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实训总结

幼儿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幼儿实训总结

幼儿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1.课程体系不能很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设计片面夸大了艺术、体育等个性化课程,针对幼儿园实际需求的核心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及五大领域活动指导课程开设不全,忽视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应用能力错位,与学前教育职业岗位需求不能有效对接。

2.专业教学标准缺失。

专业教学标准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指南,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目前,河南省制定并实施了现代农艺技术等32个专业教学标准,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尚未开发,导致该专业教学管理混乱,各自为政。

3.师资队伍难以支撑专业发展。

一是专业师资数量匮乏。面对幼儿师资的突发需求,中职教育的学前专业师资亦显得捉襟见肘。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超量,专业技能课教师不足;普通师范毕业的师资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师资少。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专业技能薄弱,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4.实习实训条件薄弱。

不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条件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新型条件严重不足,内部设施不完善,缺乏幼儿园模拟教室、区角教室等。从校园融合情况看,多数学校还处于表层和短期合作,实习实训的成效不明显。

5.“双证书”较难对接。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除按学校规定修完相应课程的同时,还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这意味着中职学校除按照学历教育的要求开设相应课程外,还需依据资格证书的要求增设一定的课程。既加大了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难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证书”的无缝对接。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学前两年毛入学率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0%。国家还制定了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了幼儿园准入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并对0至3岁婴幼儿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各地通过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改建了一大批农村薄弱幼儿园,新建了一批示范性幼儿园,支持了一批民办幼儿园。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制约幼儿园发展的瓶颈仍然是师资短缺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未来一段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将会有非常旺盛的需求。

2.学前教育岗位能力分析。

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群除要求学生要热爱幼儿、具备良好的师德、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外,还有很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二是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生活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的能力、幼儿教育环境创设能力、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和创新与合作能力;三是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弹奏乐器、唱歌、跳舞、绘画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四是学结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自我反思,明确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3.幼教机构的人才实践需求。

调查表明,幼教机构对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二是具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四是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五是要掌握一门特长。

三、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

1.构建基于“校园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合作,即通过学校与幼儿园深度合作,共建专业,共担课程,共编教材,共享资源,协同育人。一是基于校园合作,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传统的错误观念,即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只是学校的事情,要充分发挥幼教机构专家的作用。二是基于校园合作,探索“2+4+4+6”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2”指两周的职业和教育见习,第1个“4”指四周的保育和教育实习,第2个“4”指四周的专业综合实习,“6”指六个月的顶岗实习。通过工学结合,真正实现专业与岗位的对接。三是依托校园合作优势,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采取基于行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总结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岗位所需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然后以岗位(群)的工作流程以及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岗位群所要学习的领域和内容,构建理实一体、以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两类五模块”课程体系。两类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五模块”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教育实践课+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应依据上述设计,科学设置课程和制订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有效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缺失的问题。

3.构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1)要持续扩充教师数量。既可从往应届毕业生中择优选择,又可从现有幼儿园教师队伍中选聘。(2)要强化教师团队建设。一是注意选拔领得住、用得上的专业带头人,二是注意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注意年轻教师队伍培养,通过主动参加观摩会、鼓励参与示范课、深入幼儿园学习等举措,使其尽快熟悉岗位要求。(3)有效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一是要终身学习、自主发展,在边学习边教学边研究中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二是定期参加学前教育的专业培训,挂职到幼儿园锻炼。三是注重“双师”素质提升,力争使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达到“双师”要求,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多样化要求,适应幼儿教师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四是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大比武,督促全体教师熟练掌握信息应用技术,充分展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4.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1)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教育财政资金,科学规划,体现专业急需,统筹合理使用,切实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利用率。(2)要统筹规划。坚持把基础性实训和特色性实训两类基地统筹考虑,统一规划。本着基础够用、特色优先的原则,建设一批完善的内部实训设施。(3)要校、园结合。充分利用当前幼儿园紧缺的现实需求,采取自建、校企共建或引企入校等多种方式,在理清产权、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幼儿园,使学前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幼儿园的快速发展相互促进。(4)要虚实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设计开发适合学前专业实训需要的虚拟仿真实训室,破解经费不足、建设缓慢、场地不够的问题。(5)要协同发展。本着适应、相近、共享、共进的原则,从当地区域遴选一批符合校外实训基础的幼儿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园合作。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推进合作规模、提高合作效益。

