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小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中小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脚步的步步逼近,各个商业银行都感受到了较为明显的竞争压力,其转型发展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中小银行由于其地域性和业务经营种类的限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本文以此为背景,简略介绍了中小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大体思路,为中小银行的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净息差;管理会计体系

随着利率市场化脚步的步步逼近,各个商业银行都感受到了较为明显的竞争压力,其转型发展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过去银行通过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方式度过了银行业大力发展的大好时光,现在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同质化相似型经营模式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显得苍白无力,差别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变成了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开始逐步构建FTP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盈利分析、流动性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经济资本管理、外部产品定价等一系列现代银行的核心管理体系。但是中小银行因为地域性经营和业务范围的限制,其风险识别和经营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抗风险能力还较弱。鉴于商业银行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广大中小银行开始不再只单一盯住大客户,而是积极的拓展新的中小客户群体,并主动发展自己擅长的领域,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自身发展思路,例如:保姆银行、社区型银行、管家型银行、互联网银行等等。随着银行服务群体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实体经济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将更强,中小银行的发展就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构建中小银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先介绍银行的收益率曲线和成本构成情况。

一、曲线分解近

年来,随着存贷款利率的逐渐放开,存贷利差的不断收缩,各银行开始采用其他各种方法来寻求期限错配,追求错配利差,若频繁操作将会出现流动性紧张等风险。各大中小银行,各个市场参与者均会搜集各方消息、各种数据,围绕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预测未来的利率走势,于是针对不同期限均匹配了不同的到期利率,因为资金时间成本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短期利率低、长期利率高的基本走势。图1的横坐标是不同期限的时间,纵坐标是不同的利率分布点,整体为收益率曲线走势。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中大约有40%是定期存款,其余为活期储蓄,所以一般负债的久期大概在半年左右;而资产端的平均期限大概在1年到3年之间,由于期限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商业银行的错配利差。所以银行的净息差是由资产利差、负债利差和错配利差三个部分构成的,错配利差是由期限错配形成的,银行司库享有错配利差,是因为司库承担了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于是对于错配利差的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应当构建相应的系统,把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剥离管理。

二、成本剖析

一般来说,净息差收入和非息差收入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银行的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营运成本。在银行受政策保障的时期内,过多关注的是网点的扩张和资产规模的大小。而现在以致未来,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利差必然要收窄,而单纯的追求规模的增长方式也要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因而受利差和规模这两大因素制约的净息差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假设,我们将净息差作为临界值来衡量银行的经营状况: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平均生息资产规模>=A其中,A=运营成本(与银行运营相关的各项成本)+风险成本+股东收益(资本充足率×资本回报率)如果运营成本的数值在0.7%~1.3%之间;风险成本的数值在0.7%~1.1%之间;股东收益为12%*12%=1.44%左右的话,那么3.2%就为净息差的临界值水平,净息差至少应大于该数值。那么,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加强管理,把净息差至少保持在临界值以上呢?于是就要求商业银行把管理的重心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转向精细化管理,从内在到外沿的改变自身的管理模式,并且逐步构建健全的资金转移定价、客户关系定价、资产负债管理、成本分摊、经济资本管理等一系列现代银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对每一项业务、每一笔风险、每一个账户以及每一个客户进行准确计量、精确分析,做到各项成本精确分摊,各个流程优化设计,真正实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社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很多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在较早的时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积极的开始转型发展,而先天不足的中小银行,该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构建好管理会计体系呢?

