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环境下商务英语

网络环境下商务英语

网络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各学科都在寻求与信息技术整合从而优化教学过程的今天,仅仅满足于教科书作为知识载体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行的。网络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由于它能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使学习渗透到课外的时间里,故在锻炼语言能力方面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网络环境下的课后自主学习模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笔者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网络技术的在英语教学上的运用,最重要的体现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学生课外的自主管理上,即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后扩展学习体系,包含了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自主训练。

一.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泛听训练

所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应该是指学习者通过网络路经由Internet连接到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获取相关的资料,人机进行交流而进行的课后自主管理。这样的环境可以是单独的一台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也可以是配置齐全,独立于广域环境的局域网。由于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传递、存贮、加工与利用信息资源,网上资源包罗万象,无穷无尽,很多是建立在英语语言平台上的,这些资料从内容上来看有科技、文化、体育、娱乐、保健、历史、地理、生物、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导读、原声读物、人物访谈、讨论陈述等等,它们涵盖了商务英语教材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话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

泛听(extensivelistening)是相对于精听(intensivelistening)而言的,前者侧重于精确信息的获取,后者则侧重于语言感觉的掌握。从语言的工具性特征来看,精泛并举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原则。课堂用的教材固然能提供不少适当的材料,但远不及运用网络技术那样可以广泛方便快捷的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材料,网络听力训练的最明显的标志是网络空间中大量英语资料信息采集的全面与快捷。网络环境下的泛听练习,一改过去在课堂上只听磁带的状况,利用原版影片节选以及声情并茂的动画等,通过声画结合,听说互动,更形象生动地开展自主锻炼。由于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系统、影视作品、音像资料等中的标准发音与优美语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模仿。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反复播放某片断,反复练习这些纯正自然的语音语调,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些丰富多彩的新鲜活泼的网络资源类型多样,内容全面,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在训练听力的材料选择上,可谓得天独厚。

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泛听练习时,可以针对语言训练的可操作性,多推荐一些比较地道的英语学习网站上的听力资料或典型例文,按照简明、连贯、得体等要求设计系列练习,每次训练侧重一个方面,通过由浅入深的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总结规律,达到由教材例文到针对性训练,再由实践上升到掌握规律的目的,使这种有针对性的泛听训练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口语交流

根据TBL(任务型学习)理论,语言的习得应当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任务(task)来交代每次口语交流的目标,然后给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乃至讨论合作,作出解决任务的构想(planning),最后给出汇报(report)。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一任务可是多时机、多层次的,应当由易到难、由浅表性理解到综合性领会,形成一个或数个微型任务构成的阶梯式的任务链。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方面的作用往往无法体现出来,因此课下的进一步训练显得尤其必要。为了进一步透彻巩固教材的难点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口语水平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联系密切的需要交流的任务作为作业,让学生课后从网上在线名单中选择一位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或将计算机作为竞争对手进行互动式的学习。这种在线交流学习更充分里利用了课后时间,为学习口语和交流提供了足够的语言环境和时间保障。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课后口语交流,通过ICQ,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将老师和学生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有问题,师生之间甚至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学习和交流解答。讨论学习也可以利用即时的聊天室(chatroom)或非即时的电子布告牌系统(BBS)。教师在学校站点上建立相应的主题讨论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特定主题区内发言,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通过网上交流讨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即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所看到,也可以通过网络让多个学生通过网络来解答系统所呈现的同一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页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视频信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竞争合作,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而且培养了自主协作精神。

三.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补充阅读

所谓补充阅读是指就英语教学某一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浏览和整理。商务英语课程所使用的交际法主导的国际教材往往是偏重于课堂活动的组织,但在阅读的量上却显得有所不足,加上教材往往更新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笔者以为,在保证好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的前提下,结合教材主题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来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可以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阅读,材料鲜活,更新频繁,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有些网站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可收集一些相关的有用的语言学习网页推荐给学生看,培养他们的阅读乐趣。例如笔者常常给学生推荐的相关网站有(教育部考试中心),(剑桥在中国的考试主页)等等。同时,网络阅读检索快捷,方便整合,大中型网站一般都有搜索引擎(如百度、新浪、163、Google等,专业地提供中英文材料的主题或关键词搜索),大大方便了学生根据教师的选材布置进行有针对性地搜索,只要确立主题或是材料类别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资料,且经过整合后的这些资料可构建材料组,实现区域性的资源共享。

当然,网络环境下的补充阅读并不是听任学生无目的地在网上浏览,而是要通过搜索选择、下载网页、制作链接,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简易的双层网站,构建适合学习商务英语需要的网络阅读资源库。一般说来,这个构建过程可分三步:首先是确定主题,选材应当尽量扣住课堂使用的教材,教师根据进度结合所学的内容来确立补充阅读的主题。较窄的主题可以采用大型搜索引擎,但一个相对宽泛主题则应选择分类的网站进行查询,这样可以避免在数千个甚至数万个结果中进行二次选择的艰辛。接着是下载材料为制作网络课件积累素材,由于网络材料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很有用,难度更是未必适合阅读。教师应进行初步的筛选,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选出数张网页或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进行再加工(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接下来,我们要根据所选材料的个体特征确定其篇幅、位置与链接次序。最后是整合同一个相关主题的数张网页可以构成一个材料组,相当于一个子网站。科学组合后的材料可以在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补充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激发阅读的自主性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补充阅读的基本策略是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当提倡任务驱动下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教学策略,突出思维参与,培养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四.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写作指导

一般说来,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的训练往往是在课后时间独立进行的,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上课的主题是直接与商务沟通紧密联系的,比如教学“电子邮件”,“商务函电”等就可通过网络教学。教师的网络课件中有商务写作的题目指令和相关的背景材料,结合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可操作性,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认识,先激发学习商务应用文的兴趣,然后学生根据内容要求和写作格式,在国际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网页包含了任务、例文、修改、小结、答疑等内容,学生按要求点击相应按钮进行浏览学习,最后通过登陆教师的主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进行实时的网上写作指导。

比如在教授BusinessCommunication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学会写商务书信,备忘录,留言条,分析报告等,笔者就尝试了在课后传授这些商务函电(correspondence)的知识。通过这种训练,培养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又例如写作应聘书、个人简历等内容,可从网上搜索相应文章,了解成功的范文写法,加以模仿练习,从而写出符合规范个性鲜明的应聘书。班上同学还可以讨论借鉴,即时修改浏览,教师也可即时参与评析,指导学生写作。这种网上协作学习的方式可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较快地培养学生写作商务英语应用文的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网上搜寻、筛选、综合汇总资料,围绕问题进行写作,这是在教师亲自指导下,学生为主导的一种课后教学方式。学生既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学习了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这种师生沟通方式,和真实的商务往来逼真得没什么两样。

我们相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必将对今后的英语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并利用Internet上的教学资源,并在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资源的情况下自己去开发。这样,学生就可以突破有限的英语学习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课后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李爽,陈丽,郑勤华.基于网上教学的案例研究——对网络交互质量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1,(7).

乔颖丽,钟雁.网上教学方式及实现手段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1,(8).