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味黄土汤治疗口腔溃疡分析

加味黄土汤治疗口腔溃疡分析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加味黄土汤治疗,药物组成:灶心土(布包煎)100g,阿胶(烊化)10g,制附子5~10g(10g以上先煎1h)、生地黄10g,白术15g,黄芩10g,竹叶10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大便偏干者,加大黄5g;心烦失眠者,加栀子10g。同时局部外敷洗必泰口腔溃疡膜(西安康华制药厂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610222890),每次保持5min以上,每日3次。10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进行观察。

对照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进行治疗,并局部外敷洗必泰口腔溃疡膜,疗程同上。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华口腔医学会2001年制订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溃疡完全愈合;有效:临床疼痛症状缓解,溃疡面积缩小;无效:临床疼痛症状未缓解,溃疡面积未改变。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疗效对照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典型病例

李某,男,45岁,医生,2007年6月2日初诊。患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已有10a,久治不愈。曾服黄连上清丸并配合外用西瓜霜喷雾剂,效果不显著;静脉滴注大量抗生素并外用洗必泰口腔溃疡膜,依然收效不大;改服中药清胃散、凉膈散、导赤散、知柏地黄丸等治疗数月均未能奏效。每因饮酒、劳累或者精神紧张,心情郁闷而诱发或加重。诊见患者形体肥胖,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懒言嗜卧,小腹隐痛,大便稀溏,舌体淡胖边有齿印,舌体尖端及舌体边缘溃疡创面,大者如黄豆,小者如绿豆,凹陷上有白膜覆盖,周边略有红晕微肿,疼痛不敢触碰,说话或饮食则疼痛加剧,舌苔稍腻微黄尚润,脉沉细无力。西医诊断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中医诊断为口糜,证属脾阳虚兼心胃阴火上乘,方用加味黄土汤:灶心土(布包煎)100g,阿胶(烊化)10g,制附子(先煎1h)10g,生地黄10g,白术15g,黄芩10g,竹叶10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服药7d,口腔溃疡基本消失,食增眠安便调。再服7剂,溃疡全部愈合,患者神清气爽,自我感觉良好。为防复发,遂嘱再服7剂以资巩固。停药随访1a,未再复发。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糜”等范畴,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周期发作性常见口腔黏膜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目前尚未探明病因的,并且以周期性反复发作,同时又具有自限性、孤立的、凹陷的、圆形与椭圆形为特点的口腔黏膜溃疡,为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西医对于此病治疗多以补充维生素及消炎为主,中医治疗善以清胃火为主,但疗效欠佳,且大多数患者的口腔溃疡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反复发作。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本病实属本虚标实、上实下虚之疾。虚在脾与肾,实在心与胃。舌为心之苗窍,心经有火,常显现于舌体,所谓“诸痛痒疮,皆属心火”;胃之经络,环绕口唇,通于齿龈,胃火循经上扰,自然波及口腔。脾开窍于口,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之经脉连咽系舌本,肾为先天之本,元气出于肾。“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而营卫之气特别是卫气与人体的免疫功能紧密相关。顽固性口腔溃疡之所以顽固难愈,主要在于免疫功能低下即脾肾阳气不足。因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必须以补益脾肾阳气为主,适当佐以清解心胃浮越之火。

复发性口腔溃疡由于病位在上,常附带一丝浮游之火,给临床诊断造成纯实无虚的假象,于是在治疗上要么单纯服用清热泻火解毒之剂,要么舍本逐末局部施以贴敷之剂。其实复发性口腔溃疡无论从外形特征还是从症状表现上都应属于中医外科疮疡疾病的阴疽范畴。疽与痈完全不同,痈红肿,多发于六腑,为阳实之证,因血热而导致毒滞,病程短,易溃、易敛、易治愈;疽白陷,好发于五脏,为阳虚之证,因气血寒而致毒凝,病程长,难溃、难敛、难治愈。疽病性本属于阴,但由于位居口腔高位,故复发性口腔溃疡又是一种阴中挟阳,寒热错杂的阴火顽证,系由于气血虚寒,阳气不振,毒邪凝滞,潜伏于里,风平浪静之时,溃疡不发作或者仅限于内脏胃肠,一旦发作,或者浮于上而成口腔溃疡,或者趋于下而成肠风便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凹陷溃疡,皮色不变,“形不足”的体征,又有畏寒肢冷,大便不实,“精不足”的症状,具备了虚、寒、痛的特点,故治用张仲景的加味黄土汤,药用灶心黄土温中涩肠;白术、附子温补脾肾之阳,厚土敛火;竹叶、黄芩清降上焦之浮火;阿胶、生地黄养血止血;甘草补脾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温脾阳、益气血、破寒凝、清浮火之功,既“温之以气”以助其“形”,又“补之以味”以补其“精”,标本兼顾,阴阳双补,实乃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良方。

作者:李海新单位:略阳县天津中医医院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