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业创新论文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精选

创业创新论文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在社会创业群体中,高校师生具有知识创新优势,是创业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所有人,是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的群体。高校师生的创业项目通常都具有市场的技术领先性,掌握研发产品的科技核心技术。依托高校优良的科研资源和创新环境,创业团队能够提前了解行业的科技发展动态,对市场的需求有高度灵敏度,通过研发合作形成高效的团队。

1.1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创业活动党的十八大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国家积极鼓励高校师生结合专业学科知识和优势研发创新能力开展创业活动。国家主席在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的贺信中强调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在致辞中谈到,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务院九大部门出台了2014年《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2014-2017年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通过提供创业服务,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1.2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专项工作,对高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持续加大。高校对服务社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效开始显现,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高校承担国家各类科技攻关项目,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自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至2009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共489项,占授奖总数的52.3%;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共1191项,占授奖总数的37.0%;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共3044项,占授奖总数的30.9%。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中,全国高校共获得169项奖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46项的68.7%。高校师生的持续研发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在国家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3创新竞赛和创业教育的开展高校开展的创新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创业精神综合素质的学科性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社部、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国内最受关注、最具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大学生竞赛。目前有1000多所高校200多万大学生参与展示创新竞赛。2014年共青团中央等五部门决定,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各高校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创业教育规划制度,开展教学工作。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九所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中明确,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把创业教育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内容。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展的KAB创业教育项目,已在100多所高校创设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培训20多万名大学生。

2大学科技园的SWOT分析及对策

大学科技园结合高校科研优势与社会产业资源,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为国家科技研发、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到2014年,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十批110余所部级大学科技园。各省市也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大学科技园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为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产业化、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采用战略规划管理的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影响因素构造SWOT矩阵,相应提出实施策略。SWOT分析法是战略规划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针对研究对象的内部因素-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和外部因素-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决策。

2.1内部因素-竞争优势分析科技部和教育部协同推进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在服务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大学科技园积极推动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创新创业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截至2010年,部级大学科技园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5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6617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2014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4家部级大学科技园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研究会成立。研究会将总结各高校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经验,汇聚各类资源,为促进大学科技园的科学规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教育部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大学科技园可以整合高校研发创新资源,利用教学实习基地、工程实训中心等载体,帮助高校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高校通过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平台,提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习培训。大学科技园内工商税务、人才服务、银行投融资等专业平台,政策咨询和项目辅导等服务体系,完善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就业创业”培养服务链储备了优秀的创新项目和创业团队。

2.2内部因素-竞争劣势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中,存在体制机制、管理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现实问题。首先是运营体制问题,高校的资产经营公司出资成立“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统筹规划、建设开发、经营和管理大学科技园。由于涉及到国有资产,大学科技园在运营管理中受到政府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科技部门等政策管理的约束限制,影响到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的正常经营和运行效率。其次是管理服务问题。当前大学科技园的管理运营人员的构成相对单一,造成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软件条件”不足。陈赟畅等对大学科技园的调研发现,管理人员中只有12%的人员有企业管理的经验或从事过企业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对于大学科技园入孵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不够完善,导致孵化工作能力不强。再次,大学科技园对于高校的的创新成果转化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专利成果为例,《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统计,198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专利申请年平均增长率19.8%;专利授权年平均增长率26.0%。但是,专利转化率普遍低于5%。很多原创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由于资金配套、管理服务等原因没有实现产业化。

2.3外部因素-机会分析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2012年教育部在高教系统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实施的第三项国家战略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目的是让“1+1>2”,项目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构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由高校牵头,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等优势资源,2013年国家培育了167个协同创新中心,最终十四个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价值内涵对大学科技园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协同创新要求高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发展的理论依据,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社会的价值认同。其次,协同创新要求以任务为纽带,跨学科、跨高校、跨地区的协同发展,组织方式的转变打通了高校部门分隔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大学科技园服务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活动实践。第三,高校内部创新资源和企业、政府的创新资源通过大学科技园平台有机融合、共享发展,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资源保障。

