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政治教学探析(5篇)

高中政治教学探析(5篇)

第一篇: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学有效开展研究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政治学科教育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高中阶段政治教学因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不断发展的课堂。因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中就必须考虑时间的安排。为此,希望广大教师都能够引起重视。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自主;合作;模式

众所周知,政治课程是思想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课堂中教师更多是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故而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教学效率不高。为此,要构建高中政治高校课堂,还得先转变教学观念。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高中政治优质教学有效开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少讲、精讲,规划课堂时间

新时期的教学课堂要改变过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少讲、精讲,合理规划课堂实践,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少讲精讲是指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用尽量少的时间将本节课中学生难以解决的重难点、易错易漏易混点进行讲解,而且要讲清讲透。少讲和精讲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要保证在时间上的少讲就必须做到在教学内容上的精讲;同时,只有做到在教学内容上的精讲,才能实现时间上的少讲。在上课之前,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备课。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参考书,仔细深入地吃透教材,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且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精化和组合,有时甚至可以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做到详略和取舍。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要选择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其次是教师应该时常关注新闻,了解国家大事、要事。

为丰富课堂做好铺垫。但不能一味地扩充知识而卖弄自己的才华,要精选、优化课堂背景资源。再次是察学情,教师应了解并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具备了哪些知识为前提,根据自己所带的班级学生基础,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自学。预习是学习新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上新课前,教师应先组织学生自学并完成教辅资料中的基础知识识记板块。把没有弄清楚的知识做一标记,在课堂上请教老师或者在老师的组织下互动交流。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同时也为教师的讲解点拨指明了方向,节省了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优质教学课堂合理构建。

二、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新时期,注重新教育。对于传统政治教育而言,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多以灌输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所以往往教学效率不高,同时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厌学等情绪。而转变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思想显得格外重要,而遵从人文性就是其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即教师应当主动改变自身在课堂的定位,将自身定位为课堂引导者,同时通过交流切入,发展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然后针对学生差异采用激励、教育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即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问题引导让学生开展课堂探讨,即“公交车让座问题是目前社会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很多新闻报道中,一些人因为个人原因并不让座,而遭到强制让座甚至遭到老人暴打的社会现象,大家有什么看法?”一些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座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美德,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不让座的行为属于思想道德缺乏的情况,但是强制让座和暴打属于过激行为,应当要法律约束;还有一些学生也提出不同意见,不让座可能存在诸多客观原因,而且让座应当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义务,强制让座和暴打行为属于道德绑架,也是不可取行为。而教师则可以针对两种观点进行综合评述,同时可以教育学生注意客观看待问题,同时激励他们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为社会风气良好发展作出贡献。

三、小组合作有效开展

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是高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到了高校也是学生会接触到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课是“满堂灌”,这种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合作,必须有合适的分组合作学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不仅要备书本,还要备学生。如果随意地滥用分组教学,分组合作学习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相反还会使得一些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影响教学效果。

在新授课、练习讲评课、复习课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学生设计不同的内容,分组合作学习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班级做出相应的调整。并积极注意教学方法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分组合作学习和单纯的教师讲授是不同的,教师要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学生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应对学生的问题。必须密切关注各学生在分组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生配合的情况分组合作教学的目的是先进带后进,大家一起进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如果小组内部配合不密切,各忙各的,那么分组合作学习就达不到最初的意义了。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高中阶段政治学科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少讲、精讲、为学会提供空间;以人为本教育模式的开展;以及小组合作有效进行,从而有助于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合理构建。

作者:刘天宝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新星中学

第二篇: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前言

在素质教育在校园中深入实施的二十一世纪,基础文化知识无法满足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需求,只有在具备独立思想思维、拥有健全人身观的独立的真正的在社会中立足的背景下,教师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作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高中政治教学在培养学生任务上任重而道远,教师在实现将政治课程从书本本身到在实践中践行的革命性转化,对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能力

1.分析性思维能力分析性

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思维能力。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不惜代价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学习氛围,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家长将希望全部寄托于孩子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中,学生只会单纯的提高学科的成绩分数导致了很多高中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学生只会划重点和背考点,严重限制了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锻炼。所以,及时提高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2.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

思维能力是帮助一个人在理论和方法方面都能提出创新性想法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凌驾于普通思维的基础之上,是新型发散性的思维能力,主要依靠后天的专业思维培养和严格的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的思维模式,高中是有效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及政治素养的阶段,也是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养成。

3.实践性思维能力实践性

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符合个人特点的思维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性思维能力可在犯错误后及时的吸取经验教训,减少类似错误的发生。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将书本知识带入生活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时间和实践事例来总结实践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性思维能力。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前提。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主动式的学习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有动力,带着“为什么”的思想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过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中萌发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政府的职能”的章节中,教师通过对所在的城市的政府进行政府职能介绍,并根据实际政府的情况分析政府的职能和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生会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发现政府的职能,带着兴趣去深入知识本身,对知识的层次进行升华。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2.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

