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务工作人才培育思考

社务工作人才培育思考

本文作者:董志峰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实现全面发展,突出社会责任,积极培养为国家负责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设计、专业建设和教学运行的纲领和指南,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总揽各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同质化明显、个性化不够;二是普遍重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轻视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三是重视智力的开发,忽视身心的训练。《意见》的第一次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内涵,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这一定义为进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要注重以下内容:第一,树立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崇高的道德责任、高度的社会责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工作者尊重、接纳、保护案主,恪尽职守、公平处事、诚信待人,实现“助人自助”宗旨的前提条件;高度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等基础性作用,实现“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理念的重要保障;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社会工作者充分展现大爱,温暖他人和社会,弘扬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键所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灵魂,是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的基础要素,也是一名优秀社会工作者的终极追求。第二,树人立德,尤为重要。构建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推进的一体化培养方案。在智力的开发方面,学校一定要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建立完备的课程体系,使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密切结合,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相映成辉,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推进,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和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身心教育。健康的身心素质是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健康的心理是为民解困的前提,一个身体孱弱、心理疾病的人无论如何也胜任不了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因此,学校一定要科学安排课程,加强相关训练,使专业教育中的一些“短板”逐步成为“高地”。第三,在满足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学科优势,构建有特色、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差异化竞争,更有利于学校比较优势的培植。

人才培养服务面向

瞄准基层,辐射全社会,全心全意服务于我国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事业。人才培养服务面向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它反映了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和供求结构,关系到“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以及学校人才培养规模、规格和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科学的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不但左右着学生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前景,而且还关乎着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生死存亡”。然而,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目前高校、家庭和学生大多把“政府机关”和“公务员”作为职业规划的首选,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致使仅约10%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学生从事社会工作。政府机关需要社会工作者,但并非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绑定在政府机关,如此定位不符合社会的需要。社会是社会工作者的大舞台,社会各领域都有社会工作者的用武之地,特别是基层社会更需要社会工作者大显身手。因此,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上必须瞄准基层,辐射全社会,积极服务于我国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事业。《意见》在发展定位上明确界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在发展方向上提出必须坚持“立足基层”的原则。这就为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定位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培养2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2020年培养3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意见》在发展目标上提出要“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战略目标”。而且明确“以基层为重点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城乡社区、相关单位、社会组织、社会服务部门四类主体提出若干导向性较强的岗位开发和人才使用政策。国家的这些大政方针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服务面向定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转型时期的各类社会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大批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2011年5月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我国现有1.4亿老年人,6000万残疾人,5000万城乡贫困人口,这大约需要300万社会工作者为这些人群提供服务”。这些又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来看,一方面政府非常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设置,其高等教育大多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另一方面专业人才的服务面向非常广阔。例如,“在德国,社会工作的领域相当宽泛,凡是可能会引发或已经发生社会问题的人群及其领域都是社会工作能够作为的地方”(王东亮,2011)。“香港的社会工作不仅为各类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而且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吴亦明,2002)。这些成功的经验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提供很好的借鉴。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发挥学校主体优势,挖掘社会联盟力量,努力建立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的格局。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造的某种教学过程样式和运行方式。也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它关系着“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也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和发展主题的时代,作为新型的社会工作专业,在面临学科专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刻,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一定要防止步入不顾市场需求、无视职业共同体,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一般套路和习惯作法,探索一条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道路。在发挥学校主体优势的同时,必须挖掘社会联盟力量,构建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开发利用学校自身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育人主阵地的作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传统,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和管理模式,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因此,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在开发利用学校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保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譬如,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试行“1+2+1”的模式,在高效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充分满足800小时实习和实践教学的要求。第一年在学习政治理论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把社会作为学生的主课堂,安排社会调查、社会管理的观摩活动和课程,有意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发现问题、了解民意社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专业的认知度。第二三年以学校课堂为主,集中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相关学科课程,着力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构造合理的知识体系,使其具备用专业眼光看待问题、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在校内实训中心或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技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年,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为主,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各领域进一步磨砺学生、完善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同时,在这一年鼓励并要求学生参加并通过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为走向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道路做好准备。二是建立互信共赢的高校联盟,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培养机制,完善学校的育人功能。高校联盟是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都运用该种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跨社会学、公共关系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医学等多学科专业,高校间联盟培养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三是挖掘社会联盟力量,建立开放办学、联合培养的人才成长平台,提升高校办学效能和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工作专业应用性很强,就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务能力的训练来说仅靠学校难以胜任,须利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学校应积极建立人才培养的“统一战线”,与民政、人社、司法、信访、卫生、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社区、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和组织建立合作。一是在这些部门建立实习基地,扩大实训课堂,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二是聘请上述部门的实务人员担任学生的实践导师,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三是收集利用上述领域鲜活的案例,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四是聘请相关人员为学校教学督导,不但让他们经常参与日常教学的评估和督导,而且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与修正,保证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