2.4外部因素-威胁分析在世界政治复杂多变,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良好,同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首先,国家经济形势整体向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其次,我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有待改善。基于2002-2012年的数据,清华大学《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创业环境与政策》报告显示,我国的创业环境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6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36位,居于中游水平。我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总体上逐步改进,在金融支持、政府项目、商务环境等方面的服务现状亟需改善。

2.5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行动对策基于大学科技园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SWOT分析,本文对SWOT矩阵分析模型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组成的四种战略组合,提出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行动对策。跨组织知识共享网络具有社会关系性与信息技术性、知识保护与知识共享共存性。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以大学科技园为孵化服务平台共同扶持和推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储备创业项目,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效日益显现。政府部门出台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专项政策,成立人社、科技、教育和财政多部门联动的专设机构,建立协调督查机制,分类细化评价体系和具体考核指标,以监督落实、健全完善管理工作。按照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规模和孵化阶段,政府配套优惠政策,落实资金奖励、税费减免等孵化工作。政府与高校合作,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孵化办公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配备专业人员和创新创业导师提供政策落实、项目申报、自主知识产权申报工作。对科技创新性高、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设立专项基金,给予资金资助和奖励,助推创新创业。制定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名录,实行专项采购制度。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工作需要高校的行政财务、教学科研和孵化平台各部门协同合作、分工负责。由分管工作的校级领导统筹各成员部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协同合作校内创新创业的教育资源和创新平台,以任务导向开展工作。①高校制定政策文件,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资金奖励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②教务处组织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和创新创业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教材,强化实习实践和案例互动教学,通过师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互动,共同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③高校组织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流学习,邀请社会专业人士、行业专家组成专兼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④成立由团委主导,学生处、教务处和财务部门合作,多部门协同负责的机构,开展创业实践比赛,创新竞赛等活动,进行创业模拟实践培训。⑤由大学科技园牵头负责,协同行政管理、资产财务部门成立专门机构,配备创业导师和工作人员,以科技产业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负责高校师生科技创业项目的公司运营和扶持政策落实工作。知识协同创新主体可以通过人才流动、项目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大学科技园应理顺与高校的关系,按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关系,确立资产关系中的责权利的关系,组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公司,完善利益分配、产权激励的机制。创业创新培养载体的建设,要加强协同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鼓励大学科技园与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互聘专家担任研究员,形成人才交流互动,创新创业成果共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结语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1、缺乏贴近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案例。以往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一些大型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案例,学生虽然喜欢听,但是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更像是在听故事,在仰望那些电商界的巨人。很少有真正促动他们的案例。

2、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单项输出,案例分析思路程式化,缺乏多角度思维,缺乏设置问题的灵活性,缺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型。

3、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娴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现阶段的很多电子商务课程,都是在讲大把大把的理论,没有把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比如网页制作课、平面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等课程等学到的东西与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有效结合在一起。

二、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思路

以创业创业为目标的电子商务类课程改革应遵循“培养能力与传授培养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增加社会实践学分,让学生能够真正“走出“校园区锻炼,能够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创意”三创能力的具有娴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

(1)改革课程内容,对已有的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现在已有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课程,主要是以电子商务理论为主,穿插案例进行讲解。为了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在已有的课程中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特别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有设计静态网页和实现动态网页的基础,比如在电子商务中涉及相关网页设计的课程模块里,可以让学生从创业者角度思考,以具体的某一家企业为背景来设计并制作相关的电商网站;在网络营销课程模块中,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来完成建立一家即将在天猫店开设的企业所需的准备工作及后期相关运营的策划。从网站筹划与建设、具体工作任务在整个小组中的的分配及相关资料搜,宝贝图片的收集整理加工、flash广告动画制作、淘宝店铺的装修,微博微信推广等。通过这些课程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他们把具体的计算机能力运用到实际的电商运营中去,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此同时,也让他们把创新创业的精神贯彻到整个课程中去。

