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师教育论文

幼师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幼师教育论文

幼师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贯是学生围着教师转,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教师的一张嘴中“说”出来的,而学生能听进去多少算多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语文课上,训练幼师学生口语的课程教学中,讲完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要素时,需要让学生从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要素的角度分析并评论案例,这时教师出示多媒体播放录像(此录像是在假期中去幼儿园顶岗实习时拍摄的),一幕幕实实在在的幼儿园生活展现在学生眼前:中班午休期间,有两个孩子起床如厕后没有立刻回寝室,而是边洗手边泼水玩,高兴极了,这时教师走了过来……播放到此处,教师按了暂停,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该怎样处理现在这个问题呢?”在画面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直接让他们回去睡午觉”;有的学生说:“要给他们讲道理,不能浪费水资源”……最后,学生分析并评选出了几种最好的处理办法,其中一种办法要比录像上的教师处理的还要恰当,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教师故作神秘地把耳朵贴在水池边说:“你们听谁在哭呀?噢,是小水滴在哭,他边哭边对老师说他是一个非常爱清洁又乐于助人的好宝宝,可是现在小朋友开着水管玩水,他们不但不能帮助别人,还会流到一个又脏又臭的下水道变成脏水,所以他们才难过地哭了起来……”

二、提高理解能力,突破难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讲到的幼儿图画故事具有夸饰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德国系列图画故事《狗熊的婚礼》,讲述狗熊安东和埃米在举行婚礼时,一阵春风吹走了安东的帽子和埃米的头纱,被春风吹走的帽子和头纱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它们每一幅图都突出表现了夸饰性的特点。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这一难点,通过图画故事在大屏幕上的演示,直观、生动,学生一看便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将来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普通话的训练是幼儿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多媒体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播音员的标准发音朗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准确的发音会运用到平时的一般口语交际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讲故事训练。又如,在训练学生讲《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边看边讲,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幼师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贯是学生围着教师转,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教师的一张嘴中“说”出来的,而学生能听进去多少算多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语文课上,训练幼师学生口语的课程教学中,讲完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要素时,需要让学生从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要素的角度分析并评论案例,这时教师出示多媒体播放录像(此录像是在假期中去幼儿园顶岗实习时拍摄的),一幕幕实实在在的幼儿园生活展现在学生眼前:中班午休期间,有两个孩子起床如厕后没有立刻回寝室,而是边洗手边泼水玩,高兴极了,这时教师走了过来……播放到此处,教师按了暂停,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该怎样处理现在这个问题呢?”在画面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直接让他们回去睡午觉”;有的学生说:“要给他们讲道理,不能浪费水资源”……最后,学生分析并评选出了几种最好的处理办法,其中一种办法要比录像上的教师处理的还要恰当,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教师故作神秘地把耳朵贴在水池边说:“你们听谁在哭呀?噢,是小水滴在哭,他边哭边对老师说他是一个非常爱清洁又乐于助人的好宝宝,可是现在小朋友开着水管玩水,他们不但不能帮助别人,还会流到一个又脏又臭的下水道变成脏水,所以他们才难过地哭了起来……”

二、提高理解能力

突破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讲到的幼儿图画故事具有夸饰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德国系列图画故事《狗熊的婚礼》,讲述狗熊安东和埃米在举行婚礼时,一阵春风吹走了安东的帽子和埃米的头纱,被春风吹走的帽子和头纱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它们每一幅图都突出表现了夸饰性的特点。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这一难点,通过图画故事在大屏幕上的演示,直观、生动,学生一看便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将来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普通话的训练是幼儿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多媒体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播音员的标准发音朗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准确的发音会运用到平时的一般口语交际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讲故事训练。又如,在训练学生讲《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边看边讲,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四、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

部分学生觉得当幼儿教师很容易,学习不努力,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在学习幼儿戏剧文学时,我会分组让学生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妙乎”回春》《骄傲的小燕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头饰,扮演小熊、小燕子、小白兔、小花猫等剧中角色。在表演时,我会拍摄每组童话剧的全过程后,播放给所有学生观看,学生就会从中看出自己和他人存在的问题,就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他人,看到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针对自己的不足或弱项不断努力。

