。在日语口笔译项目课程实施的某个阶段和最后的阶段最好有可展示的成果,或者说是留下完成项目的“痕迹”“,痕迹”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视频。期末考试可以是竞赛项目,如商务笔译大赛,既是对学生们学习的检验也是鼓励。在学期课程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送给学生一份日语口笔译课程的“最后的礼物”,这份礼物里有同学们完成任务合作的身影、有学生进步的证明、更有教师对学生今后走上日语翻译岗位工作的一种支持和期盼。

(四)注重分配与学生匹配的项目任务和师生互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必须从人自身需要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是不同的,因而要发掘学生的专长和潜力,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样才能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有个性有专长的人才。学生在将来实际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能力会呈现出很大的等级差别,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戴士弘教授提出了学生有以下几种等级的能力,即模仿能力、指导能力、讨论能力、独立能力、协作能力。日语口笔译课程在分配学生项目时,一方面要训练所有级别的能力,不能仅满足低级的“模仿能力”,另一方面要设计合适的项目让学生的能力尽可能有一个从低到高的逐步提升的可能,在设计的时候适当注意可根据课时的多少用若干个项目串行,训练学生的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集体教育,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但教师教授一对多的实践交往方式也必然存在不能因材施教的局限,所以就需要增加课堂以外的项目内容,以增加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和互动机会。(六)保证项目考核评价的多元化与合理性项目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考核不科学项目的实施是不完整的。可以把考核分为四个部分,课外项目(20%)、课内项目(40%)、平时考核(10%)、期末考核(30%),考核的过程中外教资源可以充分利用,项目评分、组员互评等相结合。在组员和教师对组员的评分过程中,需要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来评分,而不是随意盲目地评分。表3日语口笔译项目课程的口译和笔译评分表

三、日语口笔译项目课程改革效果分析

项目课程作为强调能力本位课程,其中的项目不但具有“训练能力”和“学习知识”的作业,而且还有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重要功能。日语口笔译的课程设计中明确学生的职业岗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按照企业实际“日语翻译”的职业岗位的规范操作来要求和训练学生,这样做就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项目操作中,这一点是普通课程教学无法比拟的。日语口笔译课程在实施项目课程之后,是把课程内容从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成以完成与实际工作岗位相联系、有真实情境的项目任务为载体,课堂教学以一定的企业公司和工作岗位为背景,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暑假期间可以更好地完成“暑期社会实践”的任务,把课堂学到的东西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累经验,充实反思。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社会实践中选题,到工厂、企业、经济部门去选题。鼓励学生把课堂模拟的任务与实际碰到的问题紧密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在校学习知识的价值,感受到工作的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今后工作的热情。综上所述,“项目课程”包含着“能力本位、学生主体、职业背景、行动导向”四大特点,实施项目课程能够给即将步入公司企业的学生们一些生产、流程、职业、岗位等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日语口笔译课程只是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它的改革需要和其他课程相联系,特别是需要和商务日语、文秘日语等更具有职业色彩的课程互相衔接、互相融合。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平时多与从事日语翻译的毕业生加强联系或者到企业实践,收集更多实际的任务和项目,才能设计出更真实的情境。总之,作为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项目课程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认认真真地去实践这个理念,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努力展现“真情实岗”的课堂,积极实现“边学边做”的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从而造就一批又一批企业的“首选”。

作者:段丽娟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