(2)开展校企合作,引入相关企业入驻创新工厂,使校内创业平台和校外创业平台想结合。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如能进对真实企业项目开展演练,会引起他们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创新创业的效果也会更好。同时可以鼓励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如可以利用淘宝平台、拍拍平台来进行免费开店,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在校内建设创新工厂,即引入有需求的电子商务企业,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运营环境。选拔有想法的学生到真实环境中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开展校企合作,使校内模拟创业与校外真实创业的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企业的运营过程,提高他们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引入相关企业入驻学校创新工厂,让学生能够真正在实战中收获技能的成长和团队合作意识。

(3)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类的竞赛,以赛促学。目前,全国和地方性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也越来越多,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一些比赛。在浙江省,每年举办的与学生创新创业有关系的比赛比如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设计竞赛和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已具有一定规模与影响力。并且这些比赛大多是以团队的方式参赛,但与此同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还是有限,主要少部分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的比赛中来。而这些比赛又能更够很好的锻炼人,不光是在文档书写,创新创意方面能够提升自己,还能够锻炼自我的团队合作能力。所以要鼓励更多的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来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可以适当鼓励要求学生来参与这类比赛来获得相应的能力素质学分。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的目标。

(4)改革课程教学方式,以互动型案例教学为手段来设计教学。在传统的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单项输出,案例分析思路程式化,缺乏多角度思维,缺乏设置问题的灵活性,缺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型,而互动型案例教学,不仅解决了传统案例教学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引导和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和对于案例中所蕴含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意义上强调了实践中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运用。在互动性案例教学中,采取团队协作式上课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来组织上课。讨论问题,回答问题都以小组为单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沟通技巧与决策能力。

三、结论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企业文化信息化

现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证明:信息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大多数企业常常是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环境中进行决策的.为了降低因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风险,企业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但往往成功率不高以ERP的应用为例,成功率还不到10%,究其原因与企业文化的创新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应该给企业传统文化注入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因子.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创新性企业文化概述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已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人们坚信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十分注重创新并不断倡导创新,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都积极创新,敢于进取,敢冒风险,创新思想已渗透到企业上上下下人员的意识深处,并已化为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

2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2.1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

众观国内外的创新型企业,其价值理念的趋向各有所侧重,企业文化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其本质的精神内核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而正是这些相似性构成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2.1.1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

人是创新活力的源头,人才的聚合是创新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成为创新型企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决策人”的人性假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人的假设,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完全自主的“决策人”,他们的需要不仅只是经济的利益和交往的满足,而且需要真正平等的参与,广泛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他们的知识和创意就存在他们的大脑之中,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本。在那些高科技的创新型企业,人才的身份早已不同于普通的雇员,而是企业的股东。

2.1.2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带有很浓厚的创新意识,保证了企业保持着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把高新技术发明应用在本企业的主导产品上,从而不断地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因此创新型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冒险,允许失败,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成功的创新型企业无不以“追求卓越”作为经营理念,形成了敢于冒险、大胆创新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2.1.3创新活动的组织化、制度化

创新是一个市场信息收集、整理,知识的学习、储备、累积、更新的过程;创新活动已成为需要多部门、多成员协作配合的,高度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系统工程.因此创新型企业文化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建立了一支团结合作的高效团队,以及一个很好的知识管理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一套传递制度、会议制度、讨论制度和其它形式的制度。

2.2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2.2.1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通过运用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达到对企业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从根本上对企业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这一特征就是强调注重员工的知识、专业和思维方式多样性的同时更强调员工的创新价值,尊重员工的意见,对员工充分授权,注意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这有利于员工在面对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上能够更自觉的去掌握新的技术,主动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在面对新的知识时能够充分与其他员工进行沟通探讨,从而推动了企业的信息化的建设。

2.2.2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建设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关键、准确的数据传输到相应的决策人手中,为企业运作决策提供数据.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因此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硬件齐全的基础上敢于冒险、创新,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带动基层员工积极参与企业不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2.2.3建立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保障.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必须积极响应、有效配合.只有充分地认识“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才能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达到以信息化加快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团队、管理方式的创新。

3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障碍分析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为了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各企业都纷纷搞起了企业文化的构建.但是大多是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使企业文化不仅没能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相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信息化步伐.主要体现在:

3.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更不用说能够适应当前的信息化的要求。

3.2照搬企业文化,缺乏自身个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搞企业文化建设时都出现一种照搬模式的问题,模仿一些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把他们的企业文化套在自己企业身上.我们提倡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提倡学习海尔,学习华为,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要把海尔的理念拿来用,这种“拿来主义”只会像“东施效颦”一样,搞出很多笑话。企业文化讲究的是个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3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制度化隔绝开来

从国内企业来看一些国内企业的管理者接受了文化管理的思想之后,觉得应该将管理模式直接转变为文化管理,似乎实施文化管理才能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误区目前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主要停留在经验性的制度管理水平,距离文化管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仍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

3.4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在每个企业自身特定的环境下所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众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其各个方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从企业的发展角度看,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就不同,其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自然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与其他企业完全相同。

4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对策分析

4.1寻求创造型的领导

所谓创造型的领导是指具备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对任何一位领导创造力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财富。具有创造力的领导者积极探求新的问题,尤其是能成功地迎接新的挑战和接受新的事物.而这些挑战所需要的应对策略是无法在传统性的思想中所能找到的。他们的高瞻远瞩,往往很容易带动下层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动力,形成企业一个创新型的文化氛围。

4.2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企业文化要与管理相结合。智能资本将导致世界财富发生大转移,企业的成功将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技术手段转向主要依靠那些拥有创新思想和智慧的人才。智能的资本就是人才资本,包括企业投入在教育、培训方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方面的资本,它具有人才资本的积累效应。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依靠创新型人才。因此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还须注重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

4.3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思想输入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毕竟是企业人员共有的文化,因此需要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创新的思想转化为真正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有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赞同公司需要创新的企业文化,但却只有很少的企业拥有创新型企业文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制度的保障,所提供的创新压力和创新动力不够。企业制度是企业全体人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可以指引企业中人的思维和行为。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员工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创新就会沦为空洞的口号,很难会变成现实。所以制定激励员工创新甚至把创新视为员工们的责任和义务的制度,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把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思想变成真正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超级秘书网

4.4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保持

创新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要始终保持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不容易的,它要求企业多数员工有追求卓越的情怀和创造性的心智模式。首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更换,以保证决策的创新。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正常的企业运营中,高层管理人员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思维和行为,如果企业管理人员变得保守了,不能创新了,这个企业也就会在市场上“失权丧地”,甚至给企业带来危机。其次,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它可以是大范围的公开的沟通,如,动员大会、研讨会、集思广益会等;也可以是小范围的或者一对一的沟通。以使人清醒、明确方向,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信赖感,从而使员工更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共同未来而努力。最后,要法制式的推行公司制度。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在推行他们新政策的时候都有其国家法律做保障,以保证新的政策能够顺利执行或试行。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由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及体验实践课程构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做基础讲解,这种是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模式具有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的缺点,学习内容大多是空泛的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根据创业教育目标选择和设置课程内容与方式的总称。由创业教育的通识类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体验实践课程构成。通识课程介绍创业活动普及创业常识等内容,专业技能课程着重对创新创业的专业技能进行讲授。体验实践课程,采用场景角色模拟、讲座等形式更加突出实战。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对黑龙江动画人才培养和龙江动漫产业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紧密结合良性循环。改革教育方式尤其是实践教学环境,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明确方向才能准确发展。比如,北京电影学院的动画专业培养定位是动画电影人才,充分结合了北京电影学院自身的资源优势、师资优势、课程优势,而中国传媒大学的动画专业侧重培养在电视动画领域的动画制作人才。北京服装学院动画专业侧重培养在新媒体制作方面的动画人才。