5.开展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评价。

幼儿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能力;培养对策

高职院校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高质发展,突出培育优秀学前教育人才的优势,要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塑造铺垫基石。为此,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弹唱教学开展时,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可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弹唱能力,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拥有全面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岗位实践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培养的意义

弹唱能力作为幼师人才的必备技能,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作用非常大。首先,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于幼师岗位而言,弹唱能力是必备技能,也影响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成效。因此,高职院校为确保全面培养幼师人才职业能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弹唱综合能力,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夯实专业基础。其次,有利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高职院校作为幼师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和摇篮,要在弹唱专业教学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实用型技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弹唱能力,可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学前教育活动高质量开展,为幼儿启蒙教育提供良好的师资储备。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在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中不断深化。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融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高职院校弹唱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达到预期的弹唱技能培养水平,达成弹唱课程教学目标,就必须通过各种方法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弹唱内容感兴趣。教师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下功夫,寻找一些契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实际工作需求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现代化教学课堂创设以及生动的教学活动组织来提升学生对弹唱教学的探究兴趣。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素材安排,不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学生弹唱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扎实的弹唱能力,更好地满足岗位实训中的各种需求。为保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教学课堂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应当改变传统的弹唱教学方式,科学借助辅助教学工具,不断优化弹唱教学课堂内容。所以,要在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弹唱教学中,合理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现代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弹唱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高职院校的弹唱教学更加丰富和有趣,全面调动学生的探索意识,使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因而,在高职院校弹唱教学的大力创新和改革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能力实用价值更高,确保高职院校培养的优秀幼师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满足幼师人才市场的职业能力需求。因而,在具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中,教师可根据弹唱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多媒体设备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同时,利用互联网客户端(微信、抖音、微博等)、线上教学系统等方式,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培养多样化的素质。这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能够跳出传统弹唱教学的限制,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主动进行弹唱内容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实力。在高校弹唱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训练形式更加丰富,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借助现代化教学平台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进而解决在弹唱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应用能力。此外,在信息化平台中,教师可根据数据记录辅助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弹唱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并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教学指导,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弹唱训练内容与学习方法,保证高职院校弹唱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校与园”联手提高人才实践水平

为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综合实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校与园”联手的优势,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在具体的实操应用中锻炼学生的弹唱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的弹唱课程教师,在具体的弹唱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借助学校和幼儿园实训基地的实践平台,促使弹唱课程理论与课外实践有效结合,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重保障中,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塑造目标。高职院校在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中,由于侧重课内弹唱教学的能力训练,而疏忽了课外实践教学的作用,所以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组织中缺乏应用能力。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教学工作者们也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院系主动与幼儿园等用人单位进行深度合作,不仅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弹唱能力需求进行准确定位,还在具体的岗位实训实践中提升学生弹唱能力的应用水平。因而,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弹唱课程实施中,应当根据用人单位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弹唱能力要求,夯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基本功,使学生的弹唱知识和技能储备丰富,且在实践中能够灵活应用。与此同时,在院系与幼儿园实训基地的构建中,为实现预期的幼师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弹唱教学内容。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用人单位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幼儿园教学课堂进行弹唱能力的专项训练,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与幼儿园实训基地的优秀人才培养水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训基地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与艺术素养,保证在幼儿园的真实工作岗位中,高质高效完成弹唱教学任务。

