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务工作实习及规范

社务工作实习及规范

本文作者:王力平许晓芸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政校合作模式”下社会工作实习的实践类型

社会工作实习是指学校有计划、有督导地组织学生到机构或社区中接受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培养的过程。[2]社会工作是一个实务性、价值观极强的专业,要求有充足的实习时间来保证。以笔者所在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习)、社会实践三个部分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安排共22周时间,其中基础实践安排包括公益劳动在第二学期共2周,认识实习在第三学期共2周,社会调查实践在第五学期共5周,专业实践(习)安排包括社区实习在第六学期共5周,社会工作实习在第七学期共5周,毕业实习在第八学期共3周,粗略统计一下,总的实习时间也保持在800小时以上。从实习时间来看,学生都有较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实习任务,但是如此繁多的实习类型是否保证了实习的效果,是否达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要求却有待于考证。从实习内容来看,不同类型的实习是否保证了专业性、实务性也有待思考。“政校合作模式”下的社会工作实习的实践类型可以归纳为“良性互动型”“、政府安排型”“、机构摆布型”“、学生自主型”。

(一)“良性互动型”

从学生实习的单位或场所来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一般分布在官方机构和半官方机构,如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工会、妇联、共青团、福利院、劳教所、残联、社区服务中心等这些机构。应该说今天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尤其是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下,恰恰是依托于这些机构在逐步逐层的开展,这也正好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会,这也是“政校合作模式”形成的优质土壤。学生进入这些机构实习,既能触摸到中国社会工作开展的现实一线问题,又能服务于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或案主,在实习单位和学校有效协调的具体安排下,学生既能运用专业的方法“助人”,又能通过实习加强自身的专业训练实现“自助”。但凡是在社工专业理念的指导下,在实习机构的有限督导运行下,较为理想地开展的社会工作实习,笔者视其为“良性互动型”。

(二)“政府安排型”

在社会工作实习安排中,到与社会工作直接相关的各级民政部门实习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各级民政部门掌握着大量的社会工作服务的案主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是,在这些机构实习的学生往往直接听命于政府机构的安排,扮演的角色不是社会工作者,而是机构或部门的一般工作人员,或者说是一般工作人员的勤杂助理。华农的一项调查也反映了这一点,过半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实习中“时常”或“频繁”从事诸如“打字”、“抄写”等一些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此外,他们实习的内容还参与机构管理,实习内容往往远离了专业实习目的,致使他们很少能够运用到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很少有机会扮演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提高实务技能[3]。

(三)“机构摆布型”

自2009年10月,民政部下发的《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指出“,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依托专业资源创办民办社工机构”,随后,上海、深圳、广州等地高校教师创办的民办社工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高校和民办社工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实习关系。但是,随着成立的社工机构日渐增多,机构本身也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到机构实习的学生也任其机构随意摆布,甚至有些机构以营利为目的,无偿使用在校社工专业实习生,美其名曰“实习”,打着民非的旗子干着营利勾当,这种“走穴”直接影响了实习学生的专业认同,彻底损害了社工的形象,也玷污了社工事业。

(四)“学生自主型”

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很大一部分因为要直接面对服务对象,所以要求学生直接进入社区。一般来看,实习的学生主要分散安排在各社区居委会,至于具体工作的开展没有统一的要求,要么学生根据居委会的工作和要求来进行实习,要么居委会撒手放权让学生自己根据需求进行实习。因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认知的差异,使得学生的自主实习成了自觉不自觉的“社区漫步”,致使社会工作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从目前社会工作实习来看,直接制约实习专业性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资源筹集和服务提供这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制于实习经费,学校方面因课程设置等导致能够补贴给实习学生、实习机构和实习督导的费用是“基本空白”,实习机构方面也基本没有相应的实习工作经费的保障,期望得到的是“义工”般的实习服务。另一方面专业服务提供上,实习学生受制于实践经验,在缺乏专业督导的状况下服务质量很难保证,更进一步说,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认同度低的状态下,实习学生在实习机构有“放羊”或“打杂”的状态。[4]正是这两方面的不断角力,社会工作实习但从其实习方式上来看就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越加陷入“恶性循环”。

