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退耕地林业病虫害状况及防控策略

退耕地林业病虫害状况及防控策略

本文作者:环正国作者单位:宾川县林业局

退耕还林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以粮食换生态的一大举措。退耕还林地植树造林前均是农业用地,种植农作物,连年耕作,土壤疏松、肥沃,但是地下病虫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对所种植树木均有不同程度危害,致使有的退耕地植树造林成效低,达不到预期目标,经济效益难以体现,严重影响到林农的长远生计问题。加强退耕还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退耕农户的损失,增加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使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2002年以来,笔者对宾川县退耕还林的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1自然概况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下游的南岸,隶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北纬25°32''''~26°12'''',东经100°16''''~100°59'''',最高海拔3240m,最低海拔1104m。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高原气候区,地带性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均温17.9℃,绝对最高温38.2℃,绝对最低温-6.4℃,≥10℃有效积温5954.1℃,年均降雨量559.4mm,无霜期289d,平均相对湿度63%,干旱指数2.76;平均日照时间2719.4h,日照百分率为63%。土壤有高山草甸土、棕壤、黄棕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土和燥红土7个土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根据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2550.69km2,人均耕地0.08hm2,林业用地166435.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5.3%,森林总覆盖率为48.82%,其中有林地覆盖率为44.7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覆盖率为4.10%,未成林地3437.2hm2。

2退耕还林建设现状及病虫害发生情况

据宾川县退耕还林档案资料,并经实地调查,自2002年宾川全面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现已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7066.7hm2、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建设任务1626.7hm2。但是,由于受自然气候及森林病虫危害的影响,造林成效差,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林农经济效益体现不明显,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稳步推进和巩固。2010年3月,宾川县对全县退耕还林建设成效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全县退耕还林地遭受森林病虫危害严重,特别是地下害虫对退耕地林木的危害,造成了退耕还林地大量林木的生长衰退甚至死亡,部分地块成效较差,经济效益无法体现。危害情况详见表1。

3诱发退耕还林病虫害的因素分析

3.1气候因子

宾川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冬春干旱,适宜病虫越冬,加之夏季高温,树木长势较弱,易诱发病虫害。

3.2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力度不够

如1982年,宾川县从外省调进苹果苗栽植于拉乌乡和鸡足山镇等乡镇,携带了豹纹木蠹蛾,连年危害当地的核桃、梨等经济林木;从外购进云南松原木,带入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面积达1156hm2,危害严重,影响深远;从外地引进柑桔新品种,带入黄龙病,全县发生黄龙病的柑桔园达200hm2,目前仍在扩散蔓延,严重威协柑桔产业发展。以上病虫逐渐向退耕还林地蔓延,威协着部分退耕还林地建设成效。

3.3退耕还林地病虫种类多、数量大

宾川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特殊的气候和立地环境,为森林病虫栖息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退耕地造林前系耕地,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地下害虫虫口密度大,病原种类多,病虫害易发、高发是造成部分退耕还林地建设成效差的原因。

3.4病虫害预防工作薄弱

虽然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中对病虫害防治作了规划,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森林病虫害,特别是地下害虫难以采取系统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林地、林木受害率高,损失严重。

3.5树种选择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

多年来,宾川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造林树种以云南松、桉树、黑荆、圆柏为主,经济林造林树种以柑桔和核桃为主,且多为纯林。由于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易诱发森林病虫害。

3.6抚育管理不到位

退耕还林造林地块大多为原来耕种的农用地,造林头几年,由于植造树木太小而杂草生长茂盛,抚育管理跟不上,严重影响到幼树生长,也为病虫害滋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增大了退耕还林造林地病虫发生危害的几率。

4退耕还林地可能发生的病虫种类

经过多年来对宾川县森林资源及退耕还林地病虫危害情况的监测,并综合考虑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及当地气候特点等因素,得出宾川县退耕还林地中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表2)。

5综合防治对策

5.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退耕还林的成败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要使退耕还林充分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除做好造林树种选择、强化营林技术措施外,关键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这就要求各级领导把退耕还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防灾减灾计划,并以各级目标责任制加以落实,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

5.2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从源头上防控病虫害

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败,县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围绕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结合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农户的长远经济利益,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做好苗圃地病虫除治工作,培育健康苗木。

5.3强化退耕还林营造林技术措施

退耕还林工程应按照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乔、灌、草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营造混交林。尽量保持原生植被,保护并促进退耕还林地生物多样性,形成有利于林木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林分自我保护能力。

5.4加强森防队伍建设,严格检疫

针对已发生和潜在的病虫害类型,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充实森防人员,并聘请林业院校的森防专家对县、乡、村森防人员及有代表性的退耕户进行森防知识培训,提高病虫害的辨别能力和防治技术。加强检疫,特别对繁殖材料(种子、苗木、种根、插条、接穗等)要进行认真检疫,防止病虫害人为传播,并严格检疫执法,严禁携带检疫对象的苗木上山造林。

5.5认真搞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

防范胜于救灾,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一旦成灾,往往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经济损失。全县要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掌握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5.6提倡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实施综合防治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要特别重视退耕还林地下害虫的预防和除治工作,植树造林前要进行土壤杀虫灭菌。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和仿生农药,以保护天敌生存环境,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5.7加强退耕还林抚育管理

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优化退耕还林林分、树种结构。加强幼林地的抚育管理,及时清除杂草,破坏病虫害滋生环境,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同时,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和补植补造,营造仿自然状态的多树种混交林,补植树种要选择经济效益较高、兼顾生态的抗逆性较强的先锋树种,这样,在实施生态建设的同时能给退耕农户带来长远的经济收益,解决长远生计问题,从而可促进退耕农户防治病虫害的积极性。

5.8安排专项森防经费

经费是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省、州、县应按退耕还林建设任务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森防物资的采购和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