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范文精选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一、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现状

现代物流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阶段的必然产物。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相关的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科,导致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片面、能力不强、素质不高。同时,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建立和完善、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对物流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急剧上涨,且呈多样化趋势,2005年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这就存在着一方面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加剧,另一方面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的不协调现象,因此,国内教育界的重点研究问题是迫切需要加快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目标,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二、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物流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物流系统由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七大系统构成。从物流工作的活动范围上看,可分为国内物流和国外物流;从物流业务性质上分,又可分为物流管理、物流设计规划、物流技术等三方面。所以,物流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由于物流业务和技术跨度较大,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确定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专业范围进行准确定位。如,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较强的学习和交流能力,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坚实的外语、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计算机基础,系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动态、最新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物流管理和经营的实际运作能力,能在物流业及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既能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1)课程设置:针对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从社会需求入手,不能设置一些与社会需求相差太远的专业课程,这个方面可以采取市场调研和问卷的形式来完成。另外针对物流管理人才的特点,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学校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将来就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了解企业现状方面,而不能让学生把时间只耗在纯理论探索等领域。

(2)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针对专业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和实践应用需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符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和教具;还可以多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视频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3)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要增加应用课程的比重,加大社会实践教学的力度。要根除本科教育纯理论化的痼疾,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减少课程的课堂授课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适应高校物流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为了让教师队伍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一方面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造,选送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物流专业办得成功的院校进修学习,引进一些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物流实践活动,为教师构筑一个实践的平台。例如,选择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物流企业,让教师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参与一定的业务管理工作;或者利用科研和教学实习活动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增强教师的物流实践能力。

4.专业教材建设。纵观目前市面上各种介绍物流学、物流管理或物流的某个方面的书籍,大多在内容上存在相互重叠。如物流概念、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的要素、不同行业的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物流中心建设、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都是重复率较高的内容,几乎在大部分的书籍中都有论述。其他的如物流自动化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的设计等,基本上也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物流书籍中,并且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书大都体系完整,看一本便能知物流之大概。教学内容要避免相互“撞车”,关键还在教材的选取。这就要求有可选之教材,一要在数量上可供选择,二要在质量上可以入选。所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体系、结构、内容合理的物流系列配套教材。

5.实训环节建设。物流专业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高校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物流教育在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显得较为薄弱。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与专业知识脱钩的矛盾,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也就是说,加强物流管理教学,必须要加强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具体可采用: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以及建立校外参观、实习基地等方法。

三、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物流教育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因此,只有把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培养放在战略地位上考虑,充分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并经物流实体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才能有利于物流教育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反之,物流管理人才又促进物流教育的加速发展。

物流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下,社会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在电子商务的驱动下,各个行业的供应链和物流管理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而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和创新,企业的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也必须进行创新和优化。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理论,随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主要特征,紧接着从四个方面阐明了我国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最后从三个方面系统化的讲述了电子商务背景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发展的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管理

一、引言

“互联网+”是中国在创新2.0时展的一种新形式,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物流和供应链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科学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如何将创新因素注入到企业的物流和供应链中,促使其各个环节的工作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是电子商务企业所要考虑的问题。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理论论述

(一)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概述分析在电子商务中,供应链和物流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电子商务从本质上来说,是以企业为核心的一种基本的商业模式。从系统的角度来说,电子商务是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供应链主要是指在终端用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一种可视化的网络。物流经营是指通过运输和配送等方式,以最小成本将原材料和相关产品从原产地运输到消费者手中。但我国的物流业起步时间较晚,又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物流企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我国传统的物流业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其产品品种少,批量大,周期长。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如果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整个物流链的瘫痪,并且由于运输费用的普遍上涨,再加上缺乏协调,使得传统的物流成本大幅上升。目前,我国的物流需求已从以前的大批量向多品种、周期短、批量多转变。为了应对需求端的变化,我国的物流业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在传统的物流产业中,仓储和运输已经从简单的仓储、运输、包装发展到了一体化、系统化和现代化物流服务。在改革后的现代物流管理中,不但有物流中心、分拨中心,也有专门为顾客量身定制的上门服务。现代物流的管理体现在:快速响应、系统化物流功能、标准化物流服务、明晰物流目标、市场化物流需求、现代化物流方式。

