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规划论文

新农村规划论文

新农村规划论文

新农村规划论文范文第1篇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二、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三、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四、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五、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七、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超级秘书网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新农村规划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1.引言

新农村规划是党中央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提出后规划部门面临的新问题,农村与城市存在很多的不同点,如何促进农村社会、环境和发展的和谐统一,成为规划部门必须解决的难题。陈爽《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新农村规划编制体系的构建研究》一文中提出:“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使得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不平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道路上的障碍。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解决“三农”工作的方向。我国新农村规划的方法和编制体系尚处在探索阶段,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引导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可见,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新农村进行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又要对农村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保持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态势。

2.推进新农村科学规划,实现“三个效益相统一”的规划原则

2.1新农村规划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农村规划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增产、农民增收,因此,新农村规划要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主线,为新农村建设构建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农村地方的发展特色,开展有特色的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等特色农业经营。要拓展经营思路,协助农村遴选出龙头产业,规划出地方特色产业园,并给与这些地方特色产业园以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规划,全面促进土地流转、承包等规模经济,对农村土地实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农林果养等产业带,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的集约化经营,推广公司加农户等产业发展格局,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2.2新农村规划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新农村规划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是新农村规划的第二大原则。在新农村规划中,要充分注意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生活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坚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作为新农村规划的立足点和归宿,充分体现新农村规划的民生关怀,使新农村规划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在规划之初,就要充分征求当地人民群众对规划的设想和意见,在具体的规划中,充分尊重民意,关注民声,让群众自主选择建设方案,对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的使用、给排水的线路设计、规划区域的设置等方面都要充分尊重当地人民群众的选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新农村规划的监督作用,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2.3新农村规划要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

新农村规划要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是新农村规划的第三大原则。无数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新农村规划也不例外。以前农村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很多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良,给农村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多数村落环境失调的现状促使新农村规划必须立足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鼓励群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林果业种植优势,在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家庭农场的规划作为促进环境保护的基础,规划出大量的林地,促进农村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将农村群众生活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处理好规划、经济发展、人居生活同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布局农、果、林、畜产业聚居区,以农家院、农家乐等形式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爽.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新农村规划编制体系的构建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12-11.

[2]余焱.基于浙江省、重庆市对比研究下的重庆市县(区)城乡总体规划研究初探[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10-21.

[3]周婷.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11-13.

[4]王玮.“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9-19.

[5]赵永芬.新农村规划与农村特色思考――以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南陈村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1,(10).

新农村规划论文范文第3篇

一、唐山市某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介:

唐山市某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刚刚起步的私营公司,迄今为止成立时间仅一年多,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某规划设计院秉承事实求是,艰苦奋斗的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完成了多项总规,控规和详规的编制工作,并成功的从丙级单项姿质升级到丙级姿质,目前公司全体职工正在以更高昂的姿态更积极的行动准备资质的再次升级,预计到2008年能更上一层楼。公司下设设计所两所,拥有国家注册规划师4名,国家注册建筑师2名,国家注册结构师2名,高工数名,设计师若干。

二、实习基本情况简介:

10月8日,我与徐殿根,孟凡力等三人正式开始了在某规划院的实习工作,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公司将我们三个都分到了一所,并按照学校的要求为我们每人分派了一位指导教师,我很荣幸裴院长能担任我的指导教师,裴院长是原唐山市建设局局长,虽然在用计算机画图方面有点跟不上,但在专业理论方面却能给我以极大的启示,在实习期间我在裴院长身上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这些东西足以受用终生。

三、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实习期间,我们三人在各自导师的带领下,承担了某市某乡6个新农村的规划编制任务;参与了某市某镇总体规划,某管理区控规的编制任务;承担了某县喜峰南路街景设计,某开发区小区详细规划等几个修规的编制任务。

四、实习中专业理论的实践:

(一)新农村建设

工程简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在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撑,是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落后的生活习惯和农村脏乱差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一场伟大革命。

按照唐山市和某乡新农村创建工作安排,我公司受某乡政府和各村村两委委托,承担该乡新农村规划编制任务。我们三人共完成6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分别是西小寨村、河南庄村、东祈尔村、西二十里铺村、三官庙村和黄台村。

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主要文本包括:村庄概况、现状条件分析、规划依据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村庄性质与规模、规划目标、新农村建设规划、防灾规划、环保节能规划、分期建设、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等。

主要图纸包括:村域规划图、村庄建设现状图、村庄建设规划图、村庄工程规划图、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图等。

实习体会

在承担某乡6个新农村的规划编制任务中,我系统的学习了河北省建设厅颁发的《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并根据在学校做新农村的经验出色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受到裴院长的好评。期间,我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认识更深刻了,也学到了很多学校里没有学到的东西,比如,在文本中加入了财政预算的内容,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我只能从头学起,好好的向所长及裴院长请教;再如,做实际的工程必需对现场地形特别熟悉,这样做起设计才游刃有余,有的放矢,也最符合实际。下面我将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学到的一些专业理论整理如下:

1.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村庄规划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环境脏、乱、差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防止自然灾害、注重村庄安全;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分步实施,防止大拆大建。

3.村庄规划远期到2020年,近期一般为3-5年,并于建制镇(乡)总体规划期限相协调。

4.村庄规划应包括村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三部分。

5.村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规划两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综合分析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状况,明确村庄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划定村域范围内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域。界定不同类型产业用地的范围,提出不同分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依据建制镇(乡)总体规划,在村域范围内确定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燃气、供热、**处理、能源供应、农田灌溉、雨水积蓄、防洪堤坝等基础设施的选址及规模。

6.村庄建设规划应包括村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规划、公共建筑安排、景观风貌规划、农宅规划设计五个方面。

新农村规划论文范文第4篇

我们是在学校和西安市规划共同合作下,响应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对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五四村进行了规划。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新农村的规划设计没有现成的成熟规划理论,而它又涉及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从多种角度来考虑,以多学科理论作为其理论支撑,如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地理学、生态学理论等。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实习既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挑战,对我们全组实习规划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我们多查阅资料,多吸取现有规划成果,并对新农村规划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这次实习,学到很多东西,真是受益匪浅。

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阶段,我学习到一些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一些资料的来源和收集索要部门都有所掌握。在现场调研的时候,虽然天气十分闷热,农村交通等也不是十分便利,当地的居民以及政府也对我们的工作不配合,但我们还克服了各种困难,尽可能的收集到更多的资料,对现场有更多的了解,为以后的规划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条件,使规划更具可行性。我们不光在各部门收集了现有的基本资料,还针对不同人群,做了一些切实的调查问卷,现场进行了调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调研时候村里不配合,通过我们耐心的解释,虽然有些资料没有拿到,但还收集到很多资料,这就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我们对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及制作也有了了解学习,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深度等都有一定的认识。

调研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现状问题和预算人口规模,以便确定规划用地范围。在现状分析发现很多问题,五四村的耕地严重不足,导致剩余劳动力很多,这些剩余劳动力又没有技能,知识水平也不高,是村里的一大难题。村庄用地布局混杂,功能分区不明确,三类工业离居住很近,严重污染居住区内环境。村里绿化面积不够,基础设施不足。这些都是我们这次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村庄性质、村里的产业结构、功能布局等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好的规划。从这里我更加明白了规划工作的性质,我们不光是对用地布局的规划,还要对规划用地内的产业结构等多种问题这考虑,规划区内的人们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规划工作不仅要求组内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还要求和其他专业的人员很好的协作,规划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规模计算上,我们对人口预测等知识进行了回顾,对预测方法也有了很好的掌握。计算工作是很繁琐的事情,还要求有严谨的态度,力求计算结果准确无误。这很是锻炼我们的耐心和细心,看来规划要求很多,做好一个合格的规划人员要具备很多的品质。

后来的方案设计过程中,我们规划实习的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有时候还争持不下,大家都对规划提出自己的想法,听取各个同学的规划思路,对自己也有一定的启发,也是多种思维的变通。但有时候由于意见不一,组内成员还吵起来,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从这里可以看出规划工作真的需要很好的协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后来和老师多次交流沟通,方案修改调整过多次,从这多次的改动中,每次都能发现一些考虑欠缺的地方,从而学到很多东西。老师每次都能认真地指导,毕竟老师经验比我们多,考虑的问题也周全,在老师的屡次指点下,学习进步很快。看来在实践中学习的效率更高一些。同时,在实践中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理论掌握的不够,对规划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明白自己的不足,学习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学习的动力也会更大,相信学习的热忱也会有所提高。后来和甲方沟通后,方案还进行了一些调整。在反复调整方案的过程中,不但学习到很多专业知识,在职业素养上也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原来在规划作业的时候每次草图的时候都画得不是很仔细,方案调整也不会有很多次,做事情从来都没有这么大的耐心,经过这次实习,才了解到规划工作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

方案确定下来,在以后画图的过程就相对简单一些,在这几年的学习中,自己对一些画图软件有了熟练的操作,像autocad、photoshop等。这些软件的熟练掌握,还是在去年暑假实习的时候,看到别的实习同学都能很好的应用这些软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来不断练习的成果。现在用autocad画图基本用快捷键,画图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的实习由于当时所学知识不同,实习任务和目的不一样,学习重点也有所不同。但这几年实习的累积,对自己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在后来的运用中就能很明显的体会到。每次实习之后就对自己知识的掌握有所了解,知道不足之处和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样学习的时候就有的放矢。这次实习有一样,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一定有很大的益处。虽说能熟练画图,但画图量还很大,调整次数又多,每天都很累,要一直画到很晚。实习的时候还是很辛苦的。

