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现状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摘要:在满足绿地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景观植物配置是从审美角度出发,需达到整体结构的平衡,并在整体上满足元素个体层面全方面的创作要素的协调,因此它在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现状,并探讨了多方面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环境;空间;配置

1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1功能实现原则

生态园林具有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的功能,而园林植物造景应先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首先应根据植物不同的功能进行种类选择和规划,根据不同绿地性质选择不同植物,实现相应的园林功能。不仅要做到植物适地生长,植物物种间互为有益,还应保持景观整体上的平衡。构建良性的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好城市植物物种环境应用与其他建设内容之间的关系,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充分提高绿地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1.2地域性原则

不同的地域条件和因素造就了植物分布和生态习性的不同,不同的风景园林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科学确定区域常绿与绿叶、乔木与灌木、速生与慢生树种等比例关系,根据城市特点和自然规律,树种的应用形式及绿地类型,通过植物形象、植物文化,利用植物文化创造意境、植物组合与景观结合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园林景观,并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

1.3时序景观原则

植物是季相变化的主体,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深入了解植物材料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四季的景观表现。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搭配种植不同花期的植物,使得生态园林在不同时期产生特有的景观,加强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性、实效性和观赏性,展现时令的变化。

1.4空间变化原则

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应注重规划和设计2个方面,以实现生态园林空间多样性。规划方面应明确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满足绿地对空间要求的同时,搭配植物物种及植物与地形、水、建筑物等造景元素,并熟练运用自然界中植物景观形式。设计中留出透景线,利用植物形态、色彩、大小来布置出丰富生动的生态园林空间。

2现代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应用现状

当前没有充分利用大部分的乡土树种资源,应用于城市绿化中的阔叶树种超不过50种。基于乡土树种需在栽培和驯化试验后,才能应用到城市绿化中,限制了其应用推广,虽然城市绿化建设中对乡土树种逐渐重视,但是还远远不够,当前我们仍需攻破乡土树种的种植技术难关,深度开发并推广乡土树种资料的利用。现代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普遍存在植物品种相仿且单一,生态系统结构过于简单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此后城市绿地规划中,应多选择乡土植物建群种,丰富栽培种类。并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针对本地自然条件发展相适应的地被、灌木和伴生树种,并加以组合种植,实现本地季节时令的同时,还展现了城市景观和地域人文特色。

3针对现代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应对策略

3.1提高生态园林施工工艺并做好养护工作是前提

注重植物成活率和景观的维护保养工作是生态园林景观施工的重点,而园林景观的管理工作应尽量做到全方位的覆盖。当前园林景观的屋顶花园、垂直绿化、植物造型等施工养护技术逐渐得到了提升,同时页岩透水砖、树池、透水混凝土等新型环保材料也应得到充分应用。主城区内的绿地养护管理工作应落实到位,例如广场、道路、街头、公园、游园等。微喷、滴灌等节水技术灌溉在条件允许时可进行推广。偏僻区域的园林管理工作中也应注重维护工作,行管部门进行落实。

3.2实现“香化”生态园林景观的转变

“香化”是生态园林景观打造的第三阶段,也是其最终标准。“香化”与“彩化”不同的是,树木的枝、叶、芽、花中的香素会吸引昆虫的萦绕。香化植物有米兰、白玉兰、栀子花、七里香等。“香化”植物的选择应以适地适树,以乡土植物为主、集芳香与姿色于一体、兼顾四季,全年芳香、注重功效注重特色为原则,以相对集中、多品种复层化、垂直立体绿化为配置形式,结合公园绿化、彩化景观效果进行设计,为漫步休闲的观赏者提供了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3.3对地方植物资源充分利用

丰富的植物资源不仅使园艺景观丰富多彩,更便于打造出特色城市形象,同时也是打造生态园林景观的一大优势。2013年厦门的海沧湾公园便是将200余种乔灌木、地被、香化植物及时令花草等植物应用到景观绿化中,实现“景随季变,步移景换”的绿化效果,当地人民对此赞不绝口。

4结语

园林建设是现代城市形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园林植物作为园林景观建设中材料的重要部分,其配置合理与否对园林建设质量和园林功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规划是当代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延芳.建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J].中国园艺文摘,2005(9)

2李树华.基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J].北京园林,2012(2)

作者:徐强 高镇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