三、新时代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管理一体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代物流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这就要求企业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上,从订单的产生到原材料的采购,到加工的操作,再到最后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严密的控制。物流整合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现代物流是指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者之间的全方位合作。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并能有效地减少企业的成本。从原料的采购到产品的加工,再到产品的销售,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以减少生产和运输的费用,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以用户满意度为第一评价标准现代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扩大规模,就必须确立顾客至上的经营策略,理解顾客的需要,重视产品的最终价值,并进行深入的研发。针对不同的顾客群,实施差别化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的顾客服务体系,使企业的技术和创意在物流经营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使顾客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四、我国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供应链和物流设施的薄弱目前,我国的物流运输设备水平和设备配置尚不健全,一些大型仓储存量的中转站尚未形成,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二)缺乏相应的后勤管理人员目前,我国的后勤科研与教育工作尚不健全。由于缺少相关的学科知识,使得我国的物流管理在素质和水平上还略有不足。后勤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亟待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虽然物流业近几年实现快速发展,但其物流管理水平不高,并且从业人员的整体责任素质也不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

五、电子商务背景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发展的策略

(一)构建更广阔的信息平台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等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世界经济的融合正在逐渐成型。这种情况的一个优点是,在国际贸易中,物流费用会大幅下降。当前,世界物流正朝着多元化、智能化、高效的趋势发展,新兴电子技术的普及是物流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全球GIS、全球网络定位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而建立一个更加广泛的信息平台,也是现代物流业长期有序发展的保障[3]。

(二)提高现代化供应链与物流的整体运转效率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日益紧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关键。在现代供应链和物流业中,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在物流管理方面,传统的物流企业通常都是靠人力来完成,这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造成工作上的差错。当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大公司都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和电子数据监测体系,并运用现代的存储技术,通过条形码扫描等技术,对现代物流进行智能化管理,缩短了物流的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

(三)促进现代物流环保化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有些运输车辆仍然存在尾气超标、产品包装过度等问题,部分物流平台对可生物降解和可循环利用的物料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现代物流环保化的重视,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强化企业绿色发展理念。六、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电子商务大背景下,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是必然的,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组织结构达到最佳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其最大价值产出。希望学术界能够继续重视这一问题,并从现实出发,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从而推动我国的电子商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仲文安康 单位:桂林与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经济与管理学院

物流管理探讨2

前言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开始应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在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物流管理开始向集约化与高效化等方向转变,这样不仅可以使物流活动中出现问题的概率明显降低,还可以大幅提升物流管理的水平,甚至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收益。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可知,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从以下方面对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简述

供应链管理模式指的是当处于企业建设阶段时,合理化控制和管理供应链的行为。换言之,从相关企业的角度来讲,要对业务链条中的商品流、信息流和物资流等合理规划,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平衡。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流程的基础上,使集成化管理有效实现。对企业供应链上的各个流程进行必要的规划与管控,可以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隔阂,有助于各个部门之间更好地完成信息交流和共享。第二,全过程战略管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实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优化和改善企业的总体经营流程,不仅可以使相关工作得到高效开展,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1]。由此可知,企业要对链条上的所有环节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并全面分析链条运作之中的不足,之后科学有效地配置资源,以此来使统筹全局的目标得以实现,进而为企业供应链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

(一)信息交流呈网络化当前社会开始迈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伴随企业物流管理信息数量的持续增加,信息交流成为企业物流管理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应用之后,可以对网络化信息交流体系进行合理化构建,有利于不同企业或不同部门之间完成信息交流共享,为信息交流沟通效率的提升提供助力。此外,物流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这些环节都能够快速掌握市场以及生产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制订科学可行的经营计划,从而使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得到降低[2]。

(二)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过渡通过供应链管理模式,企业的生产和物流管理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不仅能确保各个节点之间进行有效配合,而且能够使各环节运转的流畅性显著提升,有利于采购、生产以及库存等各个环节处于平衡状态[3]。与此同时,企业对各个部门或各个环节可以实施统筹管理,让管理发展方向向集约化转变,不但要对生产效益最大化目标进行追求,还要使企业经营策略中出现误判的概率显著降低。

