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政治论文

网络政治论文范文精选

网络政治论文

网络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近年来,广电网络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在保证履行党和政府的喉舌职能、民生服务职能、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工作效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另一方面,随着广电网络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产权结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职工队伍构成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引发了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变化,职工的思想观念变得错综复杂,多元交织,展示出了独立性、选择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呈现了新形势,带来了新困难,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上有误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发展中是务虚部门,政治工作可有可无,有人从事已经很不错了,经济创收是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第二等等,;二是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缺乏深度和吸引力,难以引起职工的主观兴趣;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在职工中不够深入细致,覆盖不到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淡薄,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四是与职工的交流沟通少、谈心少、座谈少,职工的思想动态情况得不到全面了解和掌握,针对性和及时性教育引导工作实效差,队伍中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淡化,爱岗敬业精神有所减退,在“深入”和“贴近”方面也有差距。此外,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一个较为规范的具体工作计划,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持续性,无法循序渐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以及广电网络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干部职工的社会经济关系、生活方式、思想活动、生活内容、价值取向等都呈现出多元化复杂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政治思想工作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使职工在目标上同向、在思想上同心、在行动上同步。

二、创新广电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思考

1.强化政治意识,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强化广电网络职工队伍的政治意识,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保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其次要抓好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三观”教育,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努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对党的广电网络喉舌宣传职能的理解,确保舆论导向与党和政府高度一致,不出偏差、不犯错误;第三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在重大方针政策的宣传中,必须按照中央精神进行宣传,唱响主旋律,真正起到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作用;要强化正面宣传教育,要教育广大职工时刻不忘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把弘扬社会正气、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放在第一位,要在全社会宣扬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和谐社会新理念,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要增强广电网络职工的学习意识,引导广大职工紧紧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更新、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宣传服务水平和舆论导向能力,树立服务意识,打造文明、优质服务窗口,创建人民满意的、群众认可的、政府放心的服务品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岗位培训是目前提高职工队伍整体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岗位培训要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不同类型、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培训。比如围绕提高服务理念这个主题,组织礼仪培训、服务意识培训,可组织营业厅一线服务窗口、呼叫中心职工参加,提高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围绕提高业务水平、专业技能这个主题,可组织维护人员、技术人员参加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应用技巧培训等;对新聘用或新进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对于内部调整岗位的工作人员,要进行转岗培训,培训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对于老职工要进行业务提升培训,培训后参加级别职称考试;培训要坚持“工作需求、专业对口”的原则,积极支持鼓励职工参加自学、进修和函授,鼓励他们利用非工作时间学习充电,参加学历继续学习,在提高学识水平上下真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训要采取专题讲座、脱产培训等多种方式,包括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对重点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3.针对不同特点,力争做到因人施教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因人施教,就是思想教育要区分对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量体裁衣。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是由诸多因素形成的,是各种矛盾的综合体。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每个人的思想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做人的思想工作更是如此。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思想工作才能感人之心,激人之志,收到应有效果。同时,职工的年龄层次不同、用工性质不同,也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性。广电网络是重要的宣传舆论单位,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工作相对比较分散,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复杂多样和任务艰巨。因此,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个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从广电网络的职业特点入手,不能用简单的、一刀切的方法,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符合工作实际的,通过循循善诱的工作,让他们树立方向和目标、坚定理想和信念、感受前途和希望,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才能极大的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针对不同的职工,进行不同的教育、引导和激励,才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4.注重情理结合,做到以情感人

网络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网络对于思政政治工作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流途径,而且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也使得一些负面信息不断的滋生。机遇:思想政治工作是对群众进行的思想工作,因此深入到群众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该工作的基本保障。网络所具有的丰富的信息以及平等交流的优势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机遇,极大的拓宽了思政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掌握丰富的信息是掌握社会最新知识的基本。以往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通过报刊等方法获得信息,这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在时空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网络的出现,则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获取无尽的信息提供了便利。挑战:网络的出现并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从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挑战来看,因为网络信息的混乱以及管理的困难给思政政治工作者也带来一定的困扰。网络实现了人际交往的间接化,放大了人和人之间的精神交往世界,但是也限制了物质接触空间。因为网络而导致的各种不良行为也时有发生。因而,在对待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问题上,应该辩证的看待。要充分利用网络,寻找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值得我们去探讨。

