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学科教学

生物学科教学范文精选

生物学科教学

生物学科教学范文第1篇

初中生物课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情意是启发诱导的前提,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生物学科的素质教育也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中有充分体现:①认知的执行操作子机制的心理表现为“观察——思维——迁移”,学习行为是“探索——研究——运用”;②情意的动力激励子机制是“创设情境(学习行为)、激发情意(心理表现)”;③目标的控制调整子机制是“及时反馈(学习行为)、促进同化(心理表现)”;④行为的参与交往子机制是“全身活动(学习行为)、心灵体验(心理表现)”。情境和兴趣,既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也是学生求知活动的重要动力。生物实验尤其是探索性实验,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从而达到对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脊髓和脊神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探究法,着力创设最佳的探究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通过“探索”与“研究”(亦即“观察”与“思维”两大教学层次)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素质教育。观察(探索)是学生主体在教师诱导下的观察(探索);思维(研究)是学生主体在教师诱导下主动的思维(研究)。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教材的知识点顺序来个调整,先由学生完成脊蛙反射实验,后在教师诱导下掌握脊髓和神经的结构及功能。

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设计

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影打出思考题)认真阅读课文实验——脊蛙反射实验的方法步骤,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然后学生自己完成脊蛙反射实验(在课前可先组织几个学生掌握此实验)。学生实验过程中由教师或几个学生巡视指导帮助完成实验,填写好实验报告。思考题:用青蛙直接做实验,预计有无反射?为什么要去掉脑?怎样验证去掉了脑,制成了脊蛙?盐酸或硫酸的浓度为什么是l%或0.5%-1%呢?探针破坏脊髓为什么无现象出现?脊髓的功能是什么?

实验引探,讨论归纳 ①通过实验的现象观察,诱导学生回答思考题,后得出脊髓反射功能。(板书“脊髓反射功能:反射”)②教师把脊蛙反射实验再做一次。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这实验中增加一个实验内容:脊蛙的缩腿反射——用1%盐酸刺激后肢。然后再把后肢部分的皮肤剥去,再刺激之,反射消失。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反射消失呢?学生解答,教师补充:由于反射弧不完整,感受器被破坏了。③第一次迁移:结合上节课的膝跳反射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反射如:缩手反射、排便、排尿等,说明人的脊髓有反射功能。④继续探索观察,研究归纳。学生重复做膝跳反射:要求实验者注意观察现象,受试者注意感觉。实验者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被试者有踢小腿动作,说明脊髓的反射功能。被试者有什么感觉——麻、甚至痛。为什么呢?(学生讨论)说明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可见脊髓还有传导功能。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成年人的排便、排尿反射等。(板书“脊髓的功能:反射和传导”)

巩固迁移、教学反馈 叙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排尿、排便反射等。学生讨论回答课文动动脑第二题。小结:脊髓的反射中枢是低级中抠,负责低级的活动,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大脑对脊髓的活动有控制作用。归纳神经冲动在神经系统中传播的一般模式(见下图)。要使探究式过程沿着教学目标顺利进行,快速反馈十分重要。这要随时结合体验进行,看学生“动手做”“动笔写”“动耳听”“动口议”“动脑思”。提问激疑,察颜观色,均可获得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同时,矫正学生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独立地正确理解和探究等,使学生及时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即使失误了,也会尽快的从克服挫折中转向成功。知识的迁移、反馈,使学生的认知更加活化、深化、系统化。

生物学科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生物;教学策略首先明确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了:生命教育的安全性、组与组之间协调合作、对于生命彼此之间保持尊重和爱惜三方面,因此在生命教育理念下,生物教学与自然界中的生命息息相关,在该教育模式下,教师应最大程度的保留自然界中生命所带来的生命与活力,教师在落实具体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待生命的敬意,正确地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学本身的反思,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品格,激发其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

一、高中生物学科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改善和构建

在生命教育理念下进行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其必要性不言而喻。生命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是以死亡教育理念的形态出现在教学当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从而正确的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但在生命教育理念中,高中生物的教学要在教学过程当中贯彻生命价值的体现,通过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对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改善和构建。

(二)有助于学生协调自然生命与自身的关系

基于生命教育的核心,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倡导生命关怀,并以此提升生命价值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前提下,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提倡生命之间的平等,让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立性,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价值所在。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不但要教会学生以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的意义为核心,还要学会关怀自己的生命和关怀他人的生命,关心人类的命运,用健康的眼光看待死亡这种客观现象,使万物和谐共生,因此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自然生命和自身的关系,保持自然界各类生命之间的平衡。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策略

