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医保论文

乡镇医保论文范文精选

乡镇医保论文

乡镇医保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方案主要考核个人岗位职责完成情况,总考核基准分为100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机关作风30分,第二部分为个人业务工作70分,第三部分为其他加减分因素,分数不限。

一、机关作风

考核基准分30分,无违反机关作风的得满分30分,有违反机关作风的实行扣分制,扣分上不封顶,基准分不够扣的,从剩余总分中扣减,扣完为止。

机关工作考勤实行上、下班签到打卡制,上、下班签到打卡时间暂定为(如有变动,根据市政府规定的上、下班时间适时调整):上午上班打卡时间8:20-8:45,上午下班打卡时间11:45-12:30,冬季下午上班打卡时间为14:20-14:45,冬季下午下班打卡时间为17:15-18:00(夏季接市政府正式通知后,下午上班打卡时间为14:50-15:15,下午下班打卡时间为17:45-19:00)。

1、坚守工作岗位,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按时上、下班的,每次扣1分。本项以打卡机统计信息为准(因特殊情况上、下班不能正常打卡的,必须请示局长同意,并报办公室备案)。

2、工作敬业、尽责,热情服务,上班期间不准玩游戏、炒股、看电视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项。上班期间玩游戏、炒股、看电视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项被发现的,每次扣5分;被工作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10分;被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发现通报曝光的,每次扣30分,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按效能职责追究责任。

3、积极准时参加局里组织的会议、学习、培训(含科室组织的学习)等活动,有学习笔记或心得体会。不按时参加局里组织的会议、学习、培训等活动的,每次扣1分;无故缺席的,每次扣2分,要求有学习笔记或心得体会而未完成的,每次扣2分。

4、规范职工请假制度。离开单位外出(超过30分钟)时,须报本科室负责人(科室长外出请告知办公室);请事假半天应口头请示局长同意,报办公室负责登记备案;1天以上(含1天)应填写正式书面请假条,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审签,办公室负责登记备案。全年事假累计不超过7天,第8天起计入公休假(公休假期满后,因事请假的,每天扣1分);病假按事假程序申请、审批,病假结束后,凭疾病证明或病历等有效证明到办公室销假,病假不计入事假和公休假;不按程序履行正常请假手续,上班期间有工作对象办业务时不在岗(等待时间达10分钟以上)的,每次扣1.5分;不在岗半天的,每次扣3分;不在岗一天的,每次扣10分。

5、合理规范安排职工年休假。从今年起,机关干部职工选择在每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内安排年休假,其他时间不安排年休。休假安排表由各科室在每年3月底前提交给局办公室(原则上同一时间段最多安排2人休假,同一科室只能安排1人休假),办公室汇总完毕后,将局机关全年公休安排以正式文本发至各科室。期间如需调整既定休假计划的,须经主要领导和本人双方同意,并提前一星期书面告知局办公室作出调整。职工本人实际执行休假时,休假前必须填写正式书面假条,由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再由局长审批。按计划休假未履行上述程序的,每天扣1分。

6、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值班期间发现重大情况必须及时向领导报告。节假日期间值班人员因不坚守工作岗位,或发生重大情况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每次扣10分。

7、坚持周五下午卫生大扫除(科室负责制),做到办公场所整洁、干净。每周五下午不参与局机关卫生大扫除的(履行了正常请假或休假手续的除外),每次扣1分。此项由办公室和科室长共同考核计分。

二、个人业务工作

考核基准分70分,按时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工作任务的得满分70分,未完成工作任务的,按照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扣分,扣分以扣完该项工作考核分为限,不挤占其他工作考核分。

(一)办公室

办公室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局机关日常工作;负责局机关各项工作制度、文件的起草、制定;负责全局政务、人事、工资、职改及公务接待、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文秘、综治信访、信息宣传、机关财务、计划生育、廉政建设、十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负责局机关日常及年度目标考评工作等。

1、主任岗:朱春华,考核分:70分

(1)按时完成局机关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总结、领导汇报材料、规章制度的制定、医保政策宣传资料(手册)、本局文件等各种综合性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20分。此项工作由领导考核计分。

(2)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做好综治信访、廉政建设、十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工作10分。年中或年度未通过上级检查,导致我局以上工作考核不及格的,每一项扣2分。

(3)做好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4分。每季度通报一次考核情况,每少一次扣1分。

(4)做好局机关财务报帐员工作6分。

(5)做好公务接待、后勤保障等工作,经办好局日常办公物资的购、管、发工作6分。

(6)按时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报送工作2分。未按规定时间办理好被相关部门通报批评的,每项扣1分。

(7)做好机关党员党费收缴工作2分。未及时收缴被组织部门通报批评的扣2分。

(8)完成医保信息报道任务10分。全年在各种媒体用稿量至少10篇(包括一稿多投),每少一篇扣1分。

(9)做好机关会务工作5分。此项工作由领导考核计分。

(10)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5分。因个人原因造成我局新农点年终考评验收不合格的扣5分。

(11)按时、按期、按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的,每次扣3分。此项工作由领导考核和查阅《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计分。

2、副主任岗:李彤,考核分:70分

(1)做好文件的收文、分类、编号、登记、传阅、催办落实、整理归档等工作20分。收文不规范、查询不方便被领导批评的,每次扣1分;因贻误文件未及时传阅、导致工作未及时完成被上级或相关部门通报批评的,每次扣3分。

(2)做好局机关妇女工作及计划生育工作10分。年度未通过上级检查,导致我局以上工作考核不及格的,每一项扣5分。

(3)做好组织部、人社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下发的党建党务、人事工资、机关运行等报表(业务科室数字报表除外)填报工作及按时到编办、质监局等部门办理单位年检事宜12分。未按规定时间做好被相关部门通报批评的每一项扣1分。

(4)做好局机关人事工资工作10分。因个人原因出现局机关干部职工工资差错事项的,每一项扣1分。

(5)做好局机关日常考勤工作12分,每月汇总一次考勤情况(主要包括迟到早退情况、请事假及年休假情况等)并报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及局长,每少一次扣1分。

(6)按时做好局机关财务年度预(决)算报表编制报送工作4分。未及时做好被相关部门批评的,每项扣2分。

(7)完成医保信息报道任务2分。全年在各种新闻媒体用稿量至少1篇,未完成不得分。

(8)按时、按期、按质完成局领导、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的,每次扣3分。此项工作由局领导、办公室主任考核和查阅《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计分。

3、科员岗:肖俊,考核分:70分

(1)认真履行驾驶员职责,确保行车安全30分。此项工作由领导考核计分。

(2)做好公文交换站文件领取和到有关部门领取、报送各种材料工作20分。因个人原因导致文件领取、材料报送不及时被上级或相关部门通报批评的,每次扣1分。

(3)协助主任岗做好机关事务、机关会务和后勤保障等工作10分。无故不服从安排的,每次扣1分。此项由主任岗考核计分。

(4)做好局机关信件、报刊杂志的分发工作5分。此项工作由领导考核计分。

(5)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5分。因个人原因造成我局新农点年终考评验收不合格的扣5分。