五、总结

幼师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情境写生法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看到生活中出现的事物能够随手画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写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比如,在教学动物简笔画时,笔者邀请两位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老虎,然后抓住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出的两只老虎突出的特点,在黑板上即兴画出两只老虎的形象,并结合所画的老虎简笔画,教给学生抓住事物特征进行简笔画写生的技法。在简笔画教学中,笔者经常将音乐、舞蹈和简笔画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播放着欢快的儿歌,让学生们表演,教师根据情境进行写生,学生们就会理解得非常深刻,也改变了枯燥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师生互动。根据画面、内容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夸张和拟人,注意构图和画面的内容安排,让画面具有趣味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讲课模式。学生喜欢并能接受的是通俗易懂且风趣幽默的课,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二、想象创造法

作为幼师专业的美术教师到幼儿园跟踪实习调查后,笔者发现美术在幼儿园中运用最广泛的是简笔画。在教学,讲儿歌或是儿童故事时能够用简笔画形象直观地将内容表现出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是幼儿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如用皱纹纸搓成调制成墙面装饰画,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情节进行创编,用泡沫纸做成一组大的图画,或者用绘制好的图画加以组合做成立体小挂饰等。所以,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临摹和写生的能力,还要具有想象创造的能力。在学校组内的研究课中,笔者以为儿歌《荷花香》配插图为例,先是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这首儿歌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学生答:“池塘,荷花,荷叶,青蛙。”然后继续提问:“除了这些事物,我们还可以添加哪些事物呢?”带着这个问题,小组进行讨论。这时,学生有的答远山,有的答天空,还有的答柳枝。接下来,笔者边讲解边在黑板上把每个事物按照简笔画的作画步骤画面画出来,学生就跟着在下面画。试想一下,如果只拿出一张绘制好的图画给学生看,他们没有看到作画步骤,也不知道从概括到具体的过程,就很容易画错,也禁锢了其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从不扼杀学生作品里所出现的与众不同的画面。美术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求异不求同的过程,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和评判,否则会限制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例如学习静物和植物的简笔画法时,笔者会让学生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画一幅作业,并提出启发式的问题:“同学们,花种在哪里啊?”学生答:“花盆里。”教师:“好的,那么花和花盆就可以组合在一起了。我们语文课都学过那些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呢?”学生答:“夸张,拟人……”于是笔者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怎样才能将画面的内容画得更丰富,画面效果更好。学生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将植物和静物加以结合。笔者再指导他们使用鲜艳的色彩(鲜艳的色彩符合幼儿的审美)进行创作。最后,当学生们的作品呈现在笔者眼前时,笔者为之一震。这些作品无论从创意还是色彩都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笔者在作业点评时都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遇到好的作品时,笔者总是念出学生的名字,学生自然会非常兴奋,以后学习的劲头也会更足。将来,学生们做了幼师后,面对那些想象力更加丰富,更加喜欢听表扬话语的孩子们时,就会用同样的方法开发幼儿的智力,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引导学生能够从最初的临摹和写生到后来的想象创造,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培养幼师专业学生简笔画技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作者:陈良杰单位:大连女子职业中专

幼师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学前教育学科知识学前教育学科知识是PCK结构的核心成分。PCK由学科知识转化而来,幼儿教师学科知识的理解水平制约着PCK的水平,因而学前教育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必然要以扎实的学科知识为前提。对此,《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要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因此在区域教研中,应该帮助教师厘清学科知识,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活动内容?活动中的关键经验是什么?内容与课程的关系是什么?各领域的核心经验应该如何呈现等问题。

2.关于幼儿发展知识关于幼儿发展知识涉及多个方面,《专业标准》中指出:幼儿园教师要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了解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等。PCK的核心内涵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因此在区域教研中,应引导教师关注幼儿,比如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活动中幼儿是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学习品质。

3.关于教学实践知识艾尔贝兹提出,教师拥有一种特别的知识“实践知识”。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是由一定的实践情景塑造的,也为这一实践情景服务。教师实践知识是一种动态的,是随教育教学实施环境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教师不能对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有完整的理解,就难以建构内在的知识基础和信念。因此,在区域教研中需要引领教师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关注环境创设,落实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研究教师教育教学策略运用中的实践智慧。教师求知的动机来自于实践,是由实践所推动的,教师求知的目的是回到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笔者基于对PCK概念的理解,尝试在实践中通过区级教研活动的四个转变,来推动幼儿教师PCK的发展。