(三)管理的协同化在企业物流管理之中应用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使该模式的作用充分体现,让涉及的所有管理都能够进行无缝衔接。这样可以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充足性和及时性,同时也可以使生产计划得到有效执行,确保产品在固定时间内交货。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但要打通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经营环节,还要使企业和环节之间能够得到有效衔接,为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协同化奠定基础。(四)高效的物流效率从企业物流管理的角度来讲,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实施,有利于大幅度提升物流运行的效率。同时可以对中间烦冗的环节有效剔除,以此来使物流管理方面的成本明显降低。除此之外,通过供应链上的信息反馈,能够对生产经营策略进行实时的调整,从而使企业管理的灵活性与实效性显著提升[4]。例如,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对原料和产品库存之间的比例进行合理管控,减少库存积压,从而使物资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之间的联系会更加频繁和密切,想要推动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有效推进物流业务的开展。但从实际情况可知,部分企业物流未实现集成功能,企业内部的联系缺乏顺畅性,不仅无法有效执行物流中的各个环节,还会对物流业务的有效运营产生一定的限制。物流活动的基础为物流技术和设备,但物流技术和设备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导致物流缓慢以及虚假信息等现象不断涌现,对物流业务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既无法顺利降低物流运营的成本,又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5]。现代化信息技术欠缺,物流管理方面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传递和反馈,不仅使信息资源的作用无法体现,而且对物流整体的运行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应的物流成本持续增加,导致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被明显削弱。当处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下时,企业中各个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使得风险或不确定因素被明显放大,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利用供应链模式来管理企业物流,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供应链中的物流与信息流处于流动状态,但是供应链之上的不确定因素会让物流管理面临较大的困难。企业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来提供重要支撑,想要让企业物流管理保持在高质量的运行状态,就要对专业的物流人才进行引进。从实际物流管理情况中可知,物流专业人才的欠缺是大部分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之一。企业中的物流管理人员通常是从基层中晋升而来,由于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无法对物流业务进行专业规划和管控。由此可知,物流管理效果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运营阶段,依然会将传统运营方式当成主要方式,即以商品流通、生产、销售等为主体,这种方式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使供应链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对自给自足的方式进行应用,使产品研发、流通销售等一体化运营得以实现。在供应链管理之中,市场经营会对企业产生一定制约,导致物流管理水平相对偏低,从而限制企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知,想要消除企业的发展阻力,需要和时代保持相同步调,转变物理管理的理念[6]。

(二)物流管理技术存在滞后性在物流管理阶段,互联网无法为该项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这样会使企业和用户之间无法保持持平的关系,从而会使供应链管理职能作用受到一定影响。从当前物流市场发展状况可知,物流设备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并且物流资金增长速度偏慢,会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落后的物流设备会对物流管理技术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我国物流管理技术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具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在供应链管理的时代背景下,要全面提升物流管理技术的先进性,为物流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对从业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当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时,才能够使企业物流管理的质量得到确保,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在大部分企业之中,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相对偏低,部分从业人员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由于自身专业性的欠缺,导致物流管理效率受到严重影响[7]。由此可知,企业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切入,对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招聘,以此来使企业的人才储备量得到确保,继而使相关管理工作有效完成。

(四)缺乏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管理质量和水准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之中,是物流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对部分企业来讲,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企业尚未在物流管理中全面应用现代化技术,从而使物流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明显偏低。由于企业未配备软件系统与现代化设备,在对物流管理资料进行保存时,依然采用纸质文档和手工登记等方式,进而使物流管理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共享[8]。

五、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完善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物流管理理念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讲,物流管理是主要的内容之一,具有明显的不可代替性。良好的物流管理不仅能对企业内部生产流程进行有效规范,还能够妥善处理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关系,以此来使提高供应链系统运行效率的目标得以实现。当该目标有效实现之后,能够帮助企业精准把控市场需求,并完成科学有效的推测[9]。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转变传统的物流管理理念,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形成正确的认知。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要让自身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对全新的物流管理理念有效掌握,紧跟时展趋势,这样能够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加强重视,并在该模式下不断完善物流管理,为物流管理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助力。除此之外,管理者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在企业之中树立全新的物流管理理念,利用全新理念来指导相关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使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完善性明显提升。

