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网络及信息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媒介的结构,也导致我们的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网络的社会影响问题可以定位在媒介的社会宏观效果研究上,但传播学并没有形成一个宏观效果研究的完整的成熟的框架,更没有对网络研究的积淀。本文从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等几个视角来审视和思考网络的社会影响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网络的社会影响研究打开信息社会的神秘之门。 关键词:网络、信息社会、社会结构、虚拟社会 影响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信息的传播。这种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与其说是传播的内容,不如说是传播媒介本身。由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各国学者都在对网络出现以后的社会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探讨。 媒介的社会影响研究 “网络”与“信息社会”是两个时髦而又神奇的概念。“信息社会”的概念产生在二、三十年以前,而“网络”则是近几年的新概念。网络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或平台,网络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把越来越多的媒介联系在一起、整合到一起,整出了一个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60年代末提出。这一概念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也发生了几次变化。90年代的“信息社会”则意味着媒介的融合和网络的发展。 关于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传统的传播效果研究理论总有些捉襟见肘。从60年代起,西方传播学家就在探索一条更宏观的综合社会研究的道路。这当中,勒纳等人的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等值得重视,这些研究又被称为“发展传播学”。这个课题的提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冷战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战后美国推行了“马歇尔计划”即全球发展计划和一系列援外协定。这是一项跨学科、跨国界的研究。丹尼尔·勒纳在其《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1958),施拉姆在其《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书中,他们都提出了基本的理论观点。 这类研究在90 年代取得了新的突破进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泰尔。他给网络下的定义是:“网络就是一组相互联结的结点,结点到底是什么,要依赖于具体的网络而言。比如,在全球金融网络中,他们是股票交易所和其附属的高级服务中心。网络是一个开放结构,能无限扩展,所有的结点,只要他们共享信息就能联系。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在不影响其平衡的情况下更易于创新”[i]。卡斯泰尔还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围绕网络构成的,网络构成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源泉。 日本的信息科学研究把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和社会信息科学整合到一起的综合研究,也在国际学术界独树一帜,值得借鉴和学习。 网络的出现使一直玄玄乎乎的信息社会概念好象一下子找到了定位,似乎网络就是信息社会,一时间“网络社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虚拟社会”等等等等,众说纷纭,令人眼花缭乱。那么,我们究竟面对的和即将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下面我们从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等几个视角来审视和思考这一问题。 作为历史发展阶段的信息社会 许多社会发展的研究都在致力于怎样清楚地解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和轨迹,给信息社会描述一个清晰的轮廓。但是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种观点认为信息社会是继工业化社会以后的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丹尼尔·贝尔是其代表人物,他在70年表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提出了“有关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社会预测”[ii]。但是,贝尔显然把握不住这一历史转折的深刻程度,无法以准确概念加以概括,所以用“后工业社会”一词来表述。贝尔之后,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莱昂的《新信息社会论》等很多有关信息社会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在贝尔的基础上前进多少,并没有解释清楚这种转变的过程和环节,也没有弄清楚推动着社会和经济转变的动力是什么。 日本学者长谷川把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信息化是继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国际化等社会发展过程后的一个新阶段和新课题。见图1的描述。 信息社会的概念与信息化的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信息社会是对社会的静态的描述,而信息化则是对实现信息社会目标的社会动态变化过程的描述。然而,两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结果,信息化过程总是与一定的信息社会模式联系在一起。“条条道路通罗马”,信息社会可以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模式来实现。信息化是一个世界潮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按照不同的道路,或快或慢地,或是较顺利、或是非常艰难地向信息社会这一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化模式。 在信息化的研究方面,卡斯泰尔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创见的观点。他认为信息社会的形成是由一种新型的社会技术组织和资本主义重组所决定的,而新技术的运用和它们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又决定了重组过程的特色[iii]。我们通过他的信息化理论得到一个启示,即除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信息化产生直接影响外,由科学技术所带动的社会发展本身也会对信息化的进程也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社会 社会结构分析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惯用的方法,一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个社会的结构和特征。信息社会的结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结构 信息时代的经济结构将从以工业为中心转向以信息产业为中心。我们可以从三个产业的比例构成中分析出来,也可以从就业情况分析出来。信息化还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主要表现为信息的产业化与产业的信息化。一方面,被称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正在迅速扩张,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新行业正在从无到有地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在数字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在不断地被信息化。从而使国民经济中信息生产所占的份额和劳动力比率逐年增加,直到超过农业、工业或服务业的比例。比如,英国、美国和意大利这三个国家在1970-1990年间制造业迅速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5%下降到23%,26%下降到18%、27%下降到22%,同时农业日趋萎缩甚至消失。 信息化也使社会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这表现为从事物质生产和体力劳动的人员逐渐减少,而从事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的人员逐渐增多,因此,人们把信息劳动者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超过半数当作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 信息化这不仅是发达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信息化的过程在很多国家往往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发展规划。 2、政治结构 网络时代的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的权力化,社会组织结构将进行大调整、大重组。传统的金字塔型、铁板一块和官僚型的组织框架被打破,代之以快速应变、灵活机动的网络化组织机构和形式。信息和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也是新的权力源。信息社会的权力斗争将会围绕着争夺信息源展开,现实政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流的冲击,并将在国家之间以及社会水平上普遍表现出来。由于不同团体、阶层和个人的条件的不同,掌握信息资源的机会和能力是不同的。正如美国里根政府所明确表白的:“我们知道在现代世界上,对信息的处理和控制是实行征服的最重要武器之一。” 3、文化结构 由于信息环境多元化,网络时代的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这可以从社会思潮和社会时尚的多样化来分析。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相区别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没有停留在产业、劳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内的深化上,而是向教育、福利、娱乐、交往等广泛的精神领域和日常社会生活领域扩展。也就是说,它正向我们的整个生活渗透,我们的生活也被信息化了。 信息时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待社会生活态度上发生的变化。在工业社会时代,人们注重效率、追求物质享受,用世俗的、理性的态度来思考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在信息社会时代,人们更注重精神、更注重情感、更崇尚冒险。

