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教改论文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精选

语文教改论文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指包括传统智力因素发展之上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实施,体现为提倡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情商的培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它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近年来,对素质教育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归其根本,主要有以下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从教育的责任来看,它在于促进人类的发展,这种发展在素质教育中并不只是指智力的发展,更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语文教育有其特殊性,对培养上述非智力因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语文教育侧重于被确认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培养,而对非智力因素—价值观念、道德人格发展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有益的探索尝试。那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根本的要求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搞好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1.转变观念,培养情商。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品质,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的发展,强调的是学生的身心和谐而全面的发展。这与传统教育并不悖离。传统教育提倡“教书育人”,但教也罢,育也罢,终归它不是灌输。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引发,是对受教育者诸多心理因素、身心潜能的一种诱导。受教者主体的发展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完成的。这并不象人们一般所认识的那样:学生的求知与发展通过老师的教育就完成了。它绝不像用口袋装东西,倒进去就有了。要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是个复杂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施教的重点应放在尊重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由此看来,对学生情感智商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Peter.Salovey)和约翰.梅耶(D.Mayer)首次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术语。他们认为“情商”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随后的专家学者在研究中认为,情商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情感弱智会导致心理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从而影响智力的正常发挥,给一个人的事业前途造成不利影响。可见,在传统的智力因素外,还有一种智力因素在影响着人生的成败,即情商。在现实生活中,智商对个人事业成功和发展所处的首要决定地位,已逐渐被情商取代。所有伟大的成就—无论牛顿还是爱因斯坦不能纯粹视为伟大思想的成果,因为缺乏具有动力的情绪及实有预感的直觉、感觉,是根本无法造就这一切的。同样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不具备学习的内驱力,教师不设法唤醒他体内的心理特质,教师的施教只能是劳而无功或事倍功半。

蔡元培先生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要有良好的人,必先要有良好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因此,塑造健康丰满的人性与人格,如稳定的情绪,不折不挠的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谐良好的人际沟通,则成为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它不仅能帮助学生逐渐建立人格力量,拥有健康人生,更重要的是它能循序渐进地提高整个社会、民族的人格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与素质教育中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教育整体观是步调一致的。从学校教育看,智商与情商并不抵触,且存在一种相关性。这就是学生中高分高德,而低分违纪现象的最好注解。

“情商”培养可尝试由以下手段进行:

1.1教师观念的转变。培养“情商”就要使教育的观念、目标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学校从为学生升学和就业作准备,转向为学生的人生各方面作准备,即从过去单纯的智能准备转向全面的素质品格的准备。

1.2实施有利于培养“情商”的做法。①学生素质品格的发展要从情感意志认知和结合上考虑。②学校、社区、家庭密切配合,发挥更大的系统功能。学校为社区的进步、家庭的幸福服务,社区和家庭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工作、儿童教育工作。这样使儿童的情商发展处于正常诱导监控之下,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③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的伙伴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营造一个适宜学生发展的宽松、民主、平等的和谐气氛,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模范。④学校活动要密切结合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这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行为及多种良好品格。⑤重视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并对此进行积极反思。这是学生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态度、价值、情感等心理品格的必经环节。

2.改进教法,力求创新。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具体的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学目标指预期的教学效果,一般分为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两种。前者规定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后者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语文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应体现这两种目标的统一。实质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往往进入以下几种误区:

2.1.1重实质性目标,轻发展性目标。如一位教师为《背影》确定的教学目标是①掌握瞒姗、著等字的读音;②掌握狼藉、触目伤怀等词的意义;③掌握祸不单行、勾留等词的用法;④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和描写人物的特征。很显然,这些目标皆是知识性、技能性的,学生心智的培养未确定。

2.1.2重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轻社会性品质的培养。社会性品质就是与人合作、给人关怀、以集体利益评价判断事物等人的群体倾向。当今世界面临共同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合作、理解。因此,语文素质教育在教学目标确定上不但要发展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而且要培养其社会性心理品质,使个性与社会性协调发展。

