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位视野下院校德育绩效的提升

生态位视野下院校德育绩效的提升

一、树立以生态位理念为特点的高校德育绩效观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其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在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各种素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校德育就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大批具有良好德性的大学生。然而,对于这样的德育活动,人们很少去关注其绩效,很少去思考德育的结果与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更加没有人从生态位的视角去考察高校德育的绩效问题。这便是一个观念问题。教育观念是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转变观念是提高德育绩效的前提。当下高校必须提升理念,改变观念,以生态位理念为视角,树立高校德育的整体大局观;以绩效理论为指导,树立高校德育绩效的可持续发展观;结合“与时俱进”的理念,树立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二、结合高校德育要素的生态位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高校德育是一个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它存在着自身的系统结构,其德育理论、德育主体、德育受教者、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目标和德育反馈七大构成要素在此生态系统中都占据着各自的时间、空间和功能位置。高校德育的绩效是这七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要提升高校德育的绩效,就必须优化高校德育过程的诸要素,在分析其各自所处的生态位的基础之上,使各结构要素合理归位,各尽其能,进而实现高校德育绩效的最优化。具体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合理、明确的高校德育目标;第二,重视高校德育理论研究;第三,建设高素质且与德育对象相匹配的德育工作队伍;第四,充分发挥大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观能动性;第五,结合时代与地域特点丰富高校德育内容;第六,倡导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第七,加强科学的高校德育反馈。

三、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

资源是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的,并以其效用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及要素。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同样需要各种资源的储备与消耗,如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声誉资源等。如前所述,这些资源是维护和发展高校德育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也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客体,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种德育资源的配置状况,决定了高校德育的绩效水平。而要使德育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实现各资源要素之间的最优组合,就必须依赖于科学、生态、合理的德育制度安排。人性是有缺陷的。人的恣意、自私等缺陷又是富有弹性的。因此,仅仅通过道德说教予以规训、改造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法律、规范、条例等制度化的理性力量最大限度地予以刚性的遏制。制度自身具有其一定的特点,如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明确性等。这些特点能有效弥补高校德育的不足,有利于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健全德育运行机制;第二,构建德育生态竞争机制;第三,重视奖惩激励机制;第四,建立多方位的综合导向机制;第五,构架坚实的德育保障机制;第六,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

四、适应并营造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高校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处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中的,所以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各种影响。环境氛围的整体作用,对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影响很大。然而,高校德育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并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作用。既包括高校德育系统被动地适应生态环境,受环境的影响,又包括高校德育系统主动地去利用环境和优化环境,努力营造一个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生态环境与高校德育系统各要素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正向合力,从而提升高校德育的绩效。对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做好校园自然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第二,结合生态位的理念,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求;第三,配合家庭环境的差异,适时调整德育各构成要素;第四,树立积极的校风学风,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提升高校德育绩效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其对策应当是多方位、多渠道的,并不以上述几种具体的途径为限。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实际上是高校德育各个方面综合优化的结果。

作者:马千陈岩松单位: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