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有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保山市杨柳乡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者:云南师大管中州

摘要: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有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保山市杨柳乡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关键词:漠沙镇新农村建设对策建议

一、基本经济情况及现状

漠沙镇位于某某县城西南部,距省会昆明245公里,县城64公里,地处哀牢山中下段东麓,红河自西北向东南穿境而过,省道218线过境并与新漠公路、漠元公路形成交通网络。镇域面积492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647米,最低海拔422米。河谷热坝区四周环山,属“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7℃,山区年平均气温14℃,坝区年平均气温23℃,具有“天然温室”之称。全镇耕地面积68577亩,其中田20478亩,地48099亩,辖有14个村民委员会,236个自然村,219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37011人,其中农业人口35016人,少数民族32684人,居住着傣族、彝族等9个兄弟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其中花腰傣人口最多,有21100人,有“花腰傣之乡”的美誉。镇域物产丰富,主要粮经作物有稻谷、玉米、甘蔗、烤烟、荔枝、芒果、香蕉、西瓜、苦瓜、豆类等。全镇通车里程1115公里,村组通车率97.7%,境内水资源丰富,总蓄水量1097.5万立方米,水利化程度40%。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99%,广播电视覆盖率95%,人口自然增长率2.6%,人口密度84人/平方公里

2001年合村并组以来,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水稻甘蔗水稻,开发水利。甘蔗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新农村形象已成雏型。

未来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顺应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出路在发展。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该村的发展和建设具有一定优势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常委和政府制定了具体政策措施,这些好政策将会有利促进该村发展。二是市委、市政府确定该村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将有一些政策、奖金倾斜,有利于加快该村发展。三是该村的水稻甘蔗主导产业发展有利于深度开发转化。该村水稻甘蔗农作物已形成一定规模,群众的积极性已调动起来。四是经过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锻炼,已经涌现出近千人的打工队伍,有利于在外创业、交流信息、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二、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和村民素质

该村有两所中学,以前每年入学人数较少,2000年达到入学年龄的有***人,入学人数只有***人,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有***人,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健全的教学体制,师生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教学工作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开展,教学质量明显提不高,全乡仅有少数人考上重点高中。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导致综合素质不高。,大多数人都看不起病,严重的只有等死的情况频频发生。政府部门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极发展农村卫生、文化教育事业,2006年我们调查的数据是入学人数已达到****人,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仅有****人,另外政府新建教学楼,宿舍楼,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都住进了新建的校舍,还增开了多媒体和计算机课程,招聘的教师都是本科毕业生。

三、漠沙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及措施

在对漠沙镇进行调查中,镇党支部书记提出该镇主要从生产发展科学化、行走路面都硬化、养殖生产大发展、商品加工再上市、农户用上卫生水、种植收入是甘蔗、水稻、农作物、房前屋后小亭园七个方面来实现新农村建设,具体发展目标及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目标

1、狠抓经济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万元,玉米面积达到***亩,人平均实现***株,产量达到****吨,生猪出栏****头,山羊出栏****只,人平均纯收入实现****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以上,二、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网站农户****。

2、达到生活宽裕:农民居住楼房**%,电话普及率**%,五保集中供养率**%,社会保险参保率**%,60岁以上老人救助率**%,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

3、实现乡风文明:广播覆盖率**%,彩电入户**%,高中水平**%,大专水平**%,有技术专长农民**%,法律知识普及率**%,十好家庭达到**%,计划生育保健知识普通率达**%。

4、确保村容整洁:村公路硬化率**%,一池三改户**%,喝卫生水**%,电网标准入户率**%,森林绿化率**%,清洁能源使用率**%,无公害绿色产品**%,垃圾无害化处理**%。

5、规范管理民主:村务公开知晓率**%,民主决策参与率**%,重大事项监督率**%,干部实绩考核群众参与率**%,产业带头户**%,市场营销户**%,文化中心户**%,治安联防户**%,科技示范户**%。

(二)主要措施

1、突出发展主题,狠抓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农民把玉米这一产业做大做强,适度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甘蔗种植,力争坚持发展与转化并重,,实现甘蔗收入人平当年**元,形成甘蔗专业大村,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户平生猪出栏*头以上,户平养羊*只以上;全镇菜牛出栏*头。

2、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大力扶持各类企业,下功夫招商引资,开发本地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吸引更多的老板来村投资办厂,新发展投资过**万元企业*—*家,为转移本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3、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一是排水沟渠的维修整治,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农民自愿投资,完成****米,整修堰塘*口。二是继续搞好村级公路硬化,三年内再硬化*公里,完善道路维修管理办法。三是抓好一池三改,引导农民改善生活条件,让农民吃上卫生水。

4、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发展打工经济,按照“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搞好信息网站建设,支持农民本地创业与外出务工相结合,要培育一批能人带动农民转移,三年里,每年要***人以上外出打工,五年实现转移劳动力***人。

5、科学制定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农民新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严格控制建房选点,着力提高民宅设计水平,高起点,新风貌,逐步实行社区式、公寓式的农民聚居化和城乡一体化,三年内,理顺*—*个居民点,建造农民新村的人文景观。

四、报告分析

通过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在政府实施各项措施以后,漠沙镇的教育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入学人数呈上升的趋势,达到入学年龄的人数也在上升,另外,入学率呈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适龄儿童能够上学圆梦想。同时伴随着发生的还是,村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将来打通外界市场提供了保障。

少数民族比例太大,乡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封建残余思想仍然保留在上一代的身上,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引导下,各族人民积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下,在“十一五”新思路的规划下,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巨变,国家的农民亮丽未来不在是梦。

五、对某某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一个假期多的调查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些初步体会,主要是: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加强对村级公路的管护及绿化,确保道路无积水、坑洼,时时通畅无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整治,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不断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市场需求,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优化品种品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科技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资源,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上做文章,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四是加大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二是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民家庭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三是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四是建立和完善村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逐步实现没有失学儿童。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解决农民有钱看病、吃药,彻底消除内学致贫、因病致贫现象。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利用板报、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建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四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工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四进农家”的活动,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每家每户中,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五是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管理民主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促进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二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对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决策。三是实行由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四是要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加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五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促进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国家在政策上,制度上各个方面都支持农村、农民、农业,均表现出发展农村的决心。但我认为,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农民自主努力是发展农业的根本”,生产过剩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鉴于这种情况,应当建立一种机制,让农民能够了解全国市场的信息,适时调整农业生产。还需培养农民自主努力、自我改革的精神,从侧面帮助农民。听取农民的意见,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忌盲目的做出决定。必须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让农民自己去收集市场信息,选择种植什么农作物,提高生产率。政府进行干预,有时结果是好的,但农民会产生依赖性。农民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自己的农产产品品牌,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还可以自己选定销售渠道,定向为客户供应农产品,这样可以保证收入。换言之,政府过多地进行干预,无法调动农民的潜力,农民自主努力是发展农业的根本。政府应当给予更多支持,农民应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政府的支持不可少,同时又要让农民愿意自主做出努力,保持两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简言之,既要在政策层面保护农业,又要让农民有竞争意识。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艰巨任务,各项工作才刚刚开始,如何稳定的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如何科学界定和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职能作用等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