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范文精选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范文第1篇

地理课堂教学的板图、板画和板书统称地理三板教学。三板教学模块设置有板图、板画和板书3大板块,每一板块下设置绘制方法、绘制技巧、模拟绘制、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5个专题。在该模块中,教师可观看板图的绘制过程,可互相交流探讨三板的困惑,也可自己动手进行电脑模拟绘制,还可自我检测三板教学方面的反思水平。所有提出的问题如果得到解答都会汇入案例库供大家参考借鉴。

二、教具制作模块

地理教具是校内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能够为地理教学提供地理知识和学习情境的器材都是地理教具的组成部分。教具制作模块依据地理教学专有教具分类设置平面教具、立体教具和可操作仪器3大板块。其中平面教具包括教学挂图和纸质地理图片等。立体教具包括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等。可操作仪器如气象观测仪器、手持GPS等。在该模块中,每一板块下设置教具名称、教具演示、设计用途、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模拟教具制作、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共10个专题,教师可选择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的其它资源,如输入“时间变化演示模型”时,会出现与该模型相关的教具演示、设计用途、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也可自己选择制作材料、制作方法等进行在线模拟教具制作,还可以自我检测在教具制作方面的反思水平。

三、热点追踪模块

地理学的研究区域是人类居住和生息繁衍的地方,这样的研究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热点追踪模块下设考点追踪、时事追踪、知识更新追踪3个板块。考点追踪指最新的高考地理大纲涉及的考点,时事追踪指与地理学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知识更新追踪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或社会的发展,部分知识点的认识出现了新的观点或内涵,也存在推翻原有教科书的某些知识重新建立新认知的可能。每一板块下设置知识点介绍、知识点分析、试题库、模拟命题、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6个专题。在该模块中,教师既可学习交流知识点,检测在热点追踪方面的反思水平,举一反三,也可以自己尝试模拟命题。其中模拟命题下设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综合4个部分。

四、天文观测模块

在实际高中地理教学中除选修1“宇宙与地球”外,天文科普知识的涉及较少,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重视地理观测等实践活动。天文观测模块下设置天文知识、天体观测、情境模拟、在线预测、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6个板块。其中,天文知识板块中下分天球坐标知识、天体起源与宇宙探索历程3个专题;天体起源板块中下分宇宙的起源、星系的起源、银河系的起源、太阳系的起源和地球的起源5个专题;天体观测板块中下分太阳、行星、月球、流星体、彗星观测有5个专题;情境模拟和在线预测板块中下设日月食、四季星空、潮汐、其它4个专题。在该模块中,教师既可相互探讨天文知识,还可以在线进行模拟观测并模拟出观测到的可能情境,同时还可对感兴趣的天文现象如日月食等进行时间推算与预测,并检测自己在天文观测方面的反思水平。

五、虚拟课堂模块

高中地理范文第2篇

复习其实就是一个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环节,对任意一学科都是如此。所以正确的复习策略会起一个指路明灯的作用,对学生自己的学习十分有利。而高中地理的复习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老师讲完课之后做练习之前,这可以让你更好地吸收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顺便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听课效率,以及自己所不能理解的知识点,而对于自己无法接受的知识便可以直接地问老师、问同学,及时学会,以免日后差得更多;而另一种情况是在做完各种练习之后,根据自己错的以及不会的题,来了解自己在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然后根据自己的不足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地理的复习策略。而有了这个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便可以在复习的时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紧张的复习阶段,一般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混乱,这会导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复习,而且这个时候,时间也会比较紧张,而合理的复习策略便会让学生们很好地利用好每一分钟。

二、举例简介高中地理复习

关于高中地理的复习,我们对其知识点应按模块进行简单概括,高中地理主要可以分为十七个模块,分别为:等值线的问题、地理计算、河流专题、地下水专题、太阳的问题、影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因素分析、问题地理专题练习、地质与地形的问题、干旱的介绍、气候与自然带、农业问题、工业问题、能源、交通、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问答专题练习。对于这十七个模块我们按复习要点以其中两个为例介绍一下。第一个以等值线问题来介绍复习方法:在复习等值线问题时,首先要对等值线进行解析,分析出其中最主要的有什么,然后逐个地总结其特点,并认真分类记录,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多背诵,另一个就是要整理错题,其实平时做题不怕错得多,因为错误正显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看错题,并且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对应的错的知识点,然后平时多记忆。而等值线主要有等高线、等温线以及等潜水位线。在复习等高线时,要注意坡度以及通视的问题,多做一些练习题,学会通过地形剖面图来解决问题。根据等高线也要练习一些实际性的问题,例如引水线路,交通线路的选择或是水库建设等问题。除此之外也不能忘了利用等高线做地形分析也是常考的题型,所以在复习时要多看着等高线,对照着标准答案进行地形分析,多了解一下特殊地形。至于等温线要会分析其走向也就是延伸方向,以及弯曲状况、疏密状况的分析,还要会分析数值特征。至于等潜水位线,要会分析河流的流向、潜水流向、潜水深度等问题。其实对于等值线不只是这三种,还有等温差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以及等压线等,对于这些在复习中也要做出总结,在平时的时候加强记忆和背诵,便于做题的时候运用。另一个影响地理事物的各种因素,同样要分析各项因素影响的是什么,然后再看有什么影响,例如影响气温高低因素可以分为地理位置、大气、洋流、地形、水文、植被以及人类活动。在复习地理位置影响时,可以从位置的确定来分析,对位置我们可以通过经纬度来确定,也可从是否沿海来形容,因此在复习位置对温度的影响时,可以从经纬度的不同和海陆位置的不同来分析,如经纬度影响温度是因为全球由低纬向高纬是递减的,就如热、温、寒等五个温度带的划分,而海陆对温度的影响是由于海陆热力的不同,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恰好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确是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在复习别的地理影响因素时也应该先对其影响因素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再看其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影响。

