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学科知识

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生物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生物学科知识

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学科;科学知识;人文情感

一、生物学科教学理念

对于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本文仅讨论高中生物学科的内容,而教学过程与内容紧密相联,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归结为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学生。

总结为两点,即全面性和灵活性,即指生物学知识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而且要着眼于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并且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即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就这一点来说,它既是教学理念,也是教学目标更是生物学科的一个性质特点。所谓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倡导探究性学习。

这也是生物学科知识最具特色的性质之一。生物隶属于科学领域,而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莫过于不断的探究。探究性学习是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家的探究思维及方法,力图改变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方式。

4.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对于长久以来学生所学不能应用于生活实际,生物教学内容中便加入了很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原理,将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搬到课堂上来,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生物学科知识的性质

生物学科知识的内容范围很宽广,相应具备的性质也是很丰富的。本文仅对其特殊的性质,即区别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特点做相应的具体阐述。将其归结为以下四个主要的性质,即生命性、科学性、实验性、先进性。

1.生命性。

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将生命现象、生命特征、生命规律等内容进行选择,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以适应其年龄和心理特征的表述方式,将这些学科知识呈现给学生,这是生物学科生命性最表面也是最直观的体现。其次,生物学科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的相关知识;层次上,生物学科由大分子物质、细胞谈起,在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每个角度都为学生开设了探索生命世界的窗口;从知识类型上讲,生物学科既有简单易懂、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陈述性知识,又有需要动手亲自操作才能掌握的程序性知识,还有透过现象看的本质、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逻辑性知识。最后,学生只有对生物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对生命有全面的认识,才可能体会到生物学科中生命性的存在。而这一性质也恰恰体现了课程理念所提出“面向全体学生”。

2.科学性。

这一性质的最大体现就是理念的阐述,即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我们要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通过科学技术和过程来实现科学素养的提升。如在讲授科学探索这一主题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的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生物。在讲到细胞结构时,也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仪器(显微镜)去观察。而这些教学内容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在生物课程中参与解决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知识和技术,到了日常生活中,他们便能够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去解决问题。而且,通过生物学科科学性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科学过程,锻炼使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并最终养成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习惯,成为真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这一点性质正是对“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课程理念的映证。

3.实验性。

自然科学是在科学的实验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因此也都具备了实验性。具体来说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体现的。首先,实验知识的可操作性。通过生物实验操作,使教学内容立体化,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其次,实验知识的主动参与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亲力亲为,掌握的知识都是主动获取,这样获得的知识必然更加牢固。另外,实验知识的全面性。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实验知识的精神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还应该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实验精神,即严谨态度,屡败屡战意志品质,还有与人相处、共同实验时所必备的合作精神。如在讲授绿色植物的一生时,就需要学生不仅能理解理论知识,更要通过亲自栽培绿色植物的实验来体验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样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一性质也是对“倡导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最佳证明。

4.先进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学科。学生学习生物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因此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与生物学知识内容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一些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也预示着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要不断的更新与改革。如在介绍基因时,就要向学生们展示更多的基因技术所带来成果;在讲授人的生殖发育时,也可以为学生介绍试管婴儿的诞生与发展历史。更多的将现代科技、社会和知识联系起来是生物学科知识最大也是最突出的特点,这一点也是由课程理念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所决定的。

三、结论

综合全文的论述,根据课标所提出教学理念分析得出生物学科知识的生命性、科学性、实验性、先进性的四大性质。而在生物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先熟悉学科知识的性质及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授课形式及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姚芳儒 马俊丽 史立平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27.

[2]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61-74.

[3]林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生物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29.

[4]林国栋.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8-74.

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2篇

1.1建立职业认同感,明确工作价值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职业认同感会影响个人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基础。作为一名称职的实验技术人员,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观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内在动力。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实验准备,辅助教学以及实验室日常管理等工作,头绪多而且繁杂艰苦,特别对于生物学科,实验材料、仪器用量大,必须随时更新,实验条件要求严格,要随时监控以保证菌种的活性不退化等。而且通常被认为从事着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因而地位和作用很难得到认可,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职业认同感差,思想不稳定。针对此类情况,学校各级领导应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验人员自身则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苦乐观,提高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感。明确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感,爱岗敬业,将关注点放在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上。