2.1.3重认知层面,轻情意层面,尤其忽视审美力的培养。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无论什么体裁的作品,一般都具有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三个方面的美育内容,但在众多的课堂教学目标中未能体现审美目标。面对如此现状,要保证语文素质教育的质量,首先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即既要有实质性目标,又要有发展性目标,二者缺一不可。

2.2坚持课堂教学内容的渗透性。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往往是“胸中有书”,但“目中无人”。素质教育在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教材结构,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笔者以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2.2.1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加强横向联系。"I日”知识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语文教师处理教材时,如果注意由旧知引入新知,由熟引入生,就能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加强教材的系统性,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负担。如教学《硕鼠》中“莫我肯顾”一句时,可联系初中学过的“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城中皆不之觉”(《夜袭蔡州》、“吾子未之思也”(《卖柑者言》)等旧句,让学生比较这些句式,从而可获得如下认识:这些句子都有否定词(莫、不、未),宾语由代词(我、之)充当,都放在动词前,只是“莫我肯顾”这个句子的主语承上省略。在这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规律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这样,学生不仅能正确理解这句的含义,而且掌握了规律,以后再遇到这种句子就能够独立分析了。

2.2.2处理好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的关系,确定教学的“序”。学生要系统掌握语文知识,就必须依照语文学科的逻辑系统,掌握其基本结构。因为基本结构是以简约的形式来反映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的,它有利于学生迅速有效地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有利于知识的迁移。然而,语文的知识结构只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基础,要让它为学生所掌握,还必须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识发展规律相结合,以学生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才具有现实性。所以,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内容时,要把以书本知识形态体现的教材内容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就要充分考虑他所面对的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把教材的逻辑体系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起来,确定教学的“序”,这样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2.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语文素质教育以完善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语文知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与技能、学习方法、思维模式、自主能力为根本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因此,语文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就不能完全是“教”与“教的内容”,还应当有“学’,,有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有“学的内容”。教师在组织阅读和写作教学时,应处理好教材和学材的关系,并逐步向学材倾斜,教法中融进学法指导,这样,“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其语文素质。

2.3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有法,而又无定法。所谓“有法”,即既讲究教学方法,又要遵循教学的规律性;所谓“无定法”,即指具体的教法是不能也不应固定下来的。“有法”与“无定法”是辩证的统一。前者主要说的是同一的起支配作用的法则,是不变的,后者主要说的是反映同一的起支配作用的法则的种种形式,是多变的。多变基于不变,不变要求多变。只有多变,才能给不变以活力;只有不变,才能给多变以准绳。实践证明,教学“无定法”教法须因文因班因“我”而异,以求多样性。

因文而异,即不同文体的课文应采用不同的教法,同一文体的不同课文也应采用不同的教法。小说的教法自然有异于议论文的教法,说明文的教法也自然有异于诗歌或戏剧的教法。如教《拿来主义》,因文章含意深刻,不易读懂,可抓住文中的四个概念首先让学生注释,然后提出若干个小题要求学生作答,突出破立结合的方法。教《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因其脉络清楚,容易浅尝辄止,可抓住文中的六个“但是气设疑深入,突出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崇高的理想》,因其篇幅较长,结构复杂,可抓住文中的“理想”二字,用列提纲的方式理清全文思路,突出阶梯分析的方法。课文本非“千人一面”,教法当然应针对其不同特点相应而变。超级秘书网

因班而异,即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法,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心理特征、审美趣味、学习习惯都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的学生,其教法也不会完全一样。如在传统篇目《药》的教学中,由于班级、学风、时间、要求的不一样,每次教法亦不同。或串讲法,抓住课文的第三部分,“中间开花”,贯通前后。因为这部分是课文的关键部分,不仅明暗二线在此交织汇合,而且众多人物也几乎在此全部出场。或设疑法,在学生好似“无疑”时设计如“华老栓讲话不多,一共只讲了24个字,为什么?茶馆议‘药’时,他为何又一言不发?”等若干问题,与学生阅读课文漫谈讨论。或分析法,着重分析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个人物的不同描写方法及其相应的语言,从而把握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领会课文的社会意义。或练讲法,可设计四道读写题,①夏瑜在狱中(改写);②华老栓买“药”(缩写);③两位母亲的可悲处(述评);④康大叔其人(改写)。指导学生在读、议的基础上,写成四篇短文,然后挑选几位同学当堂宣读,随即对照课文评析。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2篇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