社会工作实习的“合作”困境及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依然未能真正转变,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依然严重。社会工作实习在“政校合作”的推进过程中问题重重,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习督导的缺失或者不到位、社工机构的包揽或“走穴”、目标与需求的不匹配等。

(一)实习督导的缺失或者不到位

社会工作实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配以督导的学习过程。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是社会工作实习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督导人员有计划的安排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如何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何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与技巧转化到为社会成员提供实际的服务中去。在这里,督导是保证实习有效进行的手段[5]。但是,就目前的社工作实习督导来看,基本是由社工专业教师来担任的,社工专业教师普遍具备理论知识,但缺乏实务经验,很多实务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同时,由于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进行实际督导,很多只停留在检查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层面。而实习机构的督导往往缺乏社工理论知识而不能达到实习计划要求,部分实习学生成为机构“打杂”“、跑腿”的“办事员”,这恰恰与社区实习目标相去甚远。实际上,保证督导时间是实现督导教育性、支持性功能的一项重要条件[6]。有些高校现在也积极探索聘用实习机构人员担任实习督导,但是如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社区服务中心等这些机构更多的是行政化执行机构,缺乏专业性培养模式和机制,机构工作人员并不能担当社会工作督导的角色[7]。

(二)社工机构的包揽或“走穴”

民办社工机构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有效整合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但是,很多专业性社会服务机构本身的成长也还处于较幼稚、较简单的初创期,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不高,回应复杂社会服务需求的能力较弱,一时无法完全承担起行政体系转移出来的管理与服务责任,并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对行政体制的依附性生存状态[8]。以B市CZ社工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兼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办公室,系内所有社会工作实习均由中心统一安排,且不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组织的复杂关系,但因为该中心是该校和区民政局共同培育的民办机构,其中诸多的行政因素直接左右或影响着实习工作的安排,学生的实习直接服务于该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示范工作,两个学期甚至三个学期的实习压缩到一个月里来完成,实习的外在效果尽管显著,但是学生的实习所得并不理想。

(三)实习目标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

从目前的实习安排来看,社会工作实习单位大多较为对口,但是实习内容却不对口,也就是说实习目标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大多数社会工作实习单位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机构,一类是以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办社会服务机构,这一大类明显具有社会工作性质,如区民政局、区社区服务中心、市社会福利院、少年宫、老年公寓、区县各街道、居民委员会等社区服务机构。另一类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如祥和养老院、CZ社会工作服务中心、DY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学生的实习目标在于通过专业性督导,自觉整合课堂上的理论架构与实地工作经验,透过模塑技术的运用,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能力和助人实务技巧。而目前的社会需求确是要让不谙世事的学生解决极为棘手的问题,比如直接提供资金支持、资源支付等等。要更好地将社会工作实习落到实处,不同课程实习环节与总体实习层次的有效协调是专业实习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制度性要求。实习课程体系中多层面、形式的有机结合,以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各阶段目标的有效衔接成为当前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亟须解决的难题。从认知实习、机构见习,到专业实习,这些过程如何指导和掌控,不仅是实习者面临的困难,也是实习管理者必须把握的重点问题[9]。

规范社会工作实习的路径选择

要摆脱社会工作实习的困境,就务必要规范社会工作实习的运转。规范社会工作实习可从实习督导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实习评估机制的创设与规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标准化建设、社会工作研究的介入等“内外兼修”的方面努力。

(一)内在实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实习督导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为了保证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质量得到切实提高,就需要大力加强实习督导工作,建立健全实习督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称“,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传统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把社会工作知识和技术,由训练有素的社会工作者传授给新的社会工作者或实习生”[10]。很显然,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一种基本方法和手段,督导是确保专业实习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督导指导下的实习是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转变为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学习途径,督导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专业价值观的形成。从目前研究来看,联合督导不失为一种较为可行也值得推广的督导形。它是由社工院系与同城、跨地或跨境的专业机构签订正式实习协议,安排或派遣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机构、社区实习,并由社工院系与专业机构共同为学生提供集中实习训练和实习督导,从而将学院督导与机构督导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进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将课堂习得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巧应用于实践,并将专业价值与个人价值进行整合[11]。只有将实习督导工作作为一项制度性的安排,才可以克服督导缺失或不到位带来的社工机构“走穴”和实习“放羊”困境。