作为一种新社会现象的虚拟社会 网络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还在影响着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最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我们能看到的一些大都市的变化。纵横交错的网络使这些城市变为二元化,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社会,信息化城市的崛起成为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失去了原来的城区概念,突破了原有的物理空间,向郊区拓展,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流动空间正逐渐取代原有的城市空间。在流动空间中,新的产业和新的服务性经济根据信息部门带来的动力运行,然后通过信息交流系统来重新整合;新的专业管理阶层控制了城市、乡村和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专用空间;生产和消费、劳动和资本、管理和信息之间发生着新的联系,从而创造出新的全球化经济。 虽然未来学研究的观点已经指出,由于卫星和光纤网络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版图在悄悄扩张的同时将逐步走向分散化,但这个变化的实际过程十分复杂,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信息技术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我们必须深入地剖析这一变化过程和各种因素,才能理解新的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和它的现代含义。 在网络社会的环境中,社会生产关系不再是一种实际存在,资本进入了单纯循环的多维空间,而劳动力由一个集中的实体变为千差万别的个体的存在。这也就是说,资本是在全球化的而劳动力则是个别化的。“从更广阔的历史前景看,网络社会代表了人类经验的巨大变化”。[iv]。那么,如何将原有的城市空间和新的流动空间连接起来呢?这需要在三个层面上把社会发展和空间规划进行同步结合: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 在文化这一层面上,地方城市社会是从领土上加以界定的,应该保护它们的个性,保持它已建立的历史根基,而不管其经济和职能是否存在对信息空间的依赖。同时,城市也必须与其他城市保持充分的交流,克服部落主义的危险。 工业时代的社会机制在信息时代失去其意义和功能。财富、生产及金融的国际化使人们感到不安,他们无法适应公司的网络化和工作的个体化,而且又受到各种挑战。对家长制的挑战及家长制家庭的危机使文化失去了有序性,使个人不再感到安全,人们得不到心灵的慰藉和真实而神圣的东西,从而去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在对城市的虚拟空间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政府仍然担当着重要角色。它只有通过强化自身角色才能对经济和政治组织施加影响,从而恢复地方社会在虚拟空间中的意义。 总之,网络等信息科技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有些国家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更多的国家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这个过渡的过程一般被称之为“信息化”。信息化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经济结构从工业为中心转向信息产业为中心;政治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向网络型;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其代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信息化:信息化就是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由工业化社会或其他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和信息媒介高度普及的社会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逐渐收缩,被信息型、服务型生产方式所代替,知识和信息的作用大大突出。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是整个社会的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 注释: [i] 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p469, Basil Blackwell Ltd., 1996. [ii]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P14,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iii] Manuel Castells, the Informational City,p7,Basil Blackwell Ltd.,1991. [iv] 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p478, Basil Blackwell Ltd., 1996.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第2篇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图书馆/网络

1 社会科学(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基本问题

1.1 社科信息的涵义

社科信息从广义上讲,包括社科领域的科学信息与社会现象描述信息两大类。前者是指凝聚在社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科学、历史、地理、法律等领域)研究成果中的学术信息,这些信息在社科活动中产生,多以文献信息为主。社会现象描述信息则是指对于社会中种种现象、事实等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后形成的信息。

