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现代化

语文现代化范文精选

语文现代化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现代化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欧化简体字拼音化

朱自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综合引述鲁迅先生对中国语文改革的看法,文中并未加入朱自清先生本人对这些观点的价值性评说,但从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著述中也可看出,他对鲁迅的语文观是大体赞同的。带来了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简化字运动的持续高涨。这些运动所追求的就是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即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1]。而朱自清先生同鲁迅先生一样,一直在倡导与追随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从五四时期在北京大学就学时起,直至后来近三十年的任教生涯,朱自清先生一直都关注着中国语文的改革运动,这并非全是出于这些运动在当时与他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不仅支持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学说与理论,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影响知识分子,这无疑起了推动中国语文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在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当属最成功的,而在这成功的进程中,那些平易、新鲜、通俗明了的优秀白话文作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一个文学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不是学说而是作品。在这些典范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得到众口一辞的赞赏。在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大多都是评论他的散文,而且多着重于作品的分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的价值和作用,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极有概括性,他说:“在写语体文的作家之中他是很早的一位。语体文运动的历史还不算太长,作家们都还在各自摸索路径。较老的人们写语体文,大半从文言文解放过来,有如裹小的脚经过放大,没有抓住语体文的真正的气韵和节奏;略懂西文的人们处处模仿西文的文法结构,往往冗长拖沓,佶屈聱牙;至于青年作家们大半过信自然流露,任笔直书,根本不注意到文字问题,所以文字一经推敲,便见出种种字义上和文法上的毛病。佩弦先生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摸上了真正语体文的大路。他的文章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确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确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就剪裁锤炼说,它的确是‘文’;就字句习惯和节奏说,它的确是‘语’。任文法家们去推敲它,不会推敲出什么毛病;可是念给一般老百姓听,他们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别扭。”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2]。

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一直相依发展。朱自清先生始终支持国语用活的方言———北京话(当时称北平话)做标准,他认为,国语应该有一个自然的标准。他说:“有人主张不必用活方言作标准,该兼容并包的定出所谓‘国语’。而所谓‘国语’就是从前人所称的‘蓝青官话’。但个人‘蓝青’的程度不同,兼容并包的结果只是四不像罢了。我觉得总是有个活方言作标准的好。”朱自清先生还以他本人为例来表明他的观点,他说:虽然本人是苏北人,但也赞成将北平话作为标准语,其中一个原因,是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来[3]。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对北方方言的使用也是有口皆碑,有学者对此评论说:北方方言的许多语句被他活生生地捉到纸上,生动、自然、亲切,而且很有分寸。这又使人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完全用一种方言———比如北平话———写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动,才有个性,也才能在民间生根。可是方言有时就不够用,特别在学术用语方面。并且若是全用北平话,也觉得流利的有点俗。朱先生在这方面的主张,是以北平话作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话。那也就包含一个结论,便是: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4]

朱自清先生似乎对诵读情有独钟,在他的著述中多处谈到诵读的话题。朱光潜先生曾回忆说:“我们都觉得语文体必须读得上口,而且读起来一要能表情,二要能悦耳,所以大家定期集会,专门练习朗诵,佩弦对于这件事最起劲。”[5]朱自清先生认为白话文并非怎样说就怎样写,而是“对于说话,作一番洗炼的工夫。洗后仍是白话,那么就体例说是纯粹,就效果说,可以引起念与听的时候的快感”。他认为,朗诵的发展可以帮助白话诗文的教学,也可以帮助白话诗文上口,促进“文学的国语”的成长。“只要把握住一个标准,就是上口不上口”,即是朱自清先生心目中纯粹的、理想的白话文[6]。

在用白话文写作上朱自清先生很看重标点符号的作用,他认为,标点符号和从前的圈点或句读符号不一样。后者只是加在文字上,帮助读者的了解;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机械的。前者却是用在文字里,帮助写作者表达情思;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有机的。因为用了标点符号,才有了新的“句”的观点。现在还有些人不大会用标点符号,先写好了文字,再去标点起来。这真是所谓“加”标点了。后“加”标点的文字里,往往留着旧白话的影子。他把这原因之一归于当初由胡适起草的标点符号施行条例,因为其中所举的例句都是古书和文言,加上一些旧小说的白话,现代的白话文似乎没有。他认为这种例句“加”上标点符号,究竟很不自然,不能充分表示每种标点符号的用处。而白话文之所以成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成分之一。能用标点符号的人,将标点符号当作文字的一部分,不当作文字外的东西。他们写作时,随着句读标点下去;这是“用”进去,不是“加”上去。这些人的文字,现代化的成分大概要多些[7]。

