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三农问题及三个代表的真实表现探索

三农问题及三个代表的真实表现探索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报告中有关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可见我们党对农业基础地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对农民根本利益的关切。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个所谓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八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国情下,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农民问题,革命才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会持续稳定发展。进而真正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无论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还是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从中国基本的国情出发来制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即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民主革命时期,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农民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认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中,“除了无产阶级是最彻底的革命民主派外,农民是最大的革命民主派”。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可靠的同盟军。正因为正确地考察了农民在中国革命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当几次城市武装起义失败后,1927年9月,果断地把队伍带到了反革命统治力量薄弱、到处布满革命火种的农村,并在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这是一条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艰辛探索的结果。当解决了革命主要依靠对象和革命工作重心后,中国共产党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农村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取得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必须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所以,共产党到农村后,坚持开展土地革命,制定了代表农民利益的正确的土地纲领和路线。把深受几千年剥削压迫的农民从封建土地所有制下解放出来。农民获得了土地,他们与生俱有的那种强烈的革命要求、革命积极性也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样,农民就为这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使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获得了深厚的社会阶级基础。可以肯定地说,离开了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国革命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民主革命取得成功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几亿农民通过合作化道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展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以苏联经验为借鉴,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率先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探索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亦即如何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这是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对此,首先肯定中国必须发展重工业,这是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一环。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他从农业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产品是重要出口物资、农业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等六个方面来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他认为,对农业多投入一点儿,少搞一点重工业,看上去慢,实际上快。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因此,要适应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三者之间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按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有关农业发展方面的探索,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其他成员也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提出了可贵的思想。比如,这时期,同志主张我国的农业生产,不能只发展单一的粮食生产,一定要广开生产门路,发展多种经营。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开拓更广的市场。这些有益的探索,本来可以成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良好开端,但遗憾的是,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却没有贯彻好。究其原因就是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一系列脱离实际的“左”的错误。在政治路线上以阶级斗争为纲代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在经济上发动了和化运动。尤其是后者,前离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原理,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形式,其结果严重脱离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一大二公”的超前、僵化的体制诱发和助长了平均主义的涕工和蔓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当时中国农民切身利益,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的危害是比较突出的。

回顾我们党八十多年走过的历程,凡是前进得比较顺利、取得重大胜利的时期,都是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处理和解决得比较好的时期。反之亦然。如果总结一下经验教训,那么根本的一点就是党必须坚持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作风,即实事求是和走群众路线。这是党能够制定和贯彻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改革的新时期。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这也是完全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2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党中央在就农村问题制定宽松灵活的政策前提下,十分重视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路线中去的工作方法,抵制各种左倾思潮压制和干扰破坏,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肯定了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农民的惊人之举,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到全国。改革之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收入增加了,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民从此告别了过去讨饭挨饿的日子。以此为契机,中国农村改革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一大创举,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逐步崛起的乡镇企业,是可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媲美的又一大奇观。时至今日,乡镇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以及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进一步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亿万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辛勤劳动解决了温饱问题并部分的达到了小康水平。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一直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领导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比如,通过政策支持、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为了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从2000年起,在安徽等地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这项改革措施使农民负担平均减轻30%;同时,国家增加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仅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支持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达4077亿元;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还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水、电、交通能够等设施的增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基础还很薄弱,各地区发展极其不平衡,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特别是中国入世之后,对农民和农业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至少就技术价值和成本而言,国内的农产品无法与国外的农产品的相比,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农民收入、农业收入受到影响。所以从长远角度考虑,国家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相信如果农村、农业、农民这一问题得到根本彻底的解决,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将来实现现代化目标也就为之不远了。

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而言,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革命成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全局,而且涉及到党能否经受住长期执政和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领导农村工作的基层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端正工作作风,全心全意地为农民办实事、谋利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带领群众脚踏实地地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找出一条适合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致富之路,尽可能地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农民都富起来了,得到了实惠,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稳固,反过来就会带动整个社会的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执政地位也就会自然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