2.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探讨

2.1利用网络传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在进行思想政工作的过程中,时机很重要。如果能够在最佳时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其效果才能达到最佳。通过利用网络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最佳时机进行,网路可以及时把信息传播到各个网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反映提供条件。作为政治机关,则应该要利用网络,通过电子邮件把相关的教育计划等发送到基层单位中去。通过把教材传送到网络中去不仅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而且还能够减少教材发放的时间。此外,通过利用网络开设各种栏目及时了解被教育者的思想情况,能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

2.2创建有吸引力的工作网站建设具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目的有很多,可以是为了学习,也可以是为了进行理论交流。但是,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的创建是为了能借助网络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来进行马克思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利用网站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覆盖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以解决政治工作中的盲区问题。网络群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中以中青年为主,作为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对这部分群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通过网络,利用网络的特点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且还能够解决“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这个薄弱环节。

2.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知识含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可通过丰富工作内容,增强素材含量进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常是以报纸以及杂志等作为载体进行的,这种手段不仅在资料收集上速度很慢,而且还十分的凌乱,极大的影响了工作的有效性。但是,通过网络技术,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这是因为网络资源有着独特的共事性,可以不受地域以及空间的限制,就可以方便的进行检索。因此,在网络时代下,要引导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授课的趣味性,增强工作内容的知识含量。

2.4更新工作方式我国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把网站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校园网络这块阵地建设好、使用好、维护好。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匿名的形式对于一些反动言论进行驳斥,而且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引导。而且,网络匿名的方式能够让思想政治工作者获得较为真实的信息,能够在化解被教育者抵触情绪的基础上达到教育和引导的效果。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声像等特点来提高教育的吸引力。

网络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一)构建交流平台

密切沟通据调查,高校中有很多学生都是通过即时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等交流平台来与亲人、朋友、同学等进行交流、沟通,网络环境下面对面的交流日益减少。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利用即时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等交流平台来构建属于广大青年学子的社交平台,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一方面,通过构建交流平台能够给学生独立沟通交流的环境,也能够通过观察交流平台中学生的发言来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动,便于采取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交流平台能够给学生大量有用的学习资源,如提供继续深造、就业、勤工俭学、考研学习等有用信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环境应用

专题培训由于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不具备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为了主动适应网络在学生中日益普及的形势,促进高校进一步聚焦运用网络技术来教育、引导、服务青年学生,帮助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运用网络的能力,高校应该定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举办网络环境应用专题培训,加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建设,要形成集微博、微信平台、PU平台及传统的qq、飞信于一体的立体交互的网络工作体系。

(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丰富学习内容在信息化时代,各高校往往都会有工作动态、院校简介等内容的门户网站,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但却很少建立起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即便建立,也存在着学生关注度不高、覆盖面有限、不及时信息等问题。建议同地区的各个高校可以一起谋求合作,联合起来建立起涵盖多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基于各校特色来丰富网站内容、分类信息,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公开免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源,提高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特色版块,譬如:设置网上影视栏目,通过大量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材的影片来给广大青年学子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设置热点追踪栏目,让广大青年学子能够对国内外热点信息的来龙去脉予以正确、及时地了解;设置富有特色的网页,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时效性、针对性。此外,还可以结合高校校园生活的节点来开展大量的便于学生参与、贴近学生生活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如“一句话描述校园生存法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博文评选”“永远的雷锋,永恒的旗帜”“雷锋事迹图片征集活动”“大学‘最’印象”“有事儿问学长”等系列话题讨论。

二、结语

网络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首先,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多元观念、全球意识、效率观念的形成。不同的文化、各异的思想、多元的生活方式,在拓宽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打破了封闭、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多元文化观念、效率观念和全球意识的形成。其次,网络的时代性变革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各种可供比较、对照、选择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科学观念。这必将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大学生作为新事物最敏锐的观察者和接受者必将首当其冲的接受创新、求实、竞争、文明、合作和发展等观念。再次,网络传播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如报告会、演讲比赛、宣传橱窗、广播站、两课教学和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凸显出了局限性。而网络技术的普及,无疑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网络为大学生的发展带来的挑战