1.2紧跟科学发展,提高业务素养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必须紧跟科学发展,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具备稳固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先进技术,此外遵循教育规律,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适应实验教学的新需求。实验技术人员不应局限于对现有实验的学习,应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实验课程设置的难度也逐年加大,以基地班分子生物学实验为例,将以往连贯性不强的单元实验改革为一个综合性大实验,改革后删除了重复性、验证性内容,而增加了难度较大的诱导表达、SDS-PAGE等实验内容,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迅速学习并掌握诱导表达及电泳的原理以及仪器的正确使用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摸索,该实验的开设已做到准备工作到位,实验现象明显,可重复性高,结果稳定等,教学效果良好。再如,PCR实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模板不稳定,实验效果差的问题,实验技术人员在对实验结果做认真分析后,查阅资料,更换了模板和引物,从而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技术人员能做到对实验试剂和器材充分了解,针对菌种活性、培养条件、不同批次试剂等的细微变化导致的可能出现的特殊实验现象有所准备,并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例如,革兰染色出现过染色后无法明确区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问题,实验技术人员从菌种和试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菌种进行划线分离而后单菌落培养,从而保证了菌种的纯度;其次在菌种没有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实验确定了出现问题的番红花红试剂,而后购买不同厂家的该试剂做平行实验,最终筛选出实验结果明显的试剂,保证了实验教学有序进行。在仪器设备的维护方面,由于仪器更新速度快,仪器的操作方法也在变更,所以不能一味相信经验之谈,必须建立起学习操作规程及说明书的习惯。例如,不同厂家的显微镜、PCR仪、BOD仪、灭菌锅等仪器操作流程差别很大,实验技术人员能够做到先学习使用说明书而后操作仪器,并且培训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保证了实验仪器科学高效的利用。

1.3参与教学改革,辅助科学研究

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多学科的实验课教学任务,一方面对实验课程体系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实验教学软硬件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能够从自身优势出发提出教学改革方向,推动实验教学创新性变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多年来一直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通过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和多个学科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调整等工作,不仅建立了中心网上资源平台,而且完善了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管理规程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等各方面的体制,全面调动了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实验技术队伍价值体系的建设及实验中心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变更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技术人员对各学科实验课内容以及实验器材比较熟悉,能够依据大纲要求,合理、科学地安排实验教学工作。例如,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面向全校开设,教学班次多,耗材和仪器使用频繁并且用量大,实验员都会提前做好计划,将实验材料准备充分,对于与其他课程共用的仪器如显微镜、离心机、摇床等,合理安排使用次序避免冲突,从而做到协调好实验材料、仪器、实验室的利用,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教师与实验人员彼此分工和侧重点不同,通过调配能使实验技术人员的实践教学与教师的理论教学形成良好的互补格局,彼此都把自己所擅长方面的能力最大化,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更具竞争实力。随着实验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学历比例的不断增加,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已逐步提升,由于已经经过了全面系统的科研训练,更具有创新意识,体现在科研活动上就应勇于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力争做到能够在科研工作中当好助手,与他人通力协作,承担科研任务,潜心攻关,探索新问题创造新成果。

2实验技术队伍管理模式的建立

2.1发挥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实验技术人员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既是实验中心的建设者,又是管理者。针对如何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作用,如何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实验中心必须要在学校相关制度的指导下建立更为详尽的仪器设备的购置、操作、维修、保养、报废等方面的制度,以确保每项工作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针对如何制定人员职责,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验中心则应依据岗位责任制,对实验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做出明确规定。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制度管理方面,制定了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细则、实验室工作岗位职责、实验室开放管理细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等,各项日常工作细致明确,做到了有法可依;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将学生实验室根据学科分配给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对照明、水、煤气、门窗等进行维护维修;在实验课程准备方面,按学科及班次分配工作,分段包干,使每个人都能明确自身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在仪器管理方面,对仪器设备进行统一购置、统一调配,根据仪器类别设置显微镜室、摇床室、离心机室、超净工作室、灭菌室等,分责统一管理,所有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实验室使用记录均完整,提高了仪器设备及实验室的利用率;在药品和耗材的管理方面,各个技术人员根据所准备实验课程承担相应药品、器械耗材等的管理工作,多人共用的物品,由使用最频繁用量最大的人员进行统筹管理。

2.2量化考核指标,构建科学管理模式

关于制定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制度,通常使用的考核晋升管理办法比较粗糙,对工作的专业程度没有明确规定,也导致一些具有较高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实验人员工作热情受到挫伤,从而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改革的进行和实验中心的发展。考核制度应适应新时期实验技术人员结构的变化以及教学改革对实验人员的高标准要求,把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态度、工作纪律、业务水平与专业知识、完成本职工作能力、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准备质量、实验教学效果、开展实验改革、科研成绩与论文等方面内容,依据不同职称等级的要求进行量化,真正起到奖惩分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全体人员积极性,形成良性管理模式。此外,应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安排实验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和专业会议等,拓宽知识面,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3结语

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3篇

b中学;生物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中学阶段作为人的教育的黄金时期对于每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学学习阶段,生物学科并非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如何在生物学科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摆在每名生物教师面前的一道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创新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生物教学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教师照本宣科的尴尬局面,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