二、学科教学知识PCK引发区域教研方式的变革

1.由关注教学内容向关注内容与课程关系转变据调查,幼儿园一线教师最喜欢的教研方式是集体教学实践观摩,每次实践观摩现场都是济济一堂,学习热情非常高。有的用相机拍,有的用录像机录,但往往拍的是内容,录的是形式。所以常听到他们抱怨:怎么相同的教学设计回到本园实施时就失败。主要原因是,教师只关注了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此内容与该园课程的关系。换言之,观的是浮萍而无根,教师回去无法模仿,更做不到举一反三。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区级教研环节设置上进行了两个前置。环境参观前置。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先参观幼儿园外环境及班级内环境,通过幼儿园外环境了解该园的办园理念,课程特色;通过参观班级内环境,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根据班级主题墙中呈现的幼儿经验发展轨迹,思考:执教教师为何选择此内容作为集体教学活动,该活动内容的核心经验是什么?该活动与课程的关系是什么?此环节前置,利于促进教师自觉地学习,自主构建,有利于教师批判性地审视教学活动。园本课程介绍前置。参观完环境后集中,由该园园长或业务园长介绍其课程建构理念、课程框架结构、课程实施策略及课程评价方法。这样的课程建构经验分享,有利于教师不仅看到“树木”也能见到“森林”,了解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了解了本次活动的核心经验与课程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了解儿童经验的横向联系,还关注到儿童经验的纵向发展轨迹。如此,才能透过幼儿园环境创设和课程设置洞悉其背后的理念,这种互动方式能更有效地引导教师关注学科内容知识,儿童发展经验和教师实践策略的融合,推动教师发展教学实践性知识。

2.由关注教师“教”向关注教与学关系转变教研观摩活动中,参加教研的教师摄像头大多数都是对着执教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录在其中,用于回去模仿。有的教研示范课,为了追求“漂亮”“顺畅”,教师像个演员,形式方法多样,内容综合成大拼盘,场面热热闹闹,活动顺顺利利,而幼儿的经验却在原地不动。忽略了教学手段与方法是为提升幼儿经验服务这一主旨。究其原因:其一,幼儿教师的领域专门性知识被简单化地与学科专门化等同起来,而真正有效的整合式课程实施以及对幼儿学习的支持,恰恰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领域教学知识。为改变这一现象,在区级教研活动中,由执教后说课改为执教前说课。说课说什么?一说本次活动核心经验。无论用何种形式的课程,作为幼儿集体经验提升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它的领域核心经验应该是明确的,比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就呈现了五大领域的核心经验内容。二说本班儿童的已有经验。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经验是不同的,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发展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三说运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为幼儿学习搭建的“鹰架结构”,即为达成活动目标,应该如何合理运用方法的问题。实际上,说课就是执教教师把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参加教研的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已有经验在活动过程中的提升过程,当然,不同的幼儿表现是不相同的,有的是经验重复后的一小步,有的是经验重组提升一大步。教研活动就要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有意义的知识,从而支持和帮助幼儿形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3.由关注集体教学活动向关注游戏转变传统的区级教研活动重集体教学活动轻游戏,一般安排2~3个集体教学活动观摩研讨,很少观摩研讨游戏活动。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支持和促进幼儿的游戏发展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教师在游戏的指导过程中,更能呈现和提高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幼儿发展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的融合渗透水平,即PCK水平。因此,我们在区级教研活动的内容安排上,增加了游戏观摩活动这一内容,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观摩两种幼儿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以集体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活动和以个体自主学习为主的区域性游戏活动。游戏看什么?一看游戏的环境创设空间是否合理,区域间有无干扰,如扮演区和益智区活动空间分隔要大些,避免相互影响,空间安排要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二看游戏材料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开放性材料要多于封闭性材料,低结构材料要多于高结构材料;三看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是否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专注程度,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及游戏水平;四看教师在游戏中对儿童的观察能力,教师的指导是否适度和及时。游戏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也再现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游戏由于重过程轻结果,幼儿在不断重复中巩固发展,同时教师支持水平也得到巩固和提高;游戏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观摩游戏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情境中提高PCK水平。