立足于生命教育理念,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策略,主要需要以生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为主,围绕教学重心,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从尊重生命本身出发,贯彻生命的平等以及和谐共生的目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是一种关怀,来源于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因此教师的教学一定要从生命本身出发,使得教育实践的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当中得以体现,并以此提升生命教育理念下生命教学的教育质量,帮助学生在后续生活和生命过程当中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一)尊重生命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保持自然平等

在生命教育与观念下,生命的个体形式是具有多样性的,他们一方面具有差异性,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着有别于其他个体的天赋和习惯爱好;另一方面,每一个生命又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此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才能够互通有无。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尊重生命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以此来保持自然界的平等。例如,教师在种群和群落的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通过生命的不同层次来帮助学生阐述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统一性上来看,所有生物都是有一套最基础的例子,根据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以此来展现出不同形态,并以此排列组合产生不同的个体,而在群体中,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生物种群,在进化过程当中的生殖隔离,这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但生物多样性又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因此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不再利于简单的概念教学,而是将学生置于一个很大的宏观概念中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平等的重要性和自然发展的规律。

(二)回归生活进行教学,融入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基于生活实践的教育形式,在教育过程当中需以生命为核心,而生活则是生命的重要存在形式。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体验到自己的生活状态,享受生物教学过程当中蕴含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生物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生活过程当中寻找问题,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例根治生命教育理念所提供的标准,为学生解答这些问题,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去认可生命教育理念下所提供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了解生物教学过程当中所蕴含的生命意义及其价值,在高中生物学科的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融入生命教育。例如,在植物激素调节这一节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走入生活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在生长过程当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去询问学生为什么秋天的时候树叶会自然而然地脱落,这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植物产生了一种名为脱落酸的植物激素,主要作用于植物的叶片与茎部连接的地方,使得叶片脱落。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生理现象,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脱落酸的作用机理,能够引起芽孢休眠叶子脱落,抑制细胞生长等。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香蕉采摘下来,经过长时间运输自动催熟的机理,其实是由于乙烯这种自然激素所造成的,这就是回归生活期间,教师在具体的生活和实践过程当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核心,理解生命的价值。

(三)在实验中认识生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

实验教学属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重要的教学部分,在做生物实验的过程当中,不得不涉及到一些违背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利用这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更好地认识生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实验前对学生做好相关的思想工作,优化实验方案,或采用一种多媒体演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下指导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核心价值,就已经达到了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核心教育目的。例如,在人体的稳态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体内各类生理机能的作用机理,帮助学生认识到各类激素在人体的宏观调节过程当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性,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一些学校在实验的过程当中,还会展开一些对动物的解剖教学,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珍爱生命的理念,对实验方法加以修改,尽量不使用动物材料进行教学,保障生命教育理念能够正确贯彻到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去。在大部分教育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利用动画演示的方法,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出现不适的情况。体现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生命教育理念下所提出的以生命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四)从课本出发,联系自然界中的生命知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其课本中的内容就已经蕴含了许多与自然界相关的生命知识。在课程目的中,普通高中生物课程作为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应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学生应该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自发的联系自然界中所存在的生命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从课本出发,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以及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内容。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分层次地为学生讲解生命本身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教学过程当中,基于生命教育理念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具体讲解生命存在的差异性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造就了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为适应环境所进化出的不同生命结构。而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当中,教师则主要帮助学生讲解如何科学的进行生活,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科普生物层面上的知识。因此在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都可以联系自然界,从课本出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

(五)和谐发展,营造健康的教学环境

在生命教育理念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当中强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生命历程中进行的,作为一个健全的生命体,学生要学会在社会、自然以及自我中获得养料和力量,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在生活和生命过程当中探索构成生命和自我的关系,以此来加深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教师要明确,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各类生命体处在一种共生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向学生传达一种建立和谐、良好、健康的共生环境的指导思想,这才是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核心教学目的。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的交流和探讨,发现不同的条件在光合作用过程当中起到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发现水分、阳光和无机物在光合作用过程当中产生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就能够带着疑问去进行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带有一定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更利于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贯彻生命教育理念所提出来的自然根本。

三、结束语

高中时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第二个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他们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随着我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被不断强化,生命教育比以往更受重视。加之现阶段不少高中学校在唯成绩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素质教育轻视,许多高中由于生命意识淡薄而导致了令人惋惜的事情发生。因此,加强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碧玉.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1(13):97-98.