30年代,在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欧化”倾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朱自清先生对此则从时展的角度去加以探讨。他的态度应该也与他曾在英国专修过语言学有关系。他认为时代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语言是比旧文言旧白话复杂得多、精密得多”。这种精密也体现在文法的现代化上,即体现了分析的精神。他将白话文的欧化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模仿欧化语法,一般人行文时,往往有牵强不过的词汇,读起来感觉非常蹩扭。第二个时期注意到欧化的方法,如徐志摩的文章就是代表这个时期的成功作品。他在批评一些人的“欧化”是堆砌形容词,使人眼花缭乱,语句艰涩等等的同时,也提出:现写作作的人,大约不止我一个,似乎都多多少少徘徊于所谓“欧化”与熟语化两条路中间。他们求清楚,不得不“欧化”;他们求亲切,又不得不熟语化。怎样才能使“欧化”与熟语化调和得恰到好处,还待研究和练习。这是留心语言现代化的人所应当努力的。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语走,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却有意的跟着翻译的白话走。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是不足怪的。语言的“欧化”在适应和发展现代生活上也是必要的,不得不然的[8]。

白话文的“欧化”倾向是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汇融合,而翻译是介绍外国的文化到中国来的“第一利器”,朱自清先生写了《译名》一文,专门谈名词术语的翻译问题。谈到借用外语时,朱自清先生认为:原来中国的六书文字同西洋音标的文字性质本是格格难入,同他们的交通又很晚。以前同中国交通的大概都是文化低下的国,没有什么新语输进来;只有汉到六朝之间,印度哲学输入,佛经译出的很多;结果也只是在中国文字里添了许多新词,并没有借用梵语的所在。直到近几十年,才有借用日本名词的现象。至于西洋文字,因为同中国的文字相差的实在太远了,所以一直没有借用的事情。他们的音形都差的太厉害,就是借过来,要叫他普遍通行,让人人明白他的意义,恐怕是千难万难呢!主张

直接用外国原名的人,以为这样可以免了许多意义上的剥削,省了许多劳力。但是免了,省了,却不能有效了,思想不容易传播了。学术上的名字,十分之九是中国没有的;要说借用,借用的字数一定非常之多;满眼是借用字了。懂外国文的,不愿意看这四不像的东西,不懂的人格外不懂,思想传播反阻碍了。朱自清先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暂在相当的译名的底下附写原名———让懂他的知道,也可以借此矫译名歧异的弊;又可以渐渐教中国文有容纳外国字的度量;那不懂外国文的,也不至于向隅;这样才可以收普及之效。人名地名虽不必义译,也要拿中国字切出他的音。切汉音并不足损真,反能帮助他普及。总之,我们做翻译的事情,是要介绍思想给那些大多数不懂外国文的人,是要促进国语的科学哲学的发展,认定这个主意便对[9]。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使用简体字,后又提出了《简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并认为这是“治标的办法”,且是“目前最切要的办法”。胡适也于1923年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刊头语》中说:“中国小百姓做了一件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认为:“这虽然不是彻底的改革,但确然是很需要有的一桩过渡的改革。”由此,简化字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朱自清先生对这一改革举动给予了响应,他在1927年写的《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一文中,肯定了简化字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他说:“有人研究小学,研究《说文》,研究金文,研究甲骨文,至矣,尽矣;至于破体俗字,那当然是不登大雅之堂,不值通人一笑的。但破体俗字在一般社会生活里,倒也有些重要,似非全无理由可言;而且据魏建功先生说,这些字也并非全无条例,如‘欢’省作‘欢’,‘观’,省作‘观’,‘权’省作‘权’,‘劝’省作‘劝’,是很整齐的,颇值得加以研究。是的,在小学家看来,这又有什么道理!然而我相信张东荪先生的话,他说:‘凡文明都是有价值的;凡价值都是时代性的。’”[10]