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利条件,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为学生创建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创建适合当前学习章节的贴切情景,把实际中的情景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学习习惯,同时调动了课堂的气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会点燃教师的教学热情,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能力中重要的一课。

3.塑造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塑造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是教师开展创新性教学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取得成果的关键性步骤,括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创新意识、创新行为等方面的人格特征,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将以上创新意识投入到对高中政治的教学中,培养当代高中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使学生经过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教育学习来获得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重塑高中学生健康阳光的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升级,改变传统将科学文化知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以及思维能力的唯一标准,同时将实践课程融入到教学中,将政治学科的现实性特点与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中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所以,塑造学生创造性人格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论

文章述说了当今高中学生缺乏的思维能力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素质教育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知识需要,但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思想并非是教师对学生单纯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的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社会技能的启蒙培养,上任重而道远,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行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根据学生在实际生活和社会的有效需求中,对学生的社会技能以及生存方式进行系统的培养与教育,开展培养并完善广大学生的社会技能以及生存方式的活动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塑造创造性人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师的集体努力下,学生会在思维能力的养成中逐渐走向人生辉煌。

作者:刘宝功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第三篇:时政资源在政治教学的选择和运用

摘要:政治学科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高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治教学不仅是为了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也是提供学生了解社会以及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平台。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补充时政资源,让学生在了解社会热点、时政新闻时产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突破重难点,深化知识理解,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资源;课堂教学

审视当下的政治课堂,不仅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在理解吸收上存在困难,教师也觉得教学有压力,授课时经常唱“独角戏”,课堂效率提不上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材和教法存在不足,教材内容理论性、概括性强,而教师单纯的理论讲授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运用时政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在互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发挥桥梁作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考虑到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难度,如果教师只注重讲授,学生不仅没有理解,还会越听越糊涂,最后对学科丧失兴趣和信心。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教师要善于运用时政资料,将抽象的教材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紧扣教材选择适合的时政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考时有具体的对象。比如,在教学《价格变动的因素》时,我就设计了两个情境,让学生针对性地思考。

情境一:商场中常见的反季节销售,在寒冷的冬天夏季鞋服大促销。

情境二:由于CPI持续上升,猪肉、汽油价格上升,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大家都开始“换口味”。

针对这两种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商品价格的变动和消费者需求量有什么关系?价格上涨时,人们会有什么反应,其中蕴藏了什么经济学原理?借助情境铺设,学生联系生活,对问题展开思考,很快就得出了结论。结合教材与时政,分析具体事例并导入理论,不仅能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还能促进其吸收理解。

二、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深化理解

教学中,学生时常会遇到“拦路虎”,此时我们会引导其回归教材,借助原理来解决问题。可是,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立足教材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启示。所以,要借助时政,两者结合,促进学生理解、深化。比如,在教学《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时,学生无法理解国家之间的各种行为,谈到原因,众说纷纭,就是说不到点子上。在教学时,我就结合时政带领其分析,从中东国家的地理位置谈起,让其明白石油资源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侧面揭示两者潜在的关系。学生有所感悟后,进一步引导其分析美国干涉中东国家内政的目的,紧接着讲述本•拉登制造“9•11事件”的原因和美国动用大量警力逮捕本•拉登的目的,让学生在一步步探究中明白国与国之间各种行为都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三、发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一块,能带动学生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其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时政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其快速掌握知识,轻松学习。比如,讲到《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明白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选举出来的,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要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向全国人大做详细的政府工作报告。

学生了解了这一点,我就向其提问:为什么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选举出来的?为什么国务院总理要向全国人大作政府报告?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始思考,我在一旁指导其立足教材,要求要全面地考虑。学生经过分析了解了国家政府的职能和性质。此外,学生借助这一探讨联系到政府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性和监督问题,深入地探究了知识点,做到了透彻理解,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多思多问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性的缺失,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时政热点,将社会问题、国际热点引进课堂,结合教材实施教学。如当前的国际形势、全球经济发展、食品问题都可以利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发展教材,培养思维能力。

四、丰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

社会政治学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论的途径,也是丰富其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引导,借助时政见闻,结合时展,激发学生民族情感,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学要紧扣教材,也要注重学生认知发展,适当地引入民族性的时政资源是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有一次,我给学生讲到主席关于青藏铁路通车的会议,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民族自豪感。

2006年7月1日是全国人民难忘的日子,那天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项工程耗费了人民群众半个世纪的时间,最终愿望得以实现,青藏铁路的开通,让西藏不再遥远。劳动人民的汗水和现代文明的光辉洒向这片广阔的土地,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作为主题的深远意义。此外,借助时政新闻具有生活性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将政治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升华认知,提高社会责任感。这样,学生才能在政治学习中成长起来,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时展,改善教法,与时俱进。在课堂上引入社会热点、时政新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帮助其吸收理解,提高其思维能力,促使其关注社会,培养其民族情感。