4.由关注教师行为向关注行为背后的理念转变以往观摩后的研讨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行为,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操作材料提供的适宜性,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及教态等,忽略了对教师行为背后理念的透视。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增加了教师执教后的反思环节,听完执教教师的“有心”行为后再议。反思说什么?有的执教后反思就好像是为别人的评课作开场白,没有说出所以然;有的说课从目标到选材再到环节设计泛泛而谈,只是作了一个自我评课。活动后反思,它与评课不同。执教教师的反思要把握的重点是活动过程与预期的关系,主要分析活动的非预期效应(包括正向和负向两方面),分析非预期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性质(是预设不周还是期待生成),分析预设活动中生成的教育行为。执教教师的现场反思具有他人评课无法取代的特殊意义,因为执教者最清楚自己的预期以及预期外的效应,而评课者依据的只是写在教案上的目标。当教师能尝试对自己预期内和预期外的效应进行原因假设和分析时,活动就能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研讨围绕教师行为背后的理念展开,如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行为是否站在育人的高度,关注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等。这样的研讨是在行动中反思,利于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提高。

三、结语

幼师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幼教师资艺术功能认知相对较低

为了更好地比照各类不同受访群体对艺术功能认知的状况,即如何看待艺术价值这一问题,在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8个关于艺术功能认知的题目,并以量化的形式进行得分,分值区间为0-40:得分越高,则说明对艺术功能的认知越高;分数越低,则说明对艺术功能的认知越低。对艺术功能的认知,幼儿园教师平均得分为26.39分,在0-40的区间中略为偏低,可知其对艺术功能的价值判断有一定正面认知,在三个类别的受访对象中平均得分却为最低,且标准差相对较大,最小值得分仅16分;而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比较中,平均分相差不大,但在极小值和极大值方面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均小于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由以上数据可知幼教师资普遍认为艺术功能对于社会、个人等有一定功用,但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还是有所欠缺。在访谈中得知,虽然大部分幼教师资或多或少都接受过艺术技能教育,但艺术理念和艺术教育观念教育相对不足,他们所理解的艺术功能均指向于艺术技能;而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接受艺术技能教育较少,反而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及艺术功能。在幼教师资的比较中,幼儿园教师对艺术功能的认知相对低于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这也与他们在幼儿园日常保教中艺术教育实施较少有着直接关系。

(二)幼教师资自我艺术能力评价相对较低

为了更好地比照各类不同受访群体在自我艺术能力评价方面的差异,在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10个关于艺术能力的题目,分值区间为0-50:分数越高,则说明对自我艺术能力评价越高;分数越低,则说明对自我艺术能力评价越低。从表2可知,受访对象均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艺术能力,而在三个类别受访对象中,幼儿园教师自我艺术能力认知所得平均分最低,为29.40分,而在受访对象中极小值也在幼儿园教师中出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得分相对较高一些,说明在艺术能力方面在校大学生自我评价相对较高。然而,在某些个案的访谈和实际观察中,却发现幼儿园教师在自我艺术能力评价方面往往比较客观,比如说第66题“对于五线谱或简谱,你很熟悉”,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幼儿园教师均能做到较好地识谱且能唱谱,而在校大学生无论是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其他专业,很多选择了“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却不能真正地做到识谱和唱谱,这与在校大学生艺术教育实践机会的欠缺有一定关系。

(三)幼儿园教师艺术实践参与度相对较低

为了更好地比照各类不同受访群体艺术实践参与度的差异,在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8个关于艺术实践的题目,分值区间为0-40:分数越高,则说明艺术实践参与越多;分数越低,则说明艺术实践参与越少。被访对象艺术实践参与度普遍不高,尤其是幼儿园教师的艺术实践情况平均得分最低,这也与实际访谈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幼儿园教师普遍忙于日间工作,下班后还要忙于照料家庭,空闲时间相对不足,艺术实践参与度相对较小。而在校大学生的休闲时间相对较多,但大多用来考级、考试、上网、逛街等,真正参与艺术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比较少。虽然幼教师资相对于其他受访对象来说,在工作和学习中均参与一定的艺术活动,但在工作和学习之外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相对不高,尤其是某些在艺术技能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感觉“自我艺术细胞较少”的个体,艺术参与度相对更低。这与他们的艺术功能评价息息相关。

