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已经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开展文本解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人类交流的最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便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重视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解读能力便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但随着现代社会阅读方式的改变,高中语文阅读正在丧失个性化和高品位,以致语文阅读失去了意义和价值[1]。笔者认为,改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文本,拓展阅读视野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品表达的都是作者对生命的真切感悟。因此要想弄懂文章,首先应该追寻作者的足迹,找到文章的写作背景,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实现学生视野和认知经验的重叠,带领学生从各个角度领悟文本中的灵魂、生气、精神,这样才能让文本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带领他们领略不同的美景[2]。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开学前都参加了一个星期的军训,相信大家对军训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已经有了深深的体会。”此时学生在下面纷纷点头,教师继续说道:“但是跟革命时期先烈们的奋斗与牺牲相比,军训这点苦可谓不值一提。”然后教师再向学生简单介绍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受的种种屈辱,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凝神观看,思考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工农运动掀起了热潮,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同志来到了湖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了《沁园春?长沙》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通过挖掘写作背景,学生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因此对诗词的理解一点即通,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文本的品鉴,是基于教师对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介绍之上的,因此要想深入文本,便应该从写作背景入手,领悟文章感情色彩。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二、诵读文本,抓住文章情感

课本中的文章无疑都是经过千挑万选而来的,因此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和品味这些文章十分必要。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时,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诵,从而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3]。例如:在教学《相信未来》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先将全班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朗读,并讨论如何才能带着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反复阅读后,学生发现该诗第三节的朗读难度较大,不知道是该将“手指”和“那”断开,还是将“手”和“指”断开。不同的读法反映了学生对该诗的理解差异。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要想理解诗歌,前提是抓住诗歌的意象,然后再让学生比较“排浪”和“浪”的意思是否相同。接下来学生开始在小组内探讨,有的学生认为不同,有的认为相同。教师再继续提出问题:“排浪”一词中的“排”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深思,才发现原来这里的“排”其实指的是一排排、一道道涌向天边的巨浪。采用类似的方法,教师带领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完成了对文章意象的分析。

三、抓住细节,分析人物

小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表达思想情感主要是通过人物来实现的,作者通过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百态,表达人生真谛。对人物的描写,必然少不了细节刻画,所以,学生对人物的分析也离不开细节。在文本解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捕捉文本细节,学会从细节去感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4]。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因为此文的篇幅较长,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出场之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是如何侧面描写贾宝玉的,又是如何描写王熙凤的?”有了答案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系统地对人物进行分析,特别是贾宝玉和王熙凤。针对贾宝玉在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王夫人说贾宝玉是给全家带来灾难的祸根,另一方面则是林黛玉回忆母亲贬斥贾宝玉的话,这些均从侧面反映出贾宝玉叛逆的性格。另外,作者在描写王熙凤时也手法独特,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众人都恭敬严肃,她却放诞无礼,这体现了她特殊的身份地位和泼辣的性格。细节描写主要指作者通过细节来刻画和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形象,从而跟文本的某些主题相互辉映。显而易见,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丰富故事情节的重要方法,是激发学生创新阅读的有效媒介,也是深化文本主题的点睛之笔,更是彰显文本风格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文本解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捕捉文本中的细节,选择从细节入手,更好、更深刻地剖析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而感知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新《课标》强调,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同时,要重视提升学生获取信息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本解读的过程其实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是语言与意义的融合,文本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词汇教学或获得信息的表层,而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文本解读教学中摒弃枯燥乏味的灌输式讲解,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拓展阅读视野;带领学生诵读文本,抓住文章情感;帮助学生抓住细节,分析人物,以此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代秀秀.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0(8).

[2]季孝良.文本解读的时代要求———语文教学的一个现实问题[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2).

[3]袁晓薇.重视培养文本解读能力———从语文新课标看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4]黄立.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4(1).

作者:徐毅 单位:常州市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