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三农以资源匮乏县为例对冀南农村观察和

三农以资源匮乏县为例对冀南农村观察和

中国的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党和政府也始终关注着这个问题。在中国,没有农村地区的发展,就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没有农民的富裕,也就谈不上中国的繁荣富强。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中国的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呢?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

在党和政府的关注下、在改革开放的促使下,中国人民基本上已经走上或开始走上小康的道路。但同时,深层次的矛盾、难题也随之暴露。客观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农村为甚,发达农村几近于城镇,而落后农村除了几件现代化的工具的点缀外,却依然落后。本文便以冀南部分资源匮乏、财政上基本依靠农业的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现状为调查对象,展开分析,以求引起一些思考。主观上讲,也正是因为客观上落后的原因,就有人戴上了有色眼睛,于是所谓“小农意识”、“农民散漫”之语常见于报头闻于耳边。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并结合日前的三个政策背景:展开“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笔者藉农村生活之体验,以较为熟悉的家乡为例,尝试着将观感表为文字,希冀为大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奉献出自己的心力,为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

一、所谓“小农意识”

市面上的所谓“小农意识”包括这样一些理解:目光短浅、想法落后、不敢有大动作、不敢超前消费,等等。其实,此所谓“小农意识”的产生,是客观形势形成的。冀南部分农村根本没有什么乡镇企业,也谈不上什么产业结构,只留有(狭义上的)农业在独撑着。这样的纯农户除有口粮外,一要生存(防治伤病),二要教育投资(送子女上学),三要交往(维持熟人社会),四要养老(切割消费的目的性储蓄)。他们可资利用资源较少,社会保障(基本的大病合作医疗至今尚未到位)也不到位,更是谈不上现代社会的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享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谁敢拿今朝赌明天,敢去超前消费呢?因此,我们必须摘掉这顶本不该戴给我们纯朴农民的歪帽子。

二、所谓“农民散漫”

所谓“农民散漫”主要是说农民无组织、无纪律、无时间观念、无做事意识等等。其实,这同样是顶歪帽子。情况一,自改革开放和撤销以后,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理论宣传力度明显减弱,甚而匿迹。人们头脑中的“一大二公”和“党叫干啥就干啥”的思想不复存在,而同时又没有新的思想强有力的充实这片真空,凝聚力和向心力难免有所下降,但这能说“农民散漫”吗?情况二,公社撤销大队解体,土地制度也从“集体所有、队为基础”发展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由于中国的人多地少,以及人们对时期平均主义的集体经营之苦记忆犹新,思想上不是不愿而是不能或不敢再走集体之路,故又形成效益低、就业压力大,但这能说“农民散漫”吗?情况三,时期,农村也是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内外一致,农民的利益基本一致,与其他群体其他产业之间的利益交换也是由或大队来完成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基层乡村政权(根据冀南农村地区实况,村两委也算一级实际政权)脆弱无力且威信不高,一些管理和服务工作很难较好实现,而同时又没有其他组织来综合和表达农民的利益,难道这也是“农民散漫”的原因吗?因此,请不要苛刻的说“农民散漫”!

三、农村青年思想状况和就业状况

笔者认为,农村青年思想状况和就业状况可以这样来概括:半文盲、乱思想、隐失业。半文盲是指农村大部分青年由于种种原因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能完成,或辍学、或退学、或不认真上学,更甭奢谈专业技术知识了。乱思想是指党在农村地区的思想优势消失后,五花八门的思想、各种意识观念涌入到了不设防的青年头脑中,这与党的解放思想的本意是背道而驰的。隐失业是指由于农村地区人多地少,其他就业机会也少,虽看似人人都在田里干活,但在讲求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的今天不是隐性失业吗?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抓不起来,科技指导力不从心,就业培训更无开展,这使得农村青年很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而被束缚在土地上,被禁锢在传统中。让我们再重新强调邓小平同志所讲述的话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我们注意到,农村青年真地强烈地要求学习知识、学习专业技术,想着接触新事物接受先进观念与价值观,以建设好他们的家乡。而且,好像中国经济的腾飞也还不能缺失由农村青年所建业的农村经济吧?!