三、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3篇

回顾历史,美国医学教育也经历了多次改革,20世纪50到60年代期间,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70年代末80年代初,哈佛大学启动了“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CurriculumPBC或PBL)的课程模式[1];到了90年代,随着以全科医师特别培养计划为目标的医学教育改革文件出炉,美国已初步从传统授课模式转变为让学生从临床实践中学习基本技能,培养临床思维的新模式。众所周知,美国的医学是精英教学,报考医学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学士学位,报考时没有专业限制,但要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展现个人优势为标准来组织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按照自身优势全面发展。这无形中培养了美国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他们不是以传统考试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好坏,而是更注重临床实际操作的技能,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学习基本专业知识,以问题为中心,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在面对疾病时应如何考虑,如何处理,在临床实践中把专业知识得到巩固与提高。美国医学生学到的是如何面对“病人”,而非“疾病”。

2、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

2.1我国传统教育办学理念与世界先进医学相矛盾

我国一直沿用医学专科院校的单一培养模式,但随着医疗进步,医学服务,医学伦理等学科的出现,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单一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的合并是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医学本科生加学心理,伦理等课程也对将来进入临床处理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2医学教育手段僵硬化背离了全面发展的初衷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手段千篇一律,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化的优势创新,这导致学生思想过于机械,面对千变万化的疾病不能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并且沟通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的与病人交代病情,这也是导致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2.3我国医疗资源与办学理念的发展不符

相比国外在临床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的办学理念,我国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少,医院里病人众多,诸多因素使得国内医学生进入临床后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知识比较困难,只能在传统授课中获取专业知识,在为期一年的生产实习中培养简单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在真正入职后,面对各种病人无从下手时才开始真正学习临床技能,这是中国医学教育体制下出现的现实问题。

3、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现状及发展

面对势在必行的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应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基于深化医改和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步化、规范化已然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计划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自2015年起,在一些条件优越的地区实行“5+3”的教育培养模式,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种教育模式把研究生招生与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相结合,使学科基础教育与临床医学有机的联系起来,同时也弥补了医师入职后再培养的一系列不足,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3.1加强实践操作,医学生的医疗工作能力的提高

在本科五年的专业知识培训后,学生对医学的基本概况已初步建立,在专业转临床的重要阶段,要尽快走向实践,跟随有经验的导师适应临床环境,提高医疗工作能力。

3.2加强合作精神,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提高

住院医师是医院里的新生主力军,也是与病人接触最多的医师,医患关系是否融洽取决于住院医师与病人的信任,这种信任来源于良好的沟通和相互谅解。因此规范化培训必须加强医生的医德教育培养沟通能力,还有医生间的合作协助精神,使医疗服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3加强创新思维,医学生的国际理念提高

宏观美国住院医师的培训制度,组织严密,考察严格,在政府合理的监管之下,确保了美国医疗服务的高质量,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应向国际接轨,在经过三年的培训后,住院医师应当掌握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成为能够独立处理某一临床专业工作的合格住院医师。

4、结语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和企业转变用工机制的今天,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地位和发展如何?就这一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随着我国加人世贸,国内各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为企业输送技术工人为己任的技工教育,也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着相应的变革。

