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卫生教育打造高素质人才

卫生教育打造高素质人才

1材料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据通过对我院高职、高专在校生1698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豆芽菜”体形得到了改善;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常见病发病率有所下降,城市学生保健水平有所提高。但学生体质健康方面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有所下降趋势;肥胖儿童及超重儿童比例增长较快;近视率居,高不下;农村地区学生口腔保健水平有待提高,此外,我国学生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弱点:如挫折能力、意志力、竞争意识、危机及协作精神等比较薄弱。存在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体力劳动减少,体育锻炼不够,营养知识缺乏。其主要社会原因是家庭、学校放松了对独生子女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一些地方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好与不好的唯一标准,致使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健康教育却未受到重视,营养科学知识普及落后。

2结果

所以,未来医务人员的职能转变为如何指导病人去防治疾病,保健养生,而不再是单纯的治疗病人,21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和专门人才的竞争。所谓高素质人才,就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一个人身体很弱,或者心理素质太差,即使知识渊博、本事很大、品德高尚、仍然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就很难淡得上生活愉快,也难以全身心的工作和学习。因此,学校要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教育现状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所面临形势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深人到教育思想观念,学校医学模式和人才健康成长环境的内核,全面审视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努力为人才的聚焦和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观念、手段与环境条件。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工作最重要的研究内容。

3讨论

3.1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卫生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深刻阐明了学校卫生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同时也对高等职业学校健康卫生教育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健康教育的突出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健康行为,引导其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以增强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而达到不生病,少生病的最佳健康状态。学校健康教育以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传播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对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其目的在于传播系统的健康知识,培养正确的健康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高等职业学校医学健康教育要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是当务之急。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进一步加大对高等职业学校健康卫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摆正健康卫生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位置。②牢固树立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全体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心理。③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强毅力。④加大对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投人,积极改善医学教育条件,树立重视营造良好健康卫生环境的教育观念,尤其重要的是要密切教育观念与具体实践的结合,要使全体师生都成为有理想,有头脑,身心健康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

3.2构建开放式健康教育模式的问题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与人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要治疗这些疾病,最根本的办法不是靠药物,而是靠健康教育来改变病人的不良健康教育行为。如:多食动物内脏导致高血脂;多食盐导致高血压;多食高糖、脂肪导致肥胖症;多食海参易生痔疮;抽烟易患冠心病、肺癌、支气管炎;饮食不洁易患急性肠胃炎、传染性肝炎、痢疾;性不洁者易患性病、艾滋病等。在生物因素方面要强化不吸烟,不饮酒,合理膳食,规律生活,锻炼身体,加强洁净卫生习惯教育。在心理因素方面注意心理卫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情绪;学会友好的人际交往,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高自尊、自重、自爱、自强教育的整合性。在社会因素方面要培养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利用社会资源和保健措施,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要使学生群体健康有显著改善,而且要延长人群的期望寿命。所以高等职业学校健康卫生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又是迈向社区健康不可缺少的服务项目,也是医学科学普及和知识更新的补充教育范畴。传统学校健康教育系统的封闭和教学机制的僵化在根本上堵塞了教师和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激活知识、迁移知识和创新知识的途径。开放式的卫生健康教育模式是全方位的、动态和充满活力的。它必须①改革学校医务人员队伍结构,建设与全面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医务人员队伍。②加大学校卫生健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力度,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应用性、操作性、系统性强的课程体系。体质健康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卫生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因素来增强教育实力,全面激活教育资源,使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有利于人才的培养。④大力加强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活动的科研工作,推进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进程。

3.3营造高素质人才生长的环境问题实践证明,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对学生预防疾病,降低发病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良好习惯。对改变不健康行为和不良卫生习惯,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有效措施,也是医学科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结合的桥梁。从广义上说,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开放的医学教学模式都是人才生长环境的构成部分。除此之外,一所学校还必须在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特别重视营造良好的卫生科学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①要营造有利于发展个人生理、心理兴趣、特长和使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②要结合医务人员培养,创造不同卫生健康教育模式和不同学术思想相互交流的条件,大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用来指导卫生健康教育的实践;③要特别突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尊重医务人员,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和个性,最大限度的释放他们教与学的能量;④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空间,使学校真正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殿堂,培养健康体质的沃野。随着高等职业学校后勤改革的全面展开,学校医务人员在职能和观念上都要转变过去的观念和医疗服务的程序。医学要从医务卫生人员为主体的被动医学活动中解放出来,由临床医疗为主转变为医疗和自我保健并重;医疗服务要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保健服务;从校内服务扩大到校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社会服务,使临床治疗与预防、保健紧密结合起来,以适应高等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模式的职能转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