1940年6月,朱自清先生写了《文字改革问题》。在文中,他就中国文字的走向问题说: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由来已久。近年的发展像是有两个方向。一是采用拼音字,二是采用简化字(也就是所谓“手头字”)。他认为,中国的文字向拼音化方向改革,是一件好处不太多且不容易做的事。主张用拼音文字,不外两个理由:第一,文字口语合一;重要的怕还是第二,容易普及。第一层办不到,第二层似乎太理想,在中国施行的可能性太小。而推行简体字倒是实惠的办法,简体字在应用方面还比较方便。他推崇陈鹤琴的观点:拉丁化必须以国音做基础;中国汉字必须保存和改进。他认为对于乐意写简化字的学生不必像以前那样去责备他们。同时,“简体字通行,教学法改良,文字教育易于进步,别字必然减少。”[11]

今天,对于朱自清先生的语文观已无需再多加评说,因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都已经给了朱自清先生最公正、最积极的评价。在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再翻阅一下他的有关著述,捋一捋他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论述、观点,我们被朱自清先生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改革意识所吸引,他所具有的超时代性的思维和卓识,对于今天的学术研究仍具有引导意义。

[1]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5]朱光潜:《回忆朱佩弦先生》,见《文学杂志》第三卷,第五期,7页,商务印书馆,1948。

[3]此文中所引述的朱自清先生语均由多篇文章中摘要综合而成,在每段引述内容之后仅注出主要参考文章。《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第一集,《论白话》,270页;第三集,《论国语教育》,193页;第四集,《国语和普通话》,531~532页;第八集,《语文杂谈》,204页。

[4]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124页,三联书店,1987。

[6]《朱自清全集》第三集,《论育读》,186页;第八集,《理想的白话文》,359、360页。

[7]《朱自清全集》第二集,《写作杂谈》,76~78页;第八集,《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3、314页。

[8]《朱自清全集》第八集,《白话与文言》,200页;《语文杂谈》,203页;《新语言》,294、295页;《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4页;《中国散文的发展》,336页。

[9]《朱自清全集》第八集,《译名》,26~27页。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现代化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欧化简体字拼音化

朱自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综合引述鲁迅先生对中国语文改革的看法,文中并未加入朱自清先生本人对这些观点的价值性评说,但从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著述中也可看出,他对鲁迅的语文观是大体赞同的。带来了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简化字运动的持续高涨。这些运动所追求的就是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即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1]。而朱自清先生同鲁迅先生一样,一直在倡导与追随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从五四时期在北京大学就学时起,直至后来近三十年的任教生涯,朱自清先生一直都关注着中国语文的改革运动,这并非全是出于这些运动在当时与他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不仅支持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学说与理论,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影响知识分子,这无疑起了推动中国语文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在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当属最成功的,而在这成功的进程中,那些平易、新鲜、通俗明了的优秀白话文作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一个文学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不是学说而是作品。在这些典范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得到众口一辞的赞赏。在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大多都是评论他的散文,而且多着重于作品的分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的价值和作用,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极有概括性,他说:“在写语体文的作家之中他是很早的一位。语体文运动的历史还不算太长,作家们都还在各自摸索路径。较老的人们写语体文,大半从文言文解放过来,有如裹小的脚经过放大,没有抓住语体文的真正的气韵和节奏;略懂西文的人们处处模仿西文的文法结构,往往冗长拖沓,佶屈聱牙;至于青年作家们大半过信自然流露,任笔直书,根本不注意到文字问题,所以文字一经推敲,便见出种种字义上和文法上的毛病。佩弦先生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摸上了真正语体文的大路。他的文章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确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确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就剪裁锤炼说,它的确是‘文’;就字句习惯和节奏说,它的确是‘语’。任文法家们去推敲它,不会推敲出什么毛病;可是念给一般老百姓听,他们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别扭。”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2]。

