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摘要】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模式的改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就业力;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快速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今毕业后的大学生都希望能够找一个高收入、高福利、高稳定的工作,希望能够进入到大中城市工作,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然而随着发达城市人口饱和度越来越高,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使毕业生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大学生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高校制度的改革深化,越来越需要高校采取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对于培养新时代人才和社会国家的健康平稳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受过创业教育与没有受过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分析,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而发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所在。问卷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法与实地调查法想结合,共发放41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为95.4%。

1、大学生创业调查。

我们首先通过发放问题,对受访的学生进行意向调研,提问是否有过创业的想法,汇总的结果显示87%的学生有过创业的想法,说明学校在顺应学生愿望的形势下是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的。另外,从调研数据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就已经在学校里有过创业经验。大部分的同学有过兼职实习的经历。少部分同学什么都没有做过。综合起来,说明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自强独立意识。

2、大学生创业领域调查。

此次调研,我们提问到了大学生感兴趣的创业领域的问题,从汇总的数据,可以看到,有26%的学生选择的贸易、零售批发业,23%的学生选择的互联网、通信、电子类,而选择最少的行业一个则为传统的第一产业农业与技术壁垒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制药业。这种现象对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方向给予一定的帮助。

3、大学生创业教育重点调查。

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创业教育感兴趣的课程一是创新思维的教导,说明大学生对创新的重视;而是对相关技能的重视。但是相对而言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不够到位,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需要在价值观方面接受塑造。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分析。

现在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已经超过了600万据调查,每年毕业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大概有5%左右。而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能够存活下来并成功的只有2%-3%。创业作为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劳动人口就业压力的一种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根据问卷的实际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期望得到创业教育的同学有85.2%,有过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更是几乎有87%的人群。说明了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创业有着强烈的向往与想法。可是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根据调查问卷还可以得知,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目的是为了赚钱并过上好的生活的达到了70%以上,而抱着崇高的目的想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则不到20%,相差悬殊,说明了大学生创业目的更多的是集中在物质解放的层面,对自我进步与社会价值方面考虑很少,人文精神欠缺。综上所述,根据创业的大学生折射出的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有(1)创业教育覆盖高校的大学生受众不够多,大学生分创业意识还是比较淡薄。需要开设更加密集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2)缺少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创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其一味的追求物质。动机单一且缺乏高度。日后想把企业做大做强时难免遇到瓶颈。(3)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大学生都有想创业的愿望,但是如果一旦真正实施起来,就会因为遇到的各种困难而退缩不前,导致创业失败。总而言之,在如今的大学生课程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势在必得,因为从学生的主观愿望,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两方面来看,在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贯穿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能够增强毕业生的创业能力,推动学生多方位就业,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三、高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建议对策

高校的创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能力,可以使大学生在毕业后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与促进社会发展。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其他单位就业,从广义上来说都是创业:创建自己的事业。所以,如果把视野放大到宏观的社会国家的层面,需要高校培养大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率与就业力。根据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的教育状况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力的要求,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措施提升高校的创业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力。

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1.1把创业价值观灌输进大学生的思想当中。

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教育理念则会形成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对自我理想的追求,和行事做人的准则判断。所以高校的创业教育理念应着力于引导大学生对全新价值的追求。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在挖掘人类最高活动的本质基础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创新能力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与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这三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与专业的教学计划要让大学生形成创业意识的培育,监督帮助大学生在创业意识上的学习,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技能的融合。二是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树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培养他们的自我创业与就业意识,使他们有胆识,有魄力,有眼光,有社会责任感与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外化为良好的创业行为。在即将创业的路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要重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对待。这样才会形成不同特色的创造性人才的大学生。同时也才能保持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激励不同的创业动机,健全创业人格。

创业动机是人的内在驱动力,激发人的积极行动力。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来说,创业动机的关键因素是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端与持续性。物质需要对人的刺激是基本需要,虽然低端却直接。而精神需要对人的刺激作用最持久。他们一个决定了大学生开始自主创业的原始动力,一个则决定了大学生走向创业成功的长久持续性。两者互补,缺一不可。所以高校教师应注意利用物质手段与精神手段激励大学生的创业思想的变化,增加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创业教育要让大学生意识到,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能够带动国家就业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满足被人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

2、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2.1在主渠道教育的第一课堂上增加创业教育有关内容。

据统计,我国高校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接受过创业教育,而想要学习创业教育课程的却有85%以上的大学生。之所以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学生接受过创业教育,是因为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以第二课堂辅助教育为主,在主渠道的课程中尚未设置跟创业教育有关的教学内容。鉴于我国专业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基础还不够雄厚,为了扩大创业教育的覆盖范围,可以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对学生灌输关于创业哲学,创业管理,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课程,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为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奠定基础。

2.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如果要完成既定教学目的的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力,则需要达到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教师。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体现在:一是以人为本,善于发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是创业教育的前提;第二,综和的知识结构、专业品质、最好有企业和机构的商业经验,这样我们才能有很多教学经验去传授给学生。所以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除了构建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外,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教学与实践两大板块。首先确立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创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合格的乃至优秀卓越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而根据该总目标,创业教育的课程可以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课程,创业知识培养课程与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三方面结合。而设置创业教育的正规教学课程则可以从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种方式的互相结合来做。根据创业素质中的一些必备条件设置必修课程,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背景,特长来选择选修课程。

3、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除了理念知识的教学传授以外,在加强学生的实践性上,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创业与就业教育研究机构,全面协调教学与实践的活动管理。可以多开展一些创业沙龙活动,互相分享,丰富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成立专门的创业社团组织大学生开展一些小型的创业项目;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导师支持与专项资金扶助创业项目。尽一切可能推动大学生把教学理论应用于创业实践当中。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则需要高校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通力合作。

3.1高校创造良好的创业文化。

高校方面在营造创业氛围上的推动主要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文化,通过增进创业观念与制度保障两方面来落实。观念文化的建设在于高校转变教学理念,宣传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创业教育的校风等突出创业教育的思想。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创业文化活动,开展创业有关讲座、论坛……在一个有创业文化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素质。

3.2政府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高校本身营造创业氛围的职责外,对于政府来说,也要加强并完善帮助大学生创业的配套服务。做好社会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创业宣传,引导人们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及时给与创业大学生在创业政策、资金扶助、市场咨询、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协同配合,设立创业启动资金,简化审批手续,发放小额贷款,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学生创业的路子走得越来越宽。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同时带动就业力的提升。

3.3企业与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

除了政府与高校在创业氛围上的努力,企业也是必须借助的平台。观察国外的成功经验其中之一就是企业积极的参与到了高校学生的创业项目,取得双赢。企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里最能接收到市场前沿的最新信息与动态。而我国高校以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发展上无法与时俱进。应本着开放与合作的原则,可以通过邀请校外企业专家创办讲座现身说法,引进企业资金入股,同时带领大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办公,直观感受一下企业的运营过程,达到企业与高校及学生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2]林嵩,张帏,邱琼.创业过程的研究评述及发展方向[J].南开管理评论,2004(8)

[3]彭拴莲.利用心理疏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8)

[4]王雁飞.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9(2)

作者:戴丹 徐格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