(6)按时、按期、按质完成局领导、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的,每次扣3分。此项工作由局领导、办公室主任考核计分。

(二)保险管理科

主要负责全市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组织管理工作;负责职工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的审核及报送、工伤生育保险待遇审核工作;负责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信用等级考评工作;负责统计报表编报工作;负责国有困难企业、农林水及大集体企业职工参保资料审核上报工作等。

1、科长岗:刘东敏,考核分:70分

(1)每年12月中旬前起草好下一年度职工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续保)工作文件,并在12月31日前将正式文件下发至各有关参保单位4分。未按时完成的,每项扣2分。

(2)负责好全市职工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组织管理工作,确保每年3月31日前参保(续保)到位15分。未按期完成、且未采取停保等措施的,每推迟一个星期,每项扣2分;未开展的,每项扣5分。

(3)做好职工医疗保险材料、药费报销审核工作及职工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的审核及报送、工伤、生育保险待遇审核工作12分。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做好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2分。

(4)每月5日前做好“两定机构”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月拨款计划,工伤、生育待遇月支付计划的申请工作并报基金科6分。未及时申请影响基金拨付工作的,一次扣0.5分。

(5)做好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信用等级考评工作10分。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督查、年终开展一次信用等级考评,并将考评或督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分别报分管领导和局长,每少一次扣2分。

(6)做好国有困难企业、农林水及大集体企业职工参保资料审核上报工作10分。未及时上报被市局批评的,每一项扣4分。

(7)认真撰写职工医保、工伤、生育保险季度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及本科室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并按时间要求报相关领导及办公室6分。每少一次扣1分。

(8)做好医保慢性病登记工作5分。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做好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1分。

(9)完成医保信息报道任务2分。全年在各种新闻媒体用稿量至少2篇(包括一稿多投),每少一篇扣1分。

(10)按时、按期、按质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的,每次扣3分。此项工作由局领导考核和查阅《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计分。

2、副科长岗(兼统计和业务大厅相关事务管理岗):李欢,考核分:70分

(1)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好统计报表编报及统计岗应完成的相关统计工作35分。因个人原因未按时按质完成好,市局、业务科室向我局领导催报的,每次扣2分;被市局、业务科室批评或被扣减目标管理分的,每次扣4分。

(2)做好新办、补办职工医保证填写、盖钢印工作5分。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办理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2分。

(3)做好职工医保转移联系单办理工作5分。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办理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1分。

(4)协助科长岗做好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审核及各单位应缴医保费核算、困难企业登记参保等工作10分。无故不服从科长安排的,每次扣1分。此项以科长岗考核计分。

(5)做好业务经办大厅相关事务管理工作5分,维护业务大厅正常工作秩序,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规范各项资料摆放整齐等。此项工作由领导考核计分。

(6)及时、规范地建好参保单位台帐,根据台帐按时、准确编制城镇职工参保单位应缴医保费增减月报表、应缴工伤生育保险费增减月报表,于次月10日前报基金管理科8分。每少一次扣0.5分(2月、3月及参保单位人员、保费等情况无增减变动的除外);月报应如实反映各单位每月应缴保费增减变动情况,因报表数字核算不准确造成基金科建立的征缴台帐不准确的,每次扣1分。

(7)完成医保信息报道任务2分。全年在各种新闻媒体用稿量至少1篇,未完成不得分。

(8)按时、按期、按质完成局领导、科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的,每次扣3分。此项工作由局领导、科长考核和查阅《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计分。

(三)基金管理科

主要负责职工医疗、居民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核算、管理及各种保险待遇拨付工作;负责年度基金的预(决)算;负责基金财务记帐工作;负责向有关部门报送规范的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负责向“两定机构”收取网络维护费工作;负责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管理、核销工作;负责开具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票据工作等。

1、科长岗:杨薇,考核分70分

(1)做好职工医疗、居民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核算、管理及各种保险待遇审核及拨付工作15分。因个人原因未及时拨付保险待遇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5分。

(2)做好年度基金的预(决)算工作4分。未及时做好被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每项扣2分。

(3)做好基金财务记帐工作6分。此项工作由领导考核计分。

(4)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好会计报表编制工作15分。因个人原因造成市局批评的,每次扣3.5分。

(5)每月按时编制基金运行报表并报相关领导6分。每少报一次扣0.5分。

(6)负责做好城镇职工参保单位医保费征缴台帐、工伤生育保险费征缴台帐的建立、登记、核查等管理工作8分。未建立不得分,台帐应按季度如实反映单位缴保费情况,并于下季度首月15日前将上季度各单位缴保费情况以报表形式报分管领导和局长,每少一次扣2分,延迟一次扣1分。

(7)做好参保单位保费催缴工作8分。每季度根据台帐动态情况对欠缴单位予以电话或上门催缴,并督促落实到位,未开展的每次扣2分。

(8)按时向财政部门领取医保费收费票据及票据核销工作2分。

(9)认真撰写“三险”基金季度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及本科室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并按时间要求报相关领导及办公室4分。每少一次扣1分。

(10)完成医保信息报道任务2分。全年在各种新闻媒体用稿量至少2篇(包括一稿多投),每少一篇扣1分。

(11)按时、按期、按质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的,每次扣3分。此项工作由局领导考核和查阅《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计分。

2、副科长岗:钟天跃,考核分70分

(1)做好“两定机构”网络维护费收取工作,并及时将收取的费用缴入市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11分。因滞留现金不及时进帐,导致审计、财检等部门对我局年度财务收支检查提出批评的,每次扣2分。

(2)做好收费票据的发放、管理工作18分。因管理不善,造成票据遗失的,扣18分,因个人原因造成各乡镇不能及时领取票据的,每次扣3分。

(3)做好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票据开具工作15分。因个人原因造成服务对象无法开具交费票据被投诉属实的,每次扣3分。

(4)协助科长岗做好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催缴等工作12分。无故不服从科长安排的,每次扣1分。此项以科长岗考核计分。

(5)协助科长岗做好城镇职工参保单位实缴医保费汇总统计工作12分。此项以科长岗考核计分。

(6)完成医保信息报道任务2分。全年在各种新闻媒体用稿量至少1篇,未完成不得分。

(7)按时、按期、按质完成局领导、科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的,每次扣3分。此项工作由局领导、科长考核和查阅《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计分。

(四)居民管理科(含信息中心)

主要负责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居民医疗保险转市外医院医疗费的核报及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的审核及报送;负责职工、居民医保卡收取、发放、管理工作;负责职工、居民医保卡(证)工本费收取及开票工作;负责城镇职工、居民保险个人帐户划拨工作;负责定点零售药店监管、信用等级考评工作;负责医保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负责新增医保“两定机构”医保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