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一直相依发展。朱自清先生始终支持国语用活的方言———北京话(当时称北平话)做标准,他认为,国语应该有一个自然的标准。他说:“有人主张不必用活方言作标准,该兼容并包的定出所谓‘国语’。而所谓‘国语’就是从前人所称的‘蓝青官话’。但个人‘蓝青’的程度不同,兼容并包的结果只是四不像罢了。我觉得总是有个活方言作标准的好。”朱自清先生还以他本人为例来表明他的观点,他说:虽然本人是苏北人,但也赞成将北平话作为标准语,其中一个原因,是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来[3]。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对北方方言的使用也是有口皆碑,有学者对此评论说:北方方言的许多语句被他活生生地捉到纸上,生动、自然、亲切,而且很有分寸。这又使人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完全用一种方言———比如北平话———写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动,才有个性,也才能在民间生根。可是方言有时就不够用,特别在学术用语方面。并且若是全用北平话,也觉得流利的有点俗。朱先生在这方面的主张,是以北平话作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话。那也就包含一个结论,便是: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4]

朱自清先生似乎对诵读情有独钟,在他的著述中多处谈到诵读的话题。朱光潜先生曾回忆说:“我们都觉得语文体必须读得上口,而且读起来一要能表情,二要能悦耳,所以大家定期集会,专门练习朗诵,佩弦对于这件事最起劲。”[5]朱自清先生认为白话文并非怎样说就怎样写,而是“对于说话,作一番洗炼的工夫。洗后仍是白话,那么就体例说是纯粹,就效果说,可以引起念与听的时候的快感”。他认为,朗诵的发展可以帮助白话诗文的教学,也可以帮助白话诗文上口,促进“文学的国语”的成长。“只要把握住一个标准,就是上口不上口”,即是朱自清先生心目中纯粹的、理想的白话文[6]。

在用白话文写作上朱自清先生很看重标点符号的作用,他认为,标点符号和从前的圈点或句读符号不一样。后者只是加在文字上,帮助读者的了解;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机械的。前者却是用在文字里,帮助写作者表达情思;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有机的。因为用了标点符号,才有了新的“句”的观点。现在还有些人不大会用标点符号,先写好了文字,再去标点起来。这真是所谓“加”标点了。后“加”标点的文字里,往往留着旧白话的影子。他把这原因之一归于当初由胡适起草的标点符号施行条例,因为其中所举的例句都是古书和文言,加上一些旧小说的白话,现代的白话文似乎没有。他认为这种例句“加”上标点符号,究竟很不自然,不能充分表示每种标点符号的用处。而白话文之所以成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成分之一。能用标点符号的人,将标点符号当作文字的一部分,不当作文字外的东西。他们写作时,随着句读标点下去;这是“用”进去,不是“加”上去。这些人的文字,现代化的成分大概要多些[7]。

30年代,在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欧化”倾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朱自清先生对此则从时展的角度去加以探讨。他的态度应该也与他曾在英国专修过语言学有关系。他认为时代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语言是比旧文言旧白话复杂得多、精密得多”。这种精密也体现在文法的现代化上,即体现了分析的精神。他将白话文的欧化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模仿欧化语法,一般人行文时,往往有牵强不过的词汇,读起来感觉非常蹩扭。第二个时期注意到欧化的方法,如徐志摩的文章就是代表这个时期的成功作品。他在批评一些人的“欧化”是堆砌形容词,使人眼花缭乱,语句艰涩等等的同时,也提出:现写作作的人,大约不止我一个,似乎都多多少少徘徊于所谓“欧化”与熟语化两条路中间。他们求清楚,不得不“欧化”;他们求亲切,又不得不熟语化。怎样才能使“欧化”与熟语化调和得恰到好处,还待研究和练习。这是留心语言现代化的人所应当努力的。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语走,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却有意的跟着翻译的白话走。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是不足怪的。语言的“欧化”在适应和发展现代生活上也是必要的,不得不然的[8]。

白话文的“欧化”倾向是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汇融合,而翻译是介绍外国的文化到中国来的“第一利器”,朱自清先生写了《译名》一文,专门谈名词术语的翻译问题。谈到借用外语时,朱自清先生认为:原来中国的六书文字同西洋音标的文字性质本是格格难入,同他们的交通又很晚。以前同中国交通的大概都是文化低下的国,没有什么新语输进来;只有汉到六朝之间,印度哲学输入,佛经译出的很多;结果也只是在中国文字里添了许多新词,并没有借用梵语的所在。直到近几十年,才有借用日本名词的现象。至于西洋文字,因为同中国的文字相差的实在太远了,所以一直没有借用的事情。他们的音形都差的太厉害,就是借过来,要叫他普遍通行,让人人明白他的意义,恐怕是千难万难呢!主张

