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校园文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作为社会大文化在校园中的特殊存在状态,校园文化研究对于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人云亦云,要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底蕴,把握学校办学理念,符合学校办学实际,在吸收各种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应获得足够的重视。它不仅构成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外部环境和主要场所,同时,因其贴近校园主体,更容易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和陶冶师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校园文化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认识

(一)校园文化的界定和特征

校园文化进入研究视野的具体时间,众多纷纭。通常认为,对校园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距今三十余年。在此期间,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尽管到目前为止,对校园文化的界定仍旧众说纷纭,但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校园文化从内涵和外延的角度界定,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代表性的是“物质精神总和说”,将校园文化界定为学校逐步营造的具有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概念,包括校园环境、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精神氛围等。从狭义上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对某一方面加以突出强调,代表性的是“课外活动说”和“校园精神说”,前者将校园文化界定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外活动,作用是娱乐和调剂学生的文化生活;后者将校园文化界定为在特定的环境范围内生活的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在物质、精神上的具体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系统,应将之视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的系统性概念。从具体形态上分析,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学生在校园里除了在课内受到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正式的、带有规定性的教育外,在课余时间的读书、锻炼、休息、娱乐等各项活动无不是在某种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行,正是在这样的濡染中,主流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沉淀于学生的意识中,外在的理论内化成为内心信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大推动力。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自“隐性课程”这一概念被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隐性教育”。顾名思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显性课程形式而言的,通过不被直接感知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对于显性课程的直接理论输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更全面、更自然,也更持久。首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范围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潜存于课内外,甚至校内外,涉及校园环境、人文氛围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体验,自主接受教育,不带有强制性。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单向灌输和理论说教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将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实效,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最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效果更持久。相比较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系统性、理论性、有序性等特征和优势,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和保障。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学生自身内化起作用,比单向灌输或说教形成的记忆要稳固得多,甚至会让学生铭记终生,也更有助于实现德性的真正内生。这就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补充,促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二、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

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实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发挥优秀文化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校园主体,培养其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积极的人格精神,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一)校园文化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其主要目标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实施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校园文化建设不谋而合。“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还是其功能,都体现出文化蕴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初衷就是积极谋求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扩充、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且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校园内悬挂的名言警句、一次意义深远的报告、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赛,甚至师长、同学的一句话,往往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使他们在思考和总结中认清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逐渐提高修养,走向成熟,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

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个首要前提是学生对学校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和信服。将思想政治教育外在化、强制化的做法,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克服这一倾向,不仅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密切相关,也与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关联。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理想目标就是在彰显学校特色中,增强凝聚力,把全体师生员工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在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的引导之下,对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特别是使学生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和持续影响下,萌生对学校的自豪感,由此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服力。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产生一股巨大的凝聚力量,有助于师生员工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关怀,有助于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校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用先进的文化引导人。新时期的学生面临着多元化的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很容易产生信仰迷茫、信念模糊、责任感缺乏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这个问题,重视校园文化的积极引导,确保教育的实效。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和传承过程中,虽然在某一时期,某一范围,不可避免会受到多元社会文化的影响。但从最终意义上看,校园文化依其本性会对社会文化中的种种现象进行澄清和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学校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的载体,并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形态引导校园主体,用舆论等手段调整学生的行为,为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保障。

(四)校园文化的实践过程就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避免仅仅采取课堂理论教育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落脚点是学生精神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育的过程要重视知,更要重视行。从这一点上看,积极谋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现,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助力。校园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建设校园文化是一个能动的创造和持续的传承过程,靠一代代校园主体在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的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正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中,在顺应时展和弘扬社会主旋律中,引导学生不断追求理想并付诸实施,追求真善美,追求自我素质的提升。因此,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才能的实践基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

三、校园文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路径

(一)发挥校园文化的化育功能,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校园文化作为师生共同创造和汲取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具有强烈而自然的化育功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支撑。

1.校园物质文化营造环境氛围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主要体现为校舍、校园绿化等自然环境、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是校园主体通过感官可以感受的一切物质性对象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物态体现。整齐、美观、洁净的校园环境使校园主体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增强校园主体对学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4:123建筑小品、花草树木的合理规划、名人警句的悬挂、人物雕像的矗立,能实现让每一堵墙说话、每一棵树育人的境界,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达到影响人、教育人的目的。

