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中规划误区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规划误区与对策

[摘要]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改造的重要指导,合理的规划既有助于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也能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展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如何避免规划中可能出现的建筑风格和绿地景观建设改造误区,提出整治要素,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关键点。

[关键词]

建筑风格;河流渠道整治;绿化景观

2005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关键的新政策提出,新农村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导,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和更新,各省市都有了较为详细的新农村规划编制规范和标准,引导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大部分乡村整体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也有少数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存在误区,使整治过的村庄未能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本文从建筑风格、河流渠道整治、绿化景观三个方面进行误区分析并提出整治要素。

1建筑风格

2015年1月,主席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建筑风格是乡村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多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点部分,少数仍存在没有较好地把握重点,完全抛弃原有的地域特色、建筑风格,一味模仿、套用具有较为知名的一些村落建筑风格或者直接城市化复制的规划建设。例如多地村庄其所在位置南北各异,文化习俗也有差异,但其建筑风格中均出现江南传统民居中的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等,嫁接在原有乡村建筑主体上。这些元素的任意利用,是对当地传统风格的破坏;另一种是缺乏对自身条件与环境等因素考虑,建筑形态上直接城市化,集中建楼,让农民“上楼”,最终形成“镇不象镇”、“村不象村”,使新农村失去特色。整治要素:(1)了解农村住宅的特点。农村住宅不同于城市住宅,它不仅是村民的生活场所,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除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外,还需要用于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产品存储;另结合当地村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处理习惯,综合考虑农村发展模式,有效引导资源再利用,避免一刀切的改水、改厕、改变农业废弃物处理等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尊重传统生活习惯。(2)挖掘、保护地方特色。乡村民居建筑作为村民居住的场所,经历时间的沉甸融入了地域文化,可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层次挖掘,转化为建筑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建筑改造中能保持地域文化的特征性和连续性。(3)就地取材,降低改造成本。尽量考虑减轻农民负担,控制建设成本,通过对当地可利用资源的调查、了解,应用于村民住宅改造中,如客家土楼中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的应用,东北林区板屋中木材的应用,吊脚楼中竹的应用,不仅降低建造成本,也体现地方特色。

2绿化景观整治

乡村绿化景观建设也是村庄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见误区主要为盲目效仿城市绿化方式,照搬城市绿化模式和河道、渠道、塘堰的混凝土大面积硬化。以城市的眼光看农村,模仿城市绿化方式,引进外来常绿树,种植名贵花卉,引种优质草坪,建设集中公园等,但因绿化管理模式的区别,日常需对引进花草树木安排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来管理,引进的树种、花卉不适应当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存活率低,最后的效果与规划效果千差万别;另外为了河道、渠道、塘堰看起来光溜整洁,用混凝土护坡、筑底,但缺少了泥土质孔隙,许多水生生物无法存活,苔藓疯长,鱼虾不见,破坏了水体内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河渠、塘堰失去了自我净化能力,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整治要素:(1)绿化景观规划从实际出发,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与村庄地形地貌,村空间形态,建筑布局和原有绿化基底相结合,“随遇而安、见缝插绿”村口、道路、庭院、水塘、山坡均可进行绿化,提高村庄绿化率;对现有绿化植被谨慎砍伐,尽量保留利用,结合本土植物特征,选择病虫害少、耐粗放管理的植物,综合生长季节、体量、色彩等因素进行搭配;对规划改造河渠,塘堰采用生态、尊重、恢复的理念,确需护坡改造的选用柔性材料生态防渗,尽可能保留原有由乔、灌、草本不同类型植物构成的河岸植被,通过赠补搭配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及色彩等原生态美。(2)因地制宜回归自然。利用连片的农田,多种类型的经济果林等大地景观资源的分布特点,将田野绿意引入乡村视野内融入风景,塑造与城市绿化景观截然不同的“原生态”田园风光,保留住农业景观应有的自然与生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3)以人为本,重视农民在景观建设中的意见。农民是乡村景观建设中的主体,熟悉本土植物习性,尊重农民意愿,将他们的意见纳入规划中可增加建设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3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全面、长期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建筑景观和绿化景观是村庄形象的直观体现,本文从建筑改造、绿化景观整治方面提出误区及整治要素,以期为新农村建设中建筑、绿化景观规划改造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婧,段炼.基于村民主体的村庄规划建设思路新探索———以重庆市古花乡天池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为例[J].建设与文化,2015,(01):128-130.

[2]任昌明.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

作者:吴秋菊 单位:武汉市景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