(二)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现代企业竞争来讲,不仅局限于产品和服务方面,更多地体现在商业信息的竞争之上。当企业无法对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及时获取,只是单纯进行生产时,既会丧失抢占市场的先机,又会限制或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以此增加企业被淘汰的可能性。将传统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后者在管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要求,这种高要求体现在方方面面,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提供重要支撑。因此,要对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引进,并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甚至要对物流管理网络平台进行有效构建,以此来使物流信息处理和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进而全面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准[10]。例如,将先进的物资出入库管理软件引入企业物流管理之中,利用扫描的方式在软件中录入相关产品信息,并及时上传到供应链网络系统之中,从而使物流信息和供应信息等能够得到共享,为各个关联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可以构建面向客户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企业和客户之间能够开展良好的沟通交流,不仅能够使信息数据泄露现象得到避免,而且能够有效掌握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质量。

(三)构建专业化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物流管理来讲,需要专业性人才来提供重要支撑,为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提供助力。因此,企业要对人才提高重视程度,并对专业化物流管理人才队伍进行全面构建。首先,企业可以对内部员工开展专业化培训,培训的内容以供应链模式下现代化物流管理知识为主,让员工对这种全新模式以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有效掌握。同时要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与奖金钩挂,让员工对培训内容加强重视,以此来使知识得到有效的传递,从而为物流专业人才数量的提升提供助力。其次,企业可以对专业化人才进行引进,在招聘的过程中,适当提高招聘的条件,确保招聘的人员从根本上符合企业的需求,为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助力。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高福利待遇等优质条件来挖掘行业中的精英人才,尽可能将精英人才聚集到自身企业之中,当专业化人才队伍有效形成之后,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可以与相关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在学生获得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锻炼下,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此来使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显著提升。当企业将这类学生引入企业之中,可以打造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性的人才队伍。最后,政府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资源或资金支持,使企业能够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以此来使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从而为物流管理行业输送大量的人才。

(四)重构物流管理系统为了使物流管理能够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顺利开展,企业要根据全新的物流管理理念,来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细化设计,重点对采购、生产以及信息等物流管理流程与系统进行重构。具体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将采购环节当成切入点,来对物流管理流程全面细化。企业的采购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采购部门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物资采购流程,并对采购程序进行有效规范,不仅可以使采购活动得到顺利的实施,而且能够确保采购的质量和及时性。第二,创建企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在企业内部使物流信息共享得以实现,物流信息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不仅包括采购和生产方面的信息,还将库存和销售方面的信息涵盖其中,这样能够使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协同作业,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企业生产运行的效率。另外,要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共享物流信息,并对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采购以及销售管理等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使企业间能够保持良好的衔接性,从而使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业务能够无缝衔接。第三,对销售环节的物流管理工作进行妥善处理。对产品订单、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管理等内容持续优化,并对产品质量与服务管理控制平台全面搭建,通过销售来为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助力。结语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质量都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并可以妥善处理物流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为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因此,要对该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管理进行全面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从而使完善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有效实现,进而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钟晓云 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探讨3

运输在物流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输出都与物流息息相关。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物流运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物流运输直接决定着交易率及用户满意度。所以,本文对物流运输管理提升进行探析,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商品的快速流通。

1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下我国物流运输管理现状

1.1物流运输管理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物流运输主要运输大宗商品,物流的主要模式即通过铁路、公路、水路或航空等进行物流运输,物流运输较为单一化,即从某个地点运输到另外的地点,因此物流运输管理工作较为简单,只将工作重心放在运输安全和时间上即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流运输管理也在飞速发展,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产生了第三方物流,即供求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物流运输的行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物流运输管理工作而言,不再是简单的考虑运输安全和运输时间,运输成本、运输效率、服务质量等也要考虑在内。

1.2物流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相较快速发展的物流运输业,物流运输管理工作的滞后性明显,管理措施和经验都是在问题发生之后提出的,所以存在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运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对物流活动的计划、控制、指挥、协调等进行关注,而这些都需要对物流运输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完成。另外,物流运输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与行业服务偏差的问题,更需要有效的管理工作来解决。