(一)动画职业教育引入实践教学中使得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动画教育注重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意识表现力的培养,对学生社会实践、职业培训加大培养力度。作为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在课程构成中,应把职业要求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动画高素质的人才为教育目标。实践教学课程中把与企业合作的设计项目引入学校,动画专业学生在项目课程的构架内学习动画技术体会职业角色,和社会做到真正的接轨。在实践中为自己的未来创新创业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动画项目与动画理论多方面的融合贯通,学生、学校、公司、企业等多重互动,搭建了多维度的实践平台。由此构建的教学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应用型动画人才,使得创新创业能力精神的动画人才在教学实践体系中民办高校与公司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将项目引进课堂,公司项目制作开展职业规划,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1.工作室的方式是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工作室有学科带头人负责,组成项目团队,以动画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学评价和管理为依据,项目带动教学,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2.民办高校除了项目工作室之外,还可以与黑龙江动漫产业园区的动画公司合作,建立动画实习合作基地,将课堂教学移入动画公司内部,学生在企业公司实习可以培养职业技能激发创新创业能力。民办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是岗位针对性更强、适应工作更快的应用型人才,而动画专业又是与市场密切联系的、实践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是培养技能型动画人才的根本策略。

3.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通过动漫艺术节、动画比赛等形式来实现。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实际制作动画水平。

4.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可开设虚拟创业平台。学生在开设的虚拟创业平台上积累创业经验。虚拟的创业平台主要可以体现在第二课堂、模拟公司设计等活动和虚拟的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设实验性、创新创业性启发课程

给学生想象空间实验性质的课程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可以给学生自身更多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想象。实验性的创新意在激发学生对于动画专业表现形式、作品深度等方面的探索实验。动画的制作灵感很大一部分依靠深度的思考。优秀动画作品的创意、制作需要深度的研发和设计。由学生组成的创意创业团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使他们得到创新的乐趣。创意创新的主体是学生,可以发挥青年们奇思妙想!

二、实践体系

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创新创业社团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岗位基地和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来实现动画是一门创意产业,作为创意产业,创新是基石。一部动画作品的制作,需要高超的动画制作能力和技巧,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因为动画制作涉及多个生产环节,如脚本、分镜头设计、原画、上色、修型、场景设计、角色设计、配音、建模、灯光渲染、绑定、动画、合成、特效等环节,只有众多环节通力合作和完美配合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动画片的制作任务。学生在实践中才能掌握上述职责,在熟悉各个环节的实践基础上才能创新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的教育是华而不实的教育。实践体系通过基地来实现。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创新创业社团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岗位基地和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创业实习基地是学校组织的校内外的创新创业实习场所,学生在基地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安排,自主性地完成具体创新创业的动画工作。创新创业社团基地指学生自主性地组织社团活动,通过社团的合作、交流、沟通等环节进行活动的创新创业场所。创新创业岗位基地指学生在公司内部的某一岗位就职,通过岗位实践发挥专业技能,岗位练兵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形成创业技能。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是一种“孵化器”创业园是将创业理论付诸实践的场所,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商务服务等服务良好环境。

三、结语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一)电信行业现状分析

1.三分天下格局已定,发展方向各异2013年电信行业的业绩显示,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的营运收入分别为6302亿元、2950亿元、3215.8亿元。可见,虽然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的实力对比中仍然具有优势,但是相较前些年而言,三分天下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三大运营商发展方向各异,中国移动目前处于战略转型期,由于用户数下滑以及业务驱动力不足导致收入增速下滑。电信处于全业务协调发展时期,宽带、移动以及信息化作为电信的三大核心业务,互相融合拉动发展,实现了电信的稳定增长。中国联通目前主要聚焦于核心优势领域,3G和宽带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2.投资重点集中,业务转型趋势加强以2012年数据为依据,中国移动将移动通信和传输网作为投资重点,资本开支基本平稳。中国电信将宽带作为投资重点,12年投资宽带比例达到66.9%,资本开支较上年有所提升。中国联通将移动网络、宽带以及基础设施均作为其投资重点,分配较为均衡。总体来说,宽带、传输网以及基础设施是投资重点,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总体保持平稳或持续增长。此外,业务转型升级势在必行。3G进入高速发展时代,随着应用和信息服务的飞速发展,业务转型发展已成为三大运营商的方向选择。