四、在农村的政策实际执行情况

据了解:第一,直接用于农业的专门支农款项很不够,也即无资金到位;第二,鲜见有专门培训和科技下乡,所谓科技站、农机站也多为种子农药化肥销售点和农机销售修配站,也即无科技下乡;第三,学杂费、防汛救灾、道路修建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和运作透明度不够,埋下随意加重农民负担的隐患;第四,由于农村地区鲜有敬(养)老院、五保户等,且养儿防老观念浓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又不到位、方法也不对头,致使计划生育情况不如预期;第五,火葬政策的推行,人们均认为可以接受,但就是因为配套措施跟不上(火葬场和骨灰盒寄存处数量不够,且安全系数较低),致使火葬政策的推行力度减半。谈这些在农村的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只是想重点说明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何等的脆弱,没有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跟进和保障,农村经济要想迅猛健康地发展是要费大力气的。

五、农村及农业发展思路与建议

“三农”问题确实比较严重,而问题的根本仍在于落后,在于不能满足农村、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民在提高生活水平上的要求。那么,中国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中,通过先进与落后对比,落后的究竟输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其一,缺乏组织资源;其二,缺乏制度资源;其三,缺乏经济资源。通过以上分析和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冀南落后农村地区的发展可以参考以下四条思路和一个总的方法论,来解决这三大资源缺乏问题。

思路一:搞好乡镇政权建设和村民自治,培育和扶持农村经济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为组织是真正的力量,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大的贡献,才能保证农村稳定和社会进步。而且,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经济组织的培育都将大大增强农民的积极性,因为他们的利益有了代表、有了表达渠道、有了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和力量。

思路二:统一规划村落及住房建设。冀南农村的农民还是倾向于修房盖屋,一是结婚要盖新房,二是想扩大住房面积。这样便使本来很少的资金成了不动产,又浪费和侵占了许多耕地,并使村落建设不好统一规划。应由权威出面,对村落的空心部分统一规划,如在原址上考虑相邻两家的住房要求,两宅合为一院,只往外建一处住宅等。

思路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包括手工业、加工业和微型制造业)。据观察,冀南某县村落工业便很有特色,相邻几个村落分别聚居的是蜂窝煤加工厂、木器厂、淀粉加工厂、铁器加工厂等。这样既利用了家庭剩余劳动力,发展了副业,又富裕了农民、发展了农村经济,而且风险基本为零。笔者认为,这种作法最值得学习和推广。

思路四:重视农业产业化,加快贸工农一体化进程,让农产品升级以提高附加值,注重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这个课题是比较大的,产业化所涉及的农民肯定是很多的。因此,仅靠农民自发和并不太有权威的乡村政权来运作较为困难。一要让农民感到能得到切实利益;二要让农民觉得便利可行;三要让农民能够真正组织起来。我们要把这三点作为前提时,真正的农业产业化便科提上日程。

总的方法论:我把它概括为“五小实验”,既小心实验、小范围实验、小本实验、小人力实验、小科技实验。这是基于冀南落后农村地区农民自身状况与周围客观条件而提出的。下边我们来分别阐述这五点。第一,小心实验。农民经不起折腾。因此,不管谁指导或带领农民走富裕之路,必须小心谨慎,不能轻易赔本,要稳扎稳打,保证获利、至少不蚀本。有个例子,某乡镇政府强力推介在那片本不适宜种植苹果树的耕地上搞所谓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产业化,结果到果实期却是一片茫然。第二,小范围实验。在产业化或规模经营或欲形成特色之前,小范围实验是必须搞的。首先是选定三五户并不特殊的农户,不给与特殊照顾,看其能否按计划发展并盈利。如果小范围实验是成功的,肯定会带动一批农户自发加入其中,若再加以组织化和市场引导,必定将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促进农村的发展。第三,小本实验。因为农民得以利用的资金不是太多,再加上种种开支比较多,所以在农村所发展项目不宜太大,所需费用不宜太高,最好是本小利大的项目。第四,小人力实验。一般农户中仅有1-3名劳动力,所发展项目如果不考虑家庭作业的特殊性,成功的可能不是很大。因为如果本来利润就不太大的项目再雇用几个人,那雇主是不会有可观盈余的。这样的家庭联产经过组织后,对规模经营或产业化是有一定推动力的。第五,小科技实验。讲科技兴农,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文化素质。因为发展农业,农民是主体,应联系到科技的可行性和通俗性。不宜深不可测、玄而又玄,这儿不是学术讲台,而应是深入浅出地理论加实践的耐心讲解。这样必定会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富裕,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好“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