1.2 社科信息的特点

从内容上讲,社科信息具有以下特点:主观因素较多;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且精度不高;综合性强。与自然科学信息相比较而言,社科信息又具有以下特点:社科信息往往比自然科学信息分散,社科领域的同一专题信息常存在于各个相关学科中,甚至在一些非学术性书刊中。文献单元的信息冗余度大,在同样篇幅中,有用的新内容一般比自然学科少;社科研究的积累性与时效性决定旧的文献并不一定被新的取代。社科文献还具有篇幅大,不同文种之间翻译难的特点,同时翻译中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1.3 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构建

20世纪初出现的中心图书馆或贮存图书馆,可以算是最早的信息资源网络。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科研究日益活跃,社科文献增长速度加快,资源压力越来越大,主要靠图书馆来承担的信息资源网络已无法适应需求,专门面向社科的信息机构或网络开始出现。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联机检索的日益普及和数据库的大量生产及商业化,为建立现代化的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各种信息资源网络不断涌现。而因特网的普遍应用,为建设社科信息资源网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新型的开放式的资源网大量涌现。

当前构建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目标就在于,从社科信息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对社科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以求达到最大效益。

2 构建角度一:借鉴自然科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2.1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联系

在知识呈指数趋势增长,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等因素的作用下,学科专业化加强,许多人被限制在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从事高度技术化的细节工作,无力顾及科学的整体,对知识的其他领域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人为隔阂,使不同领域的从业人员相互的沟通和理解困难重重。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来自人类社会实践的积累总结,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不同方面的反映,对知识的一种人为分类。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二者无论是从自然世界的发展,还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有着深远的渊源。它们在人类社会经济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2 借鉴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的可能性

在我国信息资源的建设上,自然科学和技术起步较社科为早,直到目前,社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经验,无疑将有助于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奋起直追。当前的信息资源建设,实际就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离开网络来讨论信息资源建设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由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等不论对自然科学还是对社科都是相同的,在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上并没有差别,所以借鉴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经验是完全可能的。但由于社科和自然科学在内容、研究方法、评价、信息收集、知识组织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些差别必然会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特别是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上反映出来。

2.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共享的实现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多方面的差异性连同两个信息系统间检索语言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应在保持各系统的独立性的基础上,在两个系统之间建立兼容。采用具有转换机制的兼容模式部分相近领域采用标准化兼容模式。

在检索语言上,可采用自动匹配转换兼容方式、中介词典兼容方式、集成词表兼容方式和抽象词表兼容方式。自动匹配转换兼容方式是两词表间相互对应的词直接转换,当词汇以机器可读形式存在时,有一部分词汇可由机器自动进行匹配转换工作。通常,两词表结构原则越相似,学科覆盖重合率就越高,可自动转换的词就越多。中介词典兼容方式实质是一种转换中心,它通过不同系统词汇的协调转换以达到系统间的兼容。它的功能是用任何一种检索语言表达的文献内容毫无遗漏地转换为用另一种检索语言表达。然而当参与转换的主题覆盖面不同时,其转换困难增加。集成词表兼容方式来源于对若干分类和主题体系结构兼容及“集其大成”的检索思维,将某些特定主题领域的若干叙词表与分类法汇编成一个含全部款目词及相关参照的词表。而这里提出的“抽象词表”是一种“属”上层结构,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词表,而是对各类词表进行一般性的抽象概括,形成实用性较强的词表构建模板,具有通用规则的特征。可以作为设计、建立、维护词表的依据,也可以在各词表间起到调控转换的作用,从而达到兼容词表的目的。但任何情报检索语言检索方式均有利有弊。这需要技术上(如人工智能)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包括相关领域以及信息科学本身理论发展。

由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因此仅仅在检索语言上建立兼容是不能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的。这样就需要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系统间建立一个转换系统,从而方便系统而而非语言标识方面的兼容:设计友好界面,当用户进入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等自由决定适合自己的检索界面及检索方式;建立关联知识库,在所有文献资源库之外再建立一些知识库,选择科普形式与专业形式并存的模式,逐一排除用户在文献获取和应用上的障碍;构建信息交流网络,各专业领域在这一基本网络的带动下,积极参加交流。

3 构建角度二:发挥图书馆的基础性作用

3.1 图书馆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反复观察获取数据和信息,再通过反复实验获得结论,正如印度学者莱尔所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进行实验。因此人们直接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行为规律和社会发展机制的活动也受到限制。然而文献中记载了大量人文社会现象信息,对已有文献中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进一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而,文献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取代的资料。社会科学资源的主要载体是文献,没有文献,就没有社会科学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社科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上升的趋势,对图书馆、情报所等信息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专门的社科研究机构,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比较专一,服务对象比较单一。但图书馆是公共机构,面向广大读者,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要比专门的社科研究机构发挥作用大。社科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已经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主要任务。