(二)电信行业问题分析

1.用户规模大,流失问题初显近几年以来,我国电信行业发展迅速,移动及宽带互联网在电信业务数量和网络规模上都有了飞跃性的增长。通过与美国三大运营商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2012年为例,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数分别为64924.9万、12647万,19966万,美国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数分别为10324.7万、10780万,5502.1万。可见,在用户规模上,我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遥遥领先于美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但是,目前电信用户流失率大,根据2014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电信移动用户在1月份流失80万,2月份新增22万,3-6月份的流失用户数分别为180万、103万、95万、98万。由此可见,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在7月之前仅在2月份实现了新增,累计流失用户534万。所以虽然我国电信行业用户基数大,但是数量增长已出现瓶颈。

2.经营技术水平落后相较于美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虽然我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在用户规模方面遥遥领先,但是我国运营商的经营利润却远远低于美国运营商,主要原因是我国电信行业的经营技术水平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造成此结果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美国用户相对成熟,当新业务开发时,市场接受度高;另一个原因是美国运营商自身业务开展较好,用户选择性高。

3.资本性支出效益低,浪费严重资本性支出和业务总收入的比值就是投资效益,投资效益的比值大小意味着资金使用率的高低。比值太小,则资金使用效率低,企业收入受到影响,比值太大则属于过度投资,将影响企业效益。数据显示,国外电信运营商此比值保持在20%左右,而且数值稳定。而中国运营商的资本使用效率情况整体偏高,从而导致利润偏低。例如电信行业一直推崇的“电信级”也存在浪费严重的问题,电路交换机中2000多个功能使用率仅为1%。

二、电信行业绩效文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绩效文化的必然性

企业管理的实质就是用企业的内部资源不断去匹配外部变化的过程。企业能力理论指出企业所具备的战略能力、市场能力和流程能力是影响绩效效果的关键因素,企业所具备的这些能力越强,长期的竞争优势就越为明显,从而获得长期的绩效。企业能力理论所揭示的问题是行业绩效的来源,也是行业建立绩效文化的经济学依据。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电信行业要保持绩效改进与提升,最终走向卓越的必经途径就是建立完善绩效文化。具体而言,目前电信行业的绩效文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构建绩效文化的必要性主要如下:

(一)电信行业绩效文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绩效文化运行过程中企业目标与绩效目标不统一绩效文化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可以将企业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相统一,但是目前电信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却没有做到两者的统一。电信行业随着时代的转变不断改变自身的战略方向,与时俱进制定企业战略目标,但是由于具体运作的部门之间联系不紧密,导致绩效制度并没有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吻合,造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结果非但没有真正发挥高绩效文化的积极影响,反而限制了电信行业的发展。

2.绩效管理工具滥用电信行业是较多接触国外的一个行业,在与国外的竞争与合作中,企业逐渐学习接受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同时很多电信行业的企业高价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例如KPI、MBO等先进方法,但是由于使用方式不当,这些高效的管理工具不能发挥与其价值相等的作用。

3.绩效文化的运作缺乏保障企业员工是否配合绩效文化建设措施的落实直接关系到绩效文化作用的发挥程度。目前在我国电信行业当中,无论是高层领导者、中层还是基层执行者只是充当配合的角色,真正对绩效文化有需求的一线部门不够重视,导致了绩效文化运作缺乏保障,落实过程阻碍重重,运作效果不显著。

4.反馈机制落后绩效考核作为绩效文化推行的重要一环,其结果必须经过分析反馈给被考核者才能真正发挥绩效文化的激励作用。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电信行业中,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建立相关的信息反馈机制和沟通交流的平台。虽然也有部分企业的员工收到了考核结果,但是结果只有数字没有分析,单凭简单的考核数字员工并不能发现自身工作结果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电信行业构建绩效文化的必然性

绩效文化与企业体制的创新互为动力。电信行业管理机制的创新要求建立自身的绩效文化,同样,绩效文化的构建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企业绩效的肯定,其具有相当的必然性。

1.构建绩效文化是实现电信行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随着电信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对手更为全面,同时竞争趋势也由价格竞争逐步过渡到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和核心能力竞争。目前,电信行业面临着用户数增长缓慢,经营水平低等问题,构建高绩效文化是解决目前面临困境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绩效文化通过影响绩效制度的制定以及管理者的价值观,使员工从心理上对企业的绩效文化服从,并建立起与企业绩效观相匹配的价值观念,积极寻求途径改变电信行业目前的现状,从而减少绩效管理制度的运行阻力。