1、科长岗:曾强,考核分70分

(1)做好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续保登记、组织管理、考核验收等工作10分。此项工作由领导考核计分。

(2)及时、准确做好城镇职工、居民保险个人帐户划拨及转移个人帐户划拨工作10分。每季度首月25日划拨好个人帐户(一季度除外),因个人原因划帐不及时或划帐金额有差错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2分。

(3)做好职工医保单位应缴医保费台帐基础工作8分。即每季度首月30日前将各单位医保费应缴数(以系统帐务查询为准)提供至职工保险科(首季度应缴数应在划帐后10日内提供),每少一次扣2分,延迟一次扣1分。

(4)做好居民医疗保险转市外医院医疗费的审核、学生意外伤害门诊医疗费的审核和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费的审核报送工作10分。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做好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2分。

(5)做好医保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4分。对信息系统出现的故障不及时到位维护而被投拆属实的,每次扣2分。

(6)每月5日做好居民医保“两定机构”及参保对象待遇月支付计划的申请工作并报基金科6分。未及时申请影响基金拨付工作的,一次扣0.5分。

(7)做好新增医保“两定机构”医保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4分。因个人原因未按计划执行或因安装不及时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2分。

(8)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监管、信用等级考评工作10分。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督查、年终开展一次信用等级考评,并将考评或督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分别报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每少一次扣2分。

(9)认真撰写居民医疗保险季度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及本科室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并按时间要求报相关领导及办公室6分。每少一次扣1分。

(10)完成医保信息报道任务2分。全年在各种新闻媒体用稿量至少2篇(包括一稿多投),每少一篇扣1分。

(11)按时、按期、按质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的,每次扣3分。此项工作由局领导考核和查阅《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计分。

2、科员岗:赖朝勇,考核分70分

(1)做好居民医疗保险费票据开具工作10分。因个人原因造成服务对象无法开具交费票据被投诉属实的,每次扣2分。

(2)做好新办、补办职工、居民医保卡的收集、挂失登记、汇总、发送、制作联系等工作15分。收集整理后,每月20日前发往于都制卡中心制卡一次,因个人原因耽误IC卡制作、返回而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2分。

(3)做好已办职工、居民医保卡的收取、发放、管理工作15分。因个人原因管理不善造成医保卡遗失的,每遗失一张扣1分;因个人原因未能让参保对象及时领取IC卡的,每次扣2分,未建立职工、居民医保卡发放花名册的,每项扣5分,已发放IC卡未登记入册的,每例扣0.5分。

(4)做好在我局办理居民医保对象的信息录入系统、医保证填写工作及各乡镇、村(居)委会新增参保居民医保证盖钢印工作10分。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办理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2分。

(5)做好职工、居民医保卡(证)工本费收取、开票及居民医保证填写工作5分。每出现一例应收未收费的,每次扣3分。

(6)做好居民医保转移联系单的办理工作5分。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办理被服务对象投诉属实的,每次扣1分。

(7)协助科长岗做好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续保)登记等其他工作10分。无故不服从科长安排的,每次扣1分。此项由科长岗考核计分。

(8)按时、按期、按质完成局领导、科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的,每次扣3分。此项工作由局领导、科长考核和查阅《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计分。

三、其他加减分因素

本项考核主要以上级部门评定结果、领导评估和社会反映情况为依据,在考核基准分100分基础上适当扣分,不另行加分,减分上不封项。

(一)奖励

1、业务工作奖励。因个人工作能力出色,经办的业务工作被我市、市、省、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先进,评先部门如有物质奖励的,局里再给予等额的奖励,如无物质奖励的,局里按以上等级至少给予200元、500元、800元、1000元奖励。

2、信息报道奖励。在我市、市、省、部级媒体刊登信息的,分别给予撰写者每条30元、50元、80元、150元的奖励;在我市、市、省、部级媒体刊登业务论文(1000字以上)的,分别给予撰写者每篇60元、100元、160元、300元的奖励。

(二)减分

1、发现有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违反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经查实的,违反一次扣10分,有损单位形象的,每次扣15分。

2、在局机关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不服从工作安排,或拒不完成的,每次扣10-20分。

四、考评办法

1、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年度目标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办公室的领导每月不定期抽调各科室的人员对全局执行目标考核情况予以督查,局办公室负责协调目标考核工作以及平时督查的备案工作,每月通报一次目标考核情况。

2、年度评先评优以本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个人实际总评得分前4名的为局机关工作先进个人(但不能低于80分),给予物质或每人200元不等的奖励;如果全部职工实际总评得分都低于80分,局机关不评先进个人,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评优评先的候选人按分数高低排序推荐产生,最后被、省、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先进的,局里分别给予200元、500元、1000元的奖励。

3、考评方式:

(1)局长、分管领导工作布置时填写《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交具体承办人以备案核查,办公室每月梳理一次工作落实及欠帐情况,总结汇总并查找问题源头,同时督促整改。

(2)科室长在完成领导布置工作的同时,统筹、合理、有计划安排好本科室业务工作,工作布置时填写好《市医保局工作任务责任落实登记表》到具体承办人,并予督促落实。对科室成员期限内工作完成情况每月定期交办公室登记汇总(未登记且工作未落实的,由科室长负全责)。

(3)办公室负责每日的纪律考勤及上传下达工作,对照考评内容督促检查及备案登记,做好评分、考核、奖惩等梳理工作。

(4)办公室监督考核不严,出现人情考核或不按制度考核的,追究办公室具体人员责任,并扣减双倍分数。

4、局机关年度有奖金或其他物质奖励的(以下均简称为奖励),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按考核基准率乘以平均奖计发,即:奖金=平均奖×考核基准率(考核基准率=实际等分/平均得分),领导按局平均奖金核发。

年度无奖金核发的,局机关将单独建立考核基金1000元/人.年,用于考核奖惩兑现,计算方法同上。若可发加班工资的,考核基金从加班工资中提取。

乡镇医保论文范文第2篇

一、“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基础

年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实施以来,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1.医疗卫生资源大幅增加,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末,我县卫生国有资产总值达7.94亿元,比末增长217.6%;医疗总收入达4.86亿元,比末增长440%;各级政府投入达14956万元,比末增长率400%;财政性卫生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比末提高3个百分点。

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1679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病床数达到3272张,比末增加1837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2.05张,比末增加1.12张;有各类卫生人员4987人,比末增加854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7人、比末增加0.61人;人均期望寿命从末的72岁提高到末的73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由末的13.72‰、17.96‰、101.29/10万降到末的6.06‰、9.02‰、6.79/10万。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全覆盖。年参保人数达到138.04万人,参合率达到97.2%,进一步提高了筹资水平和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到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4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26%,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倍。与此同时,城镇医保覆盖16万人,城乡居民参保超过154万人;城乡医疗救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县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