[2]王子扬.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2021(12):167.

生物学科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首先明确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了:生命教育的安全性、组与组之间协调合作、对于生命彼此之间保持尊重和爱惜三方面,因此在生命教育理念下,生物教学与自然界中的生命息息相关,在该教育模式下,教师应最大程度的保留自然界中生命所带来的生命与活力,教师在落实具体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待生命的敬意,正确地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学本身的反思,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品格,激发其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

一、高中生物学科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改善和构建在生命教育理念下进行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其必要性不言而喻。生命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是以死亡教育理念的形态出现在教学当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从而正确的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但在生命教育理念中,高中生物的教学要在教学过程当中贯彻生命价值的体现,通过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对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改善和构建。

(二)有助于学生协调自然生命与自身的关系

基于生命教育的核心,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倡导生命关怀,并以此提升生命价值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前提下,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提倡生命之间的平等,让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立性,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价值所在。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不但要教会学生以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的意义为核心,还要学会关怀自己的生命和关怀他人的生命,关心人类的命运,用健康的眼光看待死亡这种客观现象,使万物和谐共生,因此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自然生命和自身的关系,保持自然界各类生命之间的平衡。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策略

立足于生命教育理念,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策略,主要需要以生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为主,围绕教学重心,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从尊重生命本身出发,贯彻生命的平等以及和谐共生的目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是一种关怀,来源于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因此教师的教学一定要从生命本身出发,使得教育实践的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当中得以体现,并以此提升生命教育理念下生命教学的教育质量,帮助学生在后续生活和生命过程当中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一)尊重生命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保持自然平等

在生命教育与观念下,生命的个体形式是具有多样性的,他们一方面具有差异性,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着有别于其他个体的天赋和习惯爱好;另一方面,每一个生命又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此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才能够互通有无。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尊重生命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以此来保持自然界的平等。例如,教师在种群和群落的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通过生命的不同层次来帮助学生阐述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统一性上来看,所有生物都是有一套最基础的例子,根据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以此来展现出不同形态,并以此排列组合产生不同的个体,而在群体中,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生物种群,在进化过程当中的生殖隔离,这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但生物多样性又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因此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不再利于简单的概念教学,而是将学生置于一个很大的宏观概念中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平等的重要性和自然发展的规律。

(二)回归生活进行教学,融入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基于生活实践的教育形式,在教育过程当中需以生命为核心,而生活则是生命的重要存在形式。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体验到自己的生活状态,享受生物教学过程当中蕴含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生物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生活过程当中寻找问题,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例根治生命教育理念所提供的标准,为学生解答这些问题,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去认可生命教育理念下所提供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了解生物教学过程当中所蕴含的生命意义及其价值,在高中生物学科的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融入生命教育。例如,在植物激素调节这一节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走入生活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在生长过程当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去询问学生为什么秋天的时候树叶会自然而然地脱落,这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植物产生了一种名为脱落酸的植物激素,主要作用于植物的叶片与茎部连接的地方,使得叶片脱落。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生理现象,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脱落酸的作用机理,能够引起芽孢休眠叶子脱落,抑制细胞生长等。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香蕉采摘下来,经过长时间运输自动催熟的机理,其实是由于乙烯这种自然激素所造成的,这就是回归生活期间,教师在具体的生活和实践过程当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核心,理解生命的价值。

(三)在实验中认识生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

实验教学属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重要的教学部分,在做生物实验的过程当中,不得不涉及到一些违背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利用这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更好地认识生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实验前对学生做好相关的思想工作,优化实验方案,或采用一种多媒体演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下指导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核心价值,就已经达到了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核心教育目的。例如,在人体的稳态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体内各类生理机能的作用机理,帮助学生认识到各类激素在人体的宏观调节过程当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性,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一些学校在实验的过程当中,还会展开一些对动物的解剖教学,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珍爱生命的理念,对实验方法加以修改,尽量不使用动物材料进行教学,保障生命教育理念能够正确贯彻到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去。在大部分教育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利用动画演示的方法,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出现不适的情况。体现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生命教育理念下所提出的以生命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四)从课本出发,联系自然界中的生命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其课本中的内容就已经蕴含了许多与自然界相关的生命知识。在课程目的中,普通高中生物课程作为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应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学生应该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自发的联系自然界中所存在的生命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从课本出发,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以及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内容。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分层次地为学生讲解生命本身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教学过程当中,基于生命教育理念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具体讲解生命存在的差异性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造就了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为适应环境所进化出的不同生命结构。而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当中,教师则主要帮助学生讲解如何科学的进行生活,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科普生物层面上的知识。因此在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都可以联系自然界,从课本出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

