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困生教学化学教学论文

学困生教学化学教学论文

一、提前准备——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学困生由于基础不扎实,对新学习的知识所需要的储备不足,导致对新知识理解、接受的能力受阻,以至于无法完成新知识的接受任务。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的做法是:首先,在上新课之前,找来学困生进行谈话,给他们说明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及对今后学习的影响;其次,加强指导,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再次,给学困生一个一定能学好、学会的心理暗示,并要求他们把课堂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课下由教师帮助解决。通过以上方法,学困生都能和其他学生同步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他们感到学习的压力大大减轻,逐渐从原来的怕上化学课变成了喜欢上化学课。我在进行“元素符号”新授课的教学时,就采取了这个方法:在上新课之前,我提前把几个学困召集到一起,给他们说明了初中化学中的物质都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的,今后要写物质的名称、化学方程式都离不开元素符号,并用流利地背诵了四十多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在感觉很惊讶的同时,觉得元素符号的学习并不难。接着我又示范性地针对这节课的难点,强调了元素符号的意义、概念以及写法等注意事项。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这几个学困生对元素符号的认识达到了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水平,在随堂检测中能正确熟练地写元素符号,并在全班学生面前说出了读写方法和注意事项。课后,我通过与他们交谈,也了解到他们对新知识掌握得很好。这样做,教师虽然在课前要提前准备,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但通过提前辅导,却能帮助学困生解决旧知识准备不足的问题,降低学困生探索或接受新知时的难度,从而避免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因压力过大而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实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学困生自然而然地“脱困”了。

二、学习过程——同伴助学

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发现教师往往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采取的方法可能只适合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而不适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安排一位学习较好、有责任感、语言表达流畅学习方法得当的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站在同龄人知识层次和理解能力的立场上,给学困生讲解问题,这样学困生反而能理解和掌握,正可谓“童言相通”。这样做,对“小老师”来讲,在帮助学困生的同时,又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地进行了再学习和再认识,能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学困生来讲,在听“小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没有了面对教师的心理压力,反而听得更加专注仔细,问题解决得更快,实现了学困生和“小老师”的双赢。

三、作业处理——留有余地

作业作为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是每位教师在课后必须要做的工作。对于学困生来说,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做作业的速度自然很慢且准确率不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如果教师按统一的要求来收缴和批阅他们的作业,学困生情急之下自然是采取抄袭等方法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区别对待学困生和其他学生,针对学困生做错的题不立即进行处理,而是让他们积累起来,并多思考,把想法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在交流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能以自己的思路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改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留给学困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过程评价——量化考核

有效的评价机制能让学困生树立信心,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评价到位,学生信心就会大增。学困生渴望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去表现,并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我的具体做法:一是上课时有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并要求其他学生掌声鼓励,这样当学困生受到一两次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更高;二是只要有一点进步,就毫不吝啬地给学困生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并指出他们的优点所在及对他们未来的期望;三是通过文字交流给予评价,在作业批改中,有意识地写上简短的、有针对性的语言鼓励他们,这能使学生更加冷静地接受教师对他们学习的肯定,避免了正面冲突;四是学困生的评价不能单一地用成绩来衡量,在我的化学课上,学困生30%的成绩来自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我每接一届新生,都和学困生相互约定,课堂上每回答一个问题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分值,当一段时间后进行学业水平评估时,就以百分比的形式把平时学困生的测试成绩和在课堂上的表现都计入到总成绩中,这样学困生的成绩和其他同学的成绩的差距就越来越小,当差距超过一定值,就适时地缩小计入的百分比,从而使他们逐步转化。

五、学习兴趣——重点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如何让学困生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呢?我一般都把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有意识地留在课余时间,让学困生和我一起准备化学实验,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化学素养,解决他们对化学的好奇,久而久之,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就浓厚起来,从而在无形中完成了学困生的转化。

作者:张兴顺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