3.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断增强。健全了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精神病医院为龙头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稳定在95%以上。全县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了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报告质量和疫情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传染病总发病率从2005年的528.03/10万下降至年的295.03/10万。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在69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艾滋病监测哨点,覆盖了各重点人群;所有县级医院均具备艾滋病检测能力。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99%以上;碘缺乏病防治达到国家消除标准;建立了精神专科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机制。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全县妇幼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效显著。建立起食品、学校等公共卫生日常监管工作机制;成功处置人感染猪链球菌、三聚氢铵问题奶粉事件、甲流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有效保护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卫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围绕“微病不出村(社区)、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中心镇、重病不出县”的思路,积极做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期间,共争取到中央拉动内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妇幼保健院、村卫生站建设项目129个,争取上级资金7796万元,改扩建医疗卫生机构75个,新征用土地168亩,改扩建面积66257平方米。年,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采购,并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急诊综合楼和第二住院综合楼、县康复医院改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县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工程已投入使用。

5.卫生科技教育稳步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期间,全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得到加强,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明显提高,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市级科研成果奖5项,省级科研立项4项,市级科研立项15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24项,发表部级论文67篇,省级论文278篇。人才培养速度加快,期间,有4800人参加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资格培训考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实际录取1400人;完成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300人,技术骨干培训600人,农村全科医师转岗培训6600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2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10人。制发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标准。城乡对口支援制度逐步健全,累计抽调205名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

6.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德医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医疗机构实施“16个核心制度”为重点,坚持在“质量、安全、服务、费用”四个主要环节上下功夫,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共建成等级医院14所,其中,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一级甲等综合医院11所。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建成省级乙级重点专科,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中风病专科建成省级重点专科,中医儿科、脾胃科、康复理疗科建成市级重点专科。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年诊疗量为3017352人次,入院总人次数达130048人次,分别比“十五末”增长6.51%、134.29%。加强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县卫生系统开展“十佳健康卫士”、“十佳护士”、“十佳村医”评选活动,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塑造了卫生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7.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工作,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高升、偏岩等18个乡镇创建“农村中医先进乡镇”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成果。全县中医药从业人员已达611人,中医病床556张,年,完成首届“全县十大名中医”评选,中医药得到健康发展。

8.卫生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以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为重点,开展了各项专项行动,推行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加大医疗广告监督力度,开展打击“医托”专项行动,食品安全、就医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增加财政投入,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居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二是“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县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明确提出了卫生事业的投入补偿政策,各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不断加大,卫生事业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经济条件。三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的服务需求也不断提高和增长,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但是,我县卫生工作也正面临着多重挑战,尤其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县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制约卫生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科学稳定的卫生投入与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公平性和绩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工作仍然较为薄弱,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亟需提升;卫生人才、科技、信息化等建设仍然较为滞后,卫生软实力提升尤为迫切。此外,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卫生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坚持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坚持预防为主、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依靠科技与人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转变卫生发展方式,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医药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惠利于民。坚持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全县人民病有所医。

2.坚持立足县情,协调发展。坚持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探索建立有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3.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公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兼顾供给和需求等各方利益,切实增强公共医疗卫生的公平性。

4.坚持政府主导,突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大投入,重点向公共卫生、基层卫生倾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全面推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工作,促进医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发展目标

到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制度体系,形成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城乡居民各项主要健康指标力争全市领先,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到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基本配置要求,重点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系统建设和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开展重点疾病监测,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和管理,完善专病监测系统。健全覆盖城乡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和信息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防治,县人民医院要达到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健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县精神病医院要在年年底前完成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完善健康素养监测体系。

2.加快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县妇幼保健院为主体,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县妇幼保健院年要达到“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产科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3.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日常准备、应急队伍、应急处置等方面能力建设,完善卫生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建设,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不断提高卫生应急水平。

4.强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卫生监督体系,年,全面启动国家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检测网络直报系统。继续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强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医疗执法等卫生监督及其技术支撑机构的能力建设。

(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对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岳阳镇、龙台镇等55个乡镇卫生院和495个村卫生站的业务用房根据医改相关政策及时申报项目进行改扩建;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配置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救护车;引进社会资本,新建1所非公立医院;逐年对各级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根据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更新与补充;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55000万元。

通过人才引进、专业能力建设、进修和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卫生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卫生队伍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十二五”期间计划临床进修、学历教育、乡村医生适宜技术培训、继续医学教育8500人次左右、规划投资1000万元。建立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医疗机构制度,鼓励和引导县级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加大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力争达到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人,每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85人,每千人拥有执业护士1.45人,60%以上医生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全科医学的医科毕业生达到同期毕业总数的30%以上;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和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三)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全面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继续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逐步扩大服务内容并确保覆盖全民;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逐步将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餐饮卫生、饮用水卫生、精神卫生、卫生应急等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针对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健康危险因素三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着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进一步强化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落实艾滋病病人“四免一关怀”政策,完善美沙酮门诊工作。全面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率≥85%。开展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6%以下。以乡(镇)为单位强化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接种率达到95%以上,使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维持无脊灰状态,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全县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保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充分重视和有效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巨大挑战,全面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和预防性干预,到年底,重点慢性病病人规范化管理率达到60%;开展儿童伤害干预工作;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治疗,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达到70%;扩大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覆盖面,加强龋病和牙周病防治工作。

3.不断加强妇幼等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巩固提高“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成效,进一步做好以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为重点的农村常见妇女病防治工作;为农村生育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重点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对危重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治和管理水平,开展儿童贫血干预,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开展“健康学校”工程,整体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强化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大职业病防治力度,加强对重点职业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开展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卫生创建和健康城市示范建设活动,争创省级卫生县城。推动以改厕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扎实推进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饮水水源、水厂供水和用水点的水质监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质量和卫生防病效果。

5.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完善卫生执法监督网络,全面推行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继续实施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片区派驻制度和协管员制度,提高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卫生监督覆盖率。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实现行政许可、日常监督、行政执法等卫生监督工作全面信息化和数据网络直报。加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医疗和采供血的综合执法监督力度,公共场所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5%,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90%。

(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到年底覆盖率分别达到93%、93%、95%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5%、70%、80%。全面开展新农合儿童白血病、先心病保障工作,逐步推行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耐药性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在资助城乡所有低保对象、“五保户”参合的基础上,对其医保报销后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全面推广就医“一卡通”,到年在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逐步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门诊费用总额预付制和住院费用床日付费制等支付方式改革。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

“十二五”期间,以群众受益为“标尺”,攻坚克难,不断把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推向深入。全面深化“五惠民、四分开、三协作、二发挥”的主要工作措施。“五惠民”包括:一是强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优先发展县医院;重点加强中心镇卫生院等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大力拓展优质医疗资源。二是改进群众就医服务。县级公立医院普遍开展预约诊疗、优化诊疗流程、普遍开展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和医保费用即时结算等改革措施。三是加强医药费用控制。全面实施单病种费用控制工作,严格上网采购并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进一步推广检查结果互认,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不断规范医疗机构网上药械集中采购,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费用增长。四是完善医疗安全监管。全面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完善医院等级评审、目标考核、不良执业行为计分、院务公开和医德医风考评“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五是提升中医药服务。“四分开”是:进一步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三协作”是:一是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全方位开展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中心、乡镇卫生院,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使群众在基层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二是加强基层人才培训。加快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全面实施全科医生制度,推进医师多点执业。三是加强远程医疗工作。全面推动各级各类医院深入开展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二发挥”是:一是进一步发挥医务人员积极性。二是发挥群众监督、理解、支持的作用。