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当今社会对于每个人要求的终生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初中阶段作为每个人思维最为活跃、学习能力开发最为重要的阶段,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需求也十分迫切。而生物学科对于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生物学科作为理科类辅助学科无论在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精力投入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其次,生物学科的很多知识都可以设计成为以实验、观察为主的实验性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生物学科的知识大部分可以广泛应用到生活之中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最后,生物学科之中很多科学家的轶闻趣事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传统生物教学模式中,生物教师往往作为传授者对生物学科知识进行讲授。而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的学习,课堂上下很难形成有效的互动。同时由于每名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生物学科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专注程度不尽相同,使得教师很难兼顾每位同学获取知识的程度,致使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程度。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是要改变教师在生物教学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就要求生物学科教师应变生物教学课堂的“主导者”为生物教学课堂的“引导者”和“观察者”。可以逐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研究教学”等先进的教育模式,将教师从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中学生物教学课堂的主导。二是要创新教学思路。在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要求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生物学科知识,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将自主学习意识植根于他们的心中;三是要牢固树立“快乐学习”的理念。学习如果仅以考试得分为目的,那样是很痛苦的。因此要在师生中树立“快乐学习”的理念,逐步改进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在平时的表现引入到中学生物教学考评体系之中,使学生的命运不单单为考试成绩所决定,真正做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

第一,在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许多科学的、具有良好效果的创新性学习方法逐步被引入到中学教学实践中。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被认为是近年来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创新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是由我国教育工作者发明的,而是欧美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实践出来的一套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指由授课教师对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进行异质化分组,并由小组同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的一种学习方法。原因在于:首先,中学生物教学多采取以实验、观察为主的实验活动,而分组实验活动证明是最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其次,“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异质化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有效产生讨论,进而激发其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在中学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是利用一些生物学家的轶闻趣事吸引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故事的吸引而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中学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通过在课堂上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二是密切联系生活,将生物学科知识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通过思考分析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第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在改进教育评价体系狠下功夫。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但如今单纯的考试成绩并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这一观点也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认可。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对现阶段不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使善于学习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受到重视。

三、结语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生物学科教师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而生物学科以其独有的学科优势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张丰平.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6(06):155+161.

[2]肖云霞.浅析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2(12):243+249.

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研意识;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

生物制药产业是当前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被誉为“朝阳产业”。我国已把生物制药产业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支柱产业[1]。生物技术制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高度交叉、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到基因工程制药、发酵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抗体制药、酶工程制药等,内容多,知识面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2-3]。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4]。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个主要职能,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体现教师与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5]。实验教学是培养实验技能、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6,7]。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思路,在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科研意识的培养。

1我校生物技术制药教学现状

2006年我校在制药工程专业中开设了生物技术制药课程,2014年在新一轮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中,药学、药物制剂等相关专业增设了《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验课教学中我们根据现有条件开设了一些基础性和初级综合性实验,如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质粒的转化、微生物的发酵、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等。学生初步掌握了现代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每次实验课安排3~4课时,但很多实验步骤时间较长,无法短时间内完成,缺乏连贯性;实验经费与场所有限,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甚至是演示实验;再加上有些实验本身较为抽象,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实验教学班级较多,实验教学人员较为紧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改革,以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为突破口,整合多方教学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2优选教学素材与内容,整合多方教学资源

现代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不断出现,以至教材的内容往往滞后于学科知识的发展,要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前沿知识,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但这些内容的实验技术条件要求极高,花费极大,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通过专题讲座、结合视频,在实验过程中穿插讲解,如生物技术与靶向药物开发、药物基因组学、基因治疗药物、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专题,激发了学生科研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现有安徽省药学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优势,我们积极与这些平台有关教师联系,邀请他们利用这些先进的科研平台适当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相关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外药学院也积极申报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与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项目,先后筹措资金约300万元建设生物制药实验室,极大的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有效解决了实验场所与教学人员紧张的问题。

