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探析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探析

摘要: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畜禽养殖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控制措施进行了论述,为进一步提高养殖业防污治污意识,建设环保型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加强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帮助改善规模化养殖场卫生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2010年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和原农业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我国畜禽养殖排放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分别达到1268.26万t、102.48万t和16.04万t,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总量的41.9%、21.7%和37.9%。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在逐年递增,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恶劣影响也日渐凸显,将极大制约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畜禽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继印发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对畜禽养殖生产中的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指示。畜禽养殖场在经营过程中,要从技术层面、管理方式和政策方面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就一个片区的畜禽养殖场造成的污染而言,考虑到畜禽污染物不便远距离运输转移,以及养殖场所对畜禽污染物的承载能力的限制,为防止畜禽养殖污染物造成较大范围的污染,应对本地区的畜禽养殖量进行总量控制[1]。若是能根据地区的环境要素禀赋,及时调整该地区的畜禽养殖量,再向环境要素禀赋丰裕的地区集聚,不但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环境保护和畜禽养殖生产协调发展。

1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

由于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较大,畜禽养殖业正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产生的畜禽废弃物超过自然正常的承载分解力就会污染自然环境。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中畜禽粪便生产的农肥利用率低,导致畜禽粪便有机肥过剩。有机肥最有效、最直接的利用途径是用于农业生产,种植业和养殖业应有效结合、相互促进,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原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2]。当前,化肥的大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有机肥的使用,导致有机肥过剩,制约养殖业与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发展。二是畜禽废弃物利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很多欠发达地区资源化合理利用基本依赖行政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推动。对规模化大型养殖场、第三方专业处理企业、民间市场化服务组织激励引导不足,企业尚未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以企业带动、政府扶持、民间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还没有建立,对规模以下养殖场(户)执法监管依据不充分,法律约束不到位,更多依靠村规民约管理。三是资源化利用体系不健全。贮存收集方面,量大面广的小场小户缺乏贮存设施,粪污随意堆放,防雨防漏及密封措施不完善,收集大都处于无序状态。收购运输方面,规模以下养殖场和散养户,特别是距离有机肥加工厂较远的小场小户,运输设备极为缺乏,企业不愿付费收购,一些养殖户也不愿无偿提供。此外,一些商品有机肥生产工艺粗糙,生产的有机肥较为低端且价格偏高,部分群众使用商品有机肥积极性不高,仍倾向于使用化肥。四是养殖规模不适度。畜禽生产过程中,要按照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养殖场的饲养规模。要坚持“种养结合、畜地平衡”的原则,严格按照所处土地环境的容纳量来确定饲养畜禽的数量,确保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能及时消纳,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土地肥力。但有的地方在建设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过程中重视规模化,造成大量畜禽粪便不能在有限面积内得到及时消纳,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3]。五是粪肥还田方式粗放,仍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据统计,农家堆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是粪污利用的主要方式,占肥料化利用比例达90%以上。但一些合作社和部分群众使用的堆沤肥,一定程度上存在发酵时问短、腐熟灭菌不充分等问题,埋下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隐患。小场小户分散养殖具有“小规模、大群体”的特点,是近年来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但粪污收集处理还存在很大难题,如不愿投入、设施简单、处理不完全等。六是种养结合不够紧密,影响循环农业发展。有的地方在资源化利用工作中更多考虑环保和污染问题,对以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考虑得不多,对种植、养殖产业一体统筹谋划不够,种养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种养结合程度不高。一些大型规模养殖场还未建立粪肥还田计划,缺少可消纳土地,且田间粪污贮存和输送管网设施不配套,粪肥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2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

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废弃物,主要是畜禽粪便尿液产生的硫化氢、氨气和吲哚等有机物质,以及畜禽粪便和污水中存活的多种有害病原微生物。有关数据显示,每头牛每年排出粪尿约18000kg、每头猪每年排出粪尿约900kg、每只蛋禽每年排出粪便约27kg、每只肉禽每年排出粪便约8kg。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一头(只)畜禽相当于一个小污染源,而一个规模化养殖场就是一个大污染源。养殖场内畜禽饲养的规模越大,造成的环境污染越严重[4]。畜禽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对空气的污染

畜禽粪便含有粪臭素、硫化氢、巯基质和氨气等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对畜禽生产和人类的生活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2.2对周围水体的污染

畜禽养殖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地表面上,导致地表水受到污染,流入到湖泊溪流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中的藻类大量过度生长,毒害水生生物,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此外,排放的污水会导致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指标超标,很难恢复正常,形成长期污染[5]。

2.3容易造成疾病传播

畜禽粪便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卵和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这些有害微生物在畜禽粪便及污水中滋生并大量繁殖,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散布在空气中造成疾病传播。畜禽的排泄物是人畜共患病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过畜禽粪便等传播给人类的疾病有几十种[6]。

3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控措施

3.1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备

在养殖场初步规划建设时要考虑场区周围土地的粪污最大承载力,养殖场内要配套固态粪污贮存和处理设施,并符合现行减排规范要求。要实现种植养殖区域平衡一体化,较好地利用农田、果园、菜地、林地等对发酵后的畜禽粪污及时消纳使用[7]。现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粪尿干湿分离和干清粪工艺,具有较好的效果。

3.2加工有机肥

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应配套有机肥加工设备,利用微生物有氧发酵或厌氧发酵等方法,将畜禽粪便经堆肥发酵腐熟后,制备成有机肥。

3.3发酵床养殖

充分利用秸秆、锯末等粉碎物制作发酵床基础垫料,添加生物酶或微生态制剂后,制成生物发酵床。如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与发酵床混合发酵后有效降解,发酵床养猪过程中可省掉清粪冲水等环节,在减少人力、水资源浪费和污水排放量的同时,猪舍臭味减轻,达到了环保、经济的养殖效果[8]。

4结语

传统畜牧业正向着现代规模化畜禽养殖转变,前期确定养殖场位置及面积时,要对周边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减少畜禽粪便污染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相结合,有效利用和全面处理相结合”的理念,从源头减少废气、废水的直接排放,严格存放污染物,通过对污染物集中处理、清洁回用等方式净化养殖场,从根本上减少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作者:张阳 单位: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