3.2 数字图书馆是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3.2.1 数字图书馆是网络化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将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它们的智力储备与知识传递职责;与传统的纸介质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存储和检索能力上有巨大的提高;同时,数字图书馆研究也将促进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并促进相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着眼于人类的整个知识范畴,它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存储、存取和利用既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包括社科。因此,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图书馆是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3.2.2 数字图书馆是开发潜在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

潜在信息资源是指个人在认知和创造过程中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它们虽能为个人所利用,但太容易忘却而消失和无法为他人所利用,是有限再生的。它是未来信息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而数字图书馆的很多特性可以满足潜在信息资源开发的要求,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在未来潜在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先天优势和重要作用。

潜在信息资源具有其独特的性质:隐蔽性、随机性、模糊性、有限再生性、短暂存在性、冗余性、创造性和“人性”。

一个互动并且开放的信息环境给潜在信息资源开发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现实信息资源和信息栅栏或者信息门户。现实信息资源是作为潜在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前提,或者是催化剂。一个人只有掌握或者是了解了一定的现实信息资源,才能有效和清楚地形成对身边事物和周围环境的一个明确看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自己独创的思想。因此创造一个能让人方便、容易地利用现实信息资源的环境,并且能让他方便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图书馆实际就是这样一种开放、互动的环境,它已经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范畴,尤其强调了人(包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读者、用户)的因素,因此它更加突出了可进行信息资源开发的功能。图书馆给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它能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环境,它丰富的现实信息资源的积累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能够让人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这种环境还是一种可以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充分过滤、筛选和组织加工的环境,并且能及时把各种新的、现实的信息资源及时发布和反馈给这个信息资源的参与者,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图1(数字图书馆在开发潜在信息资源中的作用)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将在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中起到一个基础的核心作用。

附图

图1

4 构建角度三:做好网络化布局

4.1 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化的意义

国家信息化的本质就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此也就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这样的信息资源建设必然是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建设,因为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网络本来就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也就无所谓信息化,还因为信息化所要求的信息资源共享只有在网络条件下才可能真正、完全地实现。因此国家信息化必然要求进行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当然,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并不排斥传统的文献资源,而是包括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特别是数字化的所有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和非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在内。

4.2 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布局

一般地说,信息资源的布局结构有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混合式三种类型。所谓集中式是指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其优点在于:①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②专业人员集中,便于组织人员培训;③信息资源利用率高;④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其不足在于不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以及随着系统规模增大,管理、维护工作越来越困难,系统比较脆弱等。

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不同地点的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相互通信并进行资源共享,服务于同一个共同目标,就构成了分布式信息资源系统。它具有如下优点:①可以根据用户的应用需要和存取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②有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③系统健壮性强;④系统扩展方便。其主要不足是由于信息资源的分散造成系统管理和维护困难,有关的标准、规范不易统一。各场地由于利益冲突在管理协调方面产生许多问题。同时,增加了安全措施的实施难度。

对于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而言,最重要的是应该针对总体资源情况和发展目标做出全面、合理的规划。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可能是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布局和结构较为恰当。

参考文献

1 袁名敦,刘时衡,赖茂生.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7~62,64~69,83~84

2 樊志伟.图书馆在开发潜在信息资源中的作用.情报资料工作,2002,(2):52~53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第3篇

由于需求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因此我国社保信息系统的差异主要是由社保政策、管理层面的碎片化引起的,同时还隐含着计算机技术层面的因素。为此,本文从政策、险种、业务环节、管理部门、统筹层次、设计标准、数据库、数据存储位置等维度,分析影响当前中国各地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差异的主要因素。一些更加技术层面的因素,例如系统架构、开发语言等,由于其影响主要局限于信息系统内部,因此未在此处分析。

(1)政策差异:社保信息系统必须满足一定政策约束下的社保管理需求。由于国家政策通常只规定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因此各种地方性政策和规定直接导致了社保信息系统的差异。以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例,号文仅规定:“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各地社保政策则一般不对参保企业制定统一比例,而是采用“缴费比例分类”的策略,对不同类别的企业采用不同比例。同时还存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政策,如厦门社保依据每个参保人员的身份逐一核算该人员的单位缴统筹比例,导致任何单位都不存在统一的比例。核算单位缴费比例的规定不同将直接导致信息系统从设计需求阶段就开始出现差异。

(2)险种差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经常依据险种分别开发、运行,导致即使是同一个社保机构的信息系统也差异明显。社会保险包含五个主要险种,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各主要险种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子险,如基本医疗保险包括企业职工、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新农合、机关事业等子险。很多信息系统仅实现少量险种的管理功能。例如,早期某直辖市五项社会保险由三个独立的社保信息系统分别管理。