2物流运输管理提升的措施

2.1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新时期下的物流运输管理,即电商环境下的物流运输工作,在此背景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物流运输水平,以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为根本,不断探寻物流运输管理的有效对策。首先,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对物流运输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将物流公司网点与仓库进行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其次,通过电商平台所显示的有效数据,分析物流运输工作及物流运输路线,将商品和货物类型进行分类整理,以此为基础建设仓库位置和物流站点,并科学合理地规划物流运输路线,构建物流信息网络,以实现联网管理、提高效率。最后,物流工作人员作为物流工作的核心,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对物流运输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在物流服务密集的区域设立客户满意度评价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邀请客户对物流工作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构建客户投诉信息处理体系,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最终提升物流运输水平。以上通过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物流运输管理水平,提高物流效率,提高物流业的服务满意度。

2.2加强物流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第三方物流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渐进入成熟发展期,快速发展的物流运输业,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滞后性问题严重,因此给物流运输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物流管理工作者要及时整理归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与物流业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沟通,针对新阶段物流运输管理中的问题,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以推进物流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物流运输工作中,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能够使物流工作更加精准和高效,有助于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会大大降低物流运输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同时物流运输的时效性也会更强。

2.3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在对物流运输成本进行控制时,不仅要关注一条运输链的成本,还要关注的是从产品生产到运输流通整个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流通渠道的发展所决定的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等都包含在运输成本中。对于大宗批发经营而言,物流中心和批发商物流都是以大宗商品的物流运输为主。对于零售业而言,零售商的需求各异,厂商在满足零售商需求的同时,要发展新型物流模式,并建立相应的物流中心,以提供直面零售的物流服务,如此一来就会加大物流成本,构建新型的符合物流发展需求的物流中心,并配以相应的设备。然而纵观整个流通过程,虽然物流成本增加,但物流的绩效得到了明显提高。

2.4实施多式联运在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过程中,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实施多式联运的商品货物不断增多,该种运输方式能从根本上提升物流运输管理水平,提高物流运输质量,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间环节减少,运输质量提高,以集装箱为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能够将货品直接送达客户手中,中间环节大大减少,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最大化保障。同时,在多式联运的过程中,全程由专业的人员组织调配,运输环节之间衔接更加紧凑,货物的运送效率和运输质量大幅提高,确保货物安全、准时地送到客户手中。第二,运输更加简单化,通过实施多式联运,货主办理一次委托合同,投保一次即可,其他事务都交由联运经营者处理,在物流运输途中所发生的货损、货差、货失等风险问题,都由联运经营者承担,因此物流运输更加简单化。第三,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利润,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实施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一般情况下经营者与业务企业都签订长期协议,运输价格最为优惠,合理地选择运输路线及运输方式,也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利润。

2.5开展共同配送一般情况下,运输企业受自身经营能力、资金不足的限制,在选择运输路线上往往较为单一,一旦超出运输范围,就需要承运公司进行单独运输,或转由其他公司运输。通过承运公司进行单独运输,对于不熟悉的路线,会出现成本升高和风险增加的问题,而转由其他物流公司,则会面临二次装卸问题,其中的劳动力成本也在无形中提高,由此经济利润会相应减少。随着物流运输的飞速发展,运输设施和运输工具的不断更新,加之互联网技术在物流运输中应用,对于远距离物流运输线路节点,企业之间可以开展共同配送服务。企业之间打通彼此的经营路线,交换路线信息,以开展共同配送服务,不仅硬件设施得到了高效利用,避免了重复购置,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而运输业务范围在不断加大,抗风险能力也有所提高,物流运输不断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3未来我国物流运输发展趋势

3.1供应链的柔性化发展,增强供应链间的联动我国物流运输发展过程中,未来产品及供应链将趋向柔性化,而供应链之间的联动性会更强,因此对物流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用户驱动生产的反向生产模式,即C2M模式兴起,在该模式下,消费者直接从电商平台下订单,制造企业可以直接接受个性化的需求订单,通过个性化的需求对产品进行设计、采购、生产,并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以快消品行业和服装行业为例,SKU的数量逐渐加大,服装行业的上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种类多、小批量、周期短成为供应链应面对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物流运输发展由提供物流服务向提供供应链服务不断转型迈进。