技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技校语文教学和研究,一直伴随着技工学校的变迁而发展着。纵观技校语文教学的历史,各技校均能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的精神,不但严格按计划组织教学、考核,而且还能根据各学校、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语文第二课堂活动也非常活跃。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用工制度的不断完善,技校语文教学却出现了滑坡的趋势,尤其是高科技不断地被应用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今天,一些学校在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时,任意压缩语文课。将原来两学期160课时的语文课缩减为仅一学期不足100课时。以至于许多辛勤耕耘多年的语文教师,也陷人了深深的迷茫—技工教育到底还要不要语文?技校语文究竟应该教些什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技校语文课的无奈与尴尬。究其根源(1)技工学校的总体教学思路没有随时展而做根本的调整,办学观念、办学机制与市场经济有着较大的差距,客观上也与劳动力市场衔接不紧密。(2)各技校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办法基本上还是采用旧的一套,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结构的要求。(3)不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的巩固,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单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实用”教育在技工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这些原因体现在技校语文上则易使人们陷人新形势下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误区”。其一,在技工教育中,过于强调“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技能操作、轻人文教养”,致使许多技校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成为道德修养素质不高,缺乏文化理论知识,转岗易行能力差的初级操作工。其二,盲目而简单地将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等同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却忽视了新形势下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所蕴含的工具性、思维性、审美情趣和社会实践性等.弱化了语文教学在技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确立语文课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怎样才能为企业输送大批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工人?这是摆在技工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严峻和不容忽视的间题,也是关系到技工学校在新形势下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众所周知,在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和专业技术教育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学好语文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技工学校在抓好专业设置和技能培训的同时,更需要重新确立语文课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从语文课的性质来看,所谓语文,即是“语”(语言的工具性)与“文”(文学的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工具能力,包括语言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技工教育以传授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而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则必须借助于语言的工具性。文学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精神的熏陶,包括美感和情趣的形成。科学知识的积累,民主意识的培养。技校语文教学最典型地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征。课本选文中所含的人文之美主要表现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为读者塑造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及语言文学本身的优美。这种人文之美。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高职学院90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一所高职学院的格局。技校和高职学院同属职业教育范畴,两者的衔接越来越紧密,每年的对口招生考试就是一个纽带。考试的目的主要检查高职新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具备进人高校学习的条件。从近几年对口考生成绩来看,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和能力普遍较差,其后果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继续深造,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技校语文教学改革新途径的探索

改革才有出路。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改革呢?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其特色呢?笔者认为:技校语文教学应当朝着现代化、科技化、人性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改革应当是全方位的。指导思想要更新,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具体地说可以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有目的地探索、改革,力求形成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技工教育发展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首先,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技校语文教育学出路的关键,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技校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摒弃以往那种由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加应用文的传统模式,调整为由应用文读写、文学作品欣赏和语言交际训练三大模块组成。

应用文在一定时期内还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多年来,人们往往注重“为技工学生适用”的情况,忽视了技校学生也要走向社会,也将面对整个社会挑战的现实,从而导致课本对应用文教学的选文过于狭窄、零乱。再者,学生在初中阶段应用文学习较少,甚至根本没开应用文。他们到技校后基本上是首次接触应用文,所以,技校语文课本教学应系统地安排应用文,同时,还要先使他们对应用文有个总体的认识。如增加一篇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的短文,包括应用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分类和写作格式要求等。学生总体把握之后,再分类选取常见、常用的应用文体进行教学,这样,技校应用文教学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关于文学作品欣赏《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生应“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技校语文教学既然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而学生们毕业后将直接走上社会.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那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则是技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校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备的精品。通过教师讲授、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寓美育于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言交际训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逐步为人们所关注。现在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用人机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技校毕业生毕业实行“双向选择”,他们也要接受求职面试时的“优胜劣汰”。因此,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即是当务之急。技校语文课应当填补这个漏洞,建立语言交际训练体系,特别是比较接近生活实用的内容。如:自我介绍和自荐、交往应酬和交际、摆脱窘境、提问和答辩、即兴发言与演讲等。这种语言训练有别于中小学的普通话教学,因此,学生兴趣也会高,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其次,多年来,技校语文教学一直沿着旧的教学方法,这种“应试教育”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培养。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改变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积极推广、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光盘、投影仪、电脑课件,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活泼和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超级秘书网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清醒地看到,技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且普遍具有“厌学”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个性、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如:在讲授《拿来主义》和《项链》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课改,说到底,是学生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需要,更不是改革者的索要。因此,编者在编教材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有关部门在改善教学坏境、制定考试制度时,都应该考虑到职业高中学生学习和择业的需要。从而使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课改”这一举措己屡见不鲜,很多有识之士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应当承认,课程改革的确能给职高语文教学带来一阵春风、一片绿色,但谁又敢否认当今职高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颇低,语言交际能力也难登“大雅之堂”的现实呢?也许,改革者应该反思:在“改”之前,是否搞清楚了最需要课改的是谁,课改到底为了谁?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改来改去,也许还是在原地绕圈子,甚至与课改的真正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课改,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一、改教材

