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想读

兴趣是人们探索事物的一种积极的知识倾向,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向往的心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事物。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例如在教完《草船借箭》这一课后,同学们深深地被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折服,这时,我拿出了《三国演义》,对同学们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请一睹为快吧!”此时,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下课之后,争先恐后去阅读这本古典名著。这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篇带多篇”、“片段带整篇”的方法,旨在为学生指引阅读方向,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选择合适的书籍,让学生可读

英国诗人柯勒律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捡纯净的宝石”。本着“有益、有趣、有物”的原则,我排列出阅读课外书的参考书目和先后次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其中,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说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爱的教育》《歇后语故事》等少儿故事和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国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三、指导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

从严格意义上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立目标、选择读物、指定计划、控制进度、检查效果。但由于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所以我加强了宏观调控和方法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每天中午保证有半小时以上阅读的时间。从指导内容上来说,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指导中年级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能感情朗读文章,并尝试写好片段赏析式的读书笔记,不少于30篇;指导高年级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的见解,进行感情朗读和复述,写好读后感,不少于40篇。

四、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爱读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孜孜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开展了朗诵会、名著导读、故事会、开心词典、读书笔记展评等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我都实施三个步骤:阅读准备、进行活动和评讲。如在朗诵会之前,我要求学生认真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好文章,然后好好自行练习。活动时,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筛选,每组两名优胜者参加全班朗诵。同学们表现出很浓的参与意识,热情很高,也发挥了较好的水平。在这一系列的讲述、竞答、品评、交流等活动中,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爱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实践表明,为阅读教学打开课外阅读的这扇窗,能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当然,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开好这扇窗,管好这扇窗,力求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请教师们不要忘记为阅读教学打开一扇窗,让新鲜的、丰富的、充裕的空气得以流入课堂,让轻松的、活跃的、和谐的气氛永驻教室。这扇窗就是语文课外阅读,打开了这扇窗,学生就能领略与观赏到窗外那更多更美的风景,外面的世界无限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由此可见,为阅读教学打开一扇窗,大力展开课外阅读,增强感悟,培养语感,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课外阅读的这扇窗该如何打开?怎样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良好习惯?在实际工作中,我采取以下的四点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