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叙事护理教学在老年护理课程中应用

叙事护理教学在老年护理课程中应用

摘要:为了探讨叙事护理教学应用在《老年护理》课程中的效果。本研究在学校2018级护理专业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叙事护理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评价叙事护理教学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实验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明显提高。即叙事护理教学有利于人文教育,并锻炼学生的心理护理技能,同时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护理》;叙事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老年护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康复训练、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慰藉等护理服务。课程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关于老年病学知识及技能、临床思维、实际应对等方面的能力[1],同时指出应加强人文关怀能力。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对人文关怀言之不深、解之不透,高校对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及人文关怀能力如果缺失,会严重影响老年护理服务质量和老年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满意度。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和在职护士的人文素质教育现已成为护理教育界的共识[2]。叙事,即叙说故事、讲述经历。叙事护理是护理人员倾听患者故事、感受患者心理、帮助患者重构疾病故事及生活故事中的积极意义,找出护理点,继而实施护理干预的人文护理实践。研究组将叙事护理应用到《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探讨其对学生人文素质、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并评估此教学方式对课程满意度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运用随机数字法在学校护理专业大二学生中抽取4个班143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71人,对照组72人。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期所学课程完全相同。两组学生由同一名教师担任《老年护理》教学,该课程共36学时,理论课28学时,实践课8学时。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实验组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教师与对照组相同,实验组采用叙事护理教学方式。

(二)教学方法

以学校目前修订的《老年护理》授课计划和课程标准为基础,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玉明和郝静主编的《老年护理》教材,两组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均相同。该课程共36学时,其中理论课28学时,实践课8学时。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常规传授老年护理知识和渗透老年护理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并通过临床典型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会护理人文关怀行为以及人文关怀情感。实验组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教师与对照组相同,实验组采用叙事护理教学方式:结合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MichaelWhite及新西兰的DavidEpston创立的叙事疗法和李春在其《叙事护理》一书中倡导的叙事护理五步骤方法,将收集得叙事护理教学素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解构素材内涵、分角色扮演重现故事、反思总结。具体实施如下:一是分组讨论。教师由叙事护理故事导入新课,讲解医学相关知识,再深入故事素材中引领学生共同了解患者的整个生命状态;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患者的需求和心理问题、确定叙事护理点、制定有效协助患者问题外化、解构、改写、见证[3]的实践措施。二是角色扮演。叙事护理素材改编成情景剧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情景模拟中,叙事护理即刻启动:“患者”叙说故事,而“护理人员”不单是倾听,更要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重新体验、梳理事件,引导“患者”找出遗漏的积极事件,重构积极故事,唤起“患者”做出自我认知改变的内在力量,重建正确积极的疾病观和生活观[4]。三是反思感悟。学生书写反思日记,反思自己的护理行为包括对护理事件的认知理解,与患者的互动环节,对故事和患者的评估、干预等是否有偏差,思考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对患者叙事过程有无影响,并修正会影响自己在叙事护理实践中做出正确思考和护理对策的不当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5]。

(三)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采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调查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状况;采用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老年护理》叙事护理教学的教学满意度。

(四)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

由专任教师发放问卷并讲解相关要求,学生现场填写问卷并回收。共发放问卷143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全部有效。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描述,组间和组内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二、结果

(一)教学实验前后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见表1、表2)

(二)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见表3和表4)。

经过实验调查,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都有所提升,其中对照组的“健康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最大,“促进情感交流能力”提升最小。实验组的“灌注信念”和“希望提升能力”最大,“提供良好环境的人文关怀能力”提升量最小。对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的“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堂组织安排合理有序”满意度不及对照组,但“我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我的人文关怀行为形成”“培养了我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我认识老年人的护理工作”“让我学会尝试从老年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讨论”的满意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叙事护理教学方法优于对照组的叙事护理教学方法。

三、讨论

(一)叙事护理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护理技能水平

实验教学后,两组学生在护理人文关怀量表上的得分(包括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和总分)均比教学实验前高,说明《老年护理》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但是,实验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更明显的提高。在实验组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通过叙事素材让学生置身故事情节中,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形成人文关怀观[6]。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更能体会患者身上的伤和心里的痛,同时体验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强化人文关怀观。模拟情景中的护患沟通、情感支持、评判性思考、反思自身行为等训练,加强了学生心理护理的能力。

(二)叙事护理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叙事性教学主要通过讲有关案例的故事,营造一种真实情景过程,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故事,感悟教育真谛。叙事性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通过故事举一反三,持续保持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学习,缺乏情境知识体验,更无法感受老年人生理性的改变,不能切身感受和理解老年人的痛苦,对老年护理的学习比较吃力。虽然,传统教学中也有实践课和体验课,但多是流于形式,学生走马观花,预期效果较差。叙事护理教学通过描述和重建故事、经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可视化,故事形式更容易引起共鸣[7],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2]。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叙事护理教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对课堂的组织和安排高度满意,肯定了叙事护理教学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尽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努力促进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形成,但是缺乏具体训练方法,而以叙事护理材料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无疑提供了一条训练途径。教师根据收集的叙事护理材料提出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叙事护理材料的深层含义,启发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在护理实践中训练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心理护理技能。护理实践结束,教师将人文关怀能力融入对学生角色扮演效果的评价中,学生评估护士行为对患者的影响,反思自己的护理行为[8]。这种反思活动具有改变行为的潜能。通过反思训练换位思考、主动思考,进一步内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升服务人员的照护水平。在叙事护理教学中,教师教知识、讲故事,学生演故事、学知识思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满意度。在叙事情景中,学生不仅体验患者、患者家属的问题和需求,同时实战感受医务工作者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叙事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提供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叙事护理值得推广不仅是因为患者需要叙事疏导,心身负荷过重的医务工作者同样需要这样的心理关怀。同时给护理教育者自身也带来思考,反思护理教育方法、反思自身职业价值。

作者:孟莉莉 于海艳 刘静 单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