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政策论文

社会政策论文范文精选

社会政策论文

社会政策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应对危机的公共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危机预防措施不到位

虽然现代危机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但是造成危机的许多因素早已潜伏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就要考虑到危机的存在和发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各环节中都必须有危机意识,要强化现代危机的化解方案。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美国设立了联邦应急管理署,俄罗斯有直属于总统的紧急情况部,都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危机管理。而我国没有设置明确的部门或机构,也没有明确的分工,应对各种危机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任务。在我国,虽然政府应急管理中已有了相关的处理危机的预案,但这些预案主要是针对危机发生时的处理,很少涉及危机预防方面的内容,危机预警系统还没有建立,因此,有必要在公共政策中体现应对危机的预警政策。

(二)公共政策评估缺乏危机化解的具体指标,监督不力

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了解公共政策执行后的绩效情况。而公共政策的评估要有一定的标准,目前,国内普遍运用陈振明提出的五大标准,即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政策回应度[5],但该标准在实际评价时不太好操作。笔者认为,最好将评估标准量化,即将各标准具体化为指标来对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测量,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这样一套公认的指标体系。从西方有关公共政策的评估来看,它的政策评估之所以能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评估指标的科学应用,但是西方的指标体系中也没有有关危机应对的指标。

(三)公共政策缺乏系统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危机的种类、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公共政策也要根据危机的变化而相应地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我国应对危机的公共政策主要表现为应急预案,并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这样的公共政策虽具有普遍性,但这种单一的应急政策没有涉及危机预防、恢复、保障等方面内容,难以对危机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应对危机不能只靠中央政府的统一指令,还要地方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规定,中央与地方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系统,而我国在应对危机时还缺乏综合协调部门;另外,根据现代危机的特点,尤其是现代危机全球化的趋势,公共政策要体现危机的全球意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要形成一个应对危机的国际体系。而我国的危机应对政策只考虑了本国本地区的情况,没有考虑国际环境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应对现代危机要构建公共政策系统

(一)预警政策系统

预防能大大地减少危机到来时的损失。虽然现代危机的发生有不确定性,但“现代化风险也有自身的逻辑”[1]33,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的。在预控、预防阶段做好政府危机管理工作,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第一,要完备法律支撑体系。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是预防危机的有效手段。政府在日常管理中要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级机关、部门在处理危机中的职责,真正做到应对危机时有法可依,树立危机意识。尤其要完善危机的预防政策,对如何预防危机做出详细规定,突出预防的重要性。第二,建立先进的信息收集制度。广泛而准确地收集信息对于危机应对十分重要。从发达国家的公共危机预警政策来看,政府大都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先进的设备使政府能对危机做出更加快捷的反应。另外,要使政府能及时的预防,信息的真实、准确尤其重要。一般来讲,政府的危机预警政策要强调快速、准确、公开,而现代社会的信息复杂多变,需要先进的信息搜集手段作为保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并以法律法规为支撑,培育良好的互联网环境。第三,建立公众的危机教育制度。政府平时要重视对民众危机意识的培养,并对民众进行经常性危机应对技能的培训,要广泛应用各种手段和设施来提高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另外也可以搞一些危机演习,增强公众的危机防范意识。

(二)应对政策系统

对现代危机的应对政策是公共政策系统构建的重中之重,对危机的应急管理已成为许多政府必做的工作。第一,建立政府负责的政策系统。我国应对危机应主要依靠政府,遵循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设立专门的省、市政府应对危机的管理机构,各地方、各部门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强化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就地消化”的能力,并促进各级政府机构的综合协调与合作,提高政府处置危机事件的质量。目前,我国主要是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设置了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并将危机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但是,我国中央政府仍无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广大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也没有建立起常设性的、专门的应对危机的机构[6]。对于市一级的行政机构,要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应急管理部门,从而使应急管理范围能辐射到县乃至乡村,以保障当前应急管理较弱的偏远农村能够满足最基本的应急保障需求[7]。第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应对现代危机要求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特殊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强制性措施和专门性的行动,这都不是一般的常态管理所能够解决的,仅靠政府管理也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指导下,积极培育和发展民众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应对危机的管理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由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会组织、利益团体等组成,政府应给予他们相应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其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应对危机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现代危机。

(三)恢复政策系统

经历危机之后,人和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危机过后的恢复管理也是政府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危机一旦得到控制,政府制定的恢复政策的好坏对人们的影响很大。第一,科学评估制度。危机过后一般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要建立一整套针对危机损失评估的具体指标体系,对危机造成的损失进行科学定量的统计与分析。只有科学评估损失,才能正确、及时地对损失予以补偿;同时,科学的评估也为确立重建思路和是否启动应急资金作为援助提供了参考。第二,补偿机制。建立危机补偿制度,明确补偿的原则和操作办法,对危机造成的损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及时进行补偿。针对现代危机的特点,除了物质补偿外,在恢复政策中还要强调心理疏导,要加强危机中和危机后的心理辅导。危机过后的人们往往不知所措,心理很脆弱,这时有效的恢复政策对人们可以起到安抚的作用。