三、管理会计体系较好的管理会计体系,总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基础层。此层为中小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第一层。账户层是银行的最小盈利单元,记录着银行经营最细微的各项风险和成本,基础层的初级模块是资金转移定价。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基于资金价值期限匹配的基本原理,分别给每一笔资产配置资金成本,给每一笔负债配置资金价值;使每一个存贷款账户,都既拥有收入来源又要付出资金成本,错配利差就是资产端和负债端久期不一致而形成的。司库将这个错配利差从各个业务神经点上收至司库进行集中管理,它使底层账户也开始运用管理会计的理念来思维,以资金转移定价的理念归纳计算后的底层账户数据为产品定价、绩效考核等系统提供了进一步分析的数据基石。成本分摊和经济资本管理系统是基础层的另外两个模块。经济资本系统将针对业务精准计量其预期与非预期损失;成本分摊将银行的直接成本、中间成本和税务成本等各个成本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准确分摊,也可以作为外部利率定价的基础,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数据。以上三大系统的关联运作,使银行能够在底层账户透视每一项业务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及经济资本占用,实现底层账户的经济价值计量。

第二层:拓展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盈利分析系统计算每一个账户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和经济增加值,并可以从账户级数据汇总到客户、产品、渠道、部门和业务条线等维度,帮银行管理层分析到哪类客户赚钱、哪种产品赚钱、哪个条线赚钱。例如,我们做三农业务和项目贷款哪个更能赚钱?PPP模式我们能不能接?哪些客户我们必须要留住?银行的将来应该怎么发展?等等。而绩效考核系统则是在多维度盈利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客户、条线、部门、产品等风险调整后的盈利状况,实现公平的考核和高效的激励。CRM(客户评价)系统可以帮助银行识别客户,它不仅能够将客户进行区分,而且可以通过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反馈给银行哪些客户才是优质客户?哪些客户具有较高的产品粘性,稳定性好,并能带来较大的收益?哪些客户的产品使用单一,稳定性较差,如何对这些客户提供打包式的服务?哪些客户是未来还有交叉销售的上升空间的?该如何通过全方位服务和灵活的定价,与这类客户建立多维的稳定关系,从而提高综合收益?盈利、绩效和客户关系系统构成了拓展层的三大支柱。

第三层:高级层。这是管理会计体系里最为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层。这一层涉及到银行的长远发展,中小银行因为视野和立足问题,面对这一层管理会计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困难。而中小银行往往最缺乏的长远规划恰恰是由这一层的资产负债管理来实现,而全面预算则负责根据规划来匹配资源。长远规划和谨慎风管是资产负债管理的左右手。它的长远规划为银行设定目标,它的风管作用则通过识别利率和流动性两大风险,保证银行稳定的发展和基本预算的实现。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测未来一年的外部环境,制定银行应对的新业务战略,编制预算;二是在银行经营过程中追踪实际经营的各项指标与预算的偏离程度,及时调整产品和市场战略,确保银行在可接受的风险限额内,实现财务目标。当前银行的转型可能更需要资产负债的规划作用,它是指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通过对未来所有资产和负债的新规模、新质量、新产品结构、净息差的全盘战略规划,保证银行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将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的目标数据进行资源配置,来支持业务的发展。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通过计量银行经济资本、费用管理和人员配置这三大模块的使用效率,形成了银行管理会计体系中三个层级的循环效应。

四、结束语

中小银行虽然不像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那样历史悠久、资本雄厚、已具规模,但自身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小银行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完整规划,分布实施。银行在建设信息系统之初,必须要建立良好的规划体系,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重要程度,实现系统的体系化建设。再者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的过程,要根据自己的管理现状,务实规划、逐步完善,以实现完美实施;二是重视全行应用,管理会计为基础的系统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利器,若不高效利用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而要对银行的各项人员进行充分培训,让他们了解新的系统对未来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应该如何运用系统推行业务的发展等等;有了管理理念还需要制定政策流程,比如如何制定利率定价,定价权如何下放,定价结果的追踪、反馈、考核如何进行,如何实施奖惩等等。以实现推行和制度之间的互相促进,为推动中小银行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魏革军.利率定价是银行盈利能力建设的核心[J].中国金融,2013(4):13-16

[2]艾晨,蒋桂波等.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分析[J].海南金融,2011(12):62-65

[3]陈锐.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4(6):18-21

[4]张克秋.从财务视角研究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J].金融会计,2015(2):15-23

[5]蒋晏华.商业银行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与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5(5):109-110

[6]曹国强.管理会计也时尚[M].中信出版社,2013

作者:刘春力 单位:遂宁市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