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资源利用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资源利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热点问题,而且是一个现实应用的难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并且提出了较为针对性的实现路径。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重要意义

地方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全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开展,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资源环境进行活动。故而,地方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地方的自然资源(如土地、光、热、动植物等)和社会资源(如场地空间、组织、知识、社会关系等)。这些资源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还为其提供了客观现实的教育内容,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不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占据一定的土地或场地空间将大学生聚集起来,并且运用一定的知识、理论实现教育目标,进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知和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角色,把握社会关系。而这一过程中,无一不是资源,且无不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化。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文化源流、民族传统和科教水平等差异,使得地方资源也各具特色。这也为不同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不同的教育资源,这也将使得不同区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同时又与多种文化思想并存这一现实,也要求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模式。由此可见,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实现有针对性的、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意识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大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的内化程度。若是所传授的知识与地方性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相违背,这必然会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可信度降低,从而影响大学生接受和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有学者指出,“当前,思想文化呈现多样性,有些人的观念处于迷乱状态;伦理有所缺失,人性出现某些扭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很多时候,我们对本土充满太多人为的误读,这个词也因此而被附加了太多负面的标签:封闭、自足、肤浅等”。人们由于主、客观原因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对较少,使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路径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参观具有历史性、纪念性的人文景点,如红色革命胜地、博物馆、纪念馆等;二是各种知识性题材的教育资源,如电影、纪录片、文字材料等;三是以志愿活动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支援活动等。这些路径作为基本的、主要的利用地方资源的途径具有代表性、易于操作,却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要,未能坚持与时俱进,利用的路径仍旧太单一。当前,大学生对即时媒体、网络媒体的依赖度甚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仍旧不高,并且利用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如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网络暴力等问题。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需要不断解决路径问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缺少制度保障

制度一般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章或行为准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的效果不明显:一方面,因为开发和利用的技术限制,经验匮乏;另一方面,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在拓展教学资源平台时受到限制。例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制度就限制了多样的课程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薄弱,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缺少实地考察和体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在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时,对大学生数量的考察、师资力量的有限、教学目标的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也就是说,相关的制度保障措施薄弱。

三、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意识

地方资源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支撑和根本动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依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尤其是社会文化资源的意识淡薄,这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的意识不够,而且还体现在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缺乏对地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不足。因此,为增强对地方资源利用意识应该从两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要素对地方资源的利用意识。这不仅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利用地方资源,并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对所在地区、地域的奉献;还应引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据教学目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音像式教学四种。而在国际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由整齐、单一向复杂、多样转变,从理想与单纯走向现实与成熟,奉献型、无条件服从社会或国家需要的单一化正在被现实的、具有明确功利倾向的、个人色彩突出的多样化人生追求所取代,政治冷漠、对政治生活不满的极端表达和对深层次政治问题的认识偏差依然普遍。”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正发生巨大的变化,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同时,辨识信息的能力亟待提高。而地方资源的内生性,有助于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平台。实践式教学。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利用地方资源,使大学生真正投身于社会之中,体验和感悟社会角色,参与社会关系,从而对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有深刻地认知和理解,内化为自身所认可并遵守的规范,并外化为社会行为。自主探究式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依托地方资源开发,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题式教学,进而完成专题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题。例如,采取小组合作方法,选择不同主题(与区域内的社会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形成报告,进而实现对问题的深度理解,实现社会化过程。网络(即时)媒体教学。网络(即时)媒体教学是依托网络资源或即时媒体平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进行传授,如对地方的正面新闻、重大事件、历史记录等进行宣传教育,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式影响,或通过即时媒体平台补充教育内容,进行教学交流与难题解答等。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展教学内容,而且能够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方资源利用制度保障

首先,科学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一方面,需要对本地区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现有的教育资源及其功能进行客观详尽的分析,为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依据,也为资源的多种功能的融合提供可能。另一方面,要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地方资源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考察,尤其是对新兴资源的考察,对大学生迫切需要的资源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前期详细的准备,再制定资源利用规划,即为开展教学做好一系列的规划和设计,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资源利用提供借鉴。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利用模式和系统的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资源利用模式可以使得资源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避免资源浪费和冗杂,并且能够促进资源利用主体、客体按照既定模式运用资源,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样化和生活化。系统的评估机制,不仅能够实现对资源的价值大小进行评估,而且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评价,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发掘潜在资源,优化资源利用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就需要高校及社会组织能够积极投身到地方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共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过程。最后,建立健全社会支持机制。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因此,建立健全社会支持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即时媒体的普及和网络资源的深度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将教学内容与即时媒体形式结合起来,拓展课程教学路径。此外,社区服务、社会氛围、宗教信仰、民族风俗、文化传承等社会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密切,对大学生内化教育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行为外化也具有引导作用,故而建立健全社会支持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罗荣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