首先,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脱离实际。网络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生存环境。这种虚拟性在使人们逃脱现实的压抑,满足心灵的需求的同时,也使人们逃避现实、脱离实际、回避困难。大学生长期在网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会造成角色的自我迷失和多重性格,长此以往,他们会更加消极地付待现实世界。其次,网络的匿名性引发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的错位。网络中长期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违背公民道德规范的行为,即垃圾文化。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信息几乎成为一种免检产品,这给一些道德颓废者和不轨分子大开方便之门。事实上,网络上的大信息夹杂着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大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坚强的控制毅力,一旦陷入其中,精神和意志将受到损害。最后,网络的不可控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化。如今,网络环境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多元化、广泛化,一些不良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信息的内容可能与教育者宣传灌输的思想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面对这些不可控制的信息,大学生在思想上容易产生疑惑,造成是非观念的模糊,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困难

三、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一)探索学校、家庭、社会、新媒休“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思想教育工作的视野不仅要从学校向家庭、社会转变,还要向新媒体转变,向多层次、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地遵循原来的传统方式和模式,而应站在全新的高度,以开放的思维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家庭来说,应充分发挥其所具备的天然优势,利用新生入校报到、到校看望孩子等机会与负责老师建立相应的联系,使用家校通、手机等网络互动平台等,加强与学生家庭的互动。对于社会和新媒体来说,要同高校共享教育资源,积极协助高校营造良好健康的高校信息环境,对于垃圾信息、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截堵限制,最大限度地阻止不良信息向大学生的传播,保证大学生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二)全方位地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能帮助青少年面对网络时学会明智的选择和正确的分辨,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有效地、批判性地获取信息,熟练地、客观地评价信息,病能够根椐实际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合作完成。首先,通过丰富、多样的学校活动促使大学生提高网络素养。其次,通过家长的网络素养提升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增强。最后,加强媒体这传力度,推动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自律建设。

(三)以生为本,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网络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一)网络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严峻挑战互联网起源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他们在网上多是鼓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和自由等政治主张,宣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生活方式。大量缺乏控制和过滤的信息、各种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汇聚交织于互联网,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极易造成价值观的倾斜和道德判断力的减弱,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正面导向功能。

(二)网络环境对教师信息主导地位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获得了无限的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关的知识,针对不同的事件或现象,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知识量与信息量有时甚至超过了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挑战。

(三)网络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挑战。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更具开放性,更加强调自主性学习。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获取学习资料为19.65%,64.38%的学生上网“不定时”,有20.04%的学生能够做到网络与学习“相得益彰”,79.96%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受到了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信息丰富多样,对学生来说有时真假难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精力,要真正让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比较难。

(四)网络环境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从教学要素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学生、教材”三大要素,变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大要素。师生面对的不仅仅是双方,而是图象和声音、课程的教材多样化。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本着以“教”为中心的“授一受”知识教学理念,变成了网络环境下以“学”为中心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独占有限的教学资源,变成了网络环境下师生共享无限的教学资源。信息传递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辐射教学模式,变成了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多向交流的空间。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创新的路径选择与策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其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目的规定任务,任务体现目的。这一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政治认识如何提高,以及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道德品行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均衡发展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围绕基本问题来体现课程目标和任务,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可能路径

第一,以分析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来求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讲理论,教学目标是要使大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对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网络环境下,学生是认知主体、自主知识的建构者,获取知识的途径众多并且便捷。学习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便捷的通讯方式,如利用电子邮件咨询的思想政治教师或专家,到相关的论坛、BBS发帖子寻求帮助等等。所以,课堂教学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应先选择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来引出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再通过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内在联系,把运用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现实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时,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允许任何人都能信仰宗教,作为切入点,指出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再指出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虚幻的、失真的、颠倒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得出结论,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必须以追求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己任。这就要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有问题意识,才能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

