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9/8 16:16:15 阅读:
摘要:自2014年以来,医改政策在公立医院中贯彻落实,公立医院必须要以收支管理和成本控制作为改革部署,逐步改进医院内管理机制僵化、运营效率不足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医疗服务功能。本文主要研究了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实践工作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
一、新医改视域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一)医院补偿机制尚不健全
公立医院要想适应新医改政策,就必须要延续医院的公益性服务特征。在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同时,医院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保证医院收支平衡。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通常是通过财政补贴、药品加成以及医疗服务收费等渠道建立的,但在当前新医改政策的应用背景下,传统的“以药养医”政策已经不再适用于公立医院的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这必定会给医院的经济补偿来源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由于医疗服务价格的结构性调整,以前在门诊开慢性病药和常用药物的患者被要求去社区医院开;或者部分检查项目价格压低,但放射科和检验科的工作量却没有下降,必定会影响医院整体的服务效率。尤其是一些财政收入较低的公立医院,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会造成医院连年亏损,也会影响公立医院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二)医用耗材加成补偿不足
我国公立医院具备事业单位性质,因而,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理念上,都受事业单位的普遍性影响;同时,医疗服务行业又不同于其他行业,在成本管理方面与现代化企业具有明显的差别。在以医药控费、回归公益的改革政策影响下,医用耗材零加成,这使得医院在耗材成本方面需要投入大规模的成本费用。即使有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医疗收入也更加微薄。
(三)成本核算方式严重滞后
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虽然已经结合政策要求和自身的管理情况建立的成本核算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成本核算工作还存在着内容不够完善、核算项目细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使得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数据无法作为医院决策的支持;另一方面,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部门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只是简单地将成本因素进行归集,成本核算也停留在各科室成本消耗的数据表面,没有深入分析成本支出项目的效益性和成本执行差异根源,使得成本核算无法作用于成本管理工作。
(四)信息系统完善性不足
大部分公立医院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已经搭建了基础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将HIS系统纳入了成本管理工作中。但由于不同软件开发公司所研发的软件系统存在一定差异性,如果公立医院没有做好信息系统的端口衔接与信息数据的兼容转化工作,在各管理系统独立运行的情况下,很难提升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无法完全避免会计数据遗漏或错误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新医改视域下公立医院实现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医院补偿机制
在强调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医院也应当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尽量保证收支平衡。补偿机制的建立应当充分结合现行政策,在现行基础上做好管理优化工作。例如:从财政补贴层面来看,财政补贴由国家政策决定,公立医院的可操作性较小,但医院可以通过统筹财政资金支出计划、降低无效消耗等方式提升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从医疗服务费用层面来看,公立医院应当积极响应“医保控费”的政策,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并通过拓宽“远程治疗”、“家庭医生”等业务领域来提升医疗服务收益;从药品加成层面来看,公立医院应当从自身做起,回归公益本质,积极贯彻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方针,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
(二)强化医用耗材全过程控制
医用耗材的成本消耗在公立医院成本构成因素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公立医院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必须要重视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及使用过程管理工作。一方面,公立医院一切医疗器械、医疗耗材、药品、低值消耗品、办公物资等采购工作都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纪检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开展网络公开招标;同时,采购工作要做好事前调研和采购项目审批,保证采购行为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也要避免重复采购、资产闲置等问题。在保质、比价的原则下,提升采购计划的成本效益性。经过招标和采购环节以后,公立医院要做好物资的保管和维护工作,对价值较高的机械设备开展持续性经济效益分析工作,提前预判设备的使用寿命期,保证设备折旧及报废处置的规范性,避免浪费行为带来资产减值等问题。另一方面,公立医院要建立严格的医用耗材领用标准,即通过下达成本计划和成本定额的方式,既要做好储备定额管理工作,也要保证耗材领用的有序性。通过对药品及耗材设置药占比、耗占比等指标来减少浪费现象,也能够有效遏制医疗活动中的成本消耗。
(三)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一方面,公立医院可以依据各科室的人员数量、物资配给量以及资金收支等情况,健全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例如:针对医疗服务事项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当遵循“收益与分配匹配”的原则,即科室业务活动所发生的一切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要纳入科室的成本要素当中,并由医疗辅助科室定期做好成本核算与数据统计工作,依据目标成本对比各项费用支出情况,通过区分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来制定差异化的成本管理策略;另一方面,基于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成本内容细化为总成本、科室成本、病种成本和项目成本等,建立四级核算制度,将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落实到部门和岗位上,通过编制成本分析报告、成本项目评估报告等方式,为后续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四)优化系统顶层设计
信息系统的建立对于成本核算工作具备重要的辅助作用,公立医院在开发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应当加强与软件开发企业的联系,实现各信息模块的兼容对接,以达到提升信息流通效率的目的。例如:将HIS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等进行端口对接,搭建多元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并针对不同科室职能设置相应的管理权限。医院管理层也可以及时通过系统获取医疗服务收入、财政补助、管理经费支出等,为医院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结束语
在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既是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因而,公立医院要明确自身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逐步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实现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译靖.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J].今日财富,2018.
[2]何聪聪.新医改下加强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思考[J].今日财富,2019.
[3]李艳华.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9.
作者:朱文芳 单位:衡阳市妇幼保健院(衡阳市儿童医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