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财政税收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财政税收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财政税收的概况

各税种据其功能无非分为财政性税收和非财政性税收。财政性税收是以获得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非财政性税收则并不以收入为主要目的,政府通过以税收作为工具对社会经济活动实施干预,从而推动税制变迁。比如,一些行为税的开征和修改即属于由此引致的变迁。另一类税制的开征和变革是典型的政府职能变迁直接推动税制变迁。在这一改革原则下,当然应该包括以税制优化为目标的税制改革。其作用包含以下几点:财政税收是整个财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财政的发展。财政税收是一种常规性的调节手段,是一种数量调节,它要求收入分配差距有明确的数量指标。财政税收是政府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财政税收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也是反映经济运行的重要“晴雨表”。

二、财政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决算编制流于形式

财政部门在编制年初预算时,出于顺利完成本年任务以及提高乡镇领导政绩等目的,在编制时尽量降低收支预算指标,但在年终决算时其实际完成数却远大于预算数,这就造成了预算编制不实,流于形式。另外,财务监督上的弱化性导致经费支出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实际的工作中,经费支出没有严格的根据年初预算来执行,对于与预算指标的差异也没有及时的予以分析和解决,预算的执行情况与年度预算存在情况不符等问题。例如,会议费、车辆燃修费费、招待费等公用经费存在严重超标等问题。

2.财务核算虚假,税收监督不到位

首先,偷税逃税普遍化、社会化,税收差额严重。税收差额是衡量一国税收征管效率的重要指标。据调查,我国的税收差额大体在30%-40%.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一些不法分子大肆盗窃、伪造、倒卖和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数额巨大,触目惊心。其次,财务核算成果人为控制,经营指标虚假。受各种利益因素影响,许多企业建有两套或三套账目,在上报经营成果或计算税金时,往往使用虚假账目,形成税收监督的真空。一些没有设立两套账目的单位,在财务核算上也掺杂许多虚假成分,看似规范合理的会计核算掩盖着许多经过处理的问题。虚假的财务核算不仅导致税收流失,还造成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的失真。最后,某些企业腐败严重,侵蚀税基。企业负责人的腐败,屡禁不止,局部地区愈演愈烈,已经成为社会毒瘤和顽症。尽管企业腐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反映在财务上,毫无例外都是化公为私,侵吞国家资财,侵蚀税基。

3.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

由于政府部门在项目管理上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导致专项资金管理分散,情况不明。尤其是对项目多、资金量大的单位,未按规定对资金实行专项核算。大部分支出在经常性科目中核算,各项目之间互相调剂、挤占,很难有效进行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此外,对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督突击性检查多,且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处罚和整改措施,使监督流于形式,致使普遍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和代管资金的情况。

4.财务收支执行财经法规及财务制度不严格

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存在收支核算不实、扩大开支标准和范围、财政票据管理不严、报销不合规票据、往来账管理混乱、长期挂账往来款项不清理、财务会签制度执行不严格以及政府采购政策执行不到位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暴露了单位预算在执行中存的在问题,更对单位决算的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它也反映出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暴露出单位财政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在制度执行上以及财政监督管理上存在欠缺等问题。

三、提高财政税务管理的措施

1.改革税收计划管理,提高其合理性、科学性

(1)实事求是,增强税收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税收计划的制定,除了参考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收入外,更应从经济税源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市场变化,遵循从经济到税收、积极可靠和留有余地的原则,以“发展变化”的总观点来预测分析经济税源,使税收计划尽量与实际税源相吻合。为确保计划制定和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所有者结构确定相应的调查方法和参数依据,为科学编制税收计划奠定基础;二要在具体编制计划过程中,采取因素测算法与抽样调查法进行综合验证,合理科学地确定每一因素,避免简单推算,提高计划准确度;三要开发设计出税收计划信息管理软件,建立纵向可与各级税务部门联系的征管数据库,横向可与各部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互相交流的反映市场动态的数据库,并科学地将这些信息分类、解释、分析、转换成编制、分配税收计划的正确依据。

(2)完善会计改革,保证计划执行的准确性。

现行税收会计核算办法虽以申报应征数作为核算起点,建立了基层征收机关分户分税种明细账,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在基层会计实践中,除入库数额外,其他数据一定程度上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影响了税收计划利用会计资料来计算税收增减因素、测算税收负担和税收增减幅度、预测税源及其变化趋势。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税收会计改革,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在计会领域的应用水平,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税源和税收收入以及欠税情况。

(3)注重调查研究,增强计划分析的针对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制定税收计划的同志应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及时反映征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经济税源结构和变化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提高预测税收收入的能力。在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析中,要实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既要分析客观原因,更要分析主观原因,做到有情况、有数据、有比较、有办法、有预测,抓住重点。还要实行税收计划分析与税收统计分析相结合,充分发挥现有信息资料的作用。

2.建立一个法治、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

(1)税收工作的基础就是征管

它既是组织税收收入、反映征纳关系、传递宏观调控意图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内部秩序的基石。内部秩序只是对税收工作结果的一种状态展现,能否达到其既定目标,关键还是要通过税收征管体系来实现。内部秩序与征管体系的关系满足“黑箱理论”的原理,内部秩序最终体现为一种“输出”,至于这种“输出”是井然有序还是杂乱无章,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征管体系这个“输入”变量。可以说,内部秩序的全貌就体现在税收征管体系上。

(2)法治。

良好内部秩序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行为边界清晰规范,这种行为边界延伸到税收征管体系,则集中体现为一种法治思想。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税收征管中强化法治权威,弱化人治权威。

(3)高效。

良好内部秩序也体现为一种动态上的有序,它要求行为人之间必须始终处于一种和谐、顺畅的互动关系中,其基本特征就是税收行政行为要富有效率,效率是公共行政的生命线。长期以来,税务部门对税收管理尤其是征收管理重视得很不够,还存在重收入轻管理的思想观念,只要收入任务完成了,管理水平高低、征管质量好坏无所谓。目前,依靠政策、依靠经济增长拉动来组织税收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弱,而依靠管理、依靠提高内部效率来确保收入增长的要求将变得越来越强烈。

3.全面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为根本、起决定性作用的。税务人员是税收征管的主体,是税收征管效率的力量源泉。能否建立一个良好的税收内部秩序,税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核心变量。税收内部秩序的运作主要有赖于税务人员来进行,税务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内部秩序的最终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提高我国经济水平的关键。而对于我国来说,进行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需要国家、财政税收管理部门以及管理人员的齐心协力,在全面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之上,进行财政税收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卫文才 单位:项城市城市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