(六)建立和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建立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站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按规定比例使用。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推广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确保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加强用药指导和监管,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人民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规范基本药物配送。建立完善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与监管信息平台。

(七)完善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建立食源性疾病和食品污染物监测与报告网络,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与食源性疾病信息的报告系统与互动机制。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平台,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与调查处理工作,认真组织和参与查处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落实政府责任,健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专业监督队伍建设,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力度,强化餐饮服务环节监督执法的目的性、针对性、威慑性;加强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完善保健食品监管体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安全预警制度,加大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整治力度,加强监督性抽验及风险评估,探索保健食品科学监管模式,形成监管合力,增强监管成效。

(八)大力推进中医工作

支持特色中医事业发展,实施名院、名科和名医战略。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推进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建设。健全城乡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中医科(室),中医药人员比例达2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有1名中医或能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全科医生;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量达到40%以上。推广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工程,继续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项目。

(九)提升队伍能力和科教水平

1.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合理确定基层卫生人才规模,着力提高基层卫生人才服务能力,实施“八大工程”、“六大项目”,建设“三大基地”,创新卫生人才评价、流动配置机制,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落实绩效工资制度,保障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以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主线,健全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增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量。以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为主要途径,大力开展全科医生队伍培养。完善逐级进修制度,建立继续教育管理网站。

2.努力提升医疗科技水平。集中优势资源,精选研究方向,促进学科交叉,围绕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需求,优化重点学科布局。建立健全医学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机制,每年筛选、推广1-2项适宜卫生技术,促进城镇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

(十)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

大力推进全县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综合卫生信息管理等内容的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主要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加强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加强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建成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医院;加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县、乡远程医疗服务;加快“一卡通”的实施,居民健康卡的发卡率达到60%。大力开展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加强卫生信息的标准化和安全体系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卫生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实施卫生“十二五”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卫生部门要加强全行业管理,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提升卫生整体服务水平。

(二)增加政府投入。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费用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新增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卫生财政资金监管,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转变卫生管理方式。进一步转变卫生管理职能,突出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在规划、准入、监管等方面的职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卫生宏观调控和全行业管理。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加大卫生法制教育与宣传力度,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卫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理念,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促进事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卫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全系统岗位设置和分级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设岗合理、分级聘用、科学考核、按岗定酬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各类卫生人才引进、培养、考核、投入和激励机制,建立高学历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机制,为中青年卫生技术骨干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鼓励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学历层次,逐步减少中专在学历结构中的比例。

乡镇医保论文范文第3篇

一、医疗保健的10个公平性指标

诺曼•丹尼尔斯的“医疗保健公正论”是将罗尔斯(JohnRawls)的正义理论延展到医疗保健领域的结果。丹尼尔斯认为,保持和达至公平平等机会(fairequalityofopportunity)为医疗保健的基本原则,医疗制度是守护这一社会正义的机制,而所要达到的正义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公民在正常的物种功能之下即在公平的机会之下对社会资源进行竞争。因此,一切的医疗政策和设施都可将这个原则作为评断的依据。[1]他的医疗保健公正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将西方主流的正义理论有力地延伸到医疗保健领域,结合大量经验研究成果,丰富了正义理论的阐释力度。[2]二是通过对医药资源合理分配的理论探讨,提出了“10个公平性指标”的衡量体系,以对各种医药改革方案进行评估,因此具有重要的指导国家政策的作用。[3]下面对丹尼尔斯的医疗保健公正理论之“10个公平性指标”略作介绍。从1991年开始,丹尼尔斯与另两位学者莱特(DonaldW.Light)、克普兰(RonaldL.Caplan)共同依据公平性的理念,对一些具代表性的改革方案作出比较分析,藉以评价不同方案的公平性。1996年,他提出检视美国医疗保健改革方案的“10个公平性指标”(benchmarkoffairness),旨在厘清在医疗保健改革中,与公平性相关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并进一步说明应被考虑的理由,并依此予以分析、评估各个健康照护改革提案的合理性,进而建立一套符合社会公正的健康照护系统。这10个公平性指标涵盖的内容如下:[3]

1.全民覆盖———覆盖与参与(Universalaccess—CoverageandParticipation)

2.全民覆盖———尽量减低非财务的障碍(Universalac-cess—MinimizingNonfinancialBarriers)

3.保健的全面性与利益统一(ComprehensivenessandU-niformBenefit)

4.财务之公平性———以社群订定保费比率(EquitableFinancing—Community-RatedContributions)

5.财务之公平性———依付费能力订定保费(EquitableFinancing—ByAbilitytoPay)

6.经费所取得之价值———医疗上之效率(ValueforMon-ey—ClinicalEfficacy)

7.经费所取得之价值———财务上之效率(ValueforMon-ey—FinancialEfficiency)

8.向民众负责(PublicAccountability)

9.与其他开支之比较(Comparability)

10.病人具有的选择的程度(DegreeofConsumerChoice)

上述“10个公平性指标”虽然是丹尼尔斯的医疗保健公正理论所演绎出来的具体指标,但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自1997年起,丹尼尔斯又与多位学者合作,运用这10个指标作为评估基准,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如1997年于巴基斯坦,1999—2000年分别于泰国、墨西哥、哥伦比亚,2001—2003年于危地马拉、中国云南、斯里兰卡等等。

这10个指标中,“全民覆盖”被丹尼尔斯视为公平性指标的首要指标。在丹尼尔斯看来,健康或疾病的差异会深刻影响一个人取得社会资源的机会,所以一个公正的社会应当提供每个人公平平等的机会,而为达到公平,在医疗保健上有必要采取强制式的全民保险制度,以弥补由教育、收入、社会经济地位等所致的各种不平等。医疗改革方案也应该以如何达到最广泛的参与为目标,消除人民因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而不能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的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全民覆盖”作为首要指标虽然非常重要,但必须与其他指标相结合进行系统分析才更为有效。由于篇幅限制,下文仅从“全民覆盖”这一指标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作初步分析。