经过我们实习小组几个成员一个月的辛苦努力和老师的不断指导,规划任务最终完成。看着成果摆在眼前,那种成就感悠然而生,觉得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很值得。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到了大四,专业课程也学习了很多,对规划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实习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习到的东西就会很多,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已经对专业知识学习很多,原来也进行过规划实习,所以对规划工作的程序及方法都有所了解,这对我们这次规划实习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个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成熟规划理论和成果,但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资料收集分析,多次方案调整,与甲方沟通交流,最终顺利完成此次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课题有了很深刻的学习,做新农村规划,首先得对村庄类型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村庄基本有两大类:一是转型村庄。转型村庄包括三小类:城市里的“城中村”,村庄完全被城市包围,但村庄的景观维持村容村貌,经济组织仍是农村集体经济,文化还是宗族文化,社会服务机构和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依旧是“自建自管”;二是快速工业化推进的地区、城乡混杂地区等;三是未来工业化可能推进到的地区。另一大类村庄是自然村庄,这种村庄现在如此,可能未来远景仍是如此。在经过调查研究后,我们才可能对不同的类型定下不同的规则。总的来说,新农村规划不在于把村庄建设得更漂亮,而是在于进行制度的转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5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新农民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都与新农村的规划设计有很大关系。规划注意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信息网络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二是治理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三是重点发展医疗、养老等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四是支持农业生产,五是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要靠合理的规划设计、适宜的用地布局、有利的产业规划,靠坚强的基层组织建设。因此,规划也要要符合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整洁、营造文明村风、适合市民休闲的需要,安排好生活与产业的发展,要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村镇高度进行规划设计。

新农村规划论文范文第5篇

依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规划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规划误区及其产生的影响。并结合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几点规划建议。得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纵向性规划和横向性建设的复杂综合系统,以此为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者、制定者和研究者抛砖引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困境;建议

Abstract:Analysis at this stage of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errors and their impact from a planning point of view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Combined the role of planning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aised a number of planning proposals o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Reveals a new rural development is a complex integrated system of a vertical planning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akers and researchers initiate this decision-maker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edicament; recommendations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农村发展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1]。科学的规划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全面的指导,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文将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规划建议。

1.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误区及影响

1.1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误区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干部和群众的规划意识不强,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差异较大,对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不重视等。其中比较突出的误区有以下几个:

(1)新农村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在编制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时不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使规划方案与农村的实际情况脱轨,严重影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及有效执行。一些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理解认识不清楚,将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农村场地规划相混淆。此外,某些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这对规划的科学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视程度不足 首先,部分规划编制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资金紧张,工作任务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足。其次,我国社会主义规划建设进程中,长期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也导致编制规划部门对农村建设规划的不重视。最后,规划人员的综合能力较弱,缺乏农村规划的工作经验,又很少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很大程度上影响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3)新农村建设规划脱离农村实际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的农村环境,方便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但是,许多地方官员把新农村建设看作政绩工程,以牺牲农民的实际利益为代价,大搞试点示范、样板工程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设规划无视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及习俗,只关注形象,使农民很难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1.2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误区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其规划的误区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影响:不科学的农村建设规划不但不可以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还会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使其很难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这必然会打击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2]。

2.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县级的城镇规划,即对乡级村镇规划提出战略性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二是乡级村镇规划,即结合当地村镇的实际情况,对村镇建设实行布局与安排。它是指导性与实践性最强的建设规划。三是村庄规划,它是对乡镇规划的具体实施。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如下:

首先,通过以上的各级规划的指导,可以使新农村建设立足于现实,此外,通过规划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地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偏差,在不改变建设总体规划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调整,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其次,通过以上的各级规划,可以使新农村建设的最终获利者农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在规划过程中,由于农民的参与,规划理念可以在农民中进行普遍推广,有效减少规划在实施规程中受到是阻力。此外,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应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规划,对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3.改进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建议

3.1加强管理,科学规划

加强管理对搞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统筹县级及乡级的城镇规划,加强村庄规划的管理。二是要加大政府的扶持与资金的投入,以确保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的高品质顺利完成。三是规划工作应与其他部门协调并联合,以有效掌控未来的人口流动以及资源变化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保证规划的有效性。四是制定合理的新农村规划的技术流程及编制办法,使规划工作有章可循。五是加紧出台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管理监督制度,努力把新农村建设落实到实处。

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重视科学性。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时要尊重自然规律,综合考虑建设的经济性与社会性,对农村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不可以将新农村规划看作是以村为单位的简单规划。此外,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尽量聘请有资质的农村规划专家进行制定与论证。

3.2 结合地方实际,服务经济发展

不同地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及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方的不同特点采取相符合的规划体系。科学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在编制过程中应多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特色开展合适的规划工作。

3.3 提高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农民的参与程度

提高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农民的参与程度,坚持因地制宜地科学编制新农村规划,可以有效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被认可程度。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尊重他们的意愿。在每个规划方案形成成果后,首先要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在取得镇(乡)村的认可后,再以此为基础,邀请专家及有关领导参加规划方案的评审会,由专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后再修改,使规划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4]。

4、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纵向规划和横向建设相结合的综合系统。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者、研究者及决策者应以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使规划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回良玉.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求是, 2009,(5).

[2] 黄陵东. 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困境及其应对[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3] 李佐军. 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94-211, 21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