社会政策论文范文第2篇

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它既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形式。但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

申论考试的特点

首先,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具有普遍性。公务员录用考试比较注重对应试者实际能力的考查,而且内容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均有涉及。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形式,又刚刚开始实践,考试试题一般较为规范,不会出现偏差。这主要表现在试题的表述明确,涉及的内容和观点都不偏颇,没有争议,每个考生应该都能有论而发。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尤其是争论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是不会考的。这样,考生在准备时就不必面面俱到,涉及过多。

其次,申论的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虽然申论考试题目的背景资料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是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两个基本要求,认识和抓住了这两点,才算真正领会了申论考试的精髓,找准了答题的突破口,从而能够高屋建瓴、鞭辟入理地建构思路和完成论证。因此,考生应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不要匆忙提笔作答和写作,在把握资料本质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条分缕析,使回答和论证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否则,只能是四处出击,尽管洋洋洒洒,长篇论道,但却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申论的考试内容

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清晰明确,首先给定一篇(或一组)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作题。其答题形式具体言之,就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申论考试的时间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的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参加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社会政策论文范文第3篇

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它既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形式。但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

申论考试的特点

首先,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具有普遍性。公务员录用考试比较注重对应试者实际能力的考查,而且内容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均有涉及。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形式,又刚刚开始实践,考试试题一般较为规范,不会出现偏差。这主要表现在试题的表述明确,涉及的内容和观点都不偏颇,没有争议,每个考生应该都能有论而发。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尤其是争论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是不会考的。这样,考生在准备时就不必面面俱到,涉及过多。

其次,申论的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虽然申论考试题目的背景资料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是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两个基本要求,认识和抓住了这两点,才算真正领会了申论考试的精髓,找准了答题的突破口,从而能够高屋建瓴、鞭辟入理地建构思路和完成论证。因此,考生应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不要匆忙提笔作答和写作,在把握资料本质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条分缕析,使回答和论证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否则,只能是四处出击,尽管洋洋洒洒,长篇论道,但却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申论的考试内容

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清晰明确,首先给定一篇(或一组)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作题。其答题形式具体言之,就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申论考试的时间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的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参加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2.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社会政策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公共科日之一,因而能很好地测评应试者的综合索质,起到选拔优秀公务员的作用,而日益被各级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所采用和推广、申论考试测评要索主要侧重考核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概括、表达能力、

从2000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在考试录用机关下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新增设了申论科日。申论,取自占代汉语,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它既有别于占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题日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形式。但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木方而、把阅读理解和写作结合起来,形式新颖、灵话,能够更好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索质。

一、申论考试的特点

肖先,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具有普遍性。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对社会的各个方而都能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有所思考、公务员录用考试适应对公务员能力和索质的要求,比较汁重对应试者实际能力的考查,考试内容井不局限于某一方而,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均有涉及,一般都是社会热点或是大众媒体关汁的焦点,即背景材料不生僻,具有普遍性;另一方而,申论试题表述明确,涉及内容、观点和问题对每个考生都很公平,每个考生都能根抓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背景材料的认识有感而发,即申论考试对考生是公平的,具有普遍性。

其次,申论的题日有很强的针对性。虽然申论考试题日的背景资料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是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两个基木要求,认识和抓仕了这两点,才算真正领会了申论考试的精髓,找准了答题的突破口,从而能够高屋建杭,鞭辟入理地建构思路和完成论证。因此,考生应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不要匆忙提笔作答和写作,在把握资料木质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条分缕析,使回答和论证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否则,只能是四处出击,尽答洋洋洒洒,长篇论道,但却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第三,申论考试的作答方式具有灵话性、申论考试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背景材料,根据不同的提问内容和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循规蹈矩并巧妙地解决所问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同是申论考试,不同的结构和内容要求考生灵话处理,而不能墨守成规,千篇一律。

二、申论考试的内容

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清晰明确,肖先给定一篇(或一组)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作题。其答题形式具体言之,就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仕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对问题的基木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测试对象的不同,申论考试具有不同的难度。一方而,作为公务员录用的一门考试科目,申论的作用在于为机关选拔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位的公务员。由于应试群体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一般给应试者一篇1500字左右的背景材料,所涉及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相对而言较为清晰,所问问题较为具体,比较容易做答!主要测试目的在于汰劣;另一方面,申论考试也可用于处级、司级领导的竞争上岗,此时,申论将给应试者一篇2200字左右的背景材料,所反映的事件较为繁琐,所涉及的关系比较复杂,所问问题较为全面笼统,应试者较难作答,这就要求应试者的水平较高,其主要的测试目的在于选优。

三、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

从申论考试的特点和内容可以看出,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概括表达能力,这是与行政机关的工作性质对一个合格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的要求相统一的。首先,公务员每天要接触或处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应该能够很好地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支持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要既能理解具体的事实,又能理解抽象的概念;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既能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又能把握全文的脉络,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申论考试的材料和要求能有效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公务员应有全局观念和综合能力,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善于把多种事物、多种因素联系起来综合地分析,具有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申论考试得分的高低能很好地区分考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第三!公务员应能够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要有深邃的洞察力,在通过对大量事实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能透过纷繁的外在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善于从微小的征兆中发现大的问题!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做出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具体措施&申论考试的题目设计能直接有效地测查考生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申论考试能测查考生掌握信息的多与少、快与慢、准确与错误的能力