二、“全民覆盖”指标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

(一)全民覆盖———覆盖与参与。丹尼尔斯认为,医疗保健不仅是一种福利,而且是一种权利,医疗保健权利就是要保障每个成员都能获得合理份额的医疗资源的权利。丹尼尔斯还指出,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要求拥有医疗保健服务,因为根据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个正义的社会结构不仅要保障所有人的基本自由,还要保障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均等的机会,而医疗制度的安排是使每个人达到公平均等机会的一个重要条件,获得和使用医疗资源是一种权利,因此丹尼尔斯提出每个人都有获得医疗保健资源的权利。[4](p4-9)经过几十年来的卫生体制改革,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在我国城乡基本建立,制度规定的覆盖人群范围涵盖了所有公民,不同从业状态、不同年龄状态的公民,不分性别、不分健康状况都有一个可以参加的基本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职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居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近4年来我国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参保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3263万人。其中,参加城职保人数为23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7万人;参加城居保人数为195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19万人。与2003年相比,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提高了近3倍,保险覆盖率在人群中的分布不均的现象有改善;城市地区基本消除了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性别差异;儿童、无业人口及低收入人群的参保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村地区基本消除了参保率在人群间的差异。尽管医疗保险覆盖的人口在逐年增长,但截至2011年,我国仍有12.9%的人口没有任何的医疗保险(参见图2)。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未实现全民覆盖与参与的标准,显然与现行体系的制度设计有关,全民覆盖一开始并不是制度设计的目标。我们可以分别从现行的三种医疗保险制度进行考察:1998年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为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而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可见此制度的重心是为雇员(职工)投保,没有考虑到无工作的雇员家庭成员,因此儿童以及原来没有单位的老人成为此制度实现普遍覆盖的盲点。即使是正对政策锁定的目标人群,社会医疗保险也没有实现应有的强制性参保,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和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拒不参保的情况并不鲜见。②此外,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加入社会医疗保险,这与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正处于转型之中有关。

2003年开始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主要原则是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按时足额缴纳合作医疗经费;乡(镇)、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新农合与城职保制度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强制性与自愿性,而非强制性恰恰是影响普遍覆盖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中,虽然也遵循自愿性原则,但由于当时强大的行政动员力量,具有事实上的强制性,因此大多数农民得到了保障。但新政策从强制性回归自愿性后,它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逆向选择问题。很显然,老弱病残者更愿意参加,因为他们受益的几率相对更高。但他们的收入通常较低,缴费能力有限。而年轻健康者收入较高,支付能力强,但其受益可能性较低,因此参与意愿也较低。任其自由选择的结果必然是大量健康者不愿意参加,而参加者多为体弱多病者。

2007年开始试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务院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最新举措,这一大型政策如果顺利推行,可以成功覆盖被其他保险遗漏的人群,是向着全民保险迈出的重要一步。现有统计数据及研究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实际上没有参加保险。[5]在对城居保的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中显示,居民个人特征如性别、教育程度和工作状况对参与意愿没有影响,而年龄、婚姻状况和身体状况对参与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参加保险的意愿不同。西部地区居民的参与意愿要比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强。此外家庭平均收入水平和政府补贴水平的回归系数十分显著,且为正,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和补贴水平的增加,居民的参与意愿更强。目前,城居保采取的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的筹资机制,在自愿原则下,能够参加的是经济上相对富裕的群体,而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则会被排斥在外。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更有可能享受政府提供的补贴及相应的医疗保障,这样客观上形成了富人既富又有保障。穷人越穷越没有保障,政府对参与者的财政补贴,就变成一种典型的逆向转移支付,这将会加剧医疗卫生领域的不平等。[6]

(二)全民覆盖———尽量减低非财务的障碍。丹尼尔斯认为医疗保健的道德重要性就是保护机会平等,保护机会平等是医疗保健资源分配的目的,应该依据机会平等原则制定最低限度的医疗保健。在丹尼尔斯看来,政府有积极的义务提供医疗保健,并通过设计保证所有人尽可能接近正常的医疗保健制度。因此,一个公平的医疗保健系统应该尽力阻止因疾病、不健康、或受伤而减少对个人开放的机会范围,医疗保健资源的分配应该通过机会平等来确保公正。从指标1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不是丹尼尔斯所说的强制性的全民医疗保障,而是一种城乡分割、群体分割的“碎片化”制度。这种多元分割的制度安排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的权利和医疗资源占有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直接损害了医疗体制的公平性。以下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说明不同保险制度对覆盖人群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两周就诊率医疗保障差异。以公费医疗人群的两周就诊率为最高达18.7%,其次为新农合和城职保险人群,分别为15.5%和14.6%,以城镇居民、其他社会医保和未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人群的就诊率相对较低。城市地区城职保覆盖人群的两周就诊率为14.5%,公费医疗为19.0%,参加新农合者最高达20.2%,城镇居民为10.4%,无医疗保险人群的两周就诊率仅为8.3%①。不同医保人群住院率。城市地区城职保覆盖人群的住院率为9.2%,公费医疗人群为14.0%,城居保险人群为4.9%,无社会医疗保险人群的住院率最低为4.0%。农村地区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住院率为6.9%,高于无医保人群的4.8%。无论城乡,公费医疗人群的住院率均很高(参见表1)。

乡镇医保论文范文第4篇

一、就业形势呈现好转,职业技能开发成效显著

就业工作重点突出下岗困难职工和被征地农民,积极优化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823个,完成*市局下达任务1*.9%,城镇登记失业率从上年3.6%下降到1.4%。一是深入解决再就业难题。通过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扩大再就业优惠政策覆盖范围,16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725人),新领《再就业优惠证》358人,凭证免交行政事业性收费720人共158万元、减免税841户共281万元。二是有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为落实全省城乡统筹就业第二批试点县市任务,市府办牵头组织劳动保障、财政、发展计划和市委农办等单位,组成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考察组,赴永康、义乌、绍兴、温岭等第一批试点县市考察,起草《关于推行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实施办法(草案)》上报市政府审议。三是切实加强劳动力管理服务。办理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招工录用手续31人,调动手续14人;办理《外来人员档案保管证》31251个、《外出人员就业卡》40个、《待业证》63个、外来驾驶员审批手续535个,新纳入劳动保障事务547人,通过职业中介实现就业58266人。

围绕人才强市和促进就业再就业目标,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进一步做实、做大、做强职业培训。一是扩大职业技能培训面。全市举办43个工种215期职业技术培训班,招收学员11623人(其中培训中心培训2647人),超额完成市委、市府下达的全年培训8000人的任务,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535人;被征地农民等农村劳动力培训9276人,实现转移就业3621人;高技能人才培训1793人,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163%;获评*市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组织全市电焊工、客房服务员等技能大赛,110名选手参赛,13人获得高级工证书,4人获得“*市技术能手”。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全市33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进行年检换证,依法将原《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换发成《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促进我市培训产业健康发展。二是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全市技能人才抽样调查,共调查机关企事业单位1763家,初步摸清我市技能人才现状和市场需求,相应制定《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开发普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意见》,为人才强市提供助力。市编委新核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名,全市建立鉴定机构8个,考评员队伍发展到480余名,统一加入*市考评员信息共享网。企业内部和农村劳动力鉴定改革试点顺利推行,初步建立更贴近企业、农村生产实际的本土化考评题库和考评方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10195人,考核合格发放职业资格证书9293本,发证率91%,发放被征地农民职业培训结业证书4472本,获评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加快技工学校发展。技校迁建列入全市“*”规划,市财政下拨40万元启动资金,我局抽调专人成立技校搬迁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考察论证和规划选址工作。按照部级技校创建标准,技校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3+2”大专班和中技班办学力度,学生技能考核中级合格率达90%,初级合格率达99%,20*年度招生人数创下634人的历史新高,完成计划数180%。