(3)业务环节差异:各类社会保险业务虽然差异明显,但仍可大致分为征缴、管理、②发放三个环节。部分社保管理部门按照业务环节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例如,浙江某市的医保的待遇发放功能委托给银行管理,医保信息系统仅提供征缴和管理功能。

(4)管理部门差异:不仅不同险种可能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同一险种的不同业务环节也可能由多个部门管理,部门差异也影响到社保信息系统的顶层规划。一种具普遍意义的现象是:在很多地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由地税部门代收或全责征收,①这导致同一险种的业务经办至少涉及地税、社保两个部门的信息系统。

(5)统筹层次差异:不同险种要求的统筹级次不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要求实现省级统筹,但各地进度不一;②部分险种甚至停留在县级统筹的层次。与此相应,社保信息系统的统一化程度也存在差异。在《关于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养老省级统筹的一项标准为“全省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使用统一的应用系统”。在少量地区,如各直辖市和黑龙江等地,基本实现了企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统一。但是这些地区同时并存着大量由地市分散管理的其他险种的信息系统,即使是企业养老保险也有部分县市或行业的信息系统尚未并入统一系统中。

(6)设计标准差异:虽然人保部核心平台标准推出多年,但是各地信息系统遵照标准执行的情况堪忧。对10余省市截至2009年的社保信息系统设计的分析结果表明:③多数信息系统(12个系统中的9个)并未严格按照核心平台的标准设计,部分参照核心平台标准(2个系统)、部分完全独立于核心平台标准(9个系统),具体情况参见表1。表1中数据量统计一项如标明“养老”则仅为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否则一般为涵盖五险的信息系统。图1以记账利率参数表为例直观地给出了某一非核心平台信息系统与核心平台的差异程度。由图可见,即使是简单的记账利率参数,各种信息系统的记录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既有编码规则的不同、也有设计思想和政策方面的差异。例如图1左侧表中“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字段就意味养老保险记账利率允许一年多个,这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记账利率制定规则存在明显不同。④表1和图1也从侧面印证了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过程中系统与标准统一的困难及其现状。

(7)数据库差异:各地信息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库版本复杂,几乎涉猎了当前所有的数据库类型及其子版本,包括Oracle、DB2、Sybase、SqlServer、FoxPro、Access、MySQL等数据库;部分地区还采用Excel、Txt等格式文档记录,少量偏远地区则仍处于手工记录向电子记录过渡的时期。数据库类型的复杂导致即使是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社保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迁移都变得困难而且成本高昂。

(8)数据存储位置差异:数据的存储位置从最底层影响了信息系统的差异。数据的分散存储与系统的差异互为因果,系统差异越大、数据就越分散,反之亦然。一般而言,社保数据的集中存储和集中管理有助于减少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投资,制约社保信息系统的差异程度。建设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在地级以上城市的集中存储也是社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劳动部及人社部颁布的信息化建设的各份纲领性文件中得到体现,例如劳社部函〔2003〕174号文、劳社号文以及人社部发〔2011〕99号文。但是,目前我国社保数据被大量的分散存储在市、县一级的社保机构。对C省所属全部县市各险种类别的数据存储位置的调研表明:各类基金的数据存储在县级数据中心的比例多数高于50%。数据的高度分散存储使得信息系统的差异更加难以克服。

以上分析了影响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差异的8个因素。结合软件工程对信息系统研发阶段的划分,表2依据软件开发经验和社保审计实践,总结了上述各要素对信息系统研发全程的影响程度。总的来看,政策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各因素对于系统研发中的需求分析和运行影响巨大,计算机技术层面的诸因素主要影响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需要指出的是,信息系统的差异通常体现出上述8种因素交叉混杂的复杂情况。以黑龙江省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为例。该省即存在实现了省级数据集中、信息系统统一的较为理想的企业养老系统;也存在代收企业养老费的地税系统,存在少量的分行业独立管理的企业养老系统,还存在着大量的分市县管理的其他险种的信息系统。多种因素的交叉混杂,使得全国各地信息系统可能的差异性呈现指数级变化。即使各类信息系统对于每种因素仅有两种可能的状态,也意味着共有28=256种差异可能性。初步的审计调研结果表明:真实情况可能更不乐观。此外,社保信息系统在上述8个方面的差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虽然社保信息系统的差异现象始终存在,但是在不同的时间点,差异的体现方式却在不断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碎片在消失,新的碎片在产生。例如,随着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不断推进,企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差异性将呈现弱化的趋势,但是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农保的快速推进,新农保信息系统的差异性在近年呈现出快速恶化的特点。