(三)丰富评价内容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效的主要途径,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弹唱教学实施中,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借助全面的考核评价标准来准确评判。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弹唱教学考核中,主要通过考试结果来进行考核评估。然而,这种一刀切的考核做法,没有呈现学生的真实弹唱能力和水平,也极为明显地暴露了弹唱教学考核评估的片面与缺失。因此,在高职院校弹唱教学的不断改革中,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全面考核的重要性。因而,也将过程评估考核方式融入弹唱考核的内容中,使学生的弹唱学习能力检验得更加全面。教师根据学生在动态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能力等,进行客观的综合性评估,对不同时段学生的弹唱学习成果有了更全面的展示。因而,在全新的教学评估考核机制下,可真实反馈学生弹唱的水平,学生可以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也可以灵活改变教法。此外,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教学课程评估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进度,开展科学严谨的教学评估工作。比如,在某一弹唱教学模块完成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弹唱表演实践,测试学生弹唱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告知学生,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成绩。再如,可将弹唱比赛活动中的成绩纳入考核体系,教师将学生参与比赛的成绩与名次,记录到学生的学习档案之中,为后续学生的学业评估提供参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弹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他们在将来工作中必备的职业技能。因而,高职院校在弹唱教学改革中,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弹唱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弹唱水平能够胜任各种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在实际应用中彰显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弹唱教学的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现代化教学课堂融合、联合实训基地以及全面性的教学考核来逐步提炼出弹唱教学优化策略,促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课程的改革,打造特色化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新阵地。

参考文献:

[1]潘莎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集体课的线上教学研究[J].艺术评鉴,2020,(19):100-102.

[2]陈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黄河之声,2020,(10):80-81.

[3]毛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教学探究[J].当代音乐,2019,(08):55-56.

幼儿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编制上海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全面回顾总结“*”上海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规划“*”上海教育发展新格局,编制《上海教育事业“*”规划和2020年发展纲要(讨论稿)》。下半年在完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向市人大、市政协以及市政府其他部门和各区县征求意见,年底完成定稿工作。

二、统筹规划,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

1、积极推进“幼儿园建设工程”。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本市幼儿园达标率,下半年加大“园园通”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信息化程度。

继续推进婴幼儿早期教育。认真做好国家哲学社会“*”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总结及应用推广工作,推进本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指导工作。制订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装备标准。

2、全面完成“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年内全面完成本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认真做好193所重点建设初中的经验总结工作,汇编成果展示集;召开上海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总结表彰会,对出色完成“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区县、学校和优秀校长进行表彰奖励;完成对区县“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督导验收和回访工作,促进初中教育持续发展。

3、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按照教育部部署,认真开展素质教育调研工作,及时完成调研报告并报送教育部。总结素质教育实验校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的成功经验,加强素质教育实验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建立学校开展素质教育项目实验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小学和初中的内涵建设和持续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4、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制定上海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意见,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规范管理。完成对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的评估工作。制定并颁发《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试行)》,组织编写各科指导纲要,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课改试点的研究。

5、加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实验,促进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形成依法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制订《上海市区县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区县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区县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工作。

6、认真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完成本市内地新疆高中班扩招工作。总结内地西藏班举办20周年的经验,举办成果展示活动,编制成果画册与论文集。评选和表彰本市普教系统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组织开展对新疆200名教师的培训工作和对云南的支教工作。

7、全面推进中小学二期课改。完成*年秋季中小学试验教材、推广用的试验教材和二期课改成套教材的审查工作,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二、六年级教学装备标准的编制工作,做好小学二年级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面施行新课程新教材的工作。

8、深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完成对本市144所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梳理和重新登记工作,完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制订《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设置审批的若干意见》,规范对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制定《上海市深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及有关配套政策和实施原则,深化本市公立转制学校改革。

9、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基础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管理通”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上海教育资源库二期建设项目。举办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和现场交流会。

三、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10、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方案的实施。继续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校园建设。推进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上海水产大学临港新校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新校区的建设工作,做好上海理工、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推进松江大学园区资源共享区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实施。

11、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实施。建设上海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选部级和市级示范中心。

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研究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论文要求等有关标准。对单考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

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组织召开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奖颁奖大会。全面总结上海“*”期间教育科研工作的成绩,促进教育科研成果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

12、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召开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动员大会。启动非教委部门预算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科研工作推进计划。