作者:谢先华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

第四篇: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思考

摘要:高中新课改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求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高中政治教学更应如此。将课程内容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高中教学改革有一些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课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目前在我国的高中教学中,政治课大都枯燥无味、脱离实际,教师只是“填鸭式”地教学,导致学生对学习政治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很差,因此,高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中政治迫切需要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定义

有很多教育家都曾指出将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教育必须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必须走进生活、关注现实。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从社会生活出发,将现实生活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案例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吸收知识,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程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新课程改革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知识不再只是书本上枯燥无味的文字。尤其对于政治这门课程来说,如果教师只是传授课本上乏味的文字,而不将知识有机融入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现实问题,则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不到政治教学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本与现实联系的重要性,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2.帮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要求学生在学习政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在学生的现实生活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实现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根据当代高中生的成长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有利于正确发挥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真正功能

我国的高中政治教学长久以来都是采用照本宣科般的教学方式。教师机械地将抽象化、理论化的政治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都是死记硬背,这违背了高中政治学科最根本的宗旨,严重影响了这门学科真正功能的发挥。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切实感受这门学科所带来的理性思考的意义,实现这门学科的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

三、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应用

1.创造实际生活情景

在教学中,将书本上的知识“搬到”实际生活中,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建立一个开放、高效、科学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再现实际生活中的一个简单场景,例如买菜,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影响价格的因素都有哪些,之后教师再将课本知识系统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构架。

2.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我国固有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要想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新鲜元素,通过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一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教师可以在课前下载一些有关中华文化各个方面的视频,如成语大会、舌尖上的中国、汉服等表现中华文化不同方面的视频,在课上放出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再比如,当讲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一个作业,要求学生找到一个关于当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案例,各方面均可,然后学生上交作业后教师将这些案例分门别类,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播放出来,每讲一个案例,就讲一部分与该案例有关的政府知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同时采用PPT的形式也便于保存这些案例,使学生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更加有效。时代在不断前进,高中教育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它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其他学科的改革提供经验和教训,也有助于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概念、意义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实际的策略,希望可以改善高中政治教学。

参考文献:

王桂莲.高中政治教学和时事政治融合的意义[J].学园,2014(10).

作者:阎彦英 单位: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

第五篇: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分析

摘要: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满足高中政治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要将理论与生活联系起来,以理论为武器解决生活问题。具体来说,可通过课前预习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后拓展于生活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方式与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而且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履历,提高了其社会生活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策略

生活是教学最生动的素材,是教学最丰富的内容,更是学生展示知识的试卷。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能做到教学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益。尤其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优秀的品德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为此,教师更应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实现政治教育真实化,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政治,培养用政治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一、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可见,高中的政治教学生活化是适应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另外,传统的应试教育,味同嚼蜡的政治课教学,忽视了人文教育与实际技能提高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透彻与视野的开拓,更会影响教学质量,这显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当中,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政治,把讲台变为社会,把讲义变为生活,依托生活学习政治知识,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课前预习生活化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所有环节,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课前预习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从萌芽阶段便点燃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就要在教学设计时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角度寻找课程的知识点,指导学生在课程预习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理解课程知识。为了学生能在体验、感受生活中领悟相关政治知识的真谛,教师可让学生课前列出与知识点相关联的生活实例。比如对《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课前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为:以小组形式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或者查阅网络杂志,搜集关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文化的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并在课堂中讲述你发现的文化生活。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由里到外地感受到了政治课程带来的乐趣,以及政治知识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的场景,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选择学生平常生活中的事例、现象和情景作为教学案例,把政治知识点投射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认识生活的热情。为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对知识点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开展情景模拟、辩论赛等活动,也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投入情景中,体会角色的作用、地位、处境等。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要领,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如模拟联合国,学生通过课前准备与角色模拟,了解到国家政策执行的原因、落实过程及其影响。情景模拟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印象,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三)课后拓展生活化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高体现。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我们还要在课后将知识拓展于生活,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加强课后实践,如开展制作性活动与调查采访等方式,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发挥知识的力量,化知识为武器,解决生活实际难题,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比如在《经济生活》模块中,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校生零花钱的消费情况,或通过走访调查银行等机构单位了解目前我国经济政策与状况,使学生在这个参与过程中学会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实践中,也学会了人际交往合作与活动的组织与处理,获取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三、结语

将高中政治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是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能有效缩短学生与政治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的有效措施,能让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收集生活中的知识点,课堂中创设接近学生社会实际的情境,课后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相关信息、应用政治理论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在生活中学习政治知识,用政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卓.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153.

[2]蔡锐强.谈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西江教育论丛,2009(2):34-36.

[3]徐越.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04):81-84.

作者:徐洪有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