直接用外国原名的人,以为这样可以免了许多意义上的剥削,省了许多劳力。但是免了,省了,却不能有效了,思想不容易传播了。学术上的名字,十分之九是中国没有的;要说借用,借用的字数一定非常之多;满眼是借用字了。懂外国文的,不愿意看这四不像的东西,不懂的人格外不懂,思想传播反阻碍了。朱自清先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暂在相当的译名的底下附写原名———让懂他的知道,也可以借此矫译名歧异的弊;又可以渐渐教中国文有容纳外国字的度量;那不懂外国文的,也不至于向隅;这样才可以收普及之效。人名地名虽不必义译,也要拿中国字切出他的音。切汉音并不足损真,反能帮助他普及。总之,我们做翻译的事情,是要介绍思想给那些大多数不懂外国文的人,是要促进国语的科学哲学的发展,认定这个主意便对[9]。转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使用简体字,后又提出了《简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并认为这是“治标的办法”,且是“目前最切要的办法”。胡适也于1923年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刊头语》中说:“中国小百姓做了一件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认为:“这虽然不是彻底的改革,但确然是很需要有的一桩过渡的改革。”由此,简化字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朱自清先生对这一改革举动给予了响应,他在1927年写的《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一文中,肯定了简化字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他说:“有人研究小学,研究《说文》,研究金文,研究甲骨文,至矣,尽矣;至于破体俗字,那当然是不登大雅之堂,不值通人一笑的。但破体俗字在一般社会生活里,倒也有些重要,似非全无理由可言;而且据魏建功先生说,这些字也并非全无条例,如‘欢’省作‘欢’,‘观’,省作‘观’,‘权’省作‘权’,‘劝’省作‘劝’,是很整齐的,颇值得加以研究。是的,在小学家看来,这又有什么道理!然而我相信张东荪先生的话,他说:‘凡文明都是有价值的;凡价值都是时代性的。’”[10]

1940年6月,朱自清先生写了《文字改革问题》。在文中,他就中国文字的走向问题说: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由来已久。近年的发展像是有两个方向。一是采用拼音字,二是采用简化字(也就是所谓“手头字”)。他认为,中国的文字向拼音化方向改革,是一件好处不太多且不容易做的事。主张用拼音文字,不外两个理由:第一,文字口语合一;重要的怕还是第二,容易普及。第一层办不到,第二层似乎太理想,在中国施行的可能性太小。而推行简体字倒是实惠的办法,简体字在应用方面还比较方便。他推崇陈鹤琴的观点:拉丁化必须以国音做基础;中国汉字必须保存和改进。他认为对于乐意写简化字的学生不必像以前那样去责备他们。同时,“简体字通行,教学法改良,文字教育易于进步,别字必然减少。”[11]

今天,对于朱自清先生的语文观已无需再多加评说,因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都已经给了朱自清先生最公正、最积极的评价。在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再翻阅一下他的有关著述,捋一捋他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论述、观点,我们被朱自清先生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改革意识所吸引,他所具有的超时代性的思维和卓识,对于今天的学术研究仍具有引导意义。

[1]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5]朱光潜:《回忆朱佩弦先生》,见《文学杂志》第三卷,第五期,7页,商务印书馆,1948。

[3]此文中所引述的朱自清先生语均由多篇文章中摘要综合而成,在每段引述内容之后仅注出主要参考文章。《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第一集,《论白话》,270页;第三集,《论国语教育》,193页;第四集,《国语和普通话》,531~532页;第八集,《语文杂谈》,204页。

[4]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124页,三联书店,1987。

[6]《朱自清全集》第三集,《论育读》,186页;第八集,《理想的白话文》,359、360页。

[7]《朱自清全集》第二集,《写作杂谈》,76~78页;第八集,《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3、314页。

