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教学教案

生物教学教案范文精选

生物教学教案

生物教学教案范文第1篇

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理解生命的精神本质,让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校园是寄宿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在教学中开展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是一种主要的方式,生物课是一种最有效、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新生物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有关身体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生物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如教材中“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内容,就是开展生命安全教育非常优秀的资源。通过学习癌症的成因,即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内因不容易改变,但外因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如吸烟、吃熏制食品、地方腌菜、豆腐乳等都可以对人的各个系统器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比如腌菜和豆腐乳这些学生经常接触的食品,由于其腌制和保存时间过长,容易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食用后往往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建议学生远离这些隐含风险的食品,帮助学生养成“内外兼修”的生活习惯。

二、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

安全教育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心智发展不成熟、不平衡,对外界刺激容易产生过激反应。在生活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起伏、变化,比如遗传基因影响、社会环境因素、心理素质因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容易被忽略,长此下去,会造成学生心理偏差、甚至畸形,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更应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疏导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走向健康发展的大道。如在学习个体发育和遗传学内容时,教师可从生命的产生讲起,每个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这是所有人共同的起点,它们都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基础——细胞,而且每个细胞的结构和物质构成基本相同,细胞组成了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包括人的大脑和神经,从这些引申出所有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智力水平相差无几,以破除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打破心理束缚,重燃努力奋斗的希望。同时,每个人都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表现出各不相同的个性特征,但正是这种差异才构成了丰富、精彩的社会生活,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的遗传个性虽然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去改造、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条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但可以有相同的结果——成功,正所谓“殊途同归”。我们常说人的心理是最强大的,是所有事物都无法战胜的。培养一个具有自信、向上、勇往直前精神品质的人是所有教师肩负的重任,它甚至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三、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

生物教学教案范文第2篇

案例教学法,其最初的起源是在美国,而最初的应用领域,则是在法律、医学以及商业等学科的教学当中,并且也取得了明显成功。从那时开始,案例教学法就开始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并且在多个教学领域当中都有着广泛运用。其被引入我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现今案例教学法已经被认为是一种面向未来、代表未来的成功教学方法。首先,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根据相关课程,对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实际要求等,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调查,并且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鼓励学生多多进行相关交流、合作、讨论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和领悟相关课程的知识重点,针对课程内容当中的难点,也可以有更加明晰的掌握,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生物化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结构、相关功能、代谢过程、基因表达以及变化、生物分子等。所以,针对现今的生物化学课程,很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合理的提高,对于教学来讲是极为重要的。

案例教学法,其本质就是运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习和技能的提升、合作研究等,形成一个整体。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其是一种讨论式、开放式以及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加直观地将鲜活的案例资料引入到课堂当中,代替抽象并且枯燥的讲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②其可以使学习环境发生质的变化,集合了教师以及学生的集体智慧,将知识单向传输有效地转变成为了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获取。③其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以及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当中的应用

2.1案例的设计以及选择案例选择需要保证其符合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在其设计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很好地遵循教学的目标和原则,达到借助案例来提升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并且在相关案例的学习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此外,还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来源。首先,我们可以选择生物化学学科中典型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还原研究过程,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特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尿素生成的鸟氨酸循环等。其次,可以从临床或者文献报道中找寻案例,如通过糖尿病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激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了解糖、脂肪和酮体代谢的相互联系;通过肝性脑病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氨的代谢过程和肝在氨代谢中的作用;还有胰腺炎和酶原的激活等。通过这些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2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相关教学手段实施来讲,有着关键性意义。首先,在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案例教学法,针对教学的是实际内容以及教学的目标等,进行明确,并且提前将相关案例布置给学生,进而使学生能够围绕着案例展开探讨,并且有效预习相关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形成一个初始观点。在其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2.3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来对案例进行更加全面、直观以及充分的表达和展示,同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组,利用相关案例来进行系列性工作。具体实施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①初始讨论阶段,需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资料文献查阅,使其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再进一步形成初始观点,针对生物化学当中的相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②疑难解答,需要很好地集中观点,各抒己见,进行综合性讨论和分析,教师在其中还需要注意进行充分引导。③具体问题的解决,针对一些重要难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相关书本知识以及生物化学相关资料,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还需要做总结性的论述,使学生更加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培养和提升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教学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任务;案例;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课是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由于此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显示出杂乱无条理的特点,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这类课程,有的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因为教学本类课程的教师教学方式传统,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并没有进行必要的互动,乏味的课堂不会有兴趣的产生,再加上生物化学本身内容抽象,学生更是感到疲惫,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任务型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主要的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任务组织的过程中,实现了师生互动、体验交流的目的,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学习感受,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接收知识的教学理念。如果在生物化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持续运用,必定可以取得相当大的成果。

 一、在运用任务性案例教学方法时需要明确的问题

1.制定明确的目标

对于任务型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是注重结果导向,这个指标不单是教学中的重要点,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有明确的目标及方向。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制定任务时,要将教学的重点巧妙地融于任务过程,对于教学难点,要针对性的增加任务步骤。只有教师将学习目标足够细化,才可以让学生按照原本的规划进行任务,最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练的掌握教学内容。

2.适当把握所制定任务的难易度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参与到任务中来,教师在制定任务时一定要结合客观实际,在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与生活实际相匹配。还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学任务产生兴趣,同时只有任务符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才可以让任务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完成教学相长的目标。

3.在任务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

任务型案例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很好的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只有在过程中形成互动,教师才可以辅助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学生也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互动方式可以是互相提问,也可以小组辩论。

二、如何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任务案例设计

根据生物化学课程的主要特征,细化生物化学的课程章节,使之与设计的任务型案例契合,再结合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将案例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具体设计方法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1.针对性的积累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同样案例的素材也主要来源于生活,例如毒胶囊、人造肉等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就可以用来给学生作为案例素材。如果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教育教育意义会更深刻,例如非典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另外,案例还需要有具体的情节,相关的数据及细节信息体现,教师要提前做好详细调研,以便于案例在出现漏洞时,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结合实际案例整合新案例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适用的现成案例,就需要教师对前期搜集的案例信息进行整合,对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重新编写,如在编写“毒胶囊”案例时,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胶囊的化学构成及食用后对人身体造成影响方面探究,使学生在了解事件根源的基础上引发其他思考。

3.有效组织案例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建小组讨论、问题互答等多形式的任务案例教学,教师在任务进行要实时的把握教学节奏,及时的发现学生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三、任务型案例教学法是怎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

1.任务型案例的准备过程有利于学生共同学习

教师在布置任务案例后,学生需要从课外搜集有用的信息,整理成小综述,在这个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知识及能力都在潜移默化的提高。例如DNA测序技术在课堂教育时,教师论述其目前的特点是成本居高,但通量却很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查找到第二代的测序技术主要代表是Illumina/Solexa、ABI SOLi D,Roche 454技术,它已经实现了成本降低,通量和效率反比例上涨,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之后的第三代代表是SMRT及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三代不仅将人类基因的测序成本降低至1000美元之下,更值得欣喜的是通量并没有降低。这项技术使得遗传病的治疗变得简单化、便捷化,还可以使医疗向个性化发展,达到保健身体的目的。案例型教学在1个小团队、2名学生的PPT中完成了教学内容共享,让平时鲜有接触的高端科学技术走进了课堂,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科技改变生活的道理。课堂上的积极互动,课堂下的深入研究,都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掌握学习知识。

2.任务型案例与专业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在准备PPT报告的过程中,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小组成员把生物化学的有关原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例如在教师教学三梭酸循环是糖代谢的经典途径时,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会查阅医学类书籍,找出三梭酸循环其实与中医五行循环有共通之处的特点,他们都由五个基本物质及关键部分构成,都同样不可以反向进行,都以不同的速度与外界的物质、能量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其他物质。还可以得知中医之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见效缓慢,主要是与西医的治疗周期不同,中医主推的是通过调节五脏六腑来逐渐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不同于西医的立竿见影,调理过程更加适合于慢性病症。随后,生命科学发现三淡酸的循环交流是存在于人体内较强的精确小循环,因此得出,在三淡酸循环理论基础上的西医理论更适合于急性病症。在此案例的分析中,学生将生物化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有机的串联起来,既使得课堂氛围积极活跃,也使得学生在课下的知识储备量增加。

3.任务型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作为接收者的存在,教师乏味的授课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疲惫无积极性。任务型案例在讲解时大部分需要以PPT形式,配合之前预演好的动作,可以让教学活动丰富生动。例如在学习生物氧化时,其中一部分知识涉及“旋转催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配合形象的肢体语言进行讲解,使得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切身体会到被人认同的感受,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增强了语言及肢体表达能力,既增强了自信心,也可以将此技能运用于生活当中。

四、运用任务型案例教学法后对生物化学课程的作用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快速的达成教学目标,更可以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接收速度。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下降,缺乏对教学知识的思考,只懂得一味的接收教师传授的课本知识,而评判学习效果的方法大多是以考试为主,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害无益。实行任务型案例教学方法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引经据典的过程中更是温习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在师生互动、分享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开放性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提高。在生物化学这一复杂的学科引进此教育方式,无疑会对课程乏味的现状完成优化转变。最后要强调的是,任务型案例教学法虽然可以对教学方法完成升级,但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我们需要依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套用适合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只会让教学形式趋于本本主义,不仅浪费精力,还会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探索,让任务型案例教学法在适用的课程上合理运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运用任务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进行细化,使案例更加适用于本学科,切忌盲目的追求新颖化,这样才能对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小林,陈纪鹏,却志群,等.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7(01):278-280.

[2]徐敏,李平明,吴小琼,等.高职生物化学课MES下多元化教学法应用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54-58.

[3]周先丽,苏何玲,刘永明,等.浅谈PBL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7(01):123-124.

生物教学教案范文第4篇

1.1预防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从而导致人体呼吸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尤其对大脑皮质的毒性最强。轻可使人乏力、恶心、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重则使人昏迷、痉挛、脑水肿、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城市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以及在狭小空间长时间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为防煤气中毒,一定要经常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泄漏;冬天取暖如用煤炉,一定要装上烟筒,并经常检查炉子和烟筒是否漏气或阻塞。同时,保持室内通风,以免一氧化碳大量存留。室内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洗澡,要注意通风,且洗澡时间勿过长。对于轻度煤气中毒者,应尽快移至空气流通处,以充分吸入氧气;对于重度中毒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衣扣使之呼吸流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

1.2预防由二氧化碳引起的缺氧窒息

当外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弥散到血液造成呼吸性酸中毒,由此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中枢麻痹,使机体缺氧窒息。长时间处于低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可引起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而突然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时,则会使脑缺氧,引起反射性呼吸骤停而突发死亡。在人多的室内,由于人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须保持良好的通风,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同理,在储藏蔬菜、水果和谷物等密闭地窖和仓库内因蔬菜水果等细胞的呼吸作用,极易使人窒息,在进入前应检验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当发生二氧化碳窒息时,应迅速使窒息者脱离现场,纠正缺氧状态,使机体机能迅速恢复。严重时,应送医院救治。当有人因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而发生窒息时,如果没有供氧设备,切忌盲目施救。

1.3预防宠物带来的伤害

宠物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能带来伤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传染狂犬病。该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100%。病毒由伤口进入人体,沿神经入侵至大脑、小脑、脊髓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衰竭,引起恐惧、狂躁、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症状,并逐渐出现咽喉肌痉挛、流涎、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最终循环衰竭而死亡。除通过皮肤和黏膜的创伤感染外,病毒还可通过消化道摄入、呼吸道吸入、狗舔肛门或溃疡面等途径感染。此外,被猫抓伤还可能会得“猫抓病”,即良性非细菌性淋巴结炎,造成许多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引起发热、乏力、精神萎靡等。如果被狗猫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除去狗涎,挤出污血,之后在伤口处涂碘酒或酒精消毒。同时,尽量使伤口外露,并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而患有猫癣的猫则会通过与人的密切接触将癣传染给人。宠物身上脱落的毛、皮屑等通过人的呼吸进入鼻、支气管时会使过敏体质者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鼻、咽部发痒、流涕、咳嗽、打喷嚏等黏膜过敏症状,甚至呼吸衰竭。宠物粪便则可能带有钩虫、蛔虫卵,极易将钩虫、蛔虫病传染给人类。因此,养宠物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能与之同吃同睡,避免直接接触宠物的排泄物并及时清理;和宠物玩耍及清理宠物粪便之后一定要洗手。

2户外活动安全

2.1预防溺水

溺水是由于人淹没于水中因缺氧而被迫深呼吸,致使大量水由呼吸道进入肺并经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气体交换受阻,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导致心跳停止。“善游者溺”多是由下水前准备活动不足、水温偏冷或过于疲劳等引起的手足抽筋所致。为避免溺水,下水前须活动身体、适应水温;游泳时,如感到身体不适,要立即上岸休息。当发生抽筋时,要冷静并立即呼救,同时设法按摩、伸展、拉长、放松抽筋处肌肉,以缓解肌肉痉挛性收缩。在他人出现溺水时,应立即呼救或报警并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而未成年不得下水救人。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注意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在反复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如果溺水者还没有脉搏,则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每分钟60~80次)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2.2预防运动过程中发生出血、拉伤或骨折及脱臼

运动过程中遇到摔倒、碰撞、剐蹭等易造成外伤出血,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后果。出血有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三种。其中毛细血管出血,血色呈红色,渗出慢,血量少,一般会由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处理时可先对伤口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动脉出血的血色鲜红,特别是大动脉出血,血流猛烈,呈喷射状,可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急救;静脉出血的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应尽快将经过初步护理的动脉或静脉出血者送医院治疗。准备活动不足就剧烈运动会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仍较低,对较大的刺激反应迟钝而导致身体协调性差,同时由于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差和关节灵活性差,极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突然过猛扭转关节部位,如果波及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会导致扭伤。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用局部冷敷处理,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大约48h后再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会使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造成脱臼,此时切不可让已受伤的关节再活动,以免加重伤势,而应立即请专业人员将关节复位。骨受到猛烈撞击,易发生骨折。骨折以后有疼痛感,且运动功能丧失。为了避免伤势加重,对骨折病人要进行急救:先对伤口消毒包扎,再用夹板将骨折两端的关节固定(夹板要长过断骨上下两端的关节,夹板与肢体之间要垫棉花或纱布;给夹板缠绷带时,松紧要适度以保证血液循环畅通),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因骨膜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要注意保护好骨膜。

2.3预防野生动物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动物不会主动伤人。动物伤人是因被人类侵扰而激发了它们的防御行为。处于发情期、哺乳期、孵卵期、育雏期的动物对外界侵扰的反应尤为强烈,必须与它们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万一被啄伤或咬伤,对伤口的处理与对猫狗咬伤处理方法类似,但应包扎伤口。一般有毒的动物如胡峰、毒蛇、毒蛙、毒毛毛虫等其体表往往具有鲜艳醒目的警戒色,遇到它们时最好尽量远离。如被毒蛇咬伤,应保持安静并及时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结扎伤肢,以阻断毒素由静脉回流至心脏;擦去蛇毒,并用碘酒消毒,必要时切开伤口,排出毒液,立即送往医院。如果不幸被蜂蛰伤,应先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伤处,以中和毒性。对那些个体较小的动物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它们活动隐蔽,毒性较大,还会传播疾病。如蜱虫,常在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等处叮咬,除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外,还可传染无形体病。其唾液中的神经毒素可致人的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被蜱虫叮咬,不可强行拔除或将其捏碎,可用酒精、煤油、松节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使其“麻醉”而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夏季进入草地、树林时最好穿防护服并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则涂擦驱避剂以防蜱虫。再如恙虫,常在人的发际、颈项、腋下至胸乳部、腹股沟、四肢等处叮咬,其幼虫体内携带的病原体进入人体血液后,会引起立克次体血症和毒血症症状,导致高热、眼红、皮肤红肿、四肢麻痹,恶心嗜睡等。所以,在进入草丛灌木中活动时,应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应塞入裤腰内,并使用驱避剂。野外活动后,及时拍打衣物,以减少恙螨的附着。

3社交安全

3.1性安全

青春期少女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抵制诱惑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偷食禁果,导致意外怀孕而承受堕胎带来的伤害。由于少女子宫、阴道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堕胎极易造成急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若在短期内反复流产,会使子宫壁变薄,内膜受损,输卵管堵塞,甚至子宫穿孔而危及生命。而如果被社会人员引诱性侵,还可能感染性病甚至艾滋病。需要指出的是,男生被某些性取向异常男性引诱性侵而感染性病甚至艾滋病的概率非常高,尤其要注意防范。

3.2认识新型的危害

生物教学教案范文第5篇

一、利用案例引导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引入是一节课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在教学中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课堂引入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案例引导时,教师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觉得生物学习其实并不陌生,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生物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进行案例引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输血和血型”时,教师可以讲解这样的例子导入新课:在医院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病人急需什么样的血型,但是血库中这种类型的血不够用了,就要临时组织献血,很多人积极献血,有的合适,有的不合适,这主要就是因为血液是分为不同类型的.有些血型混合到一起会出现危险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输血和血型”,具体学习一下血液都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样的血型可以混合在一起,什么样的不可以.根据教师列举的案例,学生对于血型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迫切地想了解相关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也会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二、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在生物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枯燥的理论讲解,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但是融入案例就会显得更加饱满生动,帮助学生学习.在列举案例时,教师可以巧妙设置一些问题,根据案例涉及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中生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的时期,当教师设置悬念的时候,学生就会特别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从而产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案例:小红的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哥哥也是双眼皮,但是为什么小红却是单眼皮呢.因此小红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你能够替小红解决这个困惑已久的问题吗?这个案例是比较常见的,有些学生也可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积极主动.

三、对案例进行评价总结,提高认知水平

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认知,将教材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来说,都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发言的机会比较少,虽然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是很高,不具备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完全具备评判事件的能力.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评价总结,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评价,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讲解和分析,对于评价的比较独特的地方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思路上出现错误的评价,要耐心地指导和分析,帮助学生纠正思维错误,并且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模式来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以列举这样的案例: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有着不同的生殖发育方式.比如说,鱼类一般都是卵生,哺乳动物一般都是胎生,这些都属于自然界的规律,鲸鱼生活在海洋中,但是却是胎生生物,在生产小鲸鱼时是直接生产的.学生听到这样的案例后会进行思考,为什么同样是生活在水里的鱼类,鲸鱼为什么是胎生,看着它和其他鱼类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胎生这一说法有科学依据吗?学生对案例提出这样的评价,说明并不是完全相信这一说法,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解释,因为鲸鱼是用肺呼吸的,其他的鱼类是用鳃呼吸的,差别就在于此,让学生能够彻底明白.

四、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