3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到本课程或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涵盖更多的知识点,往往涉及到多种实验技术或方法,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设计性实验一般是提前指定实验目的要求,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成员根据现有实验条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并加以实施,不同学生或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案,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近年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主要实验教学改革方向[9]。在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重,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制药相关技术的认识与理解,锻炼学生文献检索、数据处理、独立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改革课堂组织形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每次实验都有规定的学时数,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只能把很多实验步骤进行简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也不能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10],由于生物技术制药很多实验周期较长,很难在短短的几节课内完成。我们考虑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改实验课为实验日(一般选在周末)或实验周。教师筛选若干可行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列出实验项目所需仪器与材料、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及参考文献,教师进行适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或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实验进度,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结果,学生独立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可重新安排设计实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在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步骤时间较长,教师穿插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有一定科学意义的问题,与学生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活跃实验气氛,促进学生对实验操作产生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5推广科研兴趣小组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很多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步骤多、周期长,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增加了实验本身的难度。我们根据学生自身目标(如考研的学生),选拔部分高年级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进行适当的实验分工,促进实验顺利完成,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教研室的学术活动,同时动员教师指导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大学生科研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让学生接触早期的科研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安徽省药学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优势,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向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对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技能的考核与训练。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接受了科学思维的熏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6完善实验考核方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往往以实验报告为依据,教师在实验后对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评阅,这种考核依据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不能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和反馈,不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无法全面并合理的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些学生实验过程中学习态度非常认真,操作也很娴熟,积极思考与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实验结果不理想,如果单纯根据实验报告评阅实验成绩,可能会因为成绩不理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将实验教学考核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实验报告部分(约占40%)、实验技能测试部分(约占30%)和实验设计部分(约占30%)。实验报告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相关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能力。在平时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完成实验技能的测试,重点考察学生实验操作是否娴熟,试剂的配制与仪器的使用是否正确,实验记录是否规范。实验设计一般是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提供若干个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也可是学生自己选定实验项目,重点考核学生的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等科研能力。按照这种考核方式。即使有些学生实验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失败,我们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让学生依据实验原理真实客观的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讨论,也能获得优秀的实验成绩。科学合理的实验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综合表现进行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校最新培养方案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相关专业都设置了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安排了实验课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生物技术药物相关知识的理解。我们提出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思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有着较好的效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实验场所与教师相对紧张,新的教学模式所需实验经费更多;很难在所有学生中推广科研兴趣小组;科研意识的渗透培养,与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及教学的主观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在实验考核体系中,相比于单纯实验报告考核,新的考核方式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不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不一样,有些学生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有些学生毕业后准备从事其他工作。对此,我们考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鼓励对科研有兴趣的、特别是准备考研的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下一步我们将选择卓越药师实验班学生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加实验教学经费投入,改善实验条件;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乐于奉献,教书育人;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导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大学生科研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撰写研究论文与前沿综述。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科研与教学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升,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本科教育是学生形成初步的科研意识的重要阶段,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具有一定科研意识、创新型的复合性人才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育部明确提出“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要贯穿在各个教学阶段,在基础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11]。实验教学是促使学生实现这种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积极探索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渗透科研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科研思维,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药学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友同,吴文俊,李谦,等.近年来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和趋势[J].药物生物技术,2013,20(1):1-11.

[2]王国栋,秦国正,陈靠山.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实践[J].安徽医药,2010,14(5):614-616.

[3]王凤山主编.生物技术制药(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

[4]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content_538286.htm.

[5]俞媛,张巧艳,鲁莹,等.培养药学本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科研式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58-59.

[6]张静,张秀丽,李燕妮.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医药,2012,16(10):1554-1555.

[7]刘李,缪明星,刘晓东,等.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研究[J].药学教育,2014,30(6):62-65.

[8]章金勇,张晓丽,毛旭虎,等.生物技术制药科研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重庆医学,2013,42(34):4224-4225.

[9]李剑平,吴秀珍,陶建华,等.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21):21-22.

[10]李影.以开放性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为契机培养实践性、创新性人才[J].生物学杂志,2012,29(4):105-107.

生物学科知识范文第5篇

1.1改革课程设置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每个实验有规定的学时数,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这严重约束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难以真正贯彻。加上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本身周期长,不可能在短短的几节课内完成。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设置,改实验课为实验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进度安排实验,有机会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重新安排设计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现代实验教学的主流模式。综合性实验能涵盖更多的知识点,实验内容具有复合性,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深入学习的能力。设计性实验实施过程中,实验目的是明确的,但实验方案是可以选择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有利于创新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生物技术制药教学中,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重。通过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的连续性,加强学生对整个生物制药流程的认识,锻炼学生查阅文献、收集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写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1.3推广实验小组的课堂模式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往往内容多、周期长,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上升也增加了实验本身的难度,实验过程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采取分小组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实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开展广泛的讨论,发挥每个人的潜力,进行合理的实验分工,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小组的形式能促进整个实验的实施和完成,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了解和把握。

2鼓励学生创新和参与科研活动

2.1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开放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理念,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能满足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的自觉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研室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的想法经过与教师探讨后可以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这种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科研热情明显提升,有些学生做出了很好的结果甚至能总结出自己的论文。

2.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要走上科研的道路,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借鉴美国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教研室的学术活动让学生接触早期的科研训练。学生在参与科研实验的过程中也接受了科学思维的熏陶和相关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动手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3开设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

除了基本的实验教学外,本校还通过在课外开展第二课堂、参观见习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第二课堂是对理论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是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立科研活动小组,定期组织开展科研设计,科研思路、科研课题文献检索等,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研究素养。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到生物制药企业参观见习,加强了学生对整个生物技术制药流程的认识,了解了医药科研基本程序与常用试验仪器设备,了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制药企业典型剂型的生产工艺、设备及检验仪器等。

3重视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