第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来表达情感、锻炼意志。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有无,与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海量、多态的网络信息带来了大量的未知问题,极大地刺激着学生的好奇心。但繁杂的信息内容极易把人的注意力转向感官刺激本身,学生对这些现象后面所隐含的内涵价值与本质精神往往被忽略。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育人的教学功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原则和规范去理解、评价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把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好奇心转化为内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享用发展体验中,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真正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任务,自觉克服影响学习的困难和障碍,有意识地监控自我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针对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和再生信息知识。这样学生对事物本质才能进行探究,对事物价值的判断、目的意义才能正确把握,才能从中掌握知识、技能以及培育阐明、解决问题的认知内驱动力。如在《倡导低碳生活》的教学中,何谓低碳生活?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是因为气候变暖吗?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世界各国在国际气候大会上对限制碳的排放量喋喋不休,问题的实质又是什么?对气候变暖原因的探索是求真的科学研究,倡导低碳生活是人类的求善活动。严格限制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是为全球争取生存和发展权。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知识的真、善的价值中,通过与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意义重建,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第三,以问题设计为备课重点来传播信念,付诸行动。无论是从现实问题出发来讲理论,还是以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问题如何来把握,如何把问题设计好。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顺序呈现形式,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是以超链接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围绕同一问题,借助网络信息,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视角,整理和取舍所广泛接触的不同观点,随着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思维愈向着深刻性、独立性、科学性方面进一步发展,便愈加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找问题,援用不同理论来辨析,在理论的碰撞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成果来解决问题。好的问题有理论含量、有现实感、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提高师生思想上的深层次认识。教师阐释“老问题”时要有强烈的时代感,讲述“新问题”更要有深沉的历史感,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所以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不是简单地放在教材已有的教学内容上,而是把教材上的内容融会贯通到对问题的设计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知、情、信、意的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原则和规范。如在谈到大国关系中学习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时,有些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教师要能够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趋势,指出这一学习目的的狭隘性。通过师生的交流学习,发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基础,就是各有所长、和而不同。各国人民只有相互尊重和学习,汲取先进文明成果,才能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策略“认识是在一个不确定性的海洋里穿越一些确定性的群岛的航行”,网络环境的无序性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课堂教学呈现出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混。策略则可以根据在执行中途获得的信息改变预定的行动方案,甚至创造新的方案。所以应用“策略”优于应用“程序”。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有序与无序交融中所采用的基本策略有:第一,营造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文化氛围。思想政治课教师按照教学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大力宣传积极正面的信息,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占领网络环境阵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网络活动,如提供网上论坛、制作flash比赛、网上征文等各种活动,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抵制消极、腐朽、堕落文化的渗透与影响。笫二,更新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们大都不陌生,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自制力等情形,教学内容若无新意,就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强,对同一件事情往往有着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把传统教学中“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要求,转变到要借助网络开启“源头活水”上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途中的“探照灯”。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发展。第三,拓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只有做到目标明确,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的潜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拓展交流沟通渠道。网络环境下,教师要用敏感的触角去接触学生周围的小社会,找到学生关注的焦点,灵活选择时效性、轰动性的问题和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和发言,教导学生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当代学生思想实际的新变化,将课堂教学和网络互动相结合,向学生公布自己的邮箱、博客、QQ号、QQ群、手机号码等,跟踪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第五,创新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整合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利用寒暑假大学生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提高学生创新、动手、策划、组织、服务等能力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

三、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条件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实践中创新实现的保障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信念。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事业心。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一定意义上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的,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热爱,其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苍白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以疑为导、援理释疑,才能使受学生在敬佩和信服中接受理论教育,才能从思想上促使自己主动创新教学方法。

二是有理念。转变教学理念,就是要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切实从实际出发,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提高教学有效性。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开放的、生动活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富有启发性的、有直接针对性的。教师讲授就不能只是说教性的、拘泥于教材的、停留于概念的、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的。理念的转变,实质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认识上的改变,新的教学理念一旦确立,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形式就会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并且会不断涌现,就会有内在的动力不断去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