[8]《朱自清全集》第八集,《白话与文言》,200页;《语文杂谈》,203页;《新语言》,294、295页;《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4页;《中国散文的发展》,336页。

[9]《朱自清全集》第八集,《译名》,26~27页。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现代化历史进程新时展

当代使命文化自信2020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会议,会议总结了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的经验成就,指明了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方向。语文现代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语言文字事业要担当起树立全民族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使命。因此,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明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赋予语言文字事业的新时代使命。

一、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内涵探析

从“现代化”一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解读出语文现代化并非静态的,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语文现代化就是语言文字的现代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满足社会对语言文字的需求,不断改善和提升语言文字适应社会需求,提升人能够高效使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语文现代化的内涵和宗旨就是树立与时展相匹配的语言文字观念,提高语言文字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语文现代化是不断满足时展对于语言文字的需求

语文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对于语言文字的需求而进行的变革。中国的语文现代化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那时的中国是“贫弱”的代名词,工业文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中国却没有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迅速发展起来。究其原因,就是与西方的“简字速记”相比,中国的言文古语已经不能够适应工业化的时代。百年的语文现代化过程表明,语言文字的现代化是教育和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而教育和文化的普及程度很大一方面决定了工业文明现代化的程度。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语言文字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受时展的驱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史无前例的语文现代化工作,也是为了满足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需求,“四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无产阶级工人学习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同时,新成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而工人阶级的领导则需要高水平的文化知识才能担负起国家“四化”建设的重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现代化又被赋予了政治性功能。

(二)语文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语言文字的现代化可以说是工业化的衍生过程,是工业文明的兴起而驱动语言文字进行现代化改造,迫使当前的语言文字结构作出时代化的演进。“语文现代化也不是一种静态模式,而是一个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地相应调整和改进语言文字及其使用的动态过程。”①在语言文字被改造的过程中,其内涵被赋予“现代性”,表明语文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迫切需要能满足于当前时代需求的、与当前时代相适应的语言文字方式来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前进。百年以来,中国有识之士推动白话文运动、简字运动、拼音字,甚至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开展的推广普通话等,都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语文现代化具有阶段性发展过程的特征,但绝不是终结性的过程,它是根据不同历史时代的需求而作出相应的时代性演进,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现代化成果,但这个过程并不会终止,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说语文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全球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语文的现代化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新阶段。

二、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百年发展历程

自清末洋务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语言文字的革新运动至今,已百年有余,百年的语文现代化形成了我们今天便捷的语言文字与说话方式。百年以来,无论是汉字简化、白话文运动,还是推动口语化,都是语文现代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洋务运动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发端

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以前,中国的语文教育秉承四书五经,注重形式上的读经书,作文言文,把古文人作为学习楷模,把古文作为读书的最高境界,此类读书教学模式,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缺少发散,缺少创新,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青少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且繁杂的文字与语言只能进行科班式教育,无法将文化知识大面积地普及教育,导致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人民思维受到局限。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部分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期间创刊的《中国教会新报》《循环日报》等刊物所载文章在当时可谓论点新奇,论述新颖,一改以往晦涩的文言叙事,紧密联系实际,文字清新且通俗易懂,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后出版的《马氏文通》则是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书,马建忠参照中国关于虚字的一些说法,经过长期的调整、搜集,创建了一条汉语的语法体系。在洋务运动期间,有识之士组织改革教学,创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精研文字,为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孕育了萌芽。从此八股文言开始受到冲击。“可以说,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发轫之际。”②