2.构建绩效文化是完善电信行业绩效管理必然要求绩效文化与绩效管理相辅相成,绩效文化引领着绩效管理的方向,绩效文化要通过绩效管理的具体运作来实现。可见,构建绩效文化是完善企业绩效管理必然要求。绩效文化作为一种导向性文化,有助于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电信行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绩效文化能够带动员工将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相统一,激励员工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激发企业内部学习的氛围,开拓员工的视野,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为我国电信行业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能量。

3.构建绩效文化是电信行业形成自身软实力的要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企业的软实力建设,绩效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是电信行业长期获利和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绩效文化自身的特征决定了拥有高绩效文化的企业对内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对外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我国电信行业作为国有企业,在创造力和竞争力方面有待提升,绩效文化的构建能够培养企业员工建立与企业目标一致的价值观,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电信行业构建绩效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改革固有观念,树立正确的绩效文化意识

1.全员重视,加强宣传绩效文化作用的发挥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重视。首先,电信行业领导者要树立绩效文化的观念,对绩效文化建设的落实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引导员工将绩效文化与个人的价值观紧密结合,尊重员工的选择,传播绩效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加强电信企业绩效文化的宣传力度,注重将绩效文化内涵与电信行业需求的员工素质相结合,真正将绩效文化的内涵传递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讲座或座谈,加深员工对企业绩效文化的认同。

2.概念明晰,突出管理绩效文化贯穿于绩效管理始终,为绩效管理指明方向,绩效考核是实现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电信企业在构建绩效文化中要明确区别这两者,在企业运作的全过程中贯穿绩效文化,而不仅仅在绩效考核中体现。同时,电信企业应重管理,轻考核,引导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弘扬企业绩效文化,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学习国外电信行业先进经验,与本土企业文化相融合并不断完善和充实。

3.员工自觉,强化统一电信行业的员工应自觉树立绩效文化意识,努力将企业绩效文化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观当中。积极参加公司举行的宣讲培训会,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将个人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紧密结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信行业保持其竞争力和高绩效的关键是能否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时代的变化,更新技术和观念。所以在企业积极提供相关培训机会的前提下,员工一定要积极参与,并努力将企业所宣传的绩效文化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

(二)完善制度规范,建立高效的绩效文化运作系统

1.提高业务人员专业素质,确保指标建立的科学性一般情况下,电信行业的绩效管理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电信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部员工的绩效管理能力培训,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和绩效管理方案,企业绩效文化的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现代企业讲求“3E”原则,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电信企业也不例外,在制定绩效指标时应有鲜明的导向性,为员工的工作指明努力的方向,明确企业对员工所寄予的绩效期望,对员工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2.重视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保证沟通交流渠道通畅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以企业绩效文化为指导,绩效考核的结果不仅能够反映员工工作状况,而且是企业绩效文化落实效果的有效反馈。所以绩效考核结束后应积极对考核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公开考核结果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员工。总体来说,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重视“核”而非“考”。我国电信行业作为国企,员工面临的与其他企业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绩效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能够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电信行业注入活力。

(三)借鉴国外经验,探索科学的绩效文化

1.学习国外绩效文化内容,借鉴发挥企业绩效文化内容除将企业本身文化内容纳入之外,可以向国外学习借鉴相关内容,收为己用。一切积极向上,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内容都值得学习。例如美国的绩效文化是以人性论中Y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强调给员工提供相对自由的工作和竞争环境,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充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这样的绩效文化内容就是我国电信行业可以学习借鉴的。

2.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合理发挥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是企业绩效文化作用发挥的根本保障。国外的电信行业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先进管理经验,我国电信行业应从中选择学习,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绩效文化,从而提升我国电信行业的能力。例如在美国的电信企业里,活动的焦点就是与工作相关的一切事情,在奖酬制度和人事晋升方面,以绩效结果为核心,不会考虑别的因素。我国电信行业的管理层应学习美国的管理方式,逐渐摒弃依据直觉制定制度的做法,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