13、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学生帮困工作。开展*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和政策调研。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培训。以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制创新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高校帮困助学工作。

14、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召开上海高校学生宿舍(公寓)管理工作会议。

四、以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契机,努力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上新台阶

15、筹备、召开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海在“*”期间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筹备并召开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期间上海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16、加快实施上海市开放实训中心的建设。根据《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基础实验室达标和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计划(*——*)》的要求,完成首批34个开放实训中心建设项目的中期检查,加快项目建设,争取下半年有5个左右的实训中心投入使用。制定开放实训中心使用规则。

17、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继续实施今年被列入市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郊区劳动力三年行动计划”。在上半年完成3万人培训任务的基础上,下半年按计划完成2万人的培训任务。完成对所有培训项目的检查和验收。年底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18、筹备、召开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根据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省市教育委员会(厅)关于加强长三角地区职成教育合作协议的要求,下半年在上海举行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

19、建立市民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建立和健全社区教育工作评价机制。上半年已建成以远程教育集团为市级远教中心、19个区县级学习点的市民终身教育学习平台,下半年完成区县级学习点延伸到100个街道、镇级学习点的平台建设工作,年底前力争通过市民学习平台,传输远程继续教育课程,为市民提供终身教育学习信息。根据教育部《社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评估办法》,组织专家对街道、乡镇的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进行评估试点,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20、启动“上海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行动计划”。筹建德育名师工作室和学生学农基地。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举办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

21、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好、教育部规定的4门必修课课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启动6门配套选修课的建设。落实《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年发展规划(*-*)》规定的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推进“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网站”的建设工作。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辅导员培训中心,实行辅导员准入制。评选上海市优秀辅导员。继续举办辅导员论坛。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建设五个高校心理健康示范中心和五个达标中心。加强心理专职教师的培训和心理健康课程研究。

22、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开展中小学首届安全文明校园评选活动。全面启动中小学伤害事故信息管理系统。推进高校科技创安工作。根据《上海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3号),结合本市高校实际,制订《关于加强本市高校科技创安工作的意见》和《上海高等院校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试行)。

23、抓好工读教育。举办本市第三届工读教育论坛。做好工读教育向高中阶段、向社区、向问题学生家庭的延伸工作。

六、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4、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组织开展对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项目组工作方案、国内培训计划、40个培养基地遴选工作的审核工作,确定和落实培养机构的运用教师教育网,实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开展上海特级教师评选工作。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做好中心城区与郊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的实施工作,组织选派优秀教师和校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和管理并加大选派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到市区轮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的力度。

加快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研究试行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到本市博士后流动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培训、提高的办法,提高本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

七、加强教育立法和监察,坚持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教

25、做好教育立法调研工作。配合市政府法制办、市人大有关部门做好《上海市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的修改、审议工作;做好《上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规定(暂名)》(草案)的调研、起草、论证和审议工作。继续做好《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的立法调研、起草与修改工作。

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工作。进一步转变职能,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推进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年内召开上海市教育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工作会议。

26、规范教育收费和加强招生监察。认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开展帮困助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校教育收费工作管理,组织开展教育收费情况的检查、督查和调查。加强对区县和高校招生录取监察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27、做好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实施*年“十大行动计划”等各项专项经费的使用计划,组织实施*年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逐步推行教育投入与使用绩效评价试点。

八、开展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和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28、筹备组织和参加大型活动。组团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开展“上汽教育杯”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举办上海市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举办第一届松江大学园区运动会。

幼儿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为全面推进《区教体局2013年工作要点》各项任务,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经研究,对重点工作目标进行责任分解,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区教体局2013年工作要点》重点工作目标及责任分解

1.加强师德建设。制定师德建设意见,全面开展师德培训,举行行为理念在校园、教师宣誓、爱心结对帮扶等活动,评选师德标兵,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师德,提升社会美誉度;加大师德督查力度,落实“教师施教行为十不准”要求,开展警示教育。