(四)幼教师资在艺术功能认知

自我艺术能力评价以及艺术实践参与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内部相关性受访者个体在艺术功能认知、自我艺术能力评价、艺术实践参与度三者相互之间均存在一定正相关性,为显著中等相关,可知三者之间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因此有意识地通过提升某一方面可以较为有效地增进艺术教育观念其他方面的变化,这为下一步的教育建议提供了基础。艺术实践参与度与自我艺术能力评价方面相关系数Pearson为0.523,为显著中等相关,结合某些个案的访谈和实际调查,可知适当增加艺术实践活动对于艺术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艺术功能认知与自我艺术能力评价方面相关系数Pearson为0.613,为显著中等相关;艺术功能认知与艺术实践参与度相关系数Pearson为0.588,为显著中等相关。可知,在艺术功能认知、自我艺术能力评价和艺术实践参与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或者增加艺术实践来提高受访者的艺术教育观念认知水平。

二、教育建议通过调查分析

可以发现在艺术教育观念方面,幼教师资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在艺术实践参与度、艺术功能认知等方面更是处于相对较低的层面,这与幼儿园教师的实际职业状况直接相关。虽然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课内接受艺术教育的时间比较多,但专门培养艺术教育观念的课程相对较少,也是导致艺术教育观念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

(一)加强普及艺术功能认知的教育

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在校大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现在的社会是多元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诱惑,虽然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设施建设也愈来愈健全,但相对于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网络来讲,其对于社会公众的吸引力相对不强。因此,政府和某些宣传媒体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借助报纸、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营建文化教育氛围,并刻意加强艺术功能尤其是其价值功能的宣传,增加免费的艺术展览,借助各种活动扩大图书馆、博物馆等的影响,让艺术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并充分认识到艺术在社会、人生方面的价值,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提升整个社会的艺术素养。

(二)把“自我艺术能力评价”作为考核

指标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拥有较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理念、广博而正确的各学科文化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其中即包括较高的艺术教育素质。只有艺术素养提升了,才能间接提升在艺术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应适当缩减培养艺术表演能力的课程而增加幼儿艺术类课程。再者为了扩大知识面,也应该增设传统文化知识类通识课程,如“国学”、“中华经典导读”等课程,当然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专题系列讲座等形式灵活进行。还有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素质提升,除了技能类课程外还应开设“艺术概论”、“美学常识”等课程,以更好地融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类课程知识,尤其是此类课程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于艺术理论的了解和艺术观念的形成,并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艺术现象的整体感知,间接地也能促进其参与艺术实践如阅读、欣赏、评鉴等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各方面原因,某些幼儿园教师在职业发展上遇到各种问题,对于学前教育事业信心不足,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混日子,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仅无法关注到幼儿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甚至无法胜任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此,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教育迫在眉睫。最近政府机构也采取了大量措施增加了幼儿园教师的轮岗培训工作,并且付出了较多的财力、物力,在此基础上还应改革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模式以促进其职业长期发展。此外,还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控制好班额,增加幼儿园教师的编制,并为每班配足配好专任教师和保育人员,适当减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强度,只有这样幼儿园教师才能有时间和精力来改善教学状况、增加艺术实践活动参与度,就此增强艺术教育观念。

(三)为教师创造艺术实践活动参与机会

在幼儿园和高校中,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并由专人负责各项艺术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可将艺术实践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和在校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切实提升幼教师资对艺术实践的参与兴趣。只有艺术实践参与度高了,艺术教育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并可以潜移默化地将这种艺术实践的兴趣和热情传递给幼儿,这也应是艺术教育素养的应有之义。课外活动时间充裕是在校大学生的重要特点,而在大部分高校中都组建了各类的学生社团组织,如文学社、舞蹈社团、手工坊、音乐社团等,高校应采取措施让部分教师参与其中,并适当地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由教师指导相关社团的运行和活动组织,并真正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可尝试对教师的考核不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包括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以及其自身的艺术教育实践和创作活动,并积极将学生带入教师的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以此增加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并养成良好的艺术参与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促进艺术教育素养的持续提高。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