社保信息系统差异的根源

(一)社会保险体制的碎片化是根本原因

如前所述,信息系统从根本上由需求决定。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统一和标准化依托于我国社会保险体制的统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能恰当地刻画了社会保险体制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保险体制碎片化的产生,是在完成国家-单位保障体制向国家-社会保障体制转变过程中,所采取“摸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策略是分不开的。改革进程中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经济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的社会保障利益诉求,也最终转化为社会保险体制中的一个个碎片。在渐进式的改革思路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大一统”理想只能在多方的利益博弈中曲折前行。这意味着,如无重大变化,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差异性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甚至有可能出现短周期的恶化趋势。

(二)信息化建设客观特点的制约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涉及千家万户,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一个涵盖五险的信息系统通常包括上百张数据库表、几千个数据项,表间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这使得一个成熟的社保信息系统的建设及调试周期一般在2-3年,甚至更久。而各地社会保险政策和规定,经常出现一年几小变、几年一大变的情况。这就导致社保信息系统的顶层规划和标准化设计,在出台之日就已经不适用于部分地区的社保现状。同时,社保业务经办的巨大压力又逼迫经办机构必须采用信息系统,甚至等不到标准的出台。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各地自主研发的社保信息系统普遍出现,社保信息系统的差异性也就在所难免。

(三)地方利益及商业利益的纠葛是其主观原因

社保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资金投入的巨大,累计上亿元的研发及部署费用并不罕见。巨大的资金投入使得地方利益和软件厂商的商业利益必然产生各种纠葛。而社保信息系统的统一实际上等效于中央级管理部门部分的上收了社保信息系统的开发权,因此在实际执行中受到地方管理部门和相关软件厂商的一定程度的抵制。此外,即使是参与人保部核心平台研发的软件厂商,也倾向于以本地化部署费用的名义对各地社保信息系统收取高昂的信息系统研发费,以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这使得采纳标准化的信息系统从成本上并不具有吸引力。①

信息系统差异的影响

(一)对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最直接的成果。信息系统所存在广泛的差异性,一方面意味着以往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大量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一方面也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制造了巨大的障碍。信息系统的统一和标准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异构信息系统间的信息迁移是困难且成本高昂的,这使得在取代现有系统过程中,巨额的经费将被用于已有社保信息的移植。

(二)制约了社保的精细化管理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支撑社会保险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涉及每个参保人员每个月的缴费信息、每时每刻的支付信息的处理。大量社保信息系统的并存,必然意味着信息系统质量的良莠不齐,导致不同地域的参保人群所享受的社保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此外,人员的广泛流动已成为中国当今社会的重要特点,各地信息系统的差异也对参保人员异地转移接续过程中的参保信息的迁移造成了障碍。

(三)阻碍了对社保的内外部监督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是当前最完整、最基础的社会保险数据,其中包含着每个参保人员、每家企业参加社保以来的全部信息,同时体现各级政府对社保的管理和投入信息。与社保有关的统计数据及报表数据皆来源于此,因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价值。例如,郑秉文先生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已经开始使用这类原始数据,从而避免了各类统计数据权威性、统计口径、粒度的缺欠。但是,社会保险系统的差异性,尤其是其在设计标准、数据库、存储位置方面的差异性,使得社保管理部门和各监督部门的数据采集工作困难,阻碍了对社保体制的内、外部监督。例如,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人保部至今仅能从各地社保信息系统中获取企业养老保险中部分参保人员的详细数据,且数据质量堪忧,其他险种数据的归集则仍处于起步阶段。可以想见,在这一状态下很难对各地社会保险的业务经办开展细致的内、外部监督。

评价与建议

前文从8个维度分析了导致社会保险信息系统间存在差异的因素。客观地看,社会保险信息系统间的差异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并影响到社保的信息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和内外部监督,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险体制的完善。但是,正如第三部分对社保信息系统差异根源的分析,我国社保信息系统差异是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的根据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就一味地指责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建设者和执行者。我们也不赞同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欧美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所最终依托的社会与经济体制更已经发展到后现代水平。在制度相对确定,信息化建设理念、技术和手段先进的客观现实下,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完善和成熟就有了基础。

在客观认识到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中的困难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当前社保信息化建设中依托核心平台逐步整合各类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平台的推广及应用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提高核心平台的公开程度,推荐以开源的形式向各级社保机构公开核心平台及其配属系统全部代码、文档,各地社保的本地化部署由其自主选择厂商。从而打破少数主承包商对核心平台标准所形成的事实上的垄断,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降低核心平台的部署成本,提高各地社保的积极性。