二、公医改革顺利完成,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建立比较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目标,通过依法扩面征缴、加强基础管理、完善长效机制等措施,高标准地完成社保扩面、公医改革、系统升级等任务。

一是公医改革如期完成。20*年1月出台《*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试行)》和《*市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暂行办法》,7月1日起正式废止公费医疗制度,417个单位的19970名公务员和全额拨款事业干部职工,全部转入社会医疗保险,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我市成为*地区首个完成公医改革的县(市)。社会保障卡率先发放公医改革对象,实现“刷卡就医”,10家定点医院相应纳入实时联网结算系统。《*市社会保险卡管理暂行办法》、《*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暂行办法》等政策相继出台,强化医疗费用监管,去年共查处冒用社会保障卡案件6起,追回流失基金,对违规持卡人、违规医生、违规医院分别予以暂停用卡、暂停医保处方权和责令限期整改的处理,并作新闻曝光和全市通报批评。

二是社会保险覆盖更广。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490961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37个乡镇(街道)全面完成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指标,顺利实现三年基本全覆盖目标,我市获评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先进县(市),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去年我市在职和退休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共计192612人(其中企业167851人,事业24761人),比上年净增6238人,实际缴费人数达到150889人,比年初净增5012人。农村养老保险有1667人通过退、转、并,纳入更高水平城镇养老保障制度,遗留参保8363人,规范化水平继续提高。失业保险逐步与养老保险捆绑扩面,参保33333人,比上年净增3643人;医疗保险参保102741人,剔除公医对象转入因素,比上年净增8282人;重点提高矿山等高风险行业职工参保面,工伤保险参保99622人,比上年净增10841人;生育保险参保62653人,比上年净增5416人。此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广到22个乡镇235个征地村,征地1公顷以上的重点村已参保214个,覆盖率突破94%,全市累计参保14482人,占*地区参保总数92.5%。

三是社保基金更加充实。开展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到年底继续依法暂停养老金发放251人,追回冒领、重复领取养老金21例共13.2万,追回医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3.1万元,堵塞了基金流失漏洞。全市五类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总收入63358万元、总支出39610万元、结余23748万元(比上年增加49%),历年累计结余95136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75万元,支出26309万元,结余14266万元,基金征缴率达95.11%,基金支付能力达到28.3个月;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396万元,支出5839万元,结余2557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327万元,支出302万元,结余1025万元;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1401万元,支出5637万元,结余576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658万元,支出564万元,结余9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001万元,支出959万元,结余42万元。此外,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基金年当年收入7078万元(含土地转让金收入3407万元),支出3845万元,累计结余18464万元。

四是保障待遇显著提高。全市30632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企业离退休职工月人均养老金达到86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6元;13401人领取被征地基本生活保障金,月人均265元。711人下岗失业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失业金,月发放标准从352.8元提高到411.6元,300名特困对象另获年终慰问共计9万元。医疗保险解决医疗原始发票遗失后无法报销、困难企业退休人员个体参保等的群众热点问题,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提高50%,达到6万元,住院起付标准进一步降低,医保群众得到更大实惠,公务员等原公医对象年人均经费从上年1635元提高到2422元。1444人次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共计798万元。支付生育保险待遇798人,人均待遇7067元。

三、维权维稳力度加强,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一是劳动争议仲裁创全国品牌。实行劳动争议仲裁错案追究制度,成立*市劳动争议错案追究监察小组,由劳动保障、总工会和经贸(企业家协会)组成三方代表共同行使监督处罚权。认真落实弱势群体“绿色通道”、休息日仲裁庭、阳光仲裁六项公开等便民措施,实行立审分离、速审速办、一步到庭、三方合议等效能改革,案件平均结案时间由37天缩短到25天。去年全市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741件(劳动仲裁院489件、办事处252件),结案率达98.2%,调解结案率达83%,为1497名劳动者追回经济补偿共计1804万元,为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市劳动仲裁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院被评为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二是劳动监察维权效能优化。深入开展“和馨行动”、“春雷行动”、“春苗行动”、“春雨行动”等专项执法,强化乡镇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部门联防机制,提高劳动保障维权力度。去年共巡查企业1290家,年检2439家,受理劳资纠纷案件1523起,涉及职工4145人,查处童工案件解救童工21人,追回欠薪827万余元,清退抵押金8.2万元,责令补签劳动合同6000余份,督促技术工种持证上岗2243人次,查处职业介绍违法违规行为9起,我局获评全国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先进单位。

三是劳动关系协调基础扎实。全市有8512家企业建立劳动合同台帐,3216家纳入电脑管理,劳动合同签订面覆盖25879家企业、20.91万名职工,签订率达86.2%,比上年增加6.3个百分点。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签订集体合同企业达3320家,已建工会企业的集体合同签订率达100%,338家企业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四是依法处访机制完善。开展局长接听市长热线、局长公开接访等活动,健全欠薪预警机制,制定劳动保障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劳资纠纷突发事件应急资金60万元,依法处访机制更加完善。去年接待信访群众4000多人次,受理群众来信999件,按时办结上级转办信件122件,结案率达100%,高效平息10人以上劳资纠纷案件55起,涉案金额409.2万元,全市继续保持劳资纠纷恶性上访、集体上访的“零”纪录。此外,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9起,满意率100%。

四、基础建设改造升级,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基础工作。加大信息化力度,投入1000万,完成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劳动保障监察软件开发、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升级三项任务。解决市职介中心改制难题,成立“*市瑞诚职业介绍服务有限公司”,实现管办分离,规范收费。申请在局办公室增挂政工科、将劳动保障监察科改为法制科,以强化人事政工,健全法制机构,已得到市编委办初步同意。加大宣传力度,编发各类简报28期,制作宣传栏9期、宣传窗12期,在《浙江日报》、《浙江劳动保障》、《*日报》、《*商报》、《*日报》等各类刊物上刊登我市劳动保障专题论文11篇、信息报道40多条,上网公开制度48项。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公交广告和政府上网等载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印发《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等各类政策宣传小册子13万余册,举办“民工维权”、“劳动法宣传”、“和馨行动”、“工伤保险”等专题广场咨询服务活动11次,接待群众2万多人次。

二是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做好规定动作前提下,灵活开展自选动作,在全市率先推出党员示范岗活动,被市先进教育办公室推广全市并纳入党员管理长效机制。全局125名党员与困难户结对,慰问资金累计达2.48万元。通过局长接听12345热线、“进社区办三事”等方式,发放征求意见表500份,收集梳理各类意见23条,及时整改落实。先进性教育大大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去年我局获评市级优秀党员1人,吸收预备党员20人,预备党员转正7人,列入考察对象12人,18名优秀干部职工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局机关支部被评为*市第一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模范党支部。