2.加强干部教师培训。组织校长、中层干部、名师、骨干教师、班主任、新教师培训班及中小学网络研修全员培训;组织干部教师到国内教育发达地区和名校进行学习考察、研修培训,到发达国家考察、建立友好学校;评选表彰干部教师专业发展优秀成果。

3.优化干部教师队伍结构。对全区公办学校科级及以下干部进行竞聘上岗,实行聘任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工作的意见》,完善人事、编制、财政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完善偏远学校教师激励机制。计划考录大学生200名、引进优秀人才20名和招考公办幼儿教师56名。

4.完善德育工作模式。制定《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深化“中小学生八个好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活动,争创市德育工作品牌;4月份召开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5月份争取承办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成立市家校促进会分会,完善三级家委会工作机制;建立“忠诚家庭教育工作站”和区、街道、学校、班级四级家长学校讲师团。

5.创建现代化学校和文化品牌学校。完善《区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绿色指标评价方案》,制定《区现代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和《区文化品牌学校建设实施意见》,市现代化学校比例达35%以上,创建区级“二星级”文化品牌学校17处、市级规范化学校1处。

6.推进教学改革与管理。总结推广“小组合学”典型经验,举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高效课堂经验总结交流会、局属学校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和教学改革成果展示。完善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制度,举行高考、中考和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试点推进作业设计改革。落实高考备考方案,力争高考再创佳绩。每月推出一期教科研成果荟萃。

7.提高职成教育发展质量。区职教中心通过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终期检查,职专完成国家优质特色学校项目建设任务;建设1个市级“双高”专业、1-2个市级现代化技能教室;1个实训基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建设市级校内实训基地和优秀校外实习基地各1个。举办区职业技能大赛,承办市职业技能大赛,力争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再创佳绩。建立兼职技能教师人才储备库,面向社会聘请兼职技能教师。开展终身教育机制体制建设试点,组织“市民终身教育学习周”活动。

8.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2处小区配套幼儿园、5处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4处爱心幼儿园、2处片区幼儿园建设和内设配套工作;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4处;组织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提高幼儿教师资格证持有率。

9.提高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水平。组织“区长杯”体育艺术比赛,中小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参赛队伍达到450支,参赛人次达20万以上;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实施“阳光亮眼”计划,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下降;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示测试结果;提高区少年交响乐团演奏水平,举行汇报演出。

10.提高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水平。举办第十二届市民运动会,承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启动仪式,力争在第三届市运会取得优异成绩。

11.完成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一中实验楼、体育馆、阶梯教室主体建设及装修;完成区实验二中阶梯教室、二中图书实验楼主体建设;推进“森林校园”和“花香校园”建设工作。

12.强化学校安全。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校车管理,抓好防溺水工作,力争年度学生安全控制指标好于去年。

13.完善办学水平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学生、家长对学校办学水平满意度评价机制,将其作为对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

14.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文件精神,着力解决“庸、懒、散、慢、拖、瞒、奢”等问题。开展机关科室负责人述职、接受基层校长评议活动,提高机关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实行廉政承诺制,完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组织开展廉洁自律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春秋季教育收费检查,对6处学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15.强化学校食堂管理。年初召开现场会,全面推行“阳光午餐”。

16.规范办学行为。实施“节假日、课程、课时、作业、考试、在校时间、课程进度”网上七公开活动,着力解决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在校时间过长、作业量过大、基础学段提前完成教学进度等四大顽症。强化考试管理,规范考风考纪。

二、相关要求

1.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各科室要结合责任分工,研究制定各工作事项计划及时间表,明确完成时限;工作事项计划以周、月为节点,做到思路清楚、计划缜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顺利推进。

幼儿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较之与其他的各专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担负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重任,具有循环培养人才的特点。因此,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管理性和综合性。

高新技术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一代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基地,如何适应新形势,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力争为各行各业输送大批的有真才实学的高级技术人才,应当引起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认真思考。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较之与其他的各专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担负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重任,具有循环培养人才的特点。幼儿教育虽然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之中,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学前教育的从业人员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的根基。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既可以胜任当前社会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保育和教育活动,又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能担任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管理性和综合性。