(2)进一步加强核心平台的适应能力,针对国家允许各地自行规定的社保业务预留本地化空间,提高核心平台的生命力。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第4篇

互联网上集聚的大量信息也包含同质化的文化信息,网民吸收信息杂、速度快,易被信息同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风靡,当地年轻人已不知本地的庙会、集会,有些婚丧习俗也从简。陕南农村的庙会颇具特色,但是只有本地相对年长者知晓且参与其中,受访年轻人有89%表示不知情。网络信息的易受性使得网民总是最先一批接受和模仿的人群,而随着商业元素的加入,民俗文化更有被削弱的风险。

二、陕南农村受众新媒体接触

(一)新媒体的接触率较低

(1)互联网普及度不高。互联网已经深入民众的生活,然而陕南农村部分居民对于互联网的接触和使用还处于空白状态。37%的受众表示从来不上网,他们的年龄集中在40~65岁,学历是小学到初中。而其中82%表示不会使用互联网,41%表示对互联网没有兴趣。这显示出农村受众对于互联网的疏离,缺乏使用互联网的技术能力,缺少使用技能的指导,也缺乏尝试新兴事物的动力。(2)智能手机普及度高。78%的受访者表示拥有智能手机,且多数拥有时间超过一年,智能手机以其使用便捷、价格实惠、功能齐全得到农村居民认可。在不用智能手机的受访者中71%表示不会用,这说明工具的使用便捷性是困扰农村新媒体普及的最大阻碍。32%的智能手机用户不具备使用网络、社交软件等新型应用的能力,智能手机普及的表象背后仍然有着许多农村受众游离网络之外,会使用社交软件的大多数受众在接受信息上保持着较高活跃度和信息敏感度。

(二)新媒体的使用功能单一

(1)娱乐功能最受欢迎。70%的会使用网络的受众表示上网主要是打游戏和聊天,21%的表示每天上网的受众中只有50%表示上网用来看新闻和资讯,14%表示会信息。在这少部分的每天接触互联网,且有能力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网络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2)下载信息多于上传。会使用微信的用户中仅有52%愿意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领域信息,在浏览新闻资讯的时候愿意发表评论和提供相关信息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他们更习惯于围观和潜水。受众在信息的互动上表现薄弱,信息生产能力较差。

(三)运用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局限

(1)生活琐碎信息占多数。受众没有民俗文化相关信息的意识,主要传播的内容是日常生活的琐事和情绪交流,缺乏本地文化的人文关怀,也没有一种向外传播辐射的动力。“农民信息意识淡薄,造成了广大农村受众把握不住他们身边的有用信息,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乡村传播信息资源,进一步降低了乡村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与效果。”[1]农村受众的内容缺少思辨性和可参考文化价值,仅仅停留在想说,而不是会说。(2)转发社会现象和评论。受众在看到时效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社会事件的消息,他们会选择性的转发和附带评论。而评论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附和的阶段上,寥寥数语表示认同或反对,缺乏思辨性和建设性。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别人身上的事情,关注别处的事件,而不是制造一个舆论点,自己身边的信息。

三、利用新媒体推动陕南农村文化传播的路径

2014年的“一号文件”秉承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力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新“四化”同步发展。[2]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科技产物,极大重塑了社会交际和社会生产传播方式。每一次的媒介创新都引来社会快速发展的狂潮,民俗文化如何搭上这趟快车是关乎它长远发展的。

(一)开展信息扶贫和农村基础文化教育

所谓信息扶贫是指政府和社会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信息活动的开展来解决信息贫乏者(如中国的近9亿农民)的信息贫困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文化上的贫困问题,这是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3]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城乡之间产生较大信息差距,数字鸿沟现实存在。2006年我国制定了《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发展战略》,把数字鸿沟视为中国信息化面临的六大问题之一,并把缩小数字鸿沟列为将要实施的六大战略行动计划之一,提出要消除城乡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距,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4]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信息传播普及教育才是制胜之道。

(二)克服媒体偏见,打破“都市文化霸权”