(五)和谐发展,营造健康的教学环境

在生命教育理念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当中强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生命历程中进行的,作为一个健全的生命体,学生要学会在社会、自然以及自我中获得养料和力量,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在生活和生命过程当中探索构成生命和自我的关系,以此来加深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教师要明确,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各类生命体处在一种共生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向学生传达一种建立和谐、良好、健康的共生环境的指导思想,这才是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核心教学目的。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的交流和探讨,发现不同的条件在光合作用过程当中起到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发现水分、阳光和无机物在光合作用过程当中产生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就能够带着疑问去进行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带有一定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更利于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贯彻生命教育理念所提出来的自然根本。

三、结束语

高中时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第二个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他们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随着我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被不断强化,生命教育比以往更受重视。加之现阶段不少高中学校在唯成绩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素质教育轻视,许多高中由于生命意识淡薄而导致了令人惋惜的事情发生。因此,加强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碧玉.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1(13):97-98.

[2]王子扬.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2021(12):167.

生物学科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培养目标课堂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研究范围直指各种生命现象与生命运动规律,同时它也是各门自然科学中最有待于人类继续挖掘的知识宝库。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将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定位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生物学教育的根本立足点。

1高中生物学科素养教育的目标

1.1经历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科学的思维逻辑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科理念,探究学习更能体现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学校教育在完成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提供基础条件。而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自身的一门科学,学生需要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地知识挖掘与探究。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逻辑运用于各种生活问题的解决,并利用科学的思维完成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化。

1.2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运用核心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生物学科知识关注生命及其规律,是学生认识自己、感知自然的直接途径。能够让学生通过所学分析生命现象,了解生命本质,是生物学最大的魅力所在。但是,生物学知识纷繁,更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认清主线,不可迷失自我。贯穿生物学的线索就是学科核心概念。“生物与组成生物的结构在不断地进化”、“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功能”、“生物系统存在着调节和稳态”等基本概念以及作为支撑的各种重要概念都是学生可以通过探究领会于心的,而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或许会忘记生物学的琐碎事实,指导他面对这个世界、解决这个世界问题的都将是学科核心概念[2

]1.3理解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认同可持续发展

19世纪,英国引燃了科学技术进步的导火索,随着三次技术革命在世界的蔓延,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粮食危机等问题也日益显著。学生在生活、互联网中接触到的一手信息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呼应和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客观的价值取向。在聚焦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关系STS(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理念基础上,衍生出的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理念更能贴近学生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所正在发生的事情,让学生通过切实证据接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生物学科教育必不可少的责任。

1.4尊重所有生命的发展与演替,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大到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物圈,小到没有细胞结构的寄生病毒,涉猎的生命种类纷繁,各种生命体不断地进行着变化、消亡与再生,它们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每一种生命都拥有其存在的价值。学生需要体会刻板的知识之外所内含的深刻哲理,从而尊重每一种生命的价值,无论其对人类本身的利弊。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是十分有限的,即使是对人类自己,也有太多无法启迪的疑问。想要解答生命的问题,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求证,乃至终身学习,才能有所建树。

2高中生物学科素养教育的课堂落实途径

2.1推进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构建落实型课堂

自主学习将课堂主体放在学生身上,真正的目的还在于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培训。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基础教育重在知识的传授而高等教育重在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学生应该能更早地从新情境中获取、分选信息,这种能力是传统讲授方式无法企及的。随着自主学习的推进,学生能够有机会独立应对陌生的信息,即使这种信息只是教材中的新观点、新方法,但是,却需要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筛选、提取、内化等步骤,达到学习目标。相信学生熟悉这一套流程后,同样可以迁移到教材之外的纷繁信息。但是,自主学习并非将课堂直接抛给学生,教师所尽职责会在自主探究式的课堂上显得更为重大。教师需要将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式内容精心安排,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整合,并以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在课堂上真正“留住”学生。设计切实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既经历自主知识获取的过程,也经历探究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聚焦于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而非主线以外的细枝末节,该原则是与上述生物学科素养目标相呼应的。案例1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节学习中,学生对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微观机制不清,为未来学习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与神经元间的传递埋下隐患,教师可以设计聚焦“模拟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课堂活动[3]。学生利用围棋子模拟引发膜电位变化的钠钾离子,体验在静息与兴奋状态下膜离子通道变化导致的钠钾离子分布变化,从而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深入认识引发宏观变化的微观机制。这样一个模拟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困难。