3.2垂直细分供应链B2B平台,进一步推动供应链提效把握目前生产端、销售端仍处于相对分散状态的垂直行业机会,即更多垂直细分B2B平台的发展机会,以推进各行业供应链提效。产业互联网阶段,由于不同垂直行业在流通体系、上下游分散程度、物流运输要求等方面的特定属性,参照发达国家2B服务市场发展经验,各赛道均有望孵化若干巨头。在产业互联网不断发展中,有资金流、信息流作为技术和资金的支撑,通过供应链平台进行优化赋能,以提高行业发展效率,提高综合竞争力。

3.3物流供应链的外部化和业务化发展未来,我国物流供应链发展向着外部化、业务化的方向迈进,不断打造对外服务能力的物流商业模式成为物流行业新的盈利点。从现阶段来看,在制造业和零售餐饮业,一批行业领先的企业先剥离形成独立的供应链服务企业,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一些成熟的制造业企业中,将处于核心的供应链服务进行剥离,以形成独立的供应链服务企业,不仅能够面向企业内部,还能向外部市场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和供应商资源为发展依托,能够快速承接外部市场业务,一跃成为行业领域中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以此为标杆,传统企业也应将内部供应链服务转向服务外部市场,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

3.4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在新零售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物流需求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只有对物流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才能跟上物流运输市场的发展步伐。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以餐食为主的即时配送服务不断普及,消费者的分钟级时效诉求越来越明显,这与传统物流商业模式有着较大差别。现阶段,社区团购发展迅速,线上以微信社群小程序为主,而以中心仓、团购点的围绕城市社区配送的物流模式正在兴起。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物流运输管理作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核心工作,不断提升物流运输管理水平,推进物流行业的整合发展是当下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物流运输管理提升工作中,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根本,以政府相关法规政策和扶持为根本依托,构建符合当前市场环境的运输行业标准体系,开展多式联运和共同配送,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我国物流运输发展向着供应链服务发展模式迈进,不断整合优化物流行业发展,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现代物流运输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形态出现的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最终促进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斌.经济新常态下物流运输企业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J].中国储运,2022(2):189-190.

[2]毛燕.供应链管理视域下的绿色物流发展路径[J].财富时代,2022(1):134-136.

[3]董洪鹏,杨宇,魏磊,等.空间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12):143-145.

[4]杨扬.运输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必要关系与未来的发展前景探讨[J].商讯,2021(36):170-172.

物流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逆向物流连锁超市

随着物流业的深入发展、环保、产品召回的制定法规以及退货、报废产品回收和再利用的加强,逆向物流这一概念正在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国外许多知名企业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增加顾客价值,提高其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逆向物流这个潜在市场是巨大的,国外超市已经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但国内大部分超市都未涉足这一领域,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随着时间的发展,逆向物流在超市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逆向物流必将像正向物流一样,在超市的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超市逆向物流的特征

逆向物流指物资从产品消费点(包括最终消费者和供应链上客户)到产品来源点的流动。在物理性流动的同时伴随着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价值流的流动,它与正向物流无缝对接而成为整个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超市日常运营中,逆向流物一般可分为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两部分。退货逆向物流是指顾客将不符合要求(目前部分超市已制订出只要是顾客不满意的产品,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退货)的产品退回给超市,再进一步退回给供应商的物流过程,其流程与常规产品流向正好相反;而回收物流则侧重是指商品过期而将商品主动从超市货架撤柜并返厂的物流过程。

逆向性。逆向物流中退回的商品或过期报废的物品的流动与正常的商品流的方向刚好相反,即从消费者→超市→供应商→制造商。

不确定性。与正向物流按量、准时和指定发货点是其基本要求不同,逆向物流产生的时间和数量是不确定的。它受消费者的退货要求与商品销售速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复杂性。超市逆向物流发生一般表现无序、少量,难以统一集中向超市物流中心转移;另外,退货商品或报废的商品处理过程复杂,从而导致逆向物流的管理也很复杂。

成本高。逆向物流中的商品通常缺少规范的包装,又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许多商品需要人工的检测、判断和处理,效率低下,极大地增加了人工的费用。因此,超市的逆向物流成本较高。