毋庸置疑,职高生源的质量是无法与普高生源质量相比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字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高年级程度上。如果面对这样的学生,在其字还没认全,基本阅读能力还欠缺的前提下,强迫他们去分析寓意深远的文章、描述远离他们生活的人物,结果必然会出现一节《逍遥游》游睡了学生,“游”累了老师的尴尬。这样久而久之,教学相长就会变成教学相克:学生越学越不想学,教师越教越没劲。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即“主张教学要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教学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让他们“跳一跳”之后就能够接受。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应是编者的首选。当然,职高的考试机制和职高的教学内容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大环境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小环境来达到改革的目的,真正做到发展学生的语文钾力,把职高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有条件的学校不妨编写校本教材,图文并茂,设计精美,内容侧重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的文章,精美时文、名人传记、专业前沿知识介绍、哲理故事、小小说、网络文学作品都可以人选。在学生愿意“看”教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训练其阅读能力;在学生愿意“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引导其领悟人生哲理与职业道德。一名初一的新生看了严凌君老师编的《成长的岁月》后给严老师发“伊妹”,说:“严老师,我是您这本书的新读者,我看了这本书兴奋得要跳楼了。”严老师赶快给他回复说:“……之所以编这套书,是为了让你更好地活着…”可见,教材真正给学生好东西,他们是会有喜悦的。

教材还应多选用些实用性的内容。职高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想毕业后尽快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和其就业有关的内容自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与其让学生搜肠刮肚地编一篇复杂记叙文,不如让其学会写收据、会议记录等;一与其让学生头晕目眩地背诵一篇文言文,不如让其轻松地上节语言交际训练课,学会“说话”。

课后习题难易程度耍适合各层次的学生。太难,基础差的学生会失去兴趣;太简单,基础稍好的学生又会不屑一顾。所以习题应以基础字词填空和选择题为主,分析题为辅,分析、讨论的问题设计是用来引发学生思考的,无须有“标准”答案。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钾”,只要学生能谈出自己的观点,满足表达的需要,练习也就达到目的了。

严凌君老师曾这样说:“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存在着强烈的不满,因为教育不存在退货的问题。教育是国家最大的国营企业,是受保护的行业,所以这么多年来没有任何变化。教师也是一样,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行业不变的话都是会被淘汰出局的。教材、教法和考试的内容几十年不变,这是很荒唐的,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不变革是不行的。但要走出语文教材的尴尬境地,客观一点讲,是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合作的,光靠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是不行的。

二、改教法

课改一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课改示范课的学生活动也很丰富,师生间有问有答,合作愉快,但教师设计好问题牵着学生走的本质并没有变,只是形式换了一下而已。其实这其中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教师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到底是教师自认为重要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想知道、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去解决自主产生的疑问,而非让学生解决老师设计好的疑问。

所以,新课改首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不应该是学生围着老师转。主题、中心、段落大意、写作技巧,这些纯粹技术上的分析,割断的是一个人的母语之间的血肉联系,致使语文课上得像尸体解剖课,这样怎么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呢?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引下主动地探索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源自于疑问”,只要学生有问题就是好事,最怕的是学生默默无语地被动接受和认同。

讲台真的只是教师的需要吗?