2.2落实个性化教学,放飞每位学生

优质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学生类型,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小班化的教学班级设定更为个性化提供了便捷。“自主学习课堂”之所以能够成为标杆,也是由于其落脚点在个性化上。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加以补充和整理———问题来源于每位学生,每一个孩子都不怕没有解决到自己的问题,充分的讨论机制,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个性化的同时发生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之中融入了个性化理念。课堂上留住学生的注意力是让学生认为学习任务是可完成的,并且是有挑战的。这同样回归于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学过程,对教师富有挑战的是课余对于学生注意力的“占有”和个性化服务。案例2为了解决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环节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自主学习的同时整理出自己的疑惑,以问题条的形式上交。教师可利用批改作业的时间,逐个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再筛选出具有普遍性的核心问题,课上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自主解决。这样便完成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课堂,而这种课堂能够有效地落实的最大前提是教师课下对问题条的分析、整理与回应。

2.3发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现学科特征

学好生物学的第一要务是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而这种“上层”能力是无法通过教师的形容和比拟来达到的。开展学生真正参与动手操作的实验课程是践行培养学生生物学研究能力的最好方式。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生物学科的培养方向。只有让学生经历操作的过程,从中体悟科学家探究生物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可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5

[2]刘恩山.2011.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中学生物学,(1):3~5

生物学科教学范文第5篇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包含对生命的关注,同时也包含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它重视对人的心灵的熏陶,重视对人的完整精神世界的构建,重视对人的健全人格的养成,是一种有着浓重哲学根基、蕴涵人生大智慧的教育。而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要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感恩生命的美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高中生物学科

教学结合生命教育的优势生物学它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学科。在生物教学活动中,人既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又是客体。当人作为教学研究的客体时,我们将其放在了众多生物中,以此来探究其生命活动规律、生物演化关系以及它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而与此同时生命教育本身就是以生命规律为基础,从生命的视角来探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来审视生命的整体性和人这一生物发展的主体性作用。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和提升其幸福指数,我们可以从人的生命成长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等方面来实施教育。同样,生物学科教学融入生命教育即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其中,通过生物学科课程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实施生命教育。因此,结合两者的特点发现生命教育的目标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实现。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1.结合教材内容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将科学知识与生命教育融为一体的学科。仔细研究生物教,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素材,就能将教授生物知识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发育》教学中,教师可介绍形成受精卵的艰难历程,男子一次可排出2亿5千万个精子,可是进入输卵管的不到20个,经过精卵细胞识别、精子附着于卵膜,最终精卵细胞核融合完成受精的只有一个精子。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形成的艰难,能够受精的精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是最强壮的那个。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父母的第一,是父母的骄傲。从而增强自信,尊重自己。教师讲述受精卵发育需要经过母亲要经过十月怀胎,期间为新生命提供营养,保证新生命的安全等。至今在体外只能实现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尚无从受精卵到新生儿的全体外培养技术。就是由于母体的环境实在难以模拟,无法替代。所谓试管婴儿也是在试管中发育至囊胚,必须移植入母体子宫。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从而能孝敬父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2.结合实验课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就要进行实验室安全守则教育,学会在实验室遇到突发情况时进行自救。进入实验室后,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在徒手切片花生子叶时小心刀片划伤,在使用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小心烫伤,在使用双缩脲A液NaOH时,当心溅出腐蚀。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使用层析液乙醚时,要在试管上加塞子,防止乙醚挥发影响自己和他人。通过这些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3.结合科学史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近200年来,生物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与科学家的不断实验,刻苦专研分不开的。通过介绍生物学科发展史中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众多科学工作者为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毕生的贡献。如: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默契配合,锲而不舍的研究DNA分子结构,最终在威尔金斯、卡加夫等人的研究成果和他人合作的前提下,最终获得了成功,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从达尔文父子对植物向光性研究,到温特发现植物向光弯曲是由于某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再到郭葛发现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科学家们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奋斗一生,这需要怎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进而领悟生命的更高层次。

四、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