2.校园精神文化增强力量凝聚

校园精神文化是灵魂,是集中体现为校风、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的,以精神观念形态存在的学校独特的“文化品质”。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陶冶师生情操、激发其奋发前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作为凸显学校内涵和风范的精神氛围,校园精神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起到其他形态校园文化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厚重的办学传统、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和谐的人际氛围等,都将成为推动学生奋发进取、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置身于其中,无须更多繁琐的说教,便会自然感觉到校园精神对心灵的净化,自觉地将自己融入校园精神文化之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3.校园制度文化明确制度规范

校园制度是校园文化的纽带,通过对校园主体明确规定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怎样做才最好等,特别是对不服从制度的行为进行制裁和处罚,从而对校园主体及其行为产生明确的规范作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以制度文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常规管理。一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校园制度的秩序保障。校园规章制度是校园主体的行为准绳,一旦形成,会产生“自动效应”,制约校园各项文化活动的有序进行,通过明确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指引学生自觉地按规章办事。另一方面,良好的校纪校规、教学及校园管理的规章制度中都包含有平等、严谨、公正等思想内容,是学生明确行为准则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其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4.校园活动文化搭建有效平台

校园活动文化是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呈现的,是校园文化的动态体现。校园活动可以为校园主体提供发挥特长、展示才能、发展个性的机会,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很容易为师生所喜爱和接受。校园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有效平台,发挥着活动育人的功能。因其新颖活泼的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其学校主人翁意识,更能增强校园的文化底蕴,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实现在参与中产生追求真理的乐趣、对学校的归属以及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校园文体竞赛、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平台,也极大地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养,为人生理想的实现提供支撑。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校园主体的能动性,为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助力

校园文化在长期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校园环境的建造、校园精神的凝练、校园制度的制定和校园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校为主要推动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中,主体的能动性得到调动,自觉提高素养,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1.在动手布置校园中增加归属感

校园环境是全体师生员工实践活动的结果,也会因主体的差异表现出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样式。动手布置校园,是每位校园主体的兴趣所在,也应是责任所在,在建设精致校园中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增加主体的归属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载体。在学校对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进行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调动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动手布置,为建设精致校园献计献策。从校舍规划到教室布置、从校园绿化到宿舍美化、从意见征集到具体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承载学校传统内涵的标识景观等铺陈到校园的主要角落,提升校园文化内涵,营造濡染学生的良好环境。同时,汇集智慧的校园环境布置,会赢得生活于其中的学生的积极认同,在动手参与中也会无形增强校园主人翁意识,升华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在校园精神认同中接受濡染和熏陶

校园精神是在长期的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约定俗成的方式形成的,并经过一代代校园主体的传承,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它的内涵。正是在这样的凝练和形成过程中,校园精神体现出学校优秀传统与现代精神的交融,实现校园文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功能。校园精神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发挥着持久而积极的影响,但濡染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学生对其积极的接受和认同。在校标的设计与征集中,在校训的积淀与凝练中,在公正的管理理念追求中,在和谐的人际氛围营造中,校园精神沉积于学生的无意识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濡染和熏陶。也只有在积极参与和认同中,学生受校园精神所营造的精神氛围的激发,对校园精神所倡导的准则保持信心,并自发产生一种自豪感和维护欲,成为奋发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3.在制度的参与制定中自愿接受规范

校园制度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职能发挥的手段,在奖励和惩罚的机制作用下,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发挥制度育人的功能。校园制度的强制性不应该绝对,否则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制度的贯彻落实。理想的状态是,让学生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中,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约束者。尽量做到约法在前,有言在先,确保校园制度在自愿基础上的规范性和强制性的实现。这样,既能实现制度所特有的明确的教育和规范功能,成为学生行为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检验标准。也能在学生参与制定中,营造一个与主体个性相适的、容主体在一定的规范之中能享受心灵自由的制度化环境。

4.在融入校园活动中增强对教育的信服力

校园活动是训练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坚强的信心、必胜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的有效途径。“定期举办符合学校办学宗旨和人文素养的品牌活动,不仅可以很好地凝聚师生,更会在过程中因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服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参与中感受校园文化魅力的同时,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平台,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同时,校园活动的参与锻炼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整体看来,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如何深入探析并寻求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路径,进一步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此课题上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作者:胡辰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