常见的偏见和霸权的外在形式是农村的话题议程被城市所搁置,媒体内容都是按照城市受众的标准来采集制作和加工的。当代媒介生产地点都选择在城市,而且呈现出小城市向大城市、一般城市向省会城市、内地城市向沿海城市转移的趋势,甚至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了密集的媒介城市带,从而形成媒体的地理集聚和能量集聚,使城市成为信息的生成与传播中心、大众的消费与娱乐中心。[5]“知沟”理论认为,信息量的获取是存在差距的,信息富有者和普通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知识的沟壑。信息社会,信息就意味着资源、财富和机会,农村受众一方面处于信息饥渴状态;一方面又游离在主流话语之外。(1)媒体要平衡城乡信息传播比例,平等传播农村信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农业期刊大约1500种,占中国期刊市场的18%的份额。[6]把关人理论认为在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价值规范或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媒体要积极农村文化的相关信息。新媒体带来了话语权的扩大,但相对于传统媒体,它的可信度、逻辑性都难以把握,更多是一种口语化、情绪化的吐槽,反而更加剧了外界对农村的刻板印象。(2)农村居民要积极寻求话语主动权。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一个封闭的熟人与半数人社会,人的流动性弱,文化传承与信息传递主要依靠人际传播。农村居民在传播方式上习惯口耳相传,并且传播圈子狭隘。麦克卢汉预言“地球村”变为现实的时候,衡量一个人是否现代的一项标准就是他生活的半径。相比于高流通的城市受众,农村受众处于信息传播与接受弱势地位,更该主动接触和使用新媒体。

(三)新媒体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契合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和时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学者信息化指数研究的成果,通过改进后的测度模型,对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信息化是一种处于不断深人和发展中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对信息化发展与理论研究作了非常深人的研究。

美国是推动世界进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发源地,因而有关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最先开始。在这一领域最早做出开创性工作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马克卢普教授,1962年他发表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波拉特继承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于1977年出版了《信息经济》一书,提出了被称为“波拉特法”的信息化发展测度方法;日本学者小松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了对社会信息化进行测定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

一、模型的建立

信息化指数(Index of information)是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定量方法。可以用它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做纵向总量分析及分项因素分析,使得该地区的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可以量化表示,便于找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松社会信息化指数包括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要素,其中包括11项指标(具体指标体系构成见图1)。其基本思想是:由于各指标具有不同质的量,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故先需要把各项指标转换成指数,具体方法是把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取作100,用被测年度指标实际值除以基年指标实际值,再把所得值乘上100%,得到被测年度的各项指标指数,其数学模型为:

式中:A代表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总评价价值;Bi代表第一层第i指标的评价值;wi代表第一层第i指标的权重;Ni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指标的个数;Cij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第j指标的实际值;Cij(基)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第J指标的基期标准值;Wij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第j指标权重(张文军等.西安市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测度、分析及预测.情报杂志.1998年3月)。

但现今,社会信息化已有了很大发展,小松信息指数法的原始评价指标体系有诸多不合理之处,而且有些数据的统计口径与国内不一致,准确、系统的统计资料难以获得。本文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和时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学者信息化指数研究的成果,对小松信息化指数模型各要素的具体指标进行修正,建立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模型。修正的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均可以从工具书中直接查得或者经进一步计算得出,排除了人为因素,这样既保证了小松信息化指数模型的系统思想,又保证了测度体系的可操作性(修正后的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模型如图2)。

在具体的测算过程中,为方便起见,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作了“等权重”的假设,即对各个指标的评价值只是利用一步算术平均法或者两步算术平均法作简均求和处理,平均求和的最终结果便是代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社会信息化指数。该方法的测度结果是无量纲的相对量,即结果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意义。

二、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定

在进行测算时,本文考虑到各项指标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不同,而4个主要要素的贡献相对近似,故采用两步算术平均法计算。具体方法是:以1995年成都市的各项指标值为基年值,取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值为100,然后分别将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再把所得值乘上100%,求得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分别对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组的各个指标的指数求平均值,最后对4个组的指数平均值求算术平均值,得出最终的信息化指数。成都市1995一2002年信息化水平各项指标绝对值见表1;成都市1995一2002年信息化水平各项指标的指数值见表2。

三、分析及对策

分析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在1995年到2002年期间,成都市信息化进程保持着平稳的增长速度,2002年成都市信息化指数较之1995年有了很大提高,是1995年的2.7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X8.37%。

单从各评价指标来看,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要素的发展速度有很大差别,其中信息装备率发展最快,2002年是1995年的5.7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6%。这表明成都市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硬件水平发展非常迅速,其中计算机普及最快,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7%;同时,电话增长速度也很快,年平均增长速度也高达34 . 25%。

通信主体水平指标中,由于近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使得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从1999年起有了快速增加,从而拉动了通信主体水平的提高;但要看到,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增幅较低,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因为通信主体水平是社会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决定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目前解决成都市社会信息化发展瓶颈的主要措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息产业越发达。

成都市信息量指数呈稳定增长态势,但一些信息量指标如人均年使用函件数和人均年报纸发行数等则出现了增长缓慢、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的现象,这说明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各因素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步人鼎盛时期的电报传递信息方式,随着电话的全面普及而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面对更迅捷、更方便、更低成本的电子邮件的影响,传统的信件传寄方式也面临巨大挑战。它们对于信息量指标负贡献的补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邮电业务的其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