2.实习评估机制的创设与规范

完整有效且科学的实习评估机制的缺失,评估标准的不确定和随意性,这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也影响着社会工作实习目标的实现。在整个实习环节中,实习评估机制的创设与规范,无疑是促进社会工作实习效果的有效动力。实习评估机制的创设可以从目标评估和过程评估两条线上予以考虑。通过目标评估,重在考察学生专业知能的训练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的社区实习目标是否达到。通过过程评估,可以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以期在后面的专业学习和社区实践中弥补不足之处,同时要对学生的进步、成绩和教师的教学和督导予以反馈。在这个意义上,实习评估的目标并非只是给学生一个分数,而是要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反思和重建的机会。[6]社会工作实习评估机制的规范化运作可以从评估方式、评估指标、评估范围等方面来加以考量。实习评估方式主要有定性考评和量化考核两种,定性考评主要结合评估范围来展开。就实习评估的范围来讲,整个评估过程要参照谁的反馈、谁的意见,一般来讲,实践评估老师、机构督导、服务使用者和照顾者、大学指导老师、机构督导其他专业人员、机构同事、其他机构专业人员等应该进入实习评估的范围。学生应从以下方面收集数据证明自己实习的成效,包括来往信件、个案记录、报告、小组会议记录、同事的反馈、实践的观察记录、督导记录、服务使用者和照顾者的反馈、记录、日记等都可以作为评估证据[12]。量化考核主要围绕评估指标来细化,实习评估指标可以参照以下指标来具体操作化测量,包括理论的系统化成熟程度,专业权威性的确立程度,被社区民众的认可程度,专业伦理守则的完善及被遵从程度,专业文化的构建及影响程度,等等。

(二)外在实习环境的营建与改善

1.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标准化建设

2010年4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社会工作人才列为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并列的第六类人才,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人才在国家人才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2011年11月8日,中组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性纲领。2012年4月26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9个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合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研究,建立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到2020年建立200个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地区、1000个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和2000个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社区,引导和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覆盖面[13]。可以说,社会工作的发展正处于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氛围中,但是,社会工作标准化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标准化建设依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既要不断探索总结,更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工作标准化建设包括社会工作分类与代码、社会工作基本术语、社会工作档案管理通用技术、社会工作者保密要求、个案工作方法通用标准、小组工作方法通用标准、社区工作方法通用标准、社会工作督导通用标准、社会工作效果评估通用标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标准、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机构标准等。社会工作标准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人们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认知度,同时也可以提升人们对这一职业的认同度。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标准化建设随着这几年试点和示范的推进,已经总结了不少经验,但是我国嵌入式的社会工作专业化依然任重道远。嵌入式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就是在政府行政体系对主要社会资源垄断性控制的局面没有完全打破,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仍然由组织体系相对完备的政府机构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来完成的情况下,发展社会工作所能做出的历史与现实的选择[8]。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管理,加快制定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政策措施,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研究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等等,这都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标准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科学高效的标准化建设,才能为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创设充满希望而又理想的环境,才能铺平社会工作在中国真正本土化的道路。

2.社会工作研究的介入

社会工作研究积极且持续的介入,可以不断改善社会工作实习的外在环境。社会工作研究介入社会工作实习应着力于理论研究、实务研究和政策研究。社会工作的教学研究、督导实习、功能发挥,最终都要通过实务来加以落实和彰显,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特征与目标过程。实习是运用、检验、评估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事专业服务的体验过程与实践积累[14]。高校通过与政府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的形式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实务研究与政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无疑是深入推进社会工作研究的有效形式。把实习、教学、研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社会工作实习的专业服务为依托,以社会工作研究为突破口,把社会工作实习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决途径探索结合起来[4],在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中,将形成多元合力,进而有效地推进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推动社会工作实习科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