关于讲台,《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是这样定义的:“在教室或会场的一端建造的高出地面的台子,人在仁面讲课或讲演。”根据定义,教室里的讲台似乎是讲课用的,而会场里的讲台则是供讲演用的。事实上,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讲台基本上就是教师的专用授课台,教师们在台上循循善诱、慷慨陈词,至于学生则只有看的份儿了。由此.我联想到国外课堂教学中的另一番现象,那就是老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围成一团、打成一片是常事;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想法、朗读自己的作品也是常事。也许这样的讲台,才是真正的讲台。笔者认为,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真正的讲台应该是一种学习之台,是一种交流之台,是一种发表作品之台……总之,教师可以在台上指点江l1.1,学生更可以在台上慷慨陈词;老师可以板演解题思路,学生更可以演示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老师可以在台上介绍别人的作品,学生更可以上台朗诵自己的作品……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总之,我们希望见到更多的学生走上“神圣”的讲台,让讲台也成为满足他们学习需要的阵地!

三、改教具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墓本功的试金石,这道理的确是颠扑不破的。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语言无不隽永有味,让学生如沐春风、乐然陶然。但是再悦耳的声音、再斐然的文采真的就能永远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让学生“百听不厌”吗?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就能打动李生,就能让学生进人情境;但现在的职高课堂是很难如此达到“永恒”的。如果我们能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中来,定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锦上添花。因为多媒体能将出色的声像效果展示给学生,容易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在《琵琶行》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琵琶乐曲声中一边欣赏古典音乐,一边听课文朗读,一边去感悟琵琶女的命运,效果自然要比单纯地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好得多。如教学《阿Q正传》之前,能组织学生观看同名录像的话,其效果恐怕比教师讲几节课都管用。阿Q的言行、性格等特征,通过电视荧屏加以艺术再现:他那“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流浪雇农形象,以及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向弱者泄愤、对于仇恨易健忘的性格特征,无一不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看后组织学生讨论,诸多难点便会迎刃而解。还可以制作PowerPoint直观再现课文情境,这些手段都能使学生耳目一新,大大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我们的经济状况:很多地区连老师的工资都难以兑现,连最起码的教学设备都难以备齐;还有很多学校可能并没有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教学设备的改善中,那怎样满足这样学校的学生的兴趣需要呢?不妨设想一下,可不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博物馆,走进社区、走向野外,去充实自己的大脑,开阔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直观体验,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呢?我曾经听说有两位老师合作上室外课的事。两位老师一个是物理老师,另一个是语文老师。物理老师因教学测量知识的需要,突发奇想地要搞一次室外实测活动;而语文老师也正准备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一座古老的石拱桥,以使其加深对《中国石拱桥》课文的理解,并作为作文的素材。于是,两位老师一拍即合地带领学生们共同卜了一堂室外课。在这堂既是语文又是物理的课上,学生们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测量桥的各个部位,一边记下测量数据以及桥的形状姿态。有时,学生们为找到一个合适的测量方法而各抒己见;有时。学生们为用什么词语更好争论不休;有时,学生们义同心协力地完成一项测量任务……结果,这堂课的效果远远超出了老师课前的预想,也排除了老师课前的种种担忧。

其实,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何尝没有想过带领学生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里,围坐在草地上去体会钱钟书《窗》里面屋子外面的春天太贱了”的含义?何尝不曾想过和学生们在月圆之夜一同品味古人咏月抒怀的不朽佳作?然而,种种限制使我的这些想法像火星一样很快地熄灭了。也许只有在大学校园里,河畔、路边、树下才可以成为读书学习的绝佳场所;只有在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才可以在草地学唱儿歌、在绿树下讲故事,而职业中学的学生却不能如此“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室内仍是上课最佳的场所,然而当学生们确实需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大胆地走出教室,走进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呢?超级秘书网

四、改考试制度

考核制度要尽量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传统考核制度最大的缺陷就是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应建立一种合理的考核制度,使其既能尽量体现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只以试卷为准,要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挂钩,结合学生本身的水平综合考虑。

其次,考核制度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重要,并使他们懂得,现在学习不好没关系,努力就行;现在学习好,要更努力才行,否则分都不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