(二)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语文现代化进程

语文现代化是国家为进行现代化建设而进行的语言文字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过程。统一、规范、便捷的语言文字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且能够推动普及教育和科技进步,从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筑基。近现代以来,推进语文现代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语文本身的现代化。二是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三是语文技术的现代化。在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胡适和陈独秀发起的“文学革命”当属时代改革焦点。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分别发表了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两篇关于“文学革命”的文章。文章一经发表,便引发各界关于“白话文学”的热烈讨论。蔡元培、鲁迅、郭沫若等文化界名流倡导实行“拉丁化新文字”,这在文化扫盲和动员群众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思想启蒙和价值重构的一次文化运动。”③新文化运动期间推行的白话文和简化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进程,这在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直接促进了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在此期间进行的汉字改革的一些讨论,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现代化指明了基本方向。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动语文现代化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55年,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导、人民广泛参与的语言文字规划建设。刘少奇讲:“我们的逻辑,我们的造句文法,我们的选词用字都必须使人人能懂。”④而后推行的《汉字改革方案》不仅简省了汉字的笔画,而且消除了一批异体字,使得汉字的学习变得容易。据统计,简化字的扫盲率较之前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大大地提高了人民大众的知识水平,这次的改革在以前文体改革的基础上,彻底完成文体改革,白话文完全替代文言文,“改变了旧中国半文半白的语言形式,把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⑤建国后推行的文字改革促进了全民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四化”建设。

三、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当代使命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使得我国的语言文字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现代化体系,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对于语言文字需求的变化,我国的语言文字事业迫切地需要作出符合时展的变化。因此,语言文字的现代化也必须审时度势,转型创新,勇于改革,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语文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语言文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⑥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就在于一种寓意可以通过多种语言方式来进行表达并转换。延安时期,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风趣、形象的比喻等语言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展现给普通大众,通过语言形式的改变架起了理论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真正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深入人心,从而在当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大众化。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幅员辽阔,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五大语系,130多种语言,地方方言及民族语言更是不计其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面临的复杂性也随之提升,语文现代化被赋予的政治性功能也随之显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较以前大为改善,人民群众对于语言的需求也应时代变化而具有了新的改变。因此,新时代语文现代化的使命就是根据时展和人民群众的新的语言需求进行持续的改变,对语言文字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造,以新时代的语言文字形式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打造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话语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的转型发展是语文现代化的新时代使命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一系列推动语文现代化的举措,已经系统地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语言文字体系,并且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的语言文字体系。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富强,经济腾飞。随着人民生活的富足,相对应的精神需求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而语言文字事业在新时代、新特点的背景下,也必然应该作出相应的变化,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和精神诉求。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使得语言文字事业形成了系统的体系,但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就必然会呈现出新特点,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而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呈现出未来的人工智能化特点。语言文字事业也要跟上变局,转型创新,使得新时代的语言文字事业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2020年10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总结了语言文字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⑧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于推进语言文字事业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新时代语文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就是转型发展,迎合时代需求。

(三)发扬传统文化、树立全民族文化自信是语文现代化的当代使命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4篇

就语文教学而言,一直以来,基本上是沿袭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讲授方式。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再到大学语文,毋庸置疑,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它在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之处,也不乏优秀的语文教师驾驭语文课堂教学的超凡魅力。但当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执教时代与我们说声告别之时,起初的欣喜若狂,并没有持续多久,接踵而至的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碰撞,继而化为深层思考:现代教育技术之于大学语文教学喜忧参半。

就目前高校的教学硬件环境而言,基本上实现了设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各种设施配备齐全。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及软件,利用图片、声音、影像等媒介将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大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无疑是对大学语文执教者的一个挑战。

首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从选篇上大多是文学作品,但传统的教学媒介只限于单一的语言文字符号,因此很难发挥出作品形象性的特征及其优势。而多媒体技术中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像、图片、动画等于一体,既可打破时空界限,将枯燥的、线性的教学文本转换为形象的、多维的画面,又可将执教者从单一的口头讲授解放出来,创建生动形象的、互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从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倘若执教者的地位被无所不能的科技手段取而代之,那么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也许一时会激起学生的兴致,但久而久之必将把大学语文教学推向窘境。大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是要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精神和审美悟性。如果执教者在教学中一味地、过多地依赖于音频、视频等资料,势必会禁锢学生对文字美感的领悟,甚至有悖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初衷。笔者在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之初,每节课都试图借助多媒体手段,带给学生与文本相关的更多的信息,以期达到对作品的多元的阐释和理解。然而,事与愿违,笔者先是发现学生不愿阅读文本,甚至根本不读;继而在教学考查中发现学生的阅读、书写表达能力下降。基于此,我们认识到如果大学语文只热衷于声情并茂的教学氛围,最终受到伤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这门课程本身。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应该从课程性质及文本解读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文字,从文本的阅读中,不断提升其对审美的感悟和对哲理的思考。