一、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前提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有着自己的显著的特点。它既有显性课程的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现场见习、模拟练习、科技活动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又有教学计划以外隐性课程,它包括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与专业和综合素质有关的实践活动。

显性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加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体系一般为两年,每年的标准学时为1600学时,在两年总计3200学时中,68.7%的学时用于实际操作训练,25%的学时用于专门的学科学习。这反映了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1)而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来自中专幼师、高中职业幼师、中等师范学校,有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因此,提前实训时间、突出实训学时,加大实训的深度和广度,是本专业的特色也是它的首要任务。实训过程应该是多层面的主题交叉,短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具体、直观的教育主题,如环境布置、教材教法、活动区域等;长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观察、了解、研究,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发展的现象、特征及规律性的主题,使学生们用已知的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的知识之不足,激发出深化和发展已知理论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原动力。

隐性课程中的实践学习:社会中的人它必然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活动的制约,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当中蕴含着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有意无意或直接或间接都在参与着,这里边就深藏着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专业技术也好,综合素质也好,只要你多加留意把握好契机,对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一定是有帮助的。比如第二课堂的手工制作、环境布置、周末应聘家教、假期选定对象追踪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各种能力发展的规律等等,经历了那就将是一笔财富。

二、理论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关键

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主要是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教学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标。(2)要考虑到学生的转岗、自学教育、继续深造等各方面的理论衔接。因此,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它是链接未来的链条,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不断升级。由于未来的职业不可能是终身制,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方面,就必须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高职教育的其他专业,他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又担负着培养人的任务,它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道理显而易见,因此,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应更具理论性和科学性,使学生面对教育对象能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等各项工作。

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增加知识培养文化底蕴,而且是构建专业学科的框架和支撑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高职院校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在学习专业理论时教与学都感到枯燥无味的局面,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教学改革等方面既要做到独树一帜又要考虑到符合自身特点,使学生感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也是一种乐趣。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强化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强调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专业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应该敢于创新,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认真听取批判性的意见。理论知识也是在不断的争辩中得以发展完善,任何的墨守成规对理论知识的发展都是毫无益处的。

三、研究性和学术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保障

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如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融入研究性和学术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同时,应带有批判性的反思思维,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提出问题。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同其他学科一样得从选题开始,而选题离不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进程。首先应该是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善于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能产生独到见解的、带有批判性继承的课题。其次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观察教育对象的言谈举止,把现象、问题、规律性等归纳、概括成为研究课题,也可以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再有是国家根据发展和改革需要统一规划的课题。不管是从理论从实践还是从规划选出的课题,都应该与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能力水平相结合。因此,平时应该要求学生多读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实训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日积月累就能提高专业的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积累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过程。

四、管理性和综合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目标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意志健全、态度能力一流、知识结构合理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因此,在综合性素质教育方面,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技巧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社会性素质等等。台湾学者马信行在其《训练方法的创新》的文章里,把德国的实践训练方法归纳为:关键认知教学法、自学能力教学法、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法、合作能力教学法。(3)笔者认为这四种方法应该贯穿在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中,它不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正是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宗旨。在管理性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教育对象个体、班级、年段、全园性、地区性等在各种层面的管理。无论将来是在一线进行教育教学的学前教育者,还是各个学前教育机构的领导者,管理都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课题。对教育对象个体的管理,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必须追踪观察,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的特点、需要采取的教育措施等,应该记录在案,以便各个教育阶段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借鉴。班级管理应建立在个体管理的基础上,各个教育环节中必须考虑有效的教育方法,清楚对各种群体的孩子达到某种程度的刺激教育,这都应该贯穿在孩子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全面管理的过程中,并根据班级特点进行特色教育。至于年级管理、全园性管理、地区性管理,涉及到教学、行政、后勤等更复杂的管理层面,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有所接触、有所了解,尽可能多的积累管理经验,为将来就业时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独立开展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高职院校里特殊的一个专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双重性,对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训应该具有特色要求,以使他们更快、更高、更好地就业成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4期.

[2]王明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