三、结语

高中地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备课;思路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的课程理念,必将使传统的地理备课发生根本性变化,如何备好课,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是值得每个高中地理教师研究的课题。

一、解读课标,使备课更具目的性

教师备课时要以课标为指导,细化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内涵。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有: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学时,教师可对本“标准”进行细化:①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②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通过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影响的教学,激发学生环保意识。“活动建议”是提倡教师组织课内外活动,教师备课时可采用“活动建议”中的内容,也可自己设计活动组织实施。如通过厦门市翔安LNG燃气电厂布局实例分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搜集材料,了解电厂原料供应和市场,分析其布局的主导因素,进一步深化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

二、分析学情,使备课更具针对性

在教学时,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同时要备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清晰地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如进行《农业区位因素》的备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如针对学困生,设计“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这一基础性强且难度较小的问题;对中等生,设计“分析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这种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问题;对优秀生,设计“分析本地区胡萝卜种植的有利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这一综合应用问题。三种层次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发言,在讨论交流中得到了知识互补,使地理课堂活动成为各层次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舞台,从而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

三、钻研教材,使备课更具基础性

教师对教材要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厘清教材本义,尊重教材价值取向,挖掘、延伸、拓展教材,形成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如进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备课时,首先以“大陆空气柱图”、“亚洲太平洋地区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依据,设置问题:①冬、夏季,亚欧大陆分别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②细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说明影响我国冬、夏的气压特点和名称。③说明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及其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夏气候特点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应以教材为基础,把平淡的文字说明或图解组织成有序的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探究常见的地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增加探究环节:①交流经验:厦门地区冬季与夏季的风向有何不同?②课外调查:调查本村民居坐落朝向,统计考虑风向的民居比例。③若夏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向西延伸,控制我国江淮地区,会产生什么影响?④我国的暖冬和冷冬与亚洲高压的强弱有何关系,解析其内在联系。这种方法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贴近生活,使备课更具拓展性

教师备课时,必须搭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捕捉学生生活中的感受和关注的焦点,运用生活经验获取地理知识,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发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会地理知识的奥妙,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如教师布置如下作业:观察记录台风天气过程,包括台风路径、风向变化、降雨过程、雨量大小,指导学生观察台风风向变化,可以某具体事物(大树、建筑物)作为观察参照,观察整个台风天气过程树梢的偏向,或者雨点什么时候敲打北窗?什么时候敲打南窗?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自感受、体验,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然后师生一起归纳台风中心的移动与某地风向变化规律。这种活生生的自然现象素材,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五、策略运用,使备课更具灵活性

在教学时,教师要灵活采用教学策略,落实课程标准。学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时,引入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进而精心设置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学生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何变化?为什么?”剖析完两案例后,教师又及时设问:“从两案例中分别可以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这一设问,及时把两案例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起到归纳结题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的备课,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优化备课的途径与方法,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地理范文第4篇

1.绘制地图与地理实践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在人们考察、实验与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实情况是,很多同学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都有待提高。同学们要能够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要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独立思考并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要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地图在地理学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地图可以展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等。我们可以从地图中一目了然地提取到地理有效信息。我们在平常的学习或者复习中,一般都是根据别人提供的地图来解答,很少反过来自己绘制地图。然而,自己绘制地图正是提高地理实践力的表现。例如,我们可以绘制学校和小区的平面分布图,绘制太阳影子的变化图,等等。下面两幅图都是美国本土地图,同学们能看出来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吗?是的,有同学说是图幅大小不一样或者比例尺不一样。通过对比,同学们都能看出来两幅地图的比例尺不一样。但是,在实际的学习或者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则很少注意比例尺的问题。在绘制地图时,比例尺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比例尺的概念,即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如图1中的比例尺为1∶60000000,意思就是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60000000厘米。生活中我们以千米作为距离的单位,因此我们要将60000000厘米换成600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5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减5个“0”)。因此,图1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0千米。如果故意将图1中比例尺写错,写成“1∶120000000”,同学们会发现错误吗?原来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0千米,现在变成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200千米。如果换成错误的比例尺,估计很少有同学能发现错误。这就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有关。对实地距离有概念的同学就会发现其中的错误,因为美国本土东西距离长约4500千米。图1中,如果按北纬45°纬线与边界相交两点的直线距离为例,美国本土图上距离约为7.3厘米,按1∶60000000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为4380千米,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如果按1∶120000000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为8760千米,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因此,比例尺在地图中是很关键的要素。