逆向物流管理对超市的意义

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随着超市竞争的加剧,超市已成为低利润的行业,使得对成本的控制、降低超市运营成本成为超市竞争的主要手段。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1999年的逆向物流成本约占物流成本的5%,到2001年,逆向物流成本所占比例翻了一番,大约为10%。而在零售业,2000年美国零售业的返品货价值约占商品零售总额的6.3%左右,从比例上看,返品占总体的比率虽不是太大,但其所拥有的价值量决不是小数目。美国2000年商业零售总额约为10060亿美元,按此推算,零售商业返品的价值每年至少高达数百亿美元之巨。所以通过较好的控制逆向物流,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对于超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顾客价值,增加竞争优势。在当今顾客驱动的经济环境下,顾客价值已成为决定超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众多超市通过加强对逆向物流的管理提高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增加其竞争优势。为吸引顾客,目前很多超市在顾客退货方面都制定了比较宽松的政策。对于最终顾客来说,逆向物流能够确保不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有利于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增加其对超市的信任感及回头率,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如DaveHommrich所言的那样,如果一个公司要赢得顾客,它必须保证顾客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心情舒畅,而逆向物流战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改善环境行为,塑造企业形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顾客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许多企业纷纷采取逆向物流战略,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消耗。目前超市在竞争中,也开始注重超市的品牌建设,希望通过品牌竞争来避免单纯的价格竞争。因此,加强逆向物流,树立超市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是超市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市逆向物流管理现状

缺乏对逆向物流的认识。逆向物流战略已成为国外许多连锁超市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一些超市已经开始设立了专门的回收部门或者逆向物流系统,但从战略角度是将逆向物流活动排除在企业经营战略之外,没有现代逆向物流理念,基本处于“配衬、附属”的地位,相当多的超市视逆向物流为负担,将其支出作为企业的额外成本,开展逆向物流都是迫于法律法规或消费者的责难,没有充分认识到逆向物流的作用,进而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逆向物流管理不健全。逆向物流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它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协调,因此它不能附属于其它部门,必须成立独立的部门进行管理。由于管理层没有深刻认识逆向物流系统的重要意义,以至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公司缺乏相关政策和运作系统,对超市逆向物流疏忽管理,没有专门对逆向物流管理人才进行培训等。

缺少与供应商、制造商协调逆向物流管理。在正向物流方面,连锁超市与制造商、供应商开展的合作是较多的。而在逆向物流方面,由于意识问题、管理复杂性等原因,很少有连锁超市在逆向物流方面与其它供应商、制造商进行合作管理逆向物流的。

超市逆向物流管理对策

重视超市逆向物流

对于超市而言,物流战略已是其整个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个物流体系显然并没有包含逆向物流的概念。超市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希望通过对逆向物流的管理来增强企业竞争力,首先就要求从战略高度重视超市的逆向物流。对逆向物流的重视是保证超市逆向物流与其它业务协调的基础。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给予逆向物流充分的资源和支持,这是逆向物流发挥作用的关键;同时,由于超市平时正向物流流量很大,逆向物流很容易与其冲突,因此就需要各部门进行充分的协调、安排,使流程通畅,从而提高逆向物流效率。

设立专门的逆向物流管理中心

逆向物流管理中心是逆向物流高品质运作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外国跨国企业的配送中心都设有专门的退货集中地,逆向物流流程上所有的产品都会被先送到这里,经过分类、处理后,再送到其最终的归属地。未来的连锁必将以规模制胜。对于大型连锁超市而言,可以设立专门的逆向物流管理中心,日常逆向物流渠道上的所有产品被送到逆向物流中心进行分类处理。这种逆向物流的地点可以设在超市的物流中心内。但由于逆向物流中的商品与正向物流的商品业务在加工、库存、配送等环节都可能会相互冲突,超市为了确保正向物流的商品的正常运作而可能会影响逆向物流的运作。因此,最好采取两种产品业务流程分离的办法,以提高回收品业务的运作效率。

建立逆向物流联盟

正向物流已成为一些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如沃尔玛,但是对于逆向物流而言,由于物流量少且不确定,它不能构成超市的核心竞争力。超市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联系关系,将逆向物流中的运输等业务外包,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帮助超市降低逆向物流成本。另一方面,还可选择恰当的其它企业,双方使用共同或相近的运输路线、仓储设施和技术平台,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经济。

