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固定矫治病患的口腔护理

固定矫治病患的口腔护理

加强心理干预,教育患者正畸矫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初戴矫治器可能引起的不适、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处理办法等,鼓励患者加强和家长以及主管医生的沟通,增强信心以利治疗的进行。

观察方法每月复诊时均记录牙釉质脱矿指数(ED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

EDI分级:0度0计为0分,釉质表面光滑透明,没有白奎色斑;1度计为1分,釉质表面出现轻度的白奎色斑,面积小于所在区域的50%;2度计为2分,釉质表面白垄色斑大于所在区域的50%,但尚未达到100%;3度计为3分,釉质表面白奎色斑占满所在区域,或釉质表面出现龋洞。

GI分级:0级牙龈健康;1级牙龈轻度炎症:牙龈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级牙龈中等炎症:牙酿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级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PLI计分标准:PLI根据压面菌斑的厚度记分而不根据菌斑覆盖面积记分。用视诊的结合探针的方法检查,检查是用探针轻划牙面,根据菌斑的量和厚度记分。计分标准: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即邻面有大量软垢。

BI:将牙周探针轻探至龈缘以下,观察出血程度设。0度为无出血,1度为牙龋略有水肿但不出血,2度为点状出血,3度为线状出血,4度为出血溢出龈缘。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本研究中,治疗前1周固定矫治患者的临床牙周指数EDI、GI、PLI和BI值基本正常,牙龈状况良好,牙龈色、形、质正常,探诊无出血,安装固定矫治器1个月后患者的EDI、GI、PLI和BI值均开始有轻度上升,随着矫治的进行各项指数均呈上升趋势(P<0.05)。部分患者出现牙龈轻度红肿,菌斑堆积及牙龈轻度出血等症状。见表1。

正畸治疗中,由于固定矫治器戴用时间较长,会对患者牙周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良好的临床口腔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方面。有研究认为正畸固定装置会影响口腔自洁作用[2],容易导致局部菌斑堆积、牙龈出血即牙龈炎,严重的甚至可以发展为牙周炎[3]。有些患者牙面有食物残渣大量堆积,牙龈红肿,菌斑大量存在于牙齿表面,牙龈轻触出血,口腔异味明显,有的出现假性牙周袋,龈乳头、龈缘增生性肥大。固定正畸患者矫治期间并发牙周组织炎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初装矫治器时,患者由于以往的刷牙习惯不能满足戴用矫治器后口腔清洁的需要,加上口腔黏膜对矫治器的不适应,牙龈组织容易发生红肿;(2)就诊患者中,青少年学生居多,学业重,学习压力大,甚至部分学习要求过于严格,加之这些患者自控力差,没有养成刷牙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导致食物残渣存留,菌斑形成,引起牙龈炎症[4]。(3)固定矫治装置采用的的直丝弓托槽、各种矫治弓丝、直丝带环、颊面管、舌弓等装置妨碍了牙刷刷毛的进入和口腔自洁作用。

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口腔护理对策: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教育正畸患者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时间、刷牙次数等,引导患者少食过酸、过甜、过黏的食物同时嘱咐患者家属予以监督,减轻固定矫治器治疗对牙周健康的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正畸治疗后患者比没有正畸史的患者龋病和牙周病患病率较低[5],原因与在正畸治疗期间患者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讲过牙齿矫正牙齿整齐的排列有利于口腔内食物残渣、菌斑等的清理。建议患者采用和合理的辅助手段以帮助口腔健康的维护。如合理使用含漱液辅助菌斑控制,减轻牙龈炎症,采用牙间隙刷辅助清理较难清洁的部位,定期由正畸医师监测口腔牙周健康状况以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牙龈炎,防止牙周状况的继续恶化。矫治器选择、设计要合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矫治附件,带环选择要合适以避免对牙龈边缘的刺激,牙面粘结剂要处理干净以防止残留物质刺激牙龈,选择超薄托槽、自锁托槽、高质量的正畸弓丝等以利于口腔牙周健康的维护和保持。加强心理干预,提倡“人性化”舒适护理理念,设立零障碍沟通渠道,使患者在矫治过程中所有的疑虑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时与正畸医师沟通,同时鼓励患者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增强信心使正畸矫治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杨秀慈唐枝赵暖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河北省辛集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