再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大学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以教师为主导,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中的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是以学生为主导,这其中的“角色”转化,则要求执教者必须在信息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转变其教学观念,掌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原则,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担当起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的是“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鉴于此,大学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必须建立在此理论及其原则基础上,还要凸显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任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固然先进,但毕竟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其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堂结构等诸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教师由过去的“主讲者”变为“设计者”、“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有机地参与教学、参与评价的“主动性接受”。

语文现代化范文第5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德育(包括德育学科)发展也开始了新的历程。现在的德育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德育了,当前对中学生应强化九种观念当今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的中学生具有新的观念、新的素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一些中学生,思想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或迫于升学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升学”书;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拼搏进取意识;或对社会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因此,我们的中学班主任老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紧对学生进行新形势、新观念教育。具体讲,应对中学生强化如下一些观念:

1.价值观念

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目前出国潮、经商风、股票热的兴起,拜金主义思想的抬头等给中学生的思想带来了种种困惑,致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多元化、层次性的特点,给他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上更多地打上了“实惠性”和“个人化”的烙樱因此,我们应采取辩证的观点,在强化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过程中,要反对享乐至上、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要帮助中学生树立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下,正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倡先公后私、勇于奉献,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教育他们从时代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

2.竞争观念

要帮助他们强化竞争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勇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同时还要教会他们竞争的方法,使之学会战胜自我,学会排除竞争中的困难,敢于承担竞争的压力;帮助他们树立敢为天下先,敢夺桂冠的决心;激励他们敢于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走成才之路。

3.信息观念

我们应从现在开始,及早对中学生进行信息教育,强化他们的信息观念,教会他们收集、筛癣处理信息的方法,目前我们的一些中学生,整天(为升学)埋头于书本之中,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在一定意义上变得“孤陋寡闻”了。这种现象如不及时纠正,一旦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封闭的思维定势,那么,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将对信息缺乏应有的洞察力,使有价值的信息日日流失掉。因此,我们应通过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提高中学生对信息的洞察力,养成他们重视信息、收集信息的良好习惯。

4.法制观念

当前一些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淡保一是不知道怎样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二是不知道怎样遵守法律,犯了罪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未来的社会是法制社会。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再过几年、十几年,都要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只有懂法、知法、用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无论从杜会的需要还是从中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强化中学生的法制观念都是很必要的。我们的班主任应通过举办讲座、开展活动等形式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5.集体主义观念

不少中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只关心个人的前途、个人的利益,不考虑他人的前途和利益;只强调别人、社会理解自己、关心自己,却不知道理解别人、关心别人,有的甚至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有本事就有了一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团结、协作。要知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事情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才能办成。一个人单枪匹马,常常是寸步难行,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中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依靠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6.市场经济观念

要强化市场经济观念,就要进行商品价值、价格、价值规律、税收常识、债券、股票、股份制常识等等内容的教育,强化商品意识、经营意识、效益意识、风险意识。

7.新观念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科技挑战、市场经济挑战,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固步自封肯定要落伍,因循守旧肯定要碰壁。为了使今天的中学生在明天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强化他们的开拓创新观念,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培养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8.自强自立观念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自强自立的观念。当今的许多中学生既未经受动乱年月的煎熬,又未经受艰苦生活的磨难,家长过多的关心爱护,滋长了他们的依赖性,一遇挫折便消极悲观。自卑起来,这不利于他们将来参与社会的竞争。因此,我们应强化中学生的自强自立观念,帮助他们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教育他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克服自卑感,做生活的强者。

9.时间观念

这是早已有之并不断为人们所重视的观念,在当今的班主任工作中仍需要进一步予以强化。现在不少中学生,时间观念不强,把许多宝贵的时间都白白消耗于武侠小说、游戏机之中,这是一种表现。另一突出表现则是学习中打消耗战、疲劳战,用大量的时间投入,获取很低的学习效率。这是很可惜的。超级秘书网

因此,我们要强化中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快节奏,信息量大且反馈快。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就必须加倍珍惜时间,以较少的时间摄取更多的信息;就必须克服高投入低效益的现象,提高时间效率,加快生活的节奏、工作的节奏、学习的节奏,做时间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