三是扎实创建“为民、务实、清廉”文明机关。内外兼修,强化责任管理。制订和落实《20*年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委带头加强学习,行风建设列入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责任书,量化、细化基层所行风评议进、退步奖惩办法,完善《廉政谈话制度》、《业务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和《错案追究办法》等管理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强化工作导向。分权制衡,促进预警预防。率先实行“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规定,出台《财务预批制度》等配套措施,提高民主决策、集体把关水平。通过内聘兼职纪检监察员、外聘行风监督员和企业联络员,提高行风效能监督力度,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否定备案、限时办结、服务承诺、ABC岗工作制等审批服务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岗位创优,打造服务品牌。深入开展创优质服务窗口等各类创优活动,评选优质服务标兵。响应市委号召,在全局开展局机关禁烟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营造出健康和谐工作氛围。目前9个基层所中有6个所被评为市级文明示范点。

肯定成绩的同时,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也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劳动保障办公经费、办案经费严重不足。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预算外收入基本失去来源,面对社保扩面、劳资案件的剧增和被征地保障等新业务开展,财政投入相对滞后,年办公经费缺口近百万元。

二是技工学校搬迁扩建亟待破题。该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国重点技校的申报,也是技校与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鉴定中心的资源整合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技工瓶颈限制严重的情况下,任务尤为紧迫。

三是失业保险扩面困难。失业保险政策对非公企业和职工吸引力不强,导致消极、抵触态度,特别是高流动性的外来务工人员参保积极性也普遍较低,失业保险扩面难度很大。

乡镇医保论文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以社会需求、群众满意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标准,扎实抓好本职工作是统览今年医院工作全局的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按照医院等级评审验收新标准开展迎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全面达到综合二级乙等医院标准;继续实施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落实各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工作取得新的发展;继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巩固地位;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经营理念、扩大外延服务、分配方案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职工待遇进一步提高。全院业务收入增长15%,医疗性收入达到500万元。

三、工作重点

1、医疗质量建设。在认真贯彻基本医疗制度,基本诊疗规范、常规和标准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全面落实“管理年活动”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

2、重点学科建设。抓好学科配套设置和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3、提高运营效率。抓好开源节流工作,以培育新的技术服务为引擎,带动医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严格控制医院运行成本,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

4、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医院新一轮基础设施改造规划—住院楼建设,按照工作规范标准完成设施配备。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

1、医疗业务工作

(1)强化质量管理: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抓好教育,要强化重点人员,重点科室的管理意识,提高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完善医疗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医疗不良事件预警和防范措施。建立医疗缺陷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处理医疗缺陷当事人和科室。三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重点,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工作,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四是充分发挥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强化科级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责,落实环节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五是根据管理年考评标准和医院等级评审验收新标准,完善有关制度及相应考评体系。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医师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应急能力。

(2)加强门急诊管理:加强专科科建设,对妇产科的门诊、内儿科门诊严格实行规范管理。在努力改善门诊设施条件,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便民设施,增强服务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落实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二是落实首诊负责制,提高急诊科能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急诊会诊迅速到位;三是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3)加快技术建设。首先要抓好检验科实验室建设,增加投入,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增加医疗技术服务的经济含量。二是做好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技术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对技术建设的管理力度。医院将拟定技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遴选鼓励技术建设项目清单,成立由院领导牵头的技术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并出台与重点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奖励政策。

(4)提升护理质量:一是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坚持执行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质量可追溯机制,确保各项护理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二是重点监督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对管理,定期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进行归因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三是重点加强对新上岗护士、低年资护士的技术考核。制定出年度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和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采取各种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四是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告知程序和沟通技巧,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五是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人才的优势,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2、科研和教学工作

(1)搭建为医院临床研究者提供服务的科研技术服务平台。

(2)实施人才战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卫技人员临床进修学习,选派人员外出进修(>2人次)和参观考察学习(>20人次)。

(3)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全院性医疗新技术、新业务及临床科研动态研究继教学习或培训10余次(含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培训、病历书写与规范管理培训),为医务人员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及资源。参加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5%以上。

(4)、引进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不少于2项。

(5)、加强学术交流,卫技人员每年撰写一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医学论文篇数不少于3%,在市、县级并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篇数不少于6%。

(6)继续做好乡镇卫生院、普洱市卫生学校等院校的教学基地工作,接收安排实习生>20人,进修生>10人。

3、行政后勤工作:

2009年行政后勤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创新。主要有以下任务:

(1)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各职能科室要围绕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就强化管理、提高执行能力、节约和整合资源以及突破医院发展瓶颈等专题开展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职能科室年度工作报告”和“制度”等工作制度。

(2)继续落实平安医院创建任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完善个人保科室,科室保医院的安全工作管理责任制。在重点关注医疗安全的同时,全面抓好药品、消防、设备、车辆和财物等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督导检查,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医院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3)严格控制运行成本。一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严格管理编制。二是按照“定额消耗”原则,制定或优化物资消耗定额标准,节约成本。三是加强对收费政策的研究和督导。加强医用耗材的监控,继续落实《医用卫生材料管理办法》中提出的相关监控措施。四是开展大型设备的运行效益评估,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4)基建维修项目。09年计划的项目有:开工新建住院楼;完成门诊综合楼病房的改造工作。

(5)继续做好院内外宣传工作。一是利用医院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医院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医院管理年活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平安医院等创建活动以及医保、新农合各项政策的宣传。二是创新性策划制作宣传片、展板,利用电视等媒体对医院内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以及重大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报道,为院内宣传沟通搭建宣传平台。三是对医院各种标识标牌进行规范,提升医院形象及文化品味。

(6)认真做好各项创建工作。深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好职工的五.五普法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4、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巩固“五好班子”建设成果,按照县委新规范继续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好周期复评和认定相关工作。制定和完善医院中干的业绩考核体系,提高执行能力。

(2)分层次抓好政策学习。一是安排两次院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专题学习班,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领会和贯彻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二是要采用专题辅导、小集中学习班和自学的形式,抓好全院员工的学习教育工作。

(3)巩固行风建设成果。创新行风建设工作方法,一是修订行风建设管理规范。二是完善医德医风查房制度。三是建立职工个人医德医风档案登记制度。四是完善满意度测评的制度,多渠道征询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五是开展提升员工人文关怀能力的系列教育活动。

(4)惩防并举、加强内审。认真落实反腐倡廉责任制,巩固“治贿”成果,加大内部监审力度,严格执行药品、设备、耗材、基建维修政府招标采购纪律,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监控机制。

(5)继续推行院务公开制度,让患者和群众享有医疗知情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社会对医疗服务的监督。进一步增强医疗服务工作透明度,营造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