2.绘制学校平面分布图

绘制学校平面分布图前,需要准备好测量工具,主要会用到指南针和卷尺等。(1)先测量学校边界的距离和方向,然后测量学校内部如教学楼、宿舍楼、操场、实验楼等地理事物的距离和方向。(2)根据实际用途和测量数据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地理事物的注记。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很重要,需要考虑实际用途,一般比例尺以整数表示。如果需要精准地了解学校各个地理事物情况,那么比例尺就要大一点。相反,如果只需要大致了解学校各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那么比例尺就要小一点。因为,比例尺越大,表达的地理事物越详细,精确度较高;比例尺越小,表达的地理事物越简略,精确度较低。当然,同一范围而言,比例尺大的图幅尺寸就大,比例尺小的图幅尺寸就小。(3)根据确定好的比例尺,将实际距离转换成图上距离,确定好地理注记和指向标。通过绘制学校平面分布图,同学们就会更加深刻地了解学校各个设施的分布和校园整体面貌。也让经常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同学,有了更强的方向感;让同学们全新认识了比例尺,还能增强目测能力,对距离长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长短,而是实际目测上的感知。

作者:蓝毅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地理范文第5篇

地图结合了语言、文字和图片标记为一体,能够有效传递高中地理的空间信息,是一种具有最直接、最形象的教学工具。地图的直观、系统表达地理空间信息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并且直观和系统又能清晰的表达出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具体来说,地图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

特色与其他学科注重计算、识字、识意不同,地理学科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图表系统”的学习,各种地理图像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地理信息合地理规律。这些地理图像在呈现出众多地理信息、简明表述地理事物空间的分布等方面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加形象和具体。因此,地理学科中的图像系统是反映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特点。

2.包含地理学科的教学

内容与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图像只是发挥辅助功能不同的是,地图在地理学科中还承载着地理知识的重要功能,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图像系统在地理教材中所发挥的知识载体功能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教材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文字、图像合作业共同构成了地理教材的表述形式,从新课程的教材改革来看,课改后的地理教材中图像与文字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4,地理知识图像化成为教材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地理地图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图像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合简明特征,经常的阅读、研读相关的地图,综合掌握对各种地理知识要素的归纳和地理演变过程图像展示,也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二、地图教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初学读图时,理解课文的能力高于理解地图的能力,往往习惯于读书而不习惯于读图。因此,开始读图时应从文到图,把课文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方位、范围、大小、形状、高低、水系、城镇、交通线等,在地图上找出来;即把文字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形成初步的地域(分布)观念。这是依靠课文辅助读图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充分地了解地图的作用与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地图中所包含的内容和信息,具体来说,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的标记、比例尺和图例等等。通过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看地图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所需的地理知识。此外,地图中的许多图像素材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注意教授学生如何的正确阅读地图,把握地图中的有用信息。根据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应该进行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是让学生看地图的标题,在讲授“气旋与反气旋”的相关课程知识时,首先告诉学生们气旋与反气旋中的高压、低压的相关理论,然后绘制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状况图,帮助学生了解该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在对比中尽快掌握和了解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其次是看地图的图例和注释,指导学生掌握地图的重点和细节。最后是看地图的内容。通过地图主题的了解合细节的特征分析,为学生学习地图的内容打下了扎实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地图的内容和课本教材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前做好地图分类

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图像较多,分布较为零散,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地图的教学,必须要先做好地理地图的分类。根据地图的内容可以分为专题地图和普通地图两大类,通过分类让学生掌握某一类地图的特点,进行比较合归纳。例如专题地图中的自然地图、环境地图、人文地图中大多包含了气候、地貌、海洋、水文、土壤等等,将每一类地图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对中国的铁路网图进行了归类,归纳起来就是①~⑥代表的是我国南北向铁路干线;⑦~⑩则代表我国的东西向铁路干线。其中,①京哈线;②京沪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⑤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⑥宝成线-成昆线;⑦京包-包兰线;⑧北疆线-兰新线-陇海线;⑨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⑩兰青线-青藏线。

3.加强地理填图、绘图训练

做好地图分类是地图教学的前提,而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则是基础,在这前提合基础之后还需要加强地图的理解,这时通过加强地理填图的训练,让学生准确地将信息填到相应位置是学生掌握地图技能的升华。例如让学生准确填出外国各种矿产的位置、主要河流的流向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等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此外,还要做好绘图的训练,绘图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又一重要环节。通过绘图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可以先让学生跟着老师版图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然后再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最后让学生及时的对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

4.适时归纳总结

地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不能为了用图而用图,而是应把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类型的地图及图表解决地理问题或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独立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先分析各自然要素、经济部门和城市特点,阐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这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对照课文,检查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并检查失误的原因,然后进行修正和补充。高中的地理学科中,地图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的时候为了对某一特殊区域的相关研究往往会运用到多种地图,这就要让学生学会掌握综合的运用地图的能力合水平。例如在分析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时,往往就需要应用到西南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资源分布图以及气候图等到。所以,当老师在讲授完一个重点区域内的地理知识后,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搜集、整理归纳。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