物流管理范文第4篇

一、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精益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还包括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是贯穿企业生产、经营与销售的框架,主宰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对企业经营流程的总结。现如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逐渐跻身制造业的前列,与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汽车零部件相对较重,在物流上的支出在企业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可见,优化与完善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是关键。精益物流是一种新型的物流思想,旨在节能、节约成本,消灭一切浪费现象,以此为核心目标和条件,进行物流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该物流运作模式是以精益生产理念为基础,通过不断的演变而来,将精益思想应用到物流管理中是正确选择。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车间,重在对流利条、平滑筒、复合管等的应用,提倡采用柔性化生产结构体系,以达到控制成本支出的目的,将精益思想贯穿在整个物流管理工作中,定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通过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物流管理现状的分析,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部分,物流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多面的问题,在管理模式、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理念上都存在缺陷,物流思想相对落后,物流管理工作中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在物流上的成本支出大,相比于其他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物流方面极易出现管理风险,导致管理水平下降。在管理模式上,管理方法相对落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佳,是管理模式滞后的重要表现,物流配送不协调,致使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物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管理效率不高。另外,供应链不均衡,物流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大构思依靠库存在满足生产的需求,会提高库存的成本,对企业的资金流会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三、基于供应链的精益物流管理的有效对策

1、提高物流人才的综合能力,为精益物流管理提供条件

在供应链中,物流是重要组成部分,应从人才培养和训练着手,建立一支更为专业性、职业性的物流队伍,为精益思想的充分贯彻提供条件。新时期,精益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在供应链的条件下,禁止浪费行为的出现,提升对精益物流的概念认知,为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借鉴。物流人才应具备独特的嗅觉,始终将精益物流管理意识铭记心中,运用最为简单、最省钱的方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为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定期对物流人才进行培训,深度灌输精益物流知识,并对人才进行实训考核。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也实现了电子采购,对信息化精益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加强对其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培训是必然选择。

2、创新制造业物流运行模式,保证制造业零库存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信息化技术应用效果十分理想。现如今,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精益物流管理中,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并能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迎合精益物流的管理理念。精益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思想,旨在消灭一些浪费行为,其中也包括库存,实现物流运营的经济性。企业在精益物流管理中,要处理好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从汽车零部件制造原材料的采购到零部件的生产,再到销售,将汽车零部件交付到顾客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完善。为了实现对制造业的成本控制,需要保证零库存,有效避免出现额外资金浪费,实现物流、资金流和设备运行的不断优化。构建企业物流网站,通过电子采购的形式来确定订单,以付款和签定合同或订单为基准进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与加工,无客户需求的产品不生产,保证零库存,以避免多余的产品占有库存而产生的仓储费用,与精益物流背道而驰。

3、加强对企业供应链的改善,达到精益物流管理的目的

供应链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主线,决定着企业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销售与运输渠道,属于企业的一条龙服务。如今,企业在供应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供应链进行改善。其一,企业应与零部件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供应商的反映,保证在供应上充足、及时,以满足市场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企业应缩短订货与收货的时间,能够有效保证供货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实现企业及时制生产(JIT)。其二,要注重对采购环节的控制,应根据制造量合理设定采购量,尽量不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实现采购业务的系统化,提高采购质量。在销售方面,工作人员应发挥其专业性与服务职能,与顾客进行真诚的沟通与交流,为顾客提供最为真实、周到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获得最新最准确的客户需求计划,为满足客户需求,为企业的精益生产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撑,实现物流运作的一体化,实现物流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物流管理范文第5篇

原文

1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刻变革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是当前世界经济大潮中的主要动向。其中,出现了一些与高科技相结合和实行现代管理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并形成一种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子商务进入中国已经有好几年了,业界的炒作、媒体的宣传并不足以使电子商务在中国取得长足的进展,落后的支付手段和缓慢的物流配送仍然使电子商务看起来象个理论名词。其原因并不是技术的欠缺,而是落后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所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物流业整体还不发达,物流费用在GDP中的比重相对很高,据估计约占我国GDP的3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一般占该国GDP的10%~12%之间。这意味着每年有20%的资源白白浪费在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同时,这也表明,我国的物流配送市场是一个潜力非常巨大的市场。

.........

目录

1引言

2我国现代物流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3我国现代物流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资料

1文岗.电子商务时期的第三方物流管理[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年

2王巍,吕发钦.网络价值评估与上市[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0-33

3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