另外,申论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能有效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

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申论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的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五、参加申论考试时的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2.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3.注意限制要求,申论考试中对字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在15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另外,答题应该简洁,做到要言不繁,切中要点。应试者应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申论科目在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过程中已实施五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考生都反映:“申论科目无需复习,题目和百姓生活贴得很是紧密!能真正考察一个人的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教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社会政策论文范文第5篇

*农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在中国农机学会、自治区科协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挂靠单位*自治区农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经自治区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兵团农机局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与地(州)农机学会的共同努力,为我区科技兴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区农业机械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十五”以来,学会始终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围绕农机化工作重心,以服务于“三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农机学会自身优势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开展了学术交流、调查研究、决策建议、科学普及、论文评选、人才举荐等多种形式的学会活动,推动学会活动向社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为自治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四年来,曾被中国农机学会、自治区科协评为“先进学会”。回顾这几年的学会工作,主要作了一下工作:

一、抓好自身建设,是学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

本届理事会自上任以来,首先,狠抓了组织机构建设,明确了工作分工,由常务理事会集体领导,一名副理事长主抓学会工作,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设有*农机学会办公室,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配备学会兼职干部,学会有九个专业委员会。学会工作符合社团管理条例。第二,把学会章程和社团条例作为工作依据,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履行工作的义务和职责,从体制上防止行政化倾向管理,发挥了跨部门,跨地区、相对独立的特点,在全区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第三,加强了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理事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地州市农机学会的作用,联合开展学会活动,使农学机会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四,规范行文,加强了文书档案管理,建立了学会资料、专家资料库,为农机学会业务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做了准备,使农机学会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二、组织调查研究,是学会工作发展的推动力

农机学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具有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针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撰写论文,进行考察和调查研究把学术研讨与决策论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好参谋和助手。“十五”以来,学会紧紧围绕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目标,每年把我区农机化发展中的热点关键问题确立为学术研讨主题,通过学术研讨会发现和挖掘闪光点,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撰写决策建议。*5年组织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农机学会协作工作会议暨西部大开发与农机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饲草畜牧业、草原机械化西部大开发。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五省区农机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理事、专职工作人员,*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农业大学、兵团农垦科学院,还邀请了华东片区浙江农机学会、江西农机学会16位代表、专家、教授、学者共9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各地具有地方特色学术论文43篇,4篇论文在大会上作了重点交流发言。22篇论文评为优秀论文;举办了自治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研班,期间同时举办了为期7天的项目管理培训班,来自全疆各地农机系统的9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邀请*农业大学的知名教授以及我区农机行业的专家为大家授课,授课内容涉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政策法规、农机推广项目管理以及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学员们在培训期间参加了在奇台召开的全疆保护性耕体学员们经考试合格,均取得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合格证》。积极参加对我区农机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研究,以学会为主体的专家组参与对规划的制定和论证。

三、开展学术交流是学会工作的立会之本

“十五”以来,组织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交流活动3次,编辑、出版论文集2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相互交流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学术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质量,把学术权威性和代表性显示出来不断提高农机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2年8月在新源召开了“农机化发展问题研讨会”,同时组织“玉米青贮机械研讨会”有13个企业,30余种玉米青贮机械机型参加现场演示,现场观摩人数达600余人;*3年七月和喀什农机学会在莎车县共同举办了*3年农牧机械展示会暨现代农牧机械化发展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43篇,经专家评出6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为科研院所,生产企业,技术推广部门搭建了一个技术交流和成果转换的大平台,丰富了会议内容,开阔了视野,针对性强,专家们的建议通过学会反映到了有关政府部门,供领导决策,已经引起农机界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4年8月在塔城成功举办“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9篇,收入论文集34篇,其中23篇论文获优秀奖,5人在大会上交流。

四、科普工作点面结合是学会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的体现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三下乡”服务,深入博州两县一市八个乡镇发放维汉蒙哈等科普读物,期刊,图书,磁带,VCD,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出示展板,咨询等形式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服务,受教育群众8万余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当地领导高度赞扬。还积极参加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农机化科技年活动,根据当地农民朋友的需求,为期提供技术咨询,免费发放了《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机械化》,《畜牧机械产品目录》,《农机用户购机知识问答》,《获推广许可证农机产品目录》,《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及受理程序及范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等科普图书,资料等共19种,计6000余册(份)。

按照自治区科协的要求推荐评选了第二届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人,成立“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组”,为自治区第七,八、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申报评选,*6年会员杨军、兰秀英获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陈发获二等奖。*6年11月经中国农机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评为“*2~*6年中国农机学会先进集体”。

由学会协办的《*农机化》汉文版,《*农村机械化》维文版技术期刊,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机化发展和农机工作者服务的宗旨,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交流农机化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传授农机技术,普及科学知识,提供市